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小班幼儿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良好的礼仪是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幼儿礼仪日益受到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它立足于幼儿园教育,同时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幼儿礼仪意识、礼仪知识、礼仪行为的教育入手,通过创设良好的礼仪教育环境氛围,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并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同时,结合家庭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礼仪的意识和行为,以便更好的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礼仪教育 小班幼儿 实践 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礼仪是人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人们长期共同生活和互相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交往的日益增多,人们对礼仪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礼仪是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幼儿礼仪是指幼儿在同伴成人交往活动中表现出的和谐、文明的态度、行为或品格。幼儿素质的提高与发展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利益,也影响社会未来人口的整体素质和社会的竞争力,因此,幼儿的礼仪教育问题理当倍受社会关注与重视。礼仪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益受到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中,礼仪成为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润滑剂,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逐渐成为社会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因此,礼仪教育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现在班级中的幼儿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在家倍受长辈宠爱,作为家庭中的“小皇帝”,他们以自我中心的问题非常严重,在公共场合乱跑乱闹,在家里不尊敬长辈、做事随心所欲、与同伴相互争抢现象严重,有的幼儿有礼貌意识,缺乏礼貌行为等等。针对这种现象,以前幼儿园对幼儿教育仅仅使礼貌用语的教育,度不够。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我们通过礼仪教育让幼儿亲身感知、
1
学习、实践、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道德素养。 2 已有研究简述
2.1 国际教育倡导增强幼儿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的能力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国际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幼儿教育未来方向的报告,即幼儿的“四个学会”:学会认知(learn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 to do 、学会共同生活(learn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 to be。现在的幼儿教育对前面“两个学会”相对比较重视,后面“两个学会”教育重视程度相对较弱。礼仪教育是“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基石,它可以培养幼儿怎么样学会与其他个体、其他群体进行交流、沟通,可以培养幼儿的EQ(情商),让儿童能够更好的生存。“不知礼,无以立也”,幼儿通过学习生活礼仪、学习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能够知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他者,从而有利于增强幼儿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能力。 2.2 国内相关研究
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幼儿礼仪教育很重视,已形成了正规化教学模式,而国内还没有开展正规的礼仪教育,从笔者收集的现有资料来看,只有几十位业内人士写过礼仪教育方面的论文,最早发表时间是1995年。可见,我国开展礼仪教育的研究时间短。但是,近年来研究人员呈现急增趋势。 2.3 当前小班幼儿在礼仪规范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选取宁波宁静幼儿园小班幼儿(有三班,83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历经半年 (201210月—201312的观察,发现这些幼儿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行为规范方面的问题:不会使用礼貌用语、没有责任心、交往能力缺乏、任性、霸道等等 。这主要是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占93%),由于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溺爱而造成的。

2
3 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幼儿礼仪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个性和谐发展的基础,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用一些礼仪要求来控制自己的行为,逐步形成习惯。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礼仪的意识
礼仪教育是生活秩序的教育,所以,礼仪教育要让幼儿具有礼仪的意识,认知到礼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规范,同时也是一种道德修养的表现,礼仪对于一个人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礼仪的知识
幼儿的礼仪教育的知识,具体而言,包括(1)生活礼仪(进餐礼仪、仪表仪态礼仪、行走礼仪)(2)交往礼仪(称谓礼仪、问候礼仪、交谈礼仪、做客、待客礼仪、接电话礼仪、同伴礼仪)(3)共场所礼仪(升旗礼仪、集会礼仪、购物礼仪、公共场合礼仪)(4)学习礼仪(课堂礼仪、活动礼仪)。课题研究的内容见下列的框架图。
(二)礼仪的行为
礼仪教育要让幼儿理解哪些行为是符合礼仪的,哪些行为是违悖礼仪的,让幼儿了解到“有礼貌、谦让”等话语是用来形容符合礼仪行为的,而“霸道、专横”等词语是形容违反礼仪行为的。

3
礼仪意识
生活礼仪
礼仪知识 交往礼仪 公共场所礼仪 学习礼仪
4 主要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通过一个阶段的施教,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以了解在幼儿身上施用的教育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还辅以运用以下方法:
1、比较研究法。多角度开展对多个班级情况资料的比较研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同时,通过实验班与普通班级的对比,同一对象的过去与现在的比较,为课题研究深化提供思路和理论筐架。
2、实验研究法。选择相关班级开展实验研究,运用系统分析和整体思维方式构建理论假设,作好实验设计和实施,提示因果关系。
3、个案研究法。在研究中,确立个案研究的对象,把握个案对象的具体情况及发展趋势,及时收集教育策略的反馈信息,从而进一步完善教育策略。 4、经验总结法。进一步加强反思,用现代教育理论总结经验,形成规律。 5 策略
要搞好小班礼仪教育,必须从礼仪教育环境、教育活动、实践活动、家庭教育等四方面入手。不断让幼儿参与他们所生活的社会、家庭、幼儿园,促进幼儿

礼仪行为

4
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
1、创设良好的礼仪教育环境氛围
小班幼儿天生善于观察和模仿,可塑性强,容易接受信息,环境因素对于幼儿成长、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潜力,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的活动空间、人际关系、同伴行为、班级群体心理气氛,教师态度和行为都会对其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是美化生活环境。九月份我们根据礼仪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园内贴上温馨提示或绘画标记,例如在大型滑梯画上“小心别摔倒哦”,楼梯上写着“拉着扶手走路吧”教室里画上“嘘!小声点”等等,用视觉、语言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
第二是树立礼仪榜样。教师就是幼儿的榜样,我们制定了《教师礼仪》,在教师中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教职工文明礼仪行为,塑造良好师德教育,努力形成具有良好修养的教师群体。 第三是充分运用社会教育资源。幼儿园邀请警察叔叔给幼儿讲授遵守秩序的重要性;与宁静社区联系,慰问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组织幼儿给贵州地区的幼儿捐书、捐玩具, 培养幼儿的爱心;在环保日,敬老日,节庆日时,带领幼儿积极参与,引导幼儿感受社会中的好人好事,产生模仿和学习的愿望。让幼儿在社会大环境中逐渐学会礼仪规范。
2、开展礼仪教育活动

幼儿教育活动是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将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活动之中,我们将开展“讲文明礼仪故事”讲秩序的“小小运动会”“文艺表演”
教幼儿学做礼仪操等系列大型活动,把礼仪教育安排到幼儿教育课程中,准教育契机,并组织相关的主题活动,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如:《大象的生日会》这篇故事中,让孩子在表演“小老鼠与大象”的角色中,感受小老鼠的霸道和无理,了解做小客人的礼仪知识。另外教师加强探索和研究,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主题活动之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


5
3、实践活动
幼儿礼仪教育要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幼儿从早上入园开始,就要经过户外活动、教育活动、进餐、午睡、区域活动、游戏、户外活动、盥洗入厕、离园等变化不定的环境,礼仪教育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一日生活与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以常规训练为主,注重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行为规范的养成、文明礼貌的养成等方面教育。每日开展 “值日小明星”“礼仪小标兵”“全能宝宝”“文明乖宝宝”等评比活动,每月教师根据《幼儿礼仪规范》给全班幼儿考核一次,课题组针对考核分数进行比较分析,对表现突出的班级给予表扬,园办定期抽查。
4、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分四种方式:教育、感化、模仿和熏陶。“教育”是父母有意识地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教导,孩子也有意识地去学习;“感化”是父母有意地为孩子做出榜样和示范,使得孩子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学到很多习惯;“模仿”是并没有特意教导孩子,而孩子有意的观察并习得行为习惯,“熏陶”则是父母的教导和孩子的学习都是无意的,孩子也能获得很多行为习惯。
父母
无意识 有意识
无意识
孩子

熏陶 模仿
感化 教育

有意识以上四种方式在每个家庭中都同时并存着,当我们明白良好礼仪形成的奥秘之后,就可以有意识的控制某些因素,每月利用家长课堂;每周利用家长约谈;每日利用入园、离园时与家长沟通,以便使孩子的不良行为得到矫正,并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3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行为以无目的和无意识为主,因此“熏陶”和“感化”是他们形成行为方式的主要途径,其次是“模仿”和“教育”结束语:
通过半年的礼仪教育,幼儿在道德行为、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有很大的改变,他们无论在礼仪活动中还是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都能保
6
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如饮食习惯中幼儿能和大人一起分享食物,不挑食,不偏食,懂得在公众场合的就餐礼仪。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他们会自由结伴,能灵活运用礼貌用语,有了玩具不争抢,懂得互相谦让,协商着玩;懂得生活中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知道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各种行为规范。通过培养,幼儿在各类活动中都能保持积极的学习热情,上课时坐姿自然,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特别是评价习惯的养成,幼儿能对自己的、同伴的各种行为作出恰当的评价,不贬低同伴的优点,对于自己的不良行为能及时纠正。
可以预见,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交往礼仪将更加受到社会的关注,幼儿的礼仪教育也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教育话题。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家长去研究、去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华礼仪学》 宁夏人民出版社 杜沛鹤 魏束玲 2《幼儿园班级管理》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唐淑 虞永平 3《礼仪教育:幼儿教育不可缺席的营养元素》 王中华



7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90fb34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e.html

《小班幼儿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