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发布时间:2019-08-18 18:29: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www.ks5u.com

赣州市五校协作体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历史试卷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50分,25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有人认为在过去两千年中的绝大部分时期,孔子的思想都是中国的灵魂。此观点意在强调

A. 孔子思想深刻影响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

B. 孔子思想被历代统治者利用

C. 孔子思想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D. 孔子思想的官学正统地位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中国的灵魂可知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指导性思想,A正确材料观点在强调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而非对统治者的影响,B错误。孔子思想在秦朝、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到冲击,C错误孔子的思想在汉朝才开始成为正统,在封建社会中地位还受到冲击,D错误

2.孟子主张民贵君轻,陆九渊主张民为邦本,黄宗羲提出民为主,君为客由此可见

A. 儒家民本思想常有传统

B. 儒家的学说停滞不前

C. 历代统治者均奉儒家为正统

D. 儒家学者都主张民贵君轻

【答案】A

【解析】

天下为主,君为客民为邦本,是对孟子民贵君轻这一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故A项正确,D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从汉武帝开始,儒家才成为正统思想,故C项错误。

点睛:对民贵君轻”“天下为主,君为客民为邦本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3.下图形象地反映了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状况。下列对其中四个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状况解读正确的是

A. a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之一

B. b点:秦汉时期发展成为主流思想

C. c点:隋唐时期受到佛教和道教的挑战

D. d点:两宋时期进一步巩固其主体地位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处是秦朝焚书坑儒,故A项错误;b处是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主流思想,故B项正确;c处是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故C项错误;d处是宋明理学,故D项错误。

点睛:数据、图表主要指有关历史的统计图、统计表等。最常见的形式有单项表、双向表、向量图、曲线图、饼状图、柱状图等。数据图表是定量分析的载体,定量分析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不同的图表有其特定的要求和特点,适合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优势。在提取信息时应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取信息。 首先根据问题要求与问题指向确定观察重点;其次重点观察数据变化的轨迹,从静态的数据看出动态的走向,突出分析峰值变化部分;再次透过现象看本质,说明影响数据变化的历史背景,反映的实质问题;最后定量分析与定性判断有机结合

4.在于都五中的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抄袭作业这一现象发表不同见解:

甲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

乙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

丙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

请问这些同学分别受到诸子百家思想中哪家思想的影响

A. ——儒,乙——法,丙—— B. ——儒,乙——道,丙——

C. ——墨,乙——法,丙—— D. ——道,乙——墨,丙——

【答案】A

【解析】

【详解】道德教化是儒家思想主张,严格惩罚是法家思想主张,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属于道家思想主张,故A项正确。其他顺序不符合材料主旨,BCD项排除。

5.战国时期某思想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下列言论与之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 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B.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C.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D.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由材料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可知,材料反映了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要求根据现实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这属于法家的思想,故选DAB两项分别反映了墨家的尚贤兼爱主张,故排除;C反映了道家的辩证思想,故排除。

6.南宋思想家陆九渊认为物欲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他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是

A. “格物致知

B. “发明本心

C. “知行合一

D. “经世致用

【答案】B

【解析】

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提出发明本心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故B项正确;A是理学家求理途径;C是王阳明思想主张;D是顾炎武思想主张。

7.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唐甄的凡为帝王者皆贼论,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对此活跃理解正确的是:

A. 反映了明清思想家的民主思想

B. 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

C. 宣告宋明理学正统地位的丧失

D. 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已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李贽批判孔子的思想权威,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体现出明清之际思想,儒家思想遭到批判继承,挑战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项正确明清思想家仍然没有跳出传统儒家思想藩篱,不具有民主思想A项错误;此时儒家思想仍然占有统治地位,故C项错误;明清之际的思想是对儒学批判并不是与儒学对立的新思想,故D项错误。

8.从字体演变角度分析,下图体现了汉字

A. 形象化的发展方向

B. 逐渐走向繁复化

C. 将写意发挥到极致

D. 实用性不断增强

【答案】D

【解析】

材料显示古代书法字体由繁到简演变,故B错误;实际上体现出古代字体逐渐有欣赏到实用性,故D正确;C是草书特点。A是甲骨文的特点。

9.历史上有这样一批文人,仕进无路,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拂郁感慨之怀,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据此推断这批文人的主要成就是

A. 文人画

B. 元杂剧

C. 京剧

D. 小说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杂剧,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所学,元朝统治之初,科举制停止,一批知识分子仕途无路转而研究元杂剧,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符合题意的是B项,ACD项不符合题意。

10.中国书法是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绵延了三千多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行书变化较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B. 王献之擅长草书和行书,被称为书圣

C. 张旭和怀素的草书作品有极高审美价值

D. 秦汉以后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书法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的是草书,不是行书,故A项错误;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不是王献之,故B项错误;张旭和怀素是草书的代表书法家,其作品有极高审美价值,故C项正确;魏晋以后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故D项错误。故选C

11.某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在参观博物馆时,对秦朝残缺不全的左丞相印封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对封泥字体特点争执不下。以史为据,可知该封泥字体

A. 字形方正,笔画详备,规矩严整

B. 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C. 字形略长,笔画圆勻,富于图案美

D. 工整清晰,飞洒活泼,雅俗共赏

【答案】C

【解析】

根据秦朝残缺不全的左丞相印封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全国后,统一全国文字为小篆,C符合小篆字体的特点,故选CABD不符合小篆字体的特点,排除。

12.宋代绘画特别注重形体刻画,追求穷形,如画花要以一株花置深坑中,临其上而目取之,则花之四面得矣。由此可知,宋代绘画

A. 以自然景物为主要题材

B. 注重刻画人的情感世界

C. 具有风俗画的突出特征

D. 深受理学格物思想影响

【答案】D

【解析】

材料认为宋代绘画有特别注重形体刻画,追求形象逼真的特点,并没有提到绘画的题材,故A项错误;材料认为宋代绘画特别注重形体刻画,追求穷形(绘画对象的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并不是注重人的情感世界,故B项错误;风俗画注重描绘市民阶层的世俗生活与材料中所述特别注重形体刻画的特点不符,故C项错误;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真谛(天理),这与宋代绘画特别注重形体刻画,追求穷形特点相符合,故D项正确。

13.中国近代在学习西方政治模式的历程中,其学习对象经历的演变是(

A. 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 B. 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

C. 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 D. 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国人最初学习西方制度从维新变法时期学习英国和日本君主立宪制,到辛亥革命时期学习美国和法国共和制,以及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学习俄国城市中心道路理论,C项正确。ABD项顺序不符合事实,排除。

【点睛】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为主线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师夷长技,处于器物层面;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仿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制度,处于制度层面;资产阶级激进派则掀起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处于思想层面向西方学习屡次碰壁,先进的中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

14.鸦片战争爆发后的十年间,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新动向。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充分认识到悉夷情的重要性,编纂了一批介绍外部世界史地知识和各国社会情况的著作。当时这些著作侧重点是学习西方的

A. 风俗习性

B. 历史地理

C. 社会制度

D. 军事技术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鸦片战争爆发后的十年间悉夷情等信息可知材料体现的思想属于林则徐、魏源等爱国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此时期侧重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故D项正确,AB两项不是这时期学习西方的重点,排除;学习西方的社会制度是19世纪末开始的,故C项不符合史实

【点睛】鸦片战争爆发后的十年间是解题的关键时间信息;从总分析出材料中时间是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15.“中体西用的文化观在19世纪后期的中国风头甚健,洋务派以体用”“本末的关系来努力论证中西文化可以相容,能够互补,极力证明中国固有文化可以通过采纳西学而增益新知、焕发生机。洋务派极力宣扬中体西用文化观的根本目的是

A. 调和中西文化冲突

B. 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C. 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D. 遏制革命形势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19世纪60年代由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危机,为了挽救清政府危局,洋务派开展了学习西方器物以维护清政府统治的洋务运动,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并不是调和中西文化,故A项错误;推动中国的近代化是洋务运动的客观影响,故C项错误;遏制革命形势发展是洋务运动直接目的,不是根本目的,故D项错误。

【点睛】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礼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强调把中国的纲常礼教作为决定国家、民族命运的根本

16.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这种久受崇敬的衣服,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下列人物及其历史活动符合马克思这句话内容特点的是

A. 李鸿章洋务运动

B. 康有为维新变法

C. 孙中山辛亥革命

D.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亡灵是指以孔子及其权威,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是指儒家思想,演出历史的新场面是指西学习方的政治制度的改革,因此材料所是指康有为把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学相结合,宣传变法思想,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并未借孔子进行变革,故排除A项。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主张推翻清政府,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与科学,对儒学进行批判,故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维新变法的特点康有为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借用经学外衣利用孔子权威来否定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为维新变法提供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根据。并把西学与传统思想结合进行宣传,为变法减轻阻力。

17.2015年,时值新文化运动百年,著名学者秦晖重溯传统文化与新文化运动的若干问题,他认为新文化运动真正令人反思的,是在不该彻底否定的方面否定得太过了,但在应该彻底否定的地方,却又没有否定掉,或者说没有注意。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西学缺乏一种批判精神

B.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 对新旧文化应接续和融合

D. 应大力的宣传马克思主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指出了新文化运动存在否定失当的问题,由此可以得出启发,新文化与传统文化应接续和融合,故C项正确。材料不是批判西学的思想,故A项错误。B属于新文化思想主张,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说明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大力宣传,故D项错误。

18.李泽厚指出:白话文运动带来的确乎远不止是文学形式甚至也不只是文学精神的问题,它反映和标志着现代民族的觉醒。下列对白话文运动理解错误的是

A. 肯定西方文化

B. 呼唤思想革新

C. 倡导平民文学

D. 彻底摒弃传统

【答案】D

【解析】

材料讲述的是新文化运动中的白话文运动,新文化运动是在思想文化上学习西方,全面肯定西方文化, 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据材料它反映和标志着现代民族的觉醒可知,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专制思想,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白话文运动提倡推翻陈腐、艰涩的旧文学,提倡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 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但彻底摒弃传统的说法过于笼统和绝对化, D项错误,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属于否定式(或逆向型)选择题,材料中用 理解错误来作为限制语,主要考查考生能否突破思维定式的限制。解答时抓住理解错误的限定信息,紧扣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逐一排除正确选项,即可得出彻底摒弃传统的说法错误。

19..李大钊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的文章(  )

A. 是在对辛亥革命进行反思 B. 极力宣传中共的政治纲领

C.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批判袁世凯尊孔复古思潮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文章是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该文章主要是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正确。材料文章不是对辛亥革命反思,A错误;该文章发表是五四运动之前,中共此时还没成立,B错误。D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主张,不符合材料主旨。

20. “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一观点属于孙中山的

A. 民族主义理论 B. 民权主义理论

C. 民生主义理论 D. 民本主义理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可见是强调建立民国,创立共和;A是强调反对清政府,属于民族革命;C是强调平均地权,改善民生,属于社会革命;D不符合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概念。所以答案选B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权主义

【名师点睛】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前提);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补充发展)。

21.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

A. 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 “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到1928年中共党员构成变化反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国共的十年对峙·工农武装割据

22. 邓小平在一次接见外宾时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这表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 扩大公有化规模 B.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邓小平理论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摆脱贫穷,而摆脱贫穷的关键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可知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扩大公有化规模摆脱贫穷没有直接关联性,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提及的是社会制度问题,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和要求,排除。故选C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

23.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 20 世纪中国经历的历史巨变。

三次巨变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②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 泽东、邓小平 ③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这三次巨变密切相关 ④使中国人民醒过来 的巨变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关于上述巨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第一次巨变和孙中山有关第二次巨变和毛泽东有关,第三次巨变和邓小平有关所以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第一次巨变和三民主义有关,第二次巨变和毛泽东思想有关,第三次巨变和邓小平理论有关,所以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这三次巨变密切相关,但第一、三次巨变未改变社会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站起来的巨变所以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24.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中共的三代领导人,以这三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的哪次会议确定的

A. 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B. 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C. 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 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大

【答案】B

【解析】

中共的三代领导人分别对应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写进党章;中共十六大确立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思想。故B项正确。

25.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 (  )

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保障现代化建设的法律武器 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是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同时,它事关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成败,事关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我们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故①③④正确三个代表思想不是法律武器,排除,选择C项正确。

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小题,其中第2615分,第2714分,2821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彻首先公布了帝制意识形态的立场。其宗旨经过综合,则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他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区分了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材料三 董仲舒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他进一步继承儒家思想,提出塞兼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材料四 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利用《左传》中提出的民为神之主和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命题,指出君主是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的大害。

1)依据材料一,分析儒家思想对封建统治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

2)据材料二,指出朱熹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提出了怎样的认识论?

3)董仲舒和黄宗羲都继承并发展了先秦儒家思想。从材料三、四来看,他们分别继承了哪些不同的内容?他们的发展又有何不同?

【答案】(1)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地位:自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核心:存天理,灭人欲。认识论:格物致知

3)继承:董仲舒主要继承了先秦儒家的仁政思想,而黄宗羲主要继承了民贵君轻思想。发展: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结合所学,从加强中央集权、规范官员行为等角度概括。其地位可根据汉代儒学发展的基本情况概括得出,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根据材料信息得出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的核心思想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说明朱熹的认识论。

3根据材料从仁政和民本思想上分析董仲舒和黄宗羲继承的内容。根据所学并联系其思想特点结合二者所处的时代特征进行概括发展的不同之处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向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的作者是谁?该书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与图一作者同时期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谁?

(2)图二所示的人物是谁?属于哪个阶级哪一派别?这一派别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3)图三刊物反映当时中国思想界兴起什么运动?根据材料二指出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场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有何影响?

【答案】(1)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林则徐。

(2)康有为。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3)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民主和科学。

影响: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海国图志》可知是魏源;第二小问从《海国图志》提出主要思想回答;第三小问结合所学可知是林则徐。

2)第一小问依据图片可知是康有为,第二小问从维新派回答;第三小问结合维新派主张回答。

3)第一小问依据图三《新青年》可知是新文化运动;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民主科学回答;第三小问结合所学从新文化运动性质以及积极影响回答即可。

28.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等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

材料二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

——摘自《邓小平文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7)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

【答案】(1)变化:由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发展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2)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3一国两制的构想,推动了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4)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要联系实际,不断完善。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第一小问,由材料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待的可知新民权主义特别强调人人之间的平等,再与旧民权(强调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比较即可概括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变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作答。主观上:辛亥革命后革命派自身屡战屡败没能改变两个半社会局面,客观上:20世纪初俄国的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依靠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取得重大胜利。

2)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20世纪20年代。根据所学知识此时期是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后放弃了城市为中心的道路,结合中国国情,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依据材料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可知邓小平理论包括一国两制,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促进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由材料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第可知邓小平理论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由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根据所学知识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0年左右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是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即理论联系实际;从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经过了萌芽、形成、成熟及新发展的历程,邓小平理论也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的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总结概括出这些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内容、背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一国两制的构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49f06c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f.html

《2018-2019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