报告文学经典作品北京有个“曹破产”(报告文学)

发布时间:2020-05-11 05:35: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报告文学经典作品北京有个“曹破产”(报告文学)

1.“破产鼓动家” 1977年,十年浩劫刚刚结束,中国的经济百废待兴。 在素有“中国瓷都”之称的江西省景德镇市,市委在召集全市工交企业领导干部开会,讨论该市诸多企业严重亏损的问题。会上,市委书记点名批评了一家经营不善,连年亏损的陶瓷厂,最后,他声色俱厉地宣布:“限你们一年时间进行整顿,逾期不能扭亏,财政局不予补贴!”

会场顿时鸦雀无声。大家都为那家陶瓷厂一年以后的命运捏一把汗。

一年过去了,这家陶瓷厂还是没有扭亏为盈。市委为此又召开了一次工交企业干部会议。开始,市委书记只是一个劲地闷头抽烟。大家预感到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因此都屏气息声。果然,市委书记使劲掐灭了烟头,站了起来,依然是声色俱厉:“现在我宣布,陶瓷厂整顿再延长一年!如果还不扭亏,到时绝不轻饶!”

不料话音刚落,却引起了全场的哄堂大笑。大家终于明白了:市委书记不过是“色厉内茬”,因为他手里没有惩治落后企业的“王牌”!在当时的中国,企业不管盈亏,都是政府这位慈母怀中嗷嗷待哺的婴儿!

会场后排,坐着一位戴眼镜的年轻人。不知为什么,他却没有笑。

这个年轻人名叫曹思源,当时是景德镇市委党校的一位普通教员。一年以后,他考上研究生来到了北京。

时光茬苒,转眼到了1985年。这一年,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在城市里全面铺开,各种试验频频爆响。

在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省武汉市,6月21日,市长吴官正主持召开了全市工交企业干部会议。会上庄严宣布:国营武汉无线电三厂经营不善,长期亏损,濒临破产,限期一年半进行整顿,如果逾期不能复苏,则宣布破产倒闭。建国36年来,第一次出现了“破产”之说,而且是对千余人的中型国营企业。消息震动了国内外。

事隔不久。一天下午,吴市长正在郊区一家工厂视察,忽然接到一个电话:“吴市长,您还记得我吗?我是曹思源,出差路过武汉,能不能马上见您一面呢?”吴市长笑着答应了。

怎么能不记得呢?

——1984年初,在北京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一位身材不高、头颅硕大的胖胖的青年人,自称在 __某经济部门工作,初次相识,便塞给吴市长一卷厚厚的稿子:“惩治落后企业有一张有力的‘王牌’,这就是破产法!”吴市长读完他的文章,居然有些激动,当即表示:“我 __找个地方试试!”

——此后,每隔一个月,吴市长的办公桌上就会新增一封北京来信:“试点找到没有?”吴市长把他的文章印发给有关部门进行讨论,却遭致一片反对声。吴市长只好回信如实相告:“找一个破产的试点毕竟不同于找一个增加工资的试点。”

——1984年底,他出差途经武汉,索性上门“讨债”来了。吴市长专门为他安排了一次座谈会。

来到宾馆,握手寒暄后,吴市长先介绍了武汉的“爆炸性”试验,不料客人听后,情绪也顿时“爆炸”起来:“太好了!在国家的破产法颁布之前先行试验,真可谓‘超前性试点’,意义重大!”接着,他又兴冲冲地提出要去这家濒临破产的工厂搞什么“现场调查”。市长却面有难色:“宣布破产整顿后,工厂像开了锅,工人、干部们思想都不通,纷纷质问:凭什么让我们破产?市政府也确实没有制定破产法规,只好把你的文章印发给全体职工。这下可好,有人扬言要自费到北京找你辩论呢!你这个时候去工厂,恐怕会遇上麻烦。”谁知客人倒兴趣陡增:“是吗?要找我辩论?我正需要和工人兄弟们交交心呢!”市长说不过他,只好由他去了。

第二天,曹思源来到了工厂,召开了一次全厂大会和一次小型座谈会。不出所料,他被正在气头上的该厂职工围住了,有人当面质问:“国家没有《破产法》,湖北、武汉也没有制定破产法规,难道凭你几篇文章就让我们破产?”干部们自然满腹怨言:“工厂濒临破产,我们确有责任,但电子局领导瞎指挥就不承担一点责任?”工人们更是一腔怒气:“工厂这只船就要翻了,‘船长’、‘政委’都可以坐上国家派来的直升飞机溜走,就我们这些‘船员’等着落水?”

曹思源倒是不慌不乱,处“围”不惊,他含笑听完了人们的责难、抱怨,也不反驳、辩解,而是娓娓道起了他的生活经历:“和大家一样,我也是工人出身。‘文革’期间,我在江西一家制药厂当了6年工人。过去,国家常对工人说:你们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财产的所有者,但我所在的那个工厂,工人们对企业盈亏并不关心,开玩笑时还拿着工厂的药瓶子掷来掷去……”说来也怪,他一讲,原来群情鼎沸的会场竟然渐渐沉静下来了。

“不知生死,哪有活力?”

如果企业所有成员都与企业这条船共沉浮,那么可以预见,‘船员’们对谁当‘船长’、谁当‘政委’就不会像过去那样漠不关心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民主意识将会成百倍地增长!而且,根据国家正在起草的破产法草案的精神,企业一旦破产,从厂长、书记、车间主任到普通工人统统转为待业人员,没有什么‘直升飞机’!”回答他的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南有武汉,北有沈阳,遥相呼应。1985年8月3日,沈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据市政府颁布的破产法规,对3家连年亏损、资不抵债的集体企业发出了“破产警戒通告”。

3个月后,正在整顿期间的这3家企业的职工,在同一天里,也先后围观旁听了一位被介绍为“曹组长”的胖子的“鼓气演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有把压力变为动力,迅速行动起来挽救危局才是出路!”

又过了几天,沈阳全市1500多名企业干部济济一堂,共同伸长了脖子,争睹这位“曹组长”鼓吹破产法时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的风采。不过,连这次会议的组织者也不太清楚演说者的身分、来历,只隐约听说他是市长 __的“座上宾”,李市长是读了他一篇谈破产法的文章“深受启发”才下决心制定沈阳的“小破产法”的,又想起最近听到的一个传言:“北京有一个‘曹破产’,到处鼓动人家破产,他自己倒升了官、发了财!”不禁心生好奇,便找到一个机会,询问与“曹组长”一起前来沈阳调查的同事:“组长到底是个什么级别的‘官’呀?”那位同事有些支支吾吾:“他是破产法起草工作小组的组长,工作小组嘛……工作一结束,小组也就解散了。至于他的级别……最近机关给他定为主任科员。”

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c2a8eb9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83.html

《报告文学经典作品北京有个“曹破产”(报告文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