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取义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8-07-25 12:29:5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舍生取义》节选自孟子的《鱼我所欲也》,是一片富含哲理的议论文。文章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这个论点是由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对于这篇文章的学习,应重在引领学生感受文言文独有的语言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同时领略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先哲思想的无限魅力。这也是第十版块的训练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 小学生学习文言文从课标上讲没有什么具体要求,只是在总目标中谈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还有在古诗文阅读评价中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设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会写1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认真练习文言文的读法。理解文言文中虚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能够借助书下注释了解文意,初步感知文言文和议论文的意义。在读中感悟,达到当堂背诵的程度。 情态价值观:在阅读中领略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先哲思想的无限魅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小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应该以让学生把文言文读通、读顺、读好为主,能够理解一些关键词语的意思,继而达到能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意思、领会其中的道理。因此,采用不同的方式朗读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理解课文中所蕴涵的深刻哲理,懂得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则为教学难点。

四、学情分析: 由于五年级上学期刚刚学习了三则文言文寓言《朝三暮四》《买椟还珠》《相濡以沫》和一篇《荔枝图序》,所以学生对于文言文并不陌生。

五、说教法学法: 【教师教法】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我的教法的主体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充足的时间内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教学本课以诵读法为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文意、进而达到背诵的目的;其次是运用交流法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的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 【学生学法】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古诗词的学习能力,因此,课堂上我给予学生以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借助书下注释自行理解文意。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自行体会的意义。

六、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新知 开课伊始,我引导学生在回忆《相濡以沫》这篇文言文的基础上,回忆曾经学习过的其他文言文,由此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文言文《舍生取义》,然后,我板书课题,继而要求学生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读文识字 由于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课前预习的能力,因此,部分知识可以以检查预习的方式来解决。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设计了4个检查作业。这篇文言文的作者是谁?是我的第一个检查作业,在学生回答出孟子以后,我顺势指导学生识写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简介课前搜集的孟子的资料,由于学生手中资料有限,介绍不一定全面,我会以课件的形式进行了补充介绍。第四个检查作业是学生的朗读情况,我以开火车的方式让四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进行听评。(如果学生存在的问题过多,我会进行示范朗读,帮学生引路。)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在书上标画出节奏,之后,课件出示标准节奏,要求学生对照修订。为了让学生全员参与到读中来,我出示了自学提示: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同桌互检:听对方是否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节奏。最后,进行全班性的朗读检查。(三)、理解文意,感知内涵 在了解文章大意之前,我先让学生回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由学生总结出学习这篇文言文的方法。由于本篇文言文的突出特点是书下注释给出了整篇课文的解释。因此,我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书下注释,并用自己的话说出对课文的理解。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查对曰、亦、欲几个单字意思的理解,我再明确也、者也两个文言虚词的意义。解决了以上问题后,我由《舍生取义》是一篇议论文,作者主要谈论的是一个什么问题?引人对文章观点的学习。课件辅助理解舍生取义这一观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得来的。不可得兼不能同时拥有,也是作者对鱼与熊掌、生与义进行取舍的前提。 (四)、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为了加深学生对的理解,我要求学生将课前搜集的有关舍生取义的故事进行汇报。在明确这些人物故事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大义的同时,我进行了过度引导如今,我们生活在与他们完全不同的时代里,我们不会像古人那样尽忠,也不会像烈士在腥风血雨中献身。但是,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却也会不断的有一些事情需要我们取舍,当你面临取舍时,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出示课件,要求学生补白。 (五)、课件辅助,背诵全文 依托补白文字,学生进行背诵。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在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延伸后,我进行了全文的总结:同学们读得好、说得好,更要做得好。将来,也许你们会成为英雄,也许会平凡一生。但老师希望舍生取义能成为你人生永恒的追求。 七、说板书设计 我所设计的板书力求简洁,既能体现出作者面对的人生问题,又能体现出不可得兼时的抉择。 说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由于文言文这种文体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在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展示作者资料、课文的节奏、舍生取义这一论点的得来,用以帮助学生更准确、直观的理解课文。

《舍生取义》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书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在诵读中感悟舍生取义的真谛。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感悟舍生取义的真谛。

教学难点:感悟舍生取义的真谛。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1、这节课,李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学习一篇文言文(屏显课文)。这是从《孟子·告子上》中撷取的孟子的一段话。

2、像这样文言形式的文章以前接触过吗?

预设:如没有(那这节课,我们学得更有价值了。)

师简介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继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能丰富我们的语言仓库,提高语文水平。

(屏显竖版文言文,古代的字最初写在竹简上,以右为尊,所以文言文的读法是从上到下,自右向左,并且没有标点。现在人们为了便于理解,把它加上了标点。就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文言文。)

3、轻声读一读,看看和你们平时读现代文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读后,指名说,师小结:读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尤其是文言文,第一步就要读通、读顺。

二、初读,指导读好

1、拿好题篇,轻声读两遍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学生轻声练读。

指名读,师相机评价,引导学生读正确、读流利。

2、再读,注意读出节奏。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的琅琅上口了,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意,体会文章的情味。再读两遍,注意读出节奏感。

学生练读,读出节奏。

指名读,师相机评议,教给学生断句的方法。(读准字音不见得理解,但停顿正确,理解也基本正确。)

听老师读,你们试着划一划停顿标记。

和老师的对照一下,按照停顿的提示,学生再次练读。

指名读。把停顿标记去掉,现在你们还有没有信心读好?指名读、齐读(要注意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

3、融入自己的情感读,读出古文的韵味。

(预设的激励语:真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把一篇陌生的课文读通读顺。老师再提高点读的要求,有信心读好吗?)

一边读,一边揣摩字里行间的韵味,试着融入自己的情感读。

学生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读好也、者也等语气词。者也都是表示判断的语气词,者也的语气要重。)

三、细读,指导读懂

问: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能把这篇文言文读通、读顺,并且读好了。怎样来读懂这段文言文呢,有什么好的方法或建议吗?(借助注释;借助工具书;还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和口语习惯。)

按照你们说的方法,试着读懂每句话、每个词的意思。

1、默读,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默读,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交流:A、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B、质疑

理解欲、亦、得兼等文言字的意思。

(先来看字,谁读懂了。呢?找出文中含有的句子,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对这些句子的理解——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指名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欲在其他古文中的意思呢?出示: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两句中的分别是什么意思?)

说到这,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像这样在所有的古文中词意相同的字,还有很多,大家不妨试着去发现。掌握了这一规律,将有助于大家学好文言文。

再来看看得兼,谁读懂了?

(指名回答对得兼的理解。追问,谁是得到,谁是同时。按今天的习惯同时得到该怎么说。)

初步认识倒装句。(既然是兼得,古人为何要说成得兼呢?)

师小结:这是古汉语的一种特殊现象,为了强调突出某些词语,而故意颠倒词序。

2、文中共出现了两次不可得兼,指名读第一次出现得兼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出意思。指名读第二次出现得兼的句子,再说意思。

3、生活当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同时想要,却需要取舍的情况啊!

能像文中这样说说吗?(屏显填空)

(),我所欲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而取()者也。

4、孟子一共说了四句话,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

告诉我们舍生取义(板书舍生取义这个成语就来自孟子的这段论述。在这段小文中,还隐藏着一个成语,快看看,能不能把它找出来。——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其实我们平时说的许多成语,如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明察秋毫等都是从文言文中得来的,课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试着去找一找。

四、精读,品悟升华

1、引出课题——舍生取义(舍生取义既是这篇小文的论点,又是孟子的观点,编者在选编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加上了舍生取义这一题目)

说说字面意思。

对课题质疑(对孟子的这一观点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为什么要舍生取义?是不是只有舍生取义这一种选择?

2、引导学生读出文章的言外之意(生义兼得、舍义取生),并明确正确的选择。

见过舍义取生这样的人吗?

面对黑板上这三个词,你会怎样取舍?

3、讲的繁体字,理解的古义。

到底承载着怎样的责任?让人们如此看重?我们看看的繁体字。师边板书边讲:义的繁体字是这样写的,上面是羊不出头,羊,祥也,引申为贡献的意思,下面一个字,表示兵器,义的本义就是正义。

4、拓展悟情,古往今来,多少人追随孟子先哲,用自己的生命见证一个大写的字。看着这个字,你想到了哪些人?

学生说,师追问,他们的义在哪?

生说后,师出示诗句,

师相机补充材料,引出文章的中心大义。(在这些人身上,有了最集中的体现,是什么?——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

5、引读:正因为把归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大难来时无数国人用自己的弱小身躯挺起了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

生亦我所欲也——

6、讨论:舍生取义在今天应有怎样的含义。

师:时代发展到今天,冲锋陷阵,流血牺牲这种需要大义的场面毕竟很少,舍生还仅仅是舍弃生命吗?取义也不应局限于正义,还应指什么?和同桌或小组内的同学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

师小结引出小义。舍生不仅仅是舍弃生命,也包括与生命同等重要的个人利益。比如,地位、金钱等;取义已不限于正义,而是包括正义在内的一切公益,比如,诚信、友谊,甚至更微乎其微的,比如公共汽车的让座。这些是小义。

明确什么时候可以生义兼得,什么时候可以舍生取义

师小结:舍生取义是英雄的所为,更是平凡人的责任。孟子希望当生与义不能兼得,我们能舍生取义。

7、再读,练习背诵。

拿起题篇,再一起聆听先哲的教诲。读文。

背诵。文言文语言简练、典雅,是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许多大作家的语言功底深厚,就是得益于对古文的熟读背诵。巴金十二、三岁能将《古文观止》倒背如流。课下,不妨多背一些文言文。

五、总结写法,仿写练习。

1、孟子主要表达的是舍生取义,为什么一开始要谈鱼与熊掌呢?直接开门见山就谈论生与义不好吗?(通过人们熟知的鱼与熊掌设喻得出舍鱼而取熊掌的结论,引出生与义的论述,使舍生取义的道理更明白易懂,让读者更乐于接受。

2就是选择,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常常会面临选择,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

出示题篇,学生仿照用文言文的形式写。

可以写一段,然后在下面写一写理由;也可以像本文这样,借用一个熟识的事物引出自己要写的事物。写后交流

六、总结拓展

1、学了这一课,对文言文有什么感觉?

只要掌握了方法,文言文并不难学。回去后,可以选一些自己喜欢的文言文读读。

2、推荐孟子的《鱼,我所欲也》3、在阅读中感受先哲的思想光辉,也自己也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564920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05.html

《舍生取义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