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杨浦区引导中小学教育集团办学错位发展.doc

发布时间:2020-06-0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上海杨浦区引导中小学教育集团办学错位发展
上海杨浦区引导中小学教育集团办学错位发展

更新:2018-11-24 08:49:12

组建教育集团近年成为推动区域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成员学校的关系是大鱼吃小鱼还是并肩作兄弟?教育行政部门该对不同学校的联姻有何作为?如何面对优质校师资单向流到薄弱校的不对等现象?这些考验着政府和学校的智慧。
师资交流不只是核心校单向输出教师,薄弱校也会派出等数额、同学科的教师到核心校跟教,从而实现双向交流、优质资源共享。在近日举行的上海市杨浦区集团化办学十周年工作推进会上,控江二村小学教育集团理事长卞贤俊说。
2005年开始,杨浦借鉴现代企业管理学中的集团化概念,提出小学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构想,先后成立以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杨浦小学、控江二村小学、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为核心校的4个小学教育集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有效破解了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的难题。
集团运作模式可以自由选择
一所名校加几所普通校乃至薄弱校构成小学集团,校与校之间是什么关系?杨浦区的4个教育集团因地制宜,采用两种办学模式,即联盟型和紧密型。


联盟型的特征是,几所公办学校组成非事业法人、非企业法人、非社团法人的教育发展联盟体,名校作为核心成员,对其他成员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具有影响力,但并不具有决策权。3个教育集团采用这种模式。
如控二小学教育集团坚持骨干教师交流、校本特色互补、学科教研共建,核心校与其他成员校相互尊重,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在师资资源的流动上采用支教、跟教、走教、带教等方式,迄今已有14位教师在集团内跨校交流,为期3年。
卞贤俊认为,联盟型的集团保证了各成员校的主体地位,在彼此平等的基础上共享教育资源,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组团模式。
而在紧密型发展模式下,教育集团对属下成员学校的管理决策具有控制权。2009年,打一小学教育集团将组建之初的3所学校合并为一所学校,包括打一小学、民办打一外国语小学、曹路打一小学,人、财、物、事由集团理事会统筹调配管理,打一小学校长卞松泉任集团理事长。
两种集团化办学的模式并非截然分开,随着同济小学、杨教院实验小学加入打一小学教育集团,该集团也具有了部分联盟型的性质。4个教育集团各自发挥不同办学模式的优势,名校与名校长的影响力辐射开来,形成规模效应,以往的薄弱校逐渐成为受到老百姓认可的好学校。
教育部门为集团化引路护航
近年来,杨浦区教育局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扶助教育集团发展,让集团化办学策略成为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助推器。2009年,杨浦区教育局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学教育集团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完善小学集团理事会管理机制、集

团内教师流动机制、集团各项激励机制,设立集团专项工作经费与奖励经费,为小学集团深化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杨浦每年下拨各教育集团工作经费7万元,用于集团管理、课题研究、教师培训、集团文化活动等。对核心校配送到成员校进行跨校连聘的教师,发放超工作量津贴,每人每月500元,由用人单位在缺编工资中列支。对理事长的集团工作进行年度考核,优秀者年终一次性奖励5万元,良好者奖励2万元。
由于不同教育集团、不同成员学校办学基础各不相同,杨浦区推行项目驱动制,引导鼓励各学校错位发展。例如在课程建设项目中,各集团分别制定方案,建立集团内跨校合作团队,联合攻坚,从而带动所有成员校课程建设水平的提高。
通过考核机制和经费上的支持,教育集团的办学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确保了核心校教育管理思想的输出、师资的输出。杨浦区教育局局长邵志勇说。
杨浦区还在区域层面建立理事长例会制,区教育局领导、相关业务科室、集团理事长参加,每学期制定计划,阶段回顾项目推进情况。教育行政部门不越位、不缺位,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安排,为集团化办学引路护航。
多样联盟为的是改革创新
经过10年发展,杨浦区4个小学教育集团包含20所学校,共有1.2万名学生,占全区小学生总数的40%。近日,杨浦区举行集团化办学十周年工作推进会,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行集团化办学,新成立3个教育集团,首次从小学扩展到九年一贯制学校。
杨浦提出,接下来集团化办学将扩容和深化,尝试多种模式的教育组团发展,如新优质学校集团、与高校合作办学集团、

学段衔接集团等。
邵志勇介绍,目前杨浦区东、西、中部均有教育集团,而南、北部尚未组建教育集团,未来3年将实现在地理位置上区域集团化办学全覆盖,并在初中学段探索集团化办学。2017年,杨浦区70%以上的小学进入集团,集团学生数占比超过80%入集团的初中学校数占比达到40%
一批推进集团化办学的保障政策也将实施。如在新教师引进机制上,探索由集团成立招聘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招聘的模式,由核心校统一培训后安排至各成员校,并在招聘名额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在师资柔性流动机制上,探索与骨干教师评审、教师职称评审对接的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教师的流动积极性。
集团化办学不应是行政工作的简单落实,而是基于实证研究支持的科学推进;不应只是办学形式上的变化发展,而是基于真问题的机制体制的改革创新,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邵志勇说。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8dc869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0b.html

《上海杨浦区引导中小学教育集团办学错位发展.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