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领域的“工匠精神”

发布时间:2019-04-30 05:56:0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艺术领域的工匠精神
作者:郭连春
来源:《山东青年》2018年第01

        近两年来,无论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事公开发言上,还是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多次提到要发扬工匠精神,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近些年来,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民间的大V,都到处呐喊着中国智造中国创造

        之于我们艺术领域,工匠精神就意味着要一步一步走人动化之路,从匠心匠魂,一流工匠要从少年培养,要恢复学徒制。从古至今,艺术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人类提供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宝库,美术作为审美主客体的的表现形式,一方面是对客观生活的描绘,另一方面凝聚着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古人讲人品不高,画品自然不高,很难想象一个思想龌龊,粗服乱蓬的画家能够创作出意趣高远,感人至深的作品,这也从侧面映衬了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对于艺术品格的高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品的养成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个画家只有将专业上升为精神需求,即工匠精神,如此方能从文心、文采、文气上下足功夫,达到表现手法和思想内涵的高度统一,才有可能在艺术上切中关键,游刃有余,创作出情志相含、感人至深的艺术作品。

        宋朝大家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和画中,流传下来两句影响极大的名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的诗流传至今,而画迹却无流传,但从苏轼的评述中我们也能想象出王维的画中必定也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般空灵的境界,将诗情和画意融会在一起,让人达到鉴赏上的高峰体验,从有限的绘画体悟到无限的意蕴,这便是文学艺术对于绘画上无声的滋养。在宋徽宗时代,考取画院成为入仕做官的一个重要渠道,画院便以命题的方式来招考画师,当时画院出了踏花归来马蹄香一题,正当所有考生专注描绘一片繁花似锦中的万马奔腾,一考生以一匹形单影只的奔马马蹄后的一群蝴蝶尾随追逐,以少胜多,脱颖而出。这位考生以他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诗词极为敏锐的把握,立意高远,创作出蕴藉隽永、余味悠长的绘画作品,成为后世的一段佳话。一名优秀的美术创作者必定要从书籍中获得创作养分的工匠精神,最终方能博观而约取,插柳而成荫,否则艺术创作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8138efc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c.html

《艺术领域的“工匠精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