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群建设规划

发布时间:2017-08-13 12:00:4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成型群建

2011-2015

为贯彻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国 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精神适应江苏省建设教育强省,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落实学院 十二五 专业建设规划所确定的发展思路和

目标结合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群发展实际和今后五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 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特制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群建设规划。

一、业群建现状

1. “十二五”建设成效

在学院“四方三层、内园外站、共建共赢”的产教融合“苏南”模式下, 形成“协会主导厂校一体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组建了专业建设合作委员 与常州博赢模具有限公司合作共“校中厂和常州市模具设计与制造科技 服务中心等载体制订《博“校中厂管理实施细则等校企合作制度 成了校企双方在人才共育、人员互聘、基地共建、协作服务等方面的长效机制。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群结合常州及周边地区车辆模具企业人才需求旺 盛的现状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能从事车辆模具制造与设计的高素质 技术技能型人才创新双证融通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模具 专业人才的成长规律构建岗位进阶能力递升的专业课程体系建成了 多门专业核心课程及课程教学资源库搭建了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提升了专业信 息化教学水平。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群实施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三大工程”,打造了 “结构优化校企互聘的国家级课程教学团队和省级专业教学团队培养了 2


名校内专业带头人1 名兼职专业带头人19 名骨干教师专任专业教“双师

素质”比例达 97.5%,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学时比达 50.8%。根据模具专业能力 的培养要求,建成了“内外互补、集约共享”的实训基地,校内基地有 15 个, 校外基地有 60 个,包括有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校中厂”及“厂中校”, 实训设备台套数充裕,实验实训开出率 100%,为“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提 供了保障。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群以服务常州及周边地区模具企业为重点,校企 联合组建科研团队,共同开展技术服务,技术服务收入 224.6 万元,社会培训

7294 人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 100%,毕业半年后就业质量明显高于全国骨干 高职院校平均水平毕业生就业岗位专业对口率达 91.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 满意度达 97.2%。

以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群为核心的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群于 2012 年年获得江苏省 “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群立项建设,为国内同类院校的材料 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群及专业群建设提供了示范可供借鉴。

2. 专业建设中在的几个关键问题

通过与境内外高校本专业先进水平对比本专业还存在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作育的内与模人才求不适应 现有合作育人平台的资源、能力尚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

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建设合作育人平台在创新型人才

培养、技术服务等方面形成集聚效应。

2军人平与具技的新在差距 专业带头人还缺乏国际视野,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还缺乏更深入的研究与

实践,还需要培养专业带头人在现代信息化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能力;

在绿色制造及模具智能化等技术领域还需要加快培养名师大师领衔的专业教 学团队提升团队在精密级进模具热流道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产学研能力。

3设水际化才培有所


专业现行的专业教学标准、教师的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尚不能满足国际化

人才培养的需要还需要通过拓展国际化的专业合作项目引进国际先进的人才 培养模式和课程开发理念建设国际接轨的课程和评价标准培养适应国际竞争 的专业人才。

“十二”期间临的形势

展机遇

1. 当前世界教育已经迈进了一“战略谋划的世纪大力发展高职教育 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需要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 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 明确提出,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十二五”时期是江苏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现代化 迈进的冲刺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明显加快经济总量 在全省各行业和全国同行业中居于领先“十二五时期是江苏全面建设更高水 平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冲刺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省装备 制造业发展明显加快经济总量在全省各行业和全国同行业中居于领先常州市 是江苏省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根据常州《深三位一体发展战略落实 “中国制造 2025”常州行动纲要》文件,常州围绕装备制造业发展,将重点实 施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等重大工程亟需大量的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 型人才作为重要人力资源支撑。

3按照常州市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区的规划常州高等职业教育 园区将全面建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与育人机制高等职 业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为学院及系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模 式改革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临挑战


在看到加快发展重要战略机遇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经过“十

二五发展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群已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特色鲜 示范辐射的关键阶段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为核心强化 专业文化积淀,走特色、示范发展道路,全面提升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三、导思想

以创建江苏省品牌专业为契机,面向国家制造强国战略重点领域升级强基 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立足服务区域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顺应模具设计与制造技 术国内外发展趋势“顶天立地特色发展示范引领的建设原则主动 适应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以全面增强专业服务区 行业发展战略的能力为目标积极参与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突出 优势强化特色创新机制打造品牌的建设要求以产教融合协同发展为 主线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 合作发展着力培养现代产业发展急需的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群高素质技术 技能型人才,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展目标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产教融合、协同发展为主线,创新行业企业参 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以国际化合作为路径,建设国际接轨、 引领全国的专业教学标准;依托全国和江苏省行业协会及学院“产教园+工作 站”合作平台打造“产学研培”一体的模具技术人才培养创新基地系统开展 师资队伍实训条件教学管理与信息化教学资源等创新建设提高专业创新型 人才培养的综合实力“十二五”规划期末显著提升教师发展与教学团队建设、 课程教材资源开发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国内外教学交流合 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方面水平提升专业软实力在平台创新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建成全国领先的品牌专业。


五、设内容预期成效

产教主线深化养模改革

1.创新、研”校育人

1 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校企合作共赢为纽带,充分发挥学院江苏省模具行

业协会秘书长单位优势整合社会优质资源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四方联动, 搭建人文素质平台开放实践教学平台协同创新平台合作进行人才培养 新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产教结合、研学互融”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以鼓励学生创新创业为导向探索“弹性学习学分奖励”柔性培养机制; 以国际合作基地共建创新模式为路径建立“国际接轨共享共育”联合培 养机制与台湾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等境外大学常州华威亚克模具有限公司等知 名企业深入合作,建设基于“产教园+工作站”合作育人平台的模具技术人才培 养创新基地建设“校中厂”探索现代学徒制拓展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互补 共享的校外实训基地制订合作育人制度保障教学运行与管理产教结合进行 人才培养以系所一体模式将模具技术开发与研究融入到教学内容与课程教学 中,研学互融,培养创新型模具人才。

2

形成“产教结合研学互融”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在机制研究与实践方面, 申获 1 项省级以上教研项目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 2 与知名企业合作开展订 单培养不低于 300 人。

2. 、学合一”人模式

1

服务区域及江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双证融通、学做合一”人才培 养模式引入国际先进职业标准和技术标准实行双证融通系统升级课程体系


与课程资源深化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实行学做合一三阶段三对接”

的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规划期末,培养制造基础扎实、 创新设计能力强具备国际质量管理理念能胜任知名模具企业关键工作岗位的 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

制订完成国际接轨的专业教学标准;模具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 98%, 在知名模具企业就业学生比例不低于 30%,专业对口率不低于 85%,就业满意度 不低于 90%;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等奖项不低于 15 项;学生自 主创业率不低于 4%;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方面,申获 4 项省级以上教研 项目、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 8 篇、申报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1 项。

3.优化、能”专体系

1

1)程体建设

围绕专业核心岗位知识和能力要求以模具工作岗位能力要求分析为基础, 引入德国 AHK 模具机械工等先进职业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基于工作岗 位的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

2)心课开发

融入境内外先进的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结合知名模具企业工作岗位(群) 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确定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 考核方式等制定符合国际化要求的课程标准以境内外知名模具企业真实 项目为载体设计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项目借鉴国际先进的项目评价机制, 制定详细的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校企共同开发教学评价标准。

3)程资建设


按照“引入国际化标准实行本土化开发建设精品课程编写特色教材、

开发共享资源信息化平台管理”的思路建设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对接境外合 作院校模具专业引进并本土化适合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项目建立基本覆 盖专业核心课程的数字化资(微课立体化教材等实现开放共享在现有 国家级模具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基础上,依据“模具设计师”、“模具机械工

(AHK”职业资格标准以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装调等模具核心岗(群) 关键知识点的生产实际案例为体例开展教学转化形成便于教学的企业生产实 际教学项目库,提升模具专业教学资源的内涵。

4)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完善“行动导向、教学做一体”教学

模式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营造企业岗位化工作环境将“重技 崇学精艺善究”的模具专业文化引进课堂依据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真实企业 生产情境来设计学生能力训练的过程采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实施项目化教 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管理规范改革课程评价方式校企共同开发评价标准, 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学生与企业等多方共同考核方式。

2

形成国际接轨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标准;建成 5 门专业核心课程数 字化资源;开发 2 部品牌主干基础课程教材、5 部专业核心课程教材、3 部实训 教材,建成省级重点教材 1 部;建成 2 部核心课程立体化教材。引进和开发 60 个境外外先进教学项目建成 150 个模具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在课程体系升 级与实践方面,申获 1 项省级以上教研项目、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 2 篇。

4.完善、监”的量保体系

1

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将行业、企业、学校、学生、社会机构作为教学 质量保障体系的共同主体实施内外结合的开放式监控建立以行业企业用人标 准为依据的专业评估体系形成人才培养目标达成评价及改进机制及时有效地


调整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及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培养目标达成度为提高教学

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2 制订完成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评价及改进机制。

学生对课程教学满意度不低于 85%,学生专业核心能力满足度不低于 85%。

培外设国级水业教团队

1

1)头人

培育国际视野行业知名专业领军人物,设立大师工作室,投入专项基金支 持其研发工作鼓励其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高端模具的技术服务和项目研发 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提升其在行业内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

2)队建设

聘请境外专家作客座教授,提升团队国际化教育教学理念;与入驻常州科 教城的科研院所合作成立模具技术研究所,设立大师工作室,在精密级进模具、 热流道模具领域培育或引进行业知名的大师重点面向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领域 开展技术服务提升团队的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国内外访高级问学者高级访问 工程师等项目学历提升职称晋升等措施主持国内外教科研项目担任省级、 国家级教学组织委员等多个途径,全面提升教学团队的教科研能力和社会影响 力。

3)合能培养

开展境外师资交流与培训;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开发并运用 信息化教学资源通过境内外交流与培训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指导学 生创新实践、申获专利。建设与应用教学资源,建立互联网+模具专业教学与信 息化管理平台,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2

专业带头人在信息化资源开发方面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承担省级以上教科 研项目不低于 5 项、发表高水平教科研论文不低于 4 篇、申获专利不低于 5 项、 发表教学管理类论文不低于 3 篇。

教学团队建设达到国家级水平,在全国性教学组织担任职务不低于 2 人, 培育或引进行业大师不低于 2 培养或引进教授不低于 4 培养或引进博士 不低于 5 高级访问学者高级访问工程师不低于 8 人次开展境外师资交流 与培训不低于 60 人次。

教学团队教科研成果丰硕,获省级以上信息化教学大赛、微课比赛等奖项 不低于 5 项;对外开展技术服务不低于 70 项;对外开展技术培训不低于 3000 人次;省级以上教科研立项不低于 15 项;获授权专利不低于 30 件。

方共造“产”一具技培养新基地

1

与台湾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等院校深入合作依托“产教园+工作站”合作育 人平台充分发挥学院江苏省模具行业协会秘书长单位优势整合优质资源 行业企业学校四方共同建设集生产教学科研培训等一体的国际化 人才培养创新基地新建模具创新工场模具技术研究所国际先进模具技术展 大师工作室扩建精密检测等实训区模具 CAD/CAM/CAE 实训区及模具制造 拓展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互补共享的校外实训基地培育“重技崇学精艺 善究”的模具专业文化,开展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技术服务、技术研发等工作, 服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及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创新基地人才共育服务协作的 运行机制基地运行管理章程等规章制度促进培养与需求对接科研 与教学互动,保证基地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校内、常州科教城、校外实训基地、境外合作院校 等实践教学资源形成服务于模具专业教学的一体化基地汇聚模具专业教学资


源库模具专业虚拟工厂模具行业企业生产案例等数字化资源形成服务于学

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无界化课堂建立满足教师学生社会学习者等 不同角色可按各角色不同需求顺利进行资源检索及在线学习的兼顾学生管理、 实训室使用两岸交流等需求开发基于云端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基“互联网

+”的模具专业信息化管理平台,

2 建成模具技术人才培养创新基地基地运行良好互联网+模具专

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平台利用充分,使用效果良好。

作共展国外教合作

1

与境外高校、知名外资企业建立合作培养班,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引进并 本土化优质教育资源引师资互聘学生互派等方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高素 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与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等知名行业组织常州华威模具有限公 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并依托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 全国性教学交流研讨会,推广专业建设经验,提升专业的国内外影响力。

2

形成国际合作培养方案合作培养学生不低于 80 人次国际交流师资不低 50 人次;为外资企业定向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不低于 100 人次;为外 资企业培训企业员工不低于 300 人次;主办全国性教学交流研讨会不低于 3 次。

六、业群建保障措施

1.加,提保障 学院党委加强对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执行力度。实施“一把手”工程,

增强领导力和整合资源的能力科学决策精心实施一心一意谋发展高度重


视规划在统一思想明确方向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成立规划建设领导小组,

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的责任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2.加,营环境 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十二五”规划的宣传,大力营造落实规划的良

好舆论氛围增强师生对规划的认同感让实施规划成为专业师生员工的自觉行 动,形成全员关心、支持专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6e44629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11.html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群建设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