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教育行动研究的意义和特点

发布时间:2021-04-15 02:15: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简述教育行动研究的意义和特点。

答:(1).行动研究强化了教师的研究意识

行动研究把行动与研究二者结合起来,意味着对教育实践的密切关注。斯滕豪斯指出,所有的教育教学都应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应成为教师的领地,研究也应成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改善教学情境的重要方法。在行动研究中,教师完美地兼任着“职业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角色。

2).行动研究提高了教师的反思能力

美国学者温特认为,行动研究的关键可以用三个词来表达,即“观察”、 “反思”和“运用”。综合有关研究成果,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可以概括为:发现问题、深入分析、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实施后,通过对效果的评价、反思和检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开始第二轮的行动研究。也正是在这样的循环中,教师的研究意识、反思习惯得以强化。

3).行动研究使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育行动研究中,提供了教师对自己教育中感兴趣问题进行研究调查的机会,并且可以将研究结果直接应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境中。

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

教育行动研究强调对教育情境的研究,是在实际的教育情境中教师思考如何富有智慧地行动以及对行动的反思,是行动和研究的紧密结合。

1)为行动而研究

“为行动研究”指出了行动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目的不是构建系统的学术理论,而是解决实践工作者遇到的问题。研究目的具有实用性,问题的解决具有即时性。

2)在行动中研究

“在行动中研究”指出了研究的情境和研究的方式。行动研究的环境就是实际工作者所在的工作情境,并非是经过特别安排的或控制的场景。行动研究的研究过程就是实际工作者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种行动的表现,也是实际工作者学会并提高反省、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

3)由行动者研究

“由行动者研究”指出了行动研究的主体是实际工作者,而不是外来的专家学者。专家学者参与研究扮演的角色是提供意见与咨询,是协作者,而不是研究的主体。

2、营造良好的班级物理环境应当遵循哪些原则?采取哪些策略?

1.班级物理环境布置的原则

答:(1)师生共同参与

教室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场所,教室的布置应由师生共同设计制作,年级越高的学生参与的比例要越高。教室布置最好以学生为主,教师站在辅导的立场,学生通过设计、资料收集、张贴布置,可以体验尝试失败经验,最后有成功的满足感与喜悦心情,感受爱与归属感,产生自信心,达到学生从做中学习和珍惜布置成果的目的。

(2)多元的教育功能

要培养适应多元化社会生活的人就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即除知识学习外,同时要强调技能训练与情意陶冶。学生从教师那里可以得到启发、制度的规范及情感的熏陶,获得智、德、体、美各育均衡的发展。教室布置多元化可以使教室像家一般温馨,如

社会一般丰富,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一改过去单调乏味和内容固定的布置方式,教室成为师生共做、共学、共赏互动的地方。

(3)有生命感的布置

教室布置不应是静态的,而应是动态的,是可以经常变换的,是有生命、有成长、有延续、有反馈的。例如,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可以让同学写出看后感想,再张贴在作品旁边,让其他同学观摩。或从布置的材料中(新闻焦点、剪辑)设计一些问题并作征答活动,或写阅读感想、意见,张贴于同一栏里。如此的布置可使师生间、同学问有所互动,产生生生不息的生命感。学生不只是旁观者,而是主人。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批评与建议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衷心赞美他人,培养正确的判断能力。

2.班级物理环境布置的策略

班级环境布置可以使教室成为最适合教学与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达到教学的目标。因此,要使情境布置合乎教学与学习需要,必须讲求策略。具体言之,可有下列几种做法。

(1)教室空间的合理规划与使用

教师可依据班级环境设计原则,将教室情境合理规划,以适当的内容布置教室。教室空间前后两面黑板之外,上下及左右墙面,天花板、墙角,窗户与窗户之间的墙壁及走廊等都可利用。教师应将这些可利用的空间加以规划。为了使教室美观实用,要规定主题栏位,加以造型设计与色彩整合。确定栏位之后,随时更换或补充内容。至于情境气氛,除教师教学方法的选用外,要注意学生座位的安排方式。因为学生的座位安排对学生学业、参与感及学习态度有很大影响。有研究发现,变动教室桌椅的摆放,学生的行为就会有改变。坐在视野良好位置的学生,教学活动较主动活跃。喜欢坐在前面的学生通常较具依赖性,特别用功;而坐在后面的学生,较具叛逆性,成就动机较低。此外,还有研究发现,喜欢坐在前面的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持有非常积极的态度;喜欢坐在后面的同学则不然。

而坐在前面及中央的学生,有较高的学业成就感与参与感。基于此,传统教室学生座位排法,有必要依据科目、教学方法的不同加以调整。

(2)配合学生智力发展

低年级可以采用大面积设计,以具体简单的图案为主,避免过于抽象与繁复。所谓远看一幅画,近看有内容,并以鲜艳色彩配合之,更易吸引小朋友。中、高年级则逐渐从“以图为主,以字为辅”转为“以字为主,以图为辅”,以采取增进阅读能力及关心别人与自己的布置方式。

(3)分工合作,强调班级的团结

班级环境内的布置,要绝对避免教师一人独揽或由少数表现较优秀的学生承担。应注意养成班级学生都能主动关心自己学习与生活环境的情操。可以用分工合作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而且有一份责任,参与单元学习需要的情境布置。也可适时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效,表达他们因参与而喜欢自己的班级的情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42d8466ff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9a.html

《简述教育行动研究的意义和特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