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民时事热点评论1

发布时间:2018-06-01 20:09: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7年国民时事热点评论1、文艺创新要把握时代

  最近,某卫视在一档喜剧节目中播放了两则小品,一个讲述为梦想和爱情奋斗的“北漂”故事,一个聚焦农村小伙与“传销组织”斗争的趣闻。浓厚的生活气息,鲜活的群众语言,令人捧腹,也让人感慨:这样关注小人物、表现真感情的作品,其实可以再多些。

  我们常说,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但要想实现“成风化人”的作用,首先作品必须能够抵达人的心灵。观众通过文艺作品,看到身边上演的故事,触动心灵深处的情感,才更容易实现作品与人的同频共振。然而,一些文艺创作者总是在故纸堆里找故事,关起门来找灵感,创作出来的东西或是“新瓶装旧酒”,或是脱离实际“假大空”,这样的作品,让人卒读尚且不易,又何谈触动人心?文艺要走近观众、得到观众的认可,就应紧随时代的步伐,以新故事、新表达去打造好作品。

  能否植根生活、反映人们内心的关切,检验着文艺作品的含金量。“生活是艺术所以生长的最肥沃的土壤,思想与情感必须在它的底层蔓延自己的根须”。今天的社会生态是文艺创作的时代背景,文艺创作关注脚下的土地、眼前的生活,才能拥有最鲜活的素材,才能成为时代的回响。回想最近一两年受到关注、热议的几部影视作品,大都是表现普通人情感、聚焦现实问题、直击社会痛点。《欢乐颂》中的“海漂”生活,《小别离》中的教育焦虑,《我不是潘金莲》中的官场生态,都或多或少能够触动观众心里的关切。植根生活,抒写生活,把现实投射到作品中去,就能让作品具有更强的传播力和生命力。

  文艺要抵达观众,还需创新表现形式,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当下的网络社会特质明显,节奏之快,境况之新,形态之丰富,早已和过去是“两副面孔”。人们在网络上浏览着海量的信息,接受着各种优质文化的浸润,气质形象、审美趣味也都发生着改变。如果文艺作品依然囿于旧有的语言、行为、逻辑和叙事,恐怕难以充分引起互联网一代观众的共鸣。以小品艺术为例,如果还是充斥着无厘头,简单堆砌着各种段子,寄希望于以夸张的动作表情来制造“笑果”,可能还是难以走出“小品越来越不好看”“只有演员笑,没有观众笑”的尴尬。

  深挖井才能饮甘泉。文艺创新需要观察时代、了解时代,把握时代的脉动。打造精品力作,只有想象没有行动不行,只有决心没有苦功也不行。艺术创作者沉下心来,仔细观察生活,认真打磨作品、深耕细作,才能为我们的文艺舞台增加更多生动、精彩的中国故事。

2017年国民时事热点评论2《我是范雨素》

《我是范雨素》为何被刷屏 作者:彭健

 这些天,一篇题为《我是范雨素》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文章的作者名叫范雨素,44岁,生于湖北襄阳农村,做过代课老师、餐厅服务员、育儿嫂等等,生活充满坎坷,但心中的文学之光始终未曾熄灭。她利用空闲时间写下了十多万字的作品,眼下人们读到的,就是她文字中的一部分。

许多人说读完了《我是范雨素》有想哭的感觉,还有人则认为范雨素有望成为继余秀华之后的又一位文坛新星。而在我看来,单就文本而言,《我是范雨素》这篇文章的文字水平和文学价值未必有传说中那么高,即便与余秀华相比也相去甚远,过度拔高其文学价值并不合适。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我是范雨素》的喜爱,这篇草根文章突然爆红,原因或许并不只是与文字有关。

思想和文字,向来被认为是由知识和精英阶层引领,人们早已对“马云语录”和“逻辑思维”之类耳熟能详,一个农村妇女的突然闯入,多少令人觉得有些新奇,就像当年余秀华的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对一根根小神经的疯狂撩拨一样。身份差异和文字风格迥异形成的冲撞,为习惯了大餐的人们端上了一碟清爽可口的小葱拌豆腐,人们不吝对后者的赞美,也不乏用“小菜”怼“大餐”的醉翁之意,以表达对真实质朴的向往与渴求。

《我是范雨素》用亲历者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底层现实图景。这样的图景难得一见,或者说,再高超的作家也不比“身在此山中”的人更具说服力。但底层面貌的真实呈现并不容易,文化素养、工作强度以及发生通道等等都是巨大的障碍,范雨素的“杀出”,很大程度上是多重偶然因素碰撞出的结果,而一旦现身,其关注度也是惊人的。它让人们得以窥见一个极为庞大却很少走到聚光灯下的人群的血肉和心跳,它让许多人惊觉,在我们习以为常的舆论场之外,原来还有那么多并不被关注的真实存在。

真实的稀缺,总是在不经意间被折射。比如《人民的名义》火爆荧屏,很大程度上就是大量平时难得一见的细节突破尺度地呈现了,而《我是范雨素》同样因为真实而动人,只不过是以另外一种特别的方式。

尽管触及了生活诸多现实的面向,但读完《我是范雨素》这篇文章,并不会感受到太多的怨气和纠结,作者只是平静地述说着自己的生活,而偏偏是这样的平静格外打动人心,无声之处,反倒有惊雷之声。

或许大家跟我一样被《我是范雨素》结尾的文字打动:“我在北京的街头,拥抱每一个身体有残疾的流浪者;拥抱每一个精神有问题的病患者。我用拥抱传递母亲的爱,回报母亲的爱。”“我的大女儿告诉我,她上班的文化公司,每天发一瓶汇源果汁,大女儿没有喝饮料的习惯。每天下班后,双手捧着饮料,送给公司门口、在垃圾桶里拾废品的流浪奶奶。”不论何时,心中总是被爱与善萦绕,这是文学和人性本身赋予范雨素的力量。这种力量,也是支撑人类文明的能量之源。

但无论如何,这种力量不是要教会我们该如何逆来顺受,如何自我调试,如何严格自律去与种种不幸、不公和遭遇和谐共处,而是提醒我们,这个世界还有那么一些人,需要更多的光亮来温暖他们的心灵和生活。

人民日报评论:《我是范雨素》用文学对抗存在的荒芜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

一篇题为《我是范雨素》的文章,以这样的句子开头。谁是范雨素?一个大城市中的育儿嫂,一个城中村里的文学爱好者,一个尝过命运的苦酒与甘霖的女人。近日,她的一篇自述,以质朴的表达、真挚的情感,收获了很多人的赞叹和眼泪。

文学是什么?对于范雨素,这或许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诉说,以此审视自己的生活与梦想。正如她所说,当育儿嫂很忙,但“活着就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文学可谓“精神欲望的满足”。其实,还有更多普通人,也同样以文学为栖身之所:在湖北乡间的田埂与小院之间,诗人余秀华写下自己浓烈的情感;在广东城镇的厂房与流水线之间,《我的诗篇》纪录下劳动者“骨头里的江河”……他们通过文学感受个人状态、反省生活意义、思考社会问题,完成对于自身的疗愈乃至救赎。

当今时代,文学似乎有些遥不可及。全民娱乐抹平了个人兴趣,快速消费让功利取代了痴迷,无用之事、无事之人难有容身之地。生活愈发同质同构,社会也难免变得扁平。有人说,相比过去,我们身边少了些“奇人”。菜场摆摊的农妇们,张口就是八音部合唱;乡村小学的教师,深研魏晋南北朝史……这样大隐于市的传奇,已经鲜少能见。举目尽是水泥钢铁的丛林,青春消磨在拥挤的地铁,隔成小间的办公桌、高低起伏的股指线,拿起手机看同样的故事、躺在沙发上做同样的梦。

然而,这些“民间语文”的创造者,却未尝不是我们身边的异质之人。写得好或者不好,可能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一个育儿嫂以自己的文字让我们看到:即便在飞机轰鸣而过的出租房里,也还能找到不同寻常的人、遇到不同寻常的事。她提供的与其说是文学,是真挚带来的感动,不如说是文学印于书本、行于网络之外的鲜活形态,是生命与社会仍然存在无限可能性的惊奇。可以说,这些普通的文学爱好者,在以语言为武器对抗存在的荒芜之时,也给予扁平化的时代以深度。

在更大层面上,这些心怀文学的人们,也让人思考科技蒸蒸日上之时,人文精神回归与重塑的问题。总有人惊呼奇点将至,比如,人工智能给人的主体性带来冲击——在围棋这样充满精神性的游戏中,人类最杰出的头脑也可能败下阵来。然而,海滩上的每一粒沙子,都有自己的故事。当我们歌而叹、咏而思之时,未尝不是在以独一无二的诉说,定义着自己也定义着整体意义上的人类。我们的身体、行为,社会的伦理、精神,都可能因为科技而改变,但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却难以替代,这种丰富的异质性,可谓不易的人文之基。

人的存在仍是有限的,但也正是这样的有限性,标注了人独特的存在。所谓文学,说得玄一点,就是有限向着无限的眺望,就是短暂在聆听永恒。这样的眺望与聆听,构成了对意义的追求,也构成意义本身。科技与商业,是理性主义的典型代表;而文学和艺术,则是人文精神的理想样本。保留对于文学的热爱,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学,或许也就保留与创造了人文精神在这个时代转译的可能。

是的,因为好看,《我是范雨素》一文展现出文字表达、文学书写对于个人、对于社会的意义与力量。但我们却不能因为好看,而忽略了文章指向的个体遭遇、社会问题。从农民工子女就学到农民征地补偿,如若一篇好看的文字,能推动问题的解决、公义的到来,也能在实现文学社会价值的同时,展现人文精神的另一个向度。

2017年国民时事热点评论3小学教育重家长学历为哪般

时事新闻:据媒体报道,近期,上海市民办阳浦小学和青浦世界外国语学校招生让家长做“问卷调查”,甚至调查爷爷奶奶职务、毕业院校等信息?此事引发关注后,问卷被取消。上海市教委在全市教育系统对两校通报批评,要求两校公开致歉,核减两校明年招生计划。
时事评论:类似“考察”家长的做法并不鲜见。现实中,甚至有学校第二轮面试要看家长身材,肥胖家长的孩子不予录取,因为肥胖是“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的表现。今年3月,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一私立小学招生也要求“学生家长学历本科以上”,尽管当地教育部门迅速叫停了这一宣传行为,但由此也引发了公众的强烈质疑。
  学校如此执着地调查学生家长的个人信息,甚至将调查范围延伸到孩子的爷爷奶奶,不知道究竟要干什么。此前也曾有学校开学后发放登记表,要求学生提交家长职业、职务等信息,但无论如何,这也是在学生入学之后的“摸底”,而上海和广州这些小学则在招生时公然根据学生家长的个人情况而为学生本人设置入学障碍。
   受教育权是平等权利,每一个孩子都应该经由教育的渠道获得知识与技能,从而进入到社会的正常流动中去。这其中,教育权利平等是一个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的准则。个人的资质、禀赋、兴趣或有差异,但教育中的“有教无类”“无差别化”却是一个普遍性原则。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户籍在相当多的地方已经不再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的羁绊。许多城市里的学校敞开了大门,而不再设置入学门槛。
  上海市教委认为上述两校的行为,有违义务教育法和上海市招生政策中强调的促进教育公平和维护中小学生教育权益的基本原则。应该说,这样对问题定性,直指“考察家长”行为的本质就是在扭曲教育公平。这样的招生非但不是在消除差异,促进教育公平,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而恰恰是在人为制造差异。
  强调家长“素质”的做法,常常有各种各样的名义。比如,一般人都认为,无论是从宏观的教育理念看,还是从具体的课业辅导出发,低学历的家长往往很难比得上高学历的家长,家庭学习环境较差的学生,也需要老师和学校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弥补这其中的差距,却正是学校教育的责任与本分所在。客观地讲,家长当然应该重视孩子的学习,但却并不应该取代教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尽管殊途同归,但本质上仍是两回事。知识的传授、修习,还是应该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完成。
  从根本上讲,教育本该最具包容性,也最能体现一个社会对未来的期许。从来只有挑剔的学生,而不应该有挑剔的教育。对于这种“挑剔”,我们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态度。

2017年国民时事热点评论4科学与公平,双轮驱动高考改革

新高考这两天率先在沪浙两地实行,紧接着,京津鲁琼四地今年也要启动高考改革。万众瞩目的高考改革,指向提升科学性与公平性,伴随着公众的新期待,高考改革会继续前行。

这两天,新的高考正在上海、浙江实施,紧随其后,北京、天津、山东、海南4个省份今年也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高考恢复40年来,每一次举行都牵动着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心,有关高考改革的每一项信息,均备受各界关注。

我们常说的高考,其实是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简称,包括考试、招生录取两个主要环节。由于既关乎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广大青年学生的人生轨迹,高考改革就成为中央深改组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还被十八届三中全会列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国务院专门出台了改革的实施意见。高考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指挥棒,其改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高考改革的价值追求是什么?简言之,就是科学与公平,犹如车之双轮和鸟之双翼。近年来,高考在这两个方面的改革一直没有停步。

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考试环节,当然,招生录取方面也有科学因素。对高考和高校招生而言,分数是公平的依据,但是,唯分数又是不科学的。所以,为了打破一次考试定终身的局限性,回应社会的呼吁与关切,我们尝试保送生、自主招生、特长生等改革,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诸多相关措施,尽可能地“堵住”各种作弊行为,在此方面仍需要继续着力。

这两天上海、浙江两地考生“迎战”的新高考,采用主科必考、其他科目根据兴趣与志愿进行选考,录取时还要参考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被称为“两依据一参考”,同时,外语有两次考试机会,以考生的高分为准。这一改革在科学性方面进行了新探索,可谓迈出一大步。两地不再有多年来的理科生、文科生之分,在尊重学生兴趣、特长方面有明显进步。综合素质评价体现了学生考试分数之外的素质,“既看分又看人”,引导考生注重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如何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性和透明度?是需要在实施中攻克的难点。

通过推进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分类招考,提升了高考的科学性。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类型,高等职业院校并非低层次的高等教育。高职院校招生突出“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完善职业适应性测试和职业技能测试办法,分类考试录取正逐步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

公平主要体现在招生录取环节,当然,考试环节也有公平因素。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均已形成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并推动中高考改革相互协调与衔接。同时,国家持续坚持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倾斜,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规模和比例。今年继续实施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教育部主要负责人表示,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在中央财政支持下,高校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免费本科医学生。同时,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政策也在改革、完善之中。

高考的公平性不仅仅在政策层面,还体现在细微处。这两天,山西省临汾市红丝带学校的16名毕业生,在该校设立的标准化考场进行高考,这是我国首次为艾滋病感染者设立独立的高考考场。各地近年来为残疾人平等参加高考提供合理的便利。

世间万物变动不居,高考的科学性、公平性也是动态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不断深化,城乡、区域、各阶层之间等对高考的公平表达了更高的期待。怎么办?遵循取各方最大公约数的思维,相信高考改革会在科学与公平的双轮驱动下,蹄疾步稳地继续前行。

人民日报 ( 20170608 18 )

2017年国民时事热点评论5高考仍是平民学子改变命运的重要契机

据媒体报道,近日安徽毛坦厂中学公布补习收费标准:按学生高考总分与一本招生分数线的分差收费,其中最高收费为4.8万。

然而,面对如此高的收费标准,仍有很多人愿意交钱,甚至不排除一些家庭砸锅卖铁去报考。对此,舆论有褒有贬,但无可否认,高考仍然是个人、家庭改变命运的重要机会。

1977年恢复高考之时,人们丝毫不会怀疑高考可以改变命运,即便复习时间只有一个月,知青们也挑灯夜战决不放弃;即便只有4.8%的录取率,他们也要挤上独木桥。那个年代,高考确实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大学毕业后的他们迅速成为社会各界的精英骨干,社会阶层、个人生活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今天,成功不唯高考这一条路,也有很多人质疑其合理性,指出高考制度存在着种种问题,但就目前而言,高考仍是学子,尤其是平民学子改变命运的重要契机。为何?

高考具有相对公平性。作为一个依分选人的机制,高考给了平民学子们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平台,使他们可以凭借自身努力来取得高的分数,从而脱颖而出,高考的普及面之广,社会认可度之大,无疑为他们提供了绝佳的机会。让他们能以较小的成本,实现自我的增值,也是他们走入社会,迎接更多磨炼,承担时代使命的重要环节。

如果高考成功,学子们便获得了更高层次学府的入场券,在那里,他们可以学到更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丰富自身的眼界和历练,提升自身竞争力,为人生做好铺垫。

即便在今天,高考对于众多的平民学子来说,仍然是改变命运的重要契机,他们需要这种契机来施展才能、表现自我,从而为自己以后的人生奠定基础。在如今的高考改革中,“3+3”模式、“三位一体”模式等等新政策都在努力促进高考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改革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我们希望能够在改革中探索出更合理、更公平、更科学的方式去为学子们的人生提供帮助,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

2017年国民时事热点评论6穿旗袍着马甲 如此“送考”为哪般

“求人不如求己”,与其等待“神明”和“运势”的眷顾,不如积极行动起来,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帮助孩子缓解紧张与焦虑。

进入升学考试季,一则有关临考准备的旧段子又在朋友圈流传开来:第一天得穿红色(开门红),下午穿绿色(一路绿灯),第二天穿灰色和黄色(走向辉煌)。送考的妈妈要穿旗袍(旗开得胜),送考的爸爸要穿马甲(马到成功)。考生一定穿紫内裤,寓意紫腚赢(指定赢)。早上还得吃粽子,叫高中。再有,考生拿到试卷以后不要慌,先亲一下,叫吻过,稳过。还有,坐出租车要选车牌有“6”的,送考的人要属马,隐意为六六大顺,马到成功……

看到这则“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段子,很多人不免会心一笑。在我看来,这个段子之所以博人眼球,在于用一种略带夸张戏谑的手法勾勒出相当一部分人的临考心态。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不仅是个搞笑段子,而是现实的浓缩,许多人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对号入座”。

以穿什么衣服赴考场为例,很多学校就颇为讲究,为讨个好彩头,通常会组织老师集体穿上红T恤,甚至不乏有给全体考生普发红T恤,将考场变成红色海洋的。如果说学校的举措尚属于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的话,那么有些家长的“讲究”就带有偏执迷信色彩了。

笔者的一位学生,当年赴考前穿了一件自己平常比较喜欢的黄衣服,妈妈看到之后说黄衣服谐音“黄了”,强行要求改穿红衣服,为此还闹得有点不愉快,影响了考场发挥。

去年高考前夕,媒体报道一位沉迷于网络上各类“算命网站”的考生家长,则更为“奇葩”。家住重庆的黄女士,几乎每天都要到网上去为孩子求高考运程,输入孩子的生辰八字后,获得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提醒。比如,进考场前,必须右脚先跨进考场,出考场时则要左脚先迈出去等等。

试问,“不信苍生信鬼神”的家长,难道只有黄女士一人吗?四处求神拜佛,祈求神明护佑的家长,恐怕不在少数。君不见,每年中高考前夕,各地都会曝出考生及家长乃至教师烧香祈福之类的新闻吗?

平心而论,真正迷信烧香祈福功效的应该并不多,没有几个人真的坚信一“烧”就灵、一“拜”就行。说白了,绝大多数人无非就是寻求心灵慰藉,图个吉利和彩头而已。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样的举动属于自我调整心态的方式之一,有时能对自己的紧张心理起一定的缓解作用。

但如果真的站在考前心理调整角度看,烧香祈福式的自我调整不过是一种被动消极的做法,不仅虚无缥缈、难以依靠,而且如果过于在意穿什么衣服和先跨哪只脚之类的细节,恐怕还会对孩子的备考产生负面影响。“求人不如求己”,与其等待“神明”和“运势”的眷顾,不如积极行动起来,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帮助孩子缓解紧张与焦虑。

家长只要对祈福活动适当作些调整,就可以转化为对孩子的积极心理暗示:比如在家里悬挂写有励志话语的便条,或者在案头放置一张精致的便签,誊写几句孩子平素最有感触的格言警句……此外,对于孩子平时的某些独特“癖好”,也应当尽可能尊重顺从,如果孩子认为黄色是自己的幸运色,不妨高考那天给孩子穿黄色衣服,让孩子带着好心情从容赶赴考场。如果孩子本身没有这些“讲究”,那也不要多此一举,滋生事端。

总之,与其把精力花在“旁门左道”上,不如在“不要唠叨,不要吵嘴,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起居,凡事体谅不要批评”等平常处做好做足文章,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迎考氛围,帮助孩子保持稳定良好的心态。不慌乱、不苛求、不攀比、不反差、不冲突,一切以顺其自然为要旨。

2017年国民时事热点评论7共享经济,未来版图有多大?

《纽约时报》网站日前一篇文章关注了中国的共享单车。报道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自行车被汽车取代,昔日自行车王国不再;今天,中国民众正重拾对自行车的喜爱。共享单车因其方便、价廉、环保,成为不少人短途出行的首选,也成为共享经济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典型事例。

共享经济指的是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对使用权进行临时性转移,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亦可从中获益。过去,邻里家互相借个家什,算是原始的共享;后来,租个婚纱礼服、搭个便车,共享经济渐渐萌芽。随着网络的发展,共享行为变得无处不在:从分享文字、图片到共享房屋、汽车,共享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共享的概念也越来越热。

是什么把共享经济推到了风口上?首先,移动物联网的发展是共享经济成长的沃土。智能手机让共享经济有了强大的平台,共享资源的属性、位置、价格一目了然;移动支付的普及,不仅让小额支付变得简便,其背后的信用体系也承担了部分押金的功能,让共享经济的运行更有保障。

其次,闲置物品和资源获得最大限度的使用,以较小代价获取较大便利,共享经济这种与生俱来的双赢理念,使其借助网络大行其道。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爱彼迎同里约奥组委签订了合作协议,这是奥运史上首个共享经济型公司成为官方住宿合作伙伴,此举不仅为当地家庭增加了收入,还为外国游客提供了便利。

此外,随着“千禧一代”逐渐成长为消费的主力军,这些自小就浸染在互联网、电商等环境中的年轻人,助推了共享经济的快速成长。据统计,优步今年2月的估值一度达到700亿美元,爱彼迎今年3月的估值达到310亿美元。中国的ofo小黄车作为全球最大的共享单车平台,估值为20亿美元。有预测称,到2018年,全球共享经济规模将达到5200亿美元,中国共享经济市场将达2300亿美元。

共享经济的未来版图到底有多大?有媒体列出了最“吸金”的9大模式:以优步、小黄车为代表的共享出行和以爱彼迎为首的共享空间位列一、二,此外,金融、美食、医疗、公共资源、知识教育等,均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眼看着充电宝、篮球、雨伞都成了共享目标,有人甚至放言,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未来80%的行业都将被共享经济所改变。

随着共享经济的迅速增长,未来硬件设备将日益趋同且廉价,服务的价值会不断凸显,消费者对服务体验的要求会愈发严苛。长远来看,服务升级、建立与完善同用户间的信任机制,将是决定共享经济能否稳步发展的一大要因。

2017年国民时事热点评论8公务员“大闹医院”打医生不止是素质问题

61日上午,患者陈某某(系公务人员)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时,与该院心内二科医生罗某某发生争执并将其打伤。接群众报警后,公安机关立即出警赶赴现场处置。同时,市委领导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依法依纪严肃处理。目前,纪检监察机关已介入调查。(66日澎湃新闻)

患者陈某就诊不挂号,本就不符合就医程序。当医生向他解释完病情建议其做超声检查后,陈某随即破口大骂,态度恶劣,并对医生挥拳相向,导致该医生颜面、口腔多处严重损伤,身体和精神上遭受极大伤害。医务人员的正常工作行为为何会惹怒这位公务员“大人”,致使其大闹医院,对医生大打出手,目前还无从得知。但涉事公务员陈某的“霸道”行为不禁让人咋舌和愤怒!众所周知,明事理、懂规矩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公民应该恪守的道德底线,而按照医院规定就医问诊这样的连小学生都懂的道理,怎就能让这位国家公职人员发展为“能动手尽量别吵吵”的施暴局面,真是让笔者费解。

当然,有人会说,公务员动粗打人只是个例,充其量反映的是其个人素质问题。然而,笔者以为不尽然。公务员为了一些小事就“怒发冲冠”其实从侧面反映了如今的政治生态的一种。在一些地方部门,表面上是一团和气,实际上却“山头林立”。别人不侵犯自己利益之时当然相安无事,但只要一触及自身随时就可能撕破脸。在这样的政治生态中,一些“局内之人”养成了自私自利、嚣张跋扈的“作风病”。而将这种“作风惯性”延续到日常的生活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公职人员因为打架而成为新闻人物终究是一件“丢面子”的事,不仅折损了公务员队伍的形象,更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希望涉事人员能够引以为戒,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做“有话好好说”的表率,远离“能动手尽量别吵吵”的暴力哲学。同时,各级政府机关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转变公职人员工作作风,构建风清气正、政通人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的政治生态,并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深化公职人员人事制度改革。从而让每一位国家公职人员都能成为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人民公仆,而非遇事即怒的“暴徒”。

稿源:湖北日报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11b36e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14.html

《2017年国民时事热点评论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