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发布时间:2020-06-09 11:52:3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二O一O年六月



前 言

本规范是结合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实际需要,按照地下水资源调查和环境地质调查的基本要求编制,适用于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全过程,是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执行过程中的规范性文件。

本规范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归口。

本规范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起草。

本规范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

本规范的附录为规范性附件,属于规范的内容之一。

本技术要求主要编写人有: 。



引 言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专门性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将进一步提高我国水文地质的研究精度,完善水文地质调查评价方法体系,为国家宏观决策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由1个技术要求正文和3个附录组成。

图幅调查阐明了平原区、丘陵区、岩溶地区、滨海地区、内陆盆地区、黄土地区、红层地区、冻土地区等不同类型地区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调查内容与要求,界定了不同类型区的工作定额;对资料搜集与整理、遥感解译、水文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查、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水文地球化学调查等各类调查方法及要求进行了进行了统一规范。

综合研究规范了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潜力评价、地下水功能评价、地下水可更新能力评价、含水层防污性评价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评价及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等技术过程和方法。

编图技术要求对1∶50000水文地质调查主要图件编制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编图方法和图示图例进行统一和规范。

成果要求规范了成果报告的编写要求和数据库的建库要求。

本技术要求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按已有的技术要求、规范、规程、标准执行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范》界定了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性质、目的、任务;规定了1:50000水文地质调查内容、技术方法、工作定额、综合评价、图件编制、报告编写、成果验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是1:50000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程序、设计编写、调查实施、综合评价、成果编制、质量监控、成果提交、验收与评审的主要依据。

本《规范》适用于1:50000水文地质调查。其它比例尺的水文地质调查也可参照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4158—93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0000

GB 50027—2001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DZ 44—86 城镇及工矿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DZ 55—87 城市环境水文地质工作规范

GB/T 13727—92 天然矿泉水地质勘探规范

GB11616-89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GB 10202—88 海岸带综合地质勘查规范

GB 5749—85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GB5084-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2999-91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GB/T 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15218—94 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

GB/T 14175—93 水文地质术语

GB/T 14497—93 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文件要求

GB5029699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DZ/T 0124—94 水文地质钻孔数据文件格式

DZ/T 0128—94 地下水资源数据文件格式

DZ/T 0133—94 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

DZ/T 0148—94 水文地质钻探规程

DZ/T 0151—95 区域地质调查遥感技术规定(150000

DZ/T 0181—97 水文测井工作规范

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全国爱卫会/卫生部1991年颁布

《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规范》(试行)(国家计委地质局,1975年5月)

《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规范补充规定》(试行)(地质矿产部,1982年3月)

DD 2004-01 1:25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DD 2004-02 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总则(试行)

DZ/T01551-95 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

ZBT D10004 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150000)

DD2008-01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

DD2008-03 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规范

术语和定义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Regional hydrogeologic survey

为调查区域地下水类型、埋藏、分布、形成条件、物理及化学性质、运动规律,区域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域环境地质问题所进行的综合性水文地质工作。

地下水系统Groundwater system

是具有水量、水质和能量输入、运移和输出的地下水基本单元及其组合。是指在时空分布上具有共同地下水循环规律的一个独立单位。它可以包括若干次一级的亚系统或更低的单位。

地下水激发补给量 Induced Recharge of Groundwater

含水层在开采条件下所获得的大于天然补给量部分的补给量。

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 Potential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现状开采条件下,地下水开采量扩大的可能性及可采资源量扩大的数量。超采区或已出现严重环境地质问题区可采资源量扩大的量为负数。

地下水防污性能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指地下水抵御污染的能力,也可理解为地下水对污染反应的敏感性。防污性能越强,地下水抵御污染的性能越强。

生态环境需水量 Eco-environmental Water Requirement

生态需水量是指维持生态系统中具有生命的生物体(人、畜除外)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量。环境需水量是指为保护和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及其水环境所需要的水量。

下水生态水位 Ecological Groundwater Level

地下水生态水位是指满足生态环境要求、不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地下水位。

地下水开发环境效应评价E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groundwater development

对地下水开发利用引起的或可能引起的正的或负的地质环境影响的分析研究,包括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两个方面。

更新水资源 Renewed water resources

河流的多年平均流量和含水层来自降水的多年平均补给量,根据水循环计算。

可更新水资源Renewable water resources

指地下水体(深部含水层)的补给强度在人类时间尺度上可以忽略的,因此可认为是不可更新的。可更新表示为流量,不可更新表示为储量。

更新性或更新量Rnewal nature

更新性指含水层相对于一个给定开采程度而维持其水量的能力。取决于来自地表及相邻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和排泄向地表及相邻水文地质单元的水量平衡。

地下应急水源地 Emergency groundwater source area

指在常规供水不通或受阻中断的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启用向人们提供生活用水、部分或全部的生产用水,以保障城市安全供水的地下水水源地。

地下水功能 Groundwater Function

指地下水的质和量及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对人类社会和环境所产生的作用或效应,包括地下水的资源供给功能、生态环境维持功能和地质环境稳定功能。

地下水资源功能 Groundwater Resource-function,记作GRF

地下水的资源功能是指具备一定的补给、储存和更新条件的地下水资源供给保障作用或效应,具有相对独立、稳定的补给源和地下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

地下水生态功能 Groundwater Eco-environmental Function,记作GEF

地下水的生态功能是指地下水系统对陆表植被或湖泊、湿地或土地质量良性维持的作用或效应,如果地下水系统发生变化,则生态环境出现响应的改变

地下水地质环境功能 Groundwater Geo-environmental Function,记作GGF

地下水的地质环境功能是指地下水系统对其所赋存的地质环境稳定具有支撑或保护作用或效应,如果地下水系统发生变化,则地质环境出现响应的改变。

总 则

性质1:50000水文地质调查属基础性、综合性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目的提高我国重要地区的水文地质研究程度,服务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国土资源开发与整治规划、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相关专门性的勘察提供设计依据,为水文地质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基础资料,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任务

(1)查明含水层或蓄水构造的空间结构与边界条件。

(2)查明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其地下水动态特征和影响因素。

(3)查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初步查明地下水污染现状。

(4)查明地下水开采历史和开发利用现状。

(5)查明与地下水开发利用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

(6)完善和优化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点。

(7)建立1:50000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库。

(8)评价地下水资源及其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

(9)提出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区划和保护地质环境的对策建议。

工作部署基本原则

重点地区优先部署。

1:50000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部署优先考虑如下地区:

(1)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急需的地区;

(2)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或所占供水比例较高的地区;

(3)地下水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调蓄功能的地区;

(4)自然因素或人类作用下已经产生严重环境地质问题的地区。

以问题为导向。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以解决各地区地下水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为核心,针对不同地区的关键问题,各有侧重地部署不同层次的调查工作。

综合应用技术方法与手段,尤其注重新技术新方法应用。

水文地质调查应以地下水系统等现代地学理论为指导,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利用各种新的调查技术方法,大幅度提高调查工作效率,加大调查的深度和广度。

注重已有资料的再开发利用。

要充分收集调查区已有的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资料,重视资料的再开发利用,将资料分析研究贯穿于调查工作的全过程。

基础调查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1)基础调查

基础调查以含水层空间结构、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其变化为重点,以地下水的资源、生态、环境、调蓄功能评价为途径,以提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案和防治环境地质问题为目标。

(2)实际应用

结合基础调查,针对不同地区的关键问题,各有侧重地部署不同层次的工作。东部地区调查工作还应围绕提高地下水资源综合管理能力提供技术支撑来开展;西部地区调查工作还应围绕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来开展。

优化工作部署。

工作方法和工作量应根据调查区地质、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并结合调查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环境地质问题的严重性、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以及地下水的资源、生态、环境、调蓄功能等综合确定。应根据工作效果等进展情况,按规定的程序适时调整工作部署。

基本要求

调查工作按地下水系统进行部署,分图幅调查并提交分幅成果,按地下水系统进行地下水资源和地质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综合评价。

调查工作基本流程:收集资料—野外踏勘—设计编制—遥感解译—水文地质测绘—物探—钻探—野外试验—采样测试分析—室内综合研究—报告编制—成果提交等。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应充分收集利用前人资料,充分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工作精度和研究程度。如果调查区内没有开展相应比例尺的基础地质调查,应补充必要的基础地质调查工作。

技术定额应根据调查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和已有工作程度确定。

调查区按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分为三类(表1)

表1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表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区(Ⅰ类)

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地区

(Ⅱ类)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

(Ⅲ类)

地貌类型单一;

地层及地质构造简单;

含水层空间分布比较稳定;

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简单,水质类型单一;

水文地质条件变化不大,不存在突出的环境地质问题。

地貌类型多样;

地层及地质构造较复杂;

含水层层次多但具有一定规律;

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水动力特征、水化学规律较复杂;

水文地质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存在较突出的环境地质问题。

地貌类型多样;

地层及地质构造复杂;

地下水系统结构复杂、含水层空间分布不稳定;

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水动力特征、水化学规律复杂;

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很大变化,环境地质问题突出。

调查区按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分为三级(表2)

表2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分级表

研究程度高地区

研究程度中等地区

研究程度低地区

进行过不同服务对象的1∶50000或1:100000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部分地区还进行过更大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勘查或城镇、工矿供水水文地质勘查。

进行过1∶200000或1:250000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其它水文地质工作较少。

进行过1∶250000以下比例尺区域水文地质调查。

根据调查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和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及其组合,确定1∶50000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方法和重点。

(1)在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或研究程度高的地区,在全面收集和综合研究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以调查水文地质条件动态变化要素为重点内容的工作方法。

(2)在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研究程度中等或低的地区,以及水文地质条件中等或复杂、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应在充分收集和综合研究研究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需要解决的水文地质问题,采用适当补充含水层空间结构等方面的调查和全面调查水文地质条件动态变化要素为重点内容的工作方法。

(3)在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或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研究程度低的地区,全面部署调查工作,采用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动态变化为内容的工作方法。

(4)在同一调查区内可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环境地质问题的严重程度、研究程度的差异以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划分出一般工作地段与重点工作地段,采用相应的工作方法。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主要技术定额宜参照表3执行。

按地下水系统开展调查的项目,调查区范围可根据具体情况比系统的范围应适当扩大,其系统的边界外应有必要的物探、钻探等勘探工程控制,以便调查系统的天然边界的位置、性质、类型以及系统内、外的地下水交换条件。

调查工作应认真贯彻“三边一及时”(边调查、边整理资料、边综合研究,及时提交报告)的工作方法。

3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每百平方公里基本技术定额一览表

地 区

类 别

观测路线

间距(km)

观测点

(个)

水点占观测

点比例%

水文

物探(点)

抽水试验

(组)

勘探钻孔数

(个)

水质分析

(件)

水同位素

样品(件)

平原地区

简单地区

40~45

75~85

50~60

3~4

2~

进尺600~750m

8~15

5~6

中等地区

50~55

75~85

60~80

4~6

进尺750~1000m

15~20

6~8

复杂地区

60~65

75~85

80~100

6~8

进尺1000~1300m

20~25

8~10

内陆盆地

简单地区

50~55

75~85

80~100

3~4

~2

进尺500~550m

8~12

3~5

中等地区

60~65

75~85

80~100

4~5

2~

进尺550~700m

12~15

5~6

复杂地区

65~70

75~85

100~120

5~6

进尺700~850m

18~20

6~8

黄土地区

简单地区

40~45

65~75

80~100

3~4

~2

10~15

4~6

中等地区

50~65

65~75

100~120

4~5

2

15~20

6~10

复杂地区

65~80

65~75

120~140

5~6

20~25

10~15

滨海地区

简单地区

45~55

75~85

40~50

3~5

2~

进尺700~850m

15~20

6~8

中等地区

55~60

75~85

70~80

5~6

进尺850~1000m

20~25

8~10

复杂地区

65~70

75~85

90~110

6~8

3~4

进尺1000~1300m

25~30

10~12

丘陵地区

简单地区

40~60

60~65

50~60

4~5

3~5

平均进尺100m

5~15

4~6

中等地区

60~85

60~65

80~100

6~8

6~12

平均进尺100m

10~20

6~10

复杂地区

80~120

60~65

100~120

8~10

8~15

平均进尺100m

20~30

10~15

岩溶地区

简单

地区

40~60

60~65

50~60

3~4

平均进尺200m

5~10

6~8

中等

地区

60~90

60~65

80~100

4~5

~3

平均进尺200m

10~15

8~10

复杂

地区

90~130

60~65

120~150

5~6

3~

平均进尺200m

15~20

10~15

红层地区

简单

地区

20~50

65~75

10~20

5~6

25~30

(勘探浅孔)

5~10

5~6

中等地区

50~70

65~75

20~30

7~9

35~45

(勘探浅孔)

12~15

6~8

复杂地区

80~100

65~75

40~50

10~12

50~60

(勘探浅孔)

20~30

10~12

冻土地区

简单地区

40~45

65~75

40~45

2~3

6~8

3~4

中等地区

50~55

65~75

50~60

3~4

8~10

4~6

复杂地区

60~65

65~75

65~80

4~6

12~15

6~8

注:(1)表中技术定额工作量包括调查工作量与纳入技术定额的已有资料工作量。凡是能够满足本次调查要求的,或能够解决调查任务规定的水文地质问题的已有资料,均可纳入技术定额工作量。

(2)西北内陆盆地一般只有1:200000水文地质普查的基础,因此在钻孔部署有限的情况下,增大物探勘查力度,选用分辨率高的物探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工作,物探工作量比华北和东北地区大。

(3)天然水点分布较少地区,应部分进行人工揭露。

(4)具有水量资料或进行简易抽水的机、民井,一般应占机、民井的2030%

(5)岩土样、同位素样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6)已进行过1:50000或更大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工作的地区,观测路线和观测点工作量可减少20~40%。应用遥感解译,观测点数量可根据解译效果减少10~15%

(7)红层地区的工作定额参考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红层地区浅层地下水勘查评价技术要求(1:50000)》。

(8)岩溶地区的工作定额参考《西南岩溶地区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000)》。

按图幅开展的150000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周期一般以1~年为宜。

调查工作阶段一般划分为六个阶段:

(1)准备阶段:搜集整理有关资料,进行野外踏勘,了解区内地质、水文地质背景条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主要调查内容和重点问题。

(2)设计编制阶段:编写总体设计和年度工作方案,设计评审、审批。

(3)调查实施阶段:按照批准的设计书开展各项调查工作。

(4)综合研究与成果编制阶段。

(5)成果评审、审查阶段。

(6)成果复制、资料归档阶段。

设计书的编制与审批

设计书编制原则

设计书编制应遵循接受任务,收集有关资料,现场踏勘、设计论证、组织编写的程序进行。设计方案要合理使用工作量,力求以较少的工作量取得较好的成果,达到工作布置合理、技术方法先进、经费预算正确、组织管理和质量保证措施有效可行。

设计书必须做到目标任务明确,依据充分,部署合理,内容全面,方法得当,技术要求具体,组织管理和质量保证措施有力,文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附图、附表清晰齐全,经费预算合理。

跨年度项目应编制总体设计书和年度工作方案。设计书一经批准应严格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实施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书及时进行补充修改和调整,但必须报原审批单位批准。专题研究和专项工作,必须单独编制单项工作设计书,作为总体设计书或年度工作方案的附件。

设计书编写的主要依据

1)项目任务书;

2)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以往研究程度;

3)有关技术标准和经费预算标准;

(4)主要技术工作定额参照表3确定。

设计书内容要求

设计书文字参考大纲

任务来源,项目的目的、任务和意义,工作起止时间等;工作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及其调查研究程度;存在的主要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本次工作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一章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

(一)自然地理:包括地理位置、坐标范围、工作区面积(附工作区交通位置图),涉及的行政区划、流域、图幅及编号,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被。

(二)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需求: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工作区交通条件、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现状、主要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前景及其对水资源的需求。

第二章 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一)地质概况: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活动等。

(二)水文地质概况:包括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与历史变化规律,地下水化学特征、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其动态变化,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等。初步勾画出的地下水系统结构模型和水动力场模型。

第三章 工作部署

工作部署原则、工作重点、技术路线、调查内容与要求、工作计划、时间安排、主要实物工作量。

第四章 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

简要叙述采用的工作方法、精度要求以及侧重解决的水文地质问题。对资料收集与二次开发、水文地质测绘、遥感解译、水文地质钻探、物探、野外试验、水土岩样采集与测试、环境同位素、动态监测、地下水资源计算评价与环境地质问题评价、数据库建设以及综合研究、成果编制等各项工作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

第五章 经费预算

按《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编制暂行办法》及有关要求编写。

第六章 组织管理和保证措施

包括项目组人员组成、分工及管理协调体系(或组织机构),技术装备,工期组织与质量保证措施,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等。

第七章 预期成果

包括文字报告(包括专题报告)、图件、数据库、附件、附表等,阶段性总结等。

设计书附图、附件

(1)地质、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图

(2)水文地质略图(附剖面图)

(3)工作部署图

(4)典型水文地质勘探孔设计图

(5)附件(包括单项工作设计书,如遥感调查、物探、钻探、数值模拟等)

设计书审批

设计书审查工作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审查,也可委托有关部门或单位组织审查。通过审查的设计书,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批准后组织实施。

图幅调查

基本调查内容与一般要求

调查工作按地下水系统部署,按1:50000标准图幅进行调查,并提交分幅调查成果

气象、水文调查

气象

收集调查区及周边地区气象站的长系列降水量、蒸发量、气温、湿度、冻结深度及暴雨等气象资料。

水文

调查河流、水库、湖泊等地表水体的分布;收集主要河流的流域面积、径流量、流量、水位、水质、水温含砂量及动态变化资料;调查水库、湖泊的容量、水质;调查地表水与地下水(含暗河、泉等)的补排关系;调查水利工程类型、分布、规模、用途和利用情况;现状水利工程和地表水作为人工补给地下水的可能性

基础地质调查

地形地貌调查

调查地貌成因类型、形态、分布、物质组成、成因与时代以及地貌单元间的接触关系。调查研究地形地貌与地下水形成、埋藏、富集、补给、径流、排泄的关系。

地层岩相调查

1地层层序、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岩相、产状、厚度和分布及接触关系。

2)前第四系地层: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类宜划分至统或亚统(组);变质岩划分至界或群,含水岩组应划分至组或段;岩浆岩宜按岩类结合构造运动期划分;沉积岩和变质岩应调查地层层序、时代、岩性、颜色、粒度成分、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孔隙和裂隙性质、风化特征、地层厚度、地层接触关系和沉积岩的岩相古地理研究的环境标志(如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原生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等),确定岩相类型和分布规律,分析沉积相与地下水及其水质形成的关系。

3)第四系地层:应在成因类型基础上划分至统或组。调查第四系松散堆积层的地层层序、成因、时代、岩性、颜色、粒度、主要矿物组分、地层厚度、胶结程度等;调查第四系与第三系的分界面,研究主要含水层的形成时代及新生代的沉积韵律,研究冲洪积层、湖积层、海相沉积层、泥炭以及冰积层的分布特征,确定沉积物的成因和沉积环境;调查下伏基岩的埋深、基岩面起伏形态、地层时代、岩性等。

地质构造调查

(1)调查地质构造类型、性质、产状、规模、分布、形成时代、活动性及其水文地质意义。在搜集和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了解工作区大地构造单元部位、区域构造和新构造运动特征。

(2)调查褶皱构造的类型、形态、规模,组成的地层岩性和产状,次级构造类型、特征和分布,储水构造类型、规模和分布。

(3)调查断裂的类型、力学性质、级别、序次和活动性,影响的地层,断层构造岩分带及断层的水理性质。

(4)调查构造裂隙的类型、力学性质、发育程度、分布规律,裂隙率、裂隙充填情况,构造裂隙与地下水储存、运移的关系。

水文地质条件调查

含水层空间结构调查

(1)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和分布规律,包括含水层岩性、厚度、产状、层次、分布范围、埋藏深度、水位、涌水量、水化学成分以及水文地质参数,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等。

(2)隔水层埋深、厚度、岩性和分布范围。

(3)包气带的厚度、岩性、孔隙特征、含水率及地表植被状况。

(4)机井、民井的深度、结构、地层剖面、开采层位,水位、水量、水温、水质及其动态变化;选择有代表性的机井进行分层抽水试验,确定各含水层组单井涌水量和水文地质参数。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调查

1)调查地下水的补给来源补给方式或途径、补给区分布范围调查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补、排关系和补给、排泄量;调查地下水人工补给区的分布,补给方式和补给层位,补给水源类型、水质、水量,补给历史。

(2)调查地下水的径流条件、径流分带规律和流向;调查地下水径流条件的变化,分析地下水流场变化的原因,统测枯水期地下水位(头),绘制地下水等水位(压)线和埋藏深度图;调查不同含水层之间、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

(3)调查地下水的排泄形式、排泄途径和排泄区(带)分布,重点调查机民井的开采量、矿坑排水量和泉、地下暗河、坎儿井等的排泄量。

(4)调查泉的类型、位置、出露条件、含水层、补给来源,泉的流量、水温、水质。对于大泉(岩溶泉、溢出带泉群等)应调查泉域范围或主要补给区。

(5)选择有代表性钻孔、机民井和泉,对主要含水层组进行地下水动态监测。

地下水系统边界条件调查

在150000图幅内若涉及地下水系统边界,要调查确定系统边界类型、性质与位置,边界内部与外部含水层结构以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差异,调查研究人类活动对边界条件的影响。

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调查

调查研究近20年来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水化学条件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变化原因。

地下水人工调蓄调查

(1)调查宜建地下水人工调蓄工程的有利地段,调查研究调蓄水库的建库条件,估测调节库容量。

(2)调查已建地下水人工调蓄工程的补给区,补给方式和层位,补给水源类型、水质、水量,补给历史,地下水水位、水温、水质、水量动态及存在的问题。

地下水开发利用调查

(1)调查开采井的位置、深度、成井结构、数量、密度、出水量。

(2)调查统计地下水年开采总量和各含水层(组)的开采量。

(3)调查统计地下水利用状况(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用水和生活用水量)。

(4)调查地下水开采历史,地下水开采量、水位、水质、水温的动态变化。

(5)调查地下水取水工程的类型与效率,调查地下暗河、坎儿井等地下水取水工程的开发利用的水量及变化。

(6)调查与地下水有关的地表水开发利用历史和现状。

与地下水开发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调查

区域地下水位下降调查

地下水污染调查

调查地下水污染源类型与分布,有害组分与数量,地下水污染程度、范围、深度、方式与途径、危害程度等,预测发展趋势。耕作区要注意调查化肥、农药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及其防护措施;城市附近要注意调查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及其防护措施;矿区附近要注意矿坑水对地下水的污染;油田地区要注意油井开采对地下水的污染。

海(咸)水入侵调查

调查咸水体分布范围、咸水与淡水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分界面的位置及其变化规律;调查海(咸)水入侵的原因、途径、方式、范围、速率、危害程度等,预测发展趋势及其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生态环境恶化调查

调查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含水层被疏干等水事活动引起的土地荒漠化、绿洲与湿地退化、植被死亡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范围、影响与危害程度,预测发展趋势。

地方病调查

调查地方病类型、分布、患病程度、地方病与地下水环境的关系、防病改水情况等。

盐渍化、沼泽化、冷浸田调查

调查土地盐渍化、沼泽化、冷浸田的分布范围、演化历史、影响程度,分析其形成条件与地下水的关系,预测发展趋势。

地面沉降调查

调查地面沉降的分布范围、迹象、中心累计沉降量、沉降速率、危害程度等;调查已采取的地面沉降防治工程技术措施及效果等。

地面塌陷调查

调查因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塌陷的分布范围、规模、危害程度和形成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预测发展趋势。

地裂缝调查

调查地裂缝的位置、分布、规模、危害程度和产生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特殊类型地下水调查

调查地下热水、矿泉水、卤水、肥水的分布特征、形成机理、开发利用等。

不同类型区水文地质调查要求

不同类型区水文地质调查除执行条规定的内容外,尚应执行本条要求。

平原地区

调查平原的成因类型,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厚度、地层层序、时代、岩性和厚度,含水层(组)的分布规律、埋藏条件、水动力场、水化学场及水量、水质、水温特征及动态变化。

调查下伏基岩的埋深、基岩面起伏形态,基岩地层时代、岩性,地质构造特征,基岩储水构造的类型、分布及供水水文地质条件。

山前冲洪积平原

(1)调查冲洪积扇分布范围及垂向、纵横方向岩性的变化规律,重点调查组成冲洪积扇的第四纪堆积物的来源、地层结构、岩性特征,扇顶部到前缘的岩性变化。

(2)调查山区与冲洪积平原的接触关系,重点调查山前构造带的类型、力学性质、规模、活动性和水理性质(导水、隔水、充水等),研究山前侧向径流补给。

(3)调查冲洪积扇不同部位含水层的岩性、厚度、埋藏深度、富水性以及地下水的水动力条件和水质、水量、水温的变化规律。

(4)调查扇顶到前缘方向地下水由潜水区过渡到承压水区、自流水区的分带特征,调查地下水溢出带的分布范围、溢出泉流量及总溢出量。

(5)寻找埋藏型冲洪积扇,调查其埋藏条件、分布范围,研究其水文地质特征。

(6)调查山前河谷阶地的地层结构、岩性特征、厚度,研究河谷阶地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以及河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

(7)调查山区河流对冲洪积平原地下水的补给位置及补给量。

(8)调查冲洪积平原地下水的调蓄空间,确定有利的调蓄补给地段。

冲海积平原

(1)调查冲积、湖积、海积、冰水堆积等第四纪不同成因堆积物的形成时代、分布范围、埋藏条件、厚度、岩性特征以及接触关系。

(2)调查古河道的分布范围、埋藏深度、岩性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区域性地表水系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确定补给量。

(3)调查湖相及海相地层分布区咸水的分布与埋藏条件,水化学成分在水平、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咸、淡水界面位置(水平、垂向),咸水分布区淡水透镜体的分布规律、埋藏条件及形成条件。

(4)调查研究湖积层形成的古地理环境、埋藏深度、厚度、岩性特征等。

(5)划分含水层(组),调查不同含水层(组)的水文地质条件。

丘陵山地地区

碎屑岩地区

(1)一般应着重查明含水层较稳定的自流水盆地和自流斜地。

(2)调查地层的产状、分布,软硬岩层组合情况,岩层与地形产状的关系,脆性岩层夹层的连续厚度、分布、裂隙发育特征及含水层与隔水层分布组合特征。

岩浆岩地区

(1)侵入岩类:风化带的分布、性状、厚度及影响因素,尤其是半风化带的厚度和分布规律;围岩接触蚀变带的类型和宽度,尤其是硅化、碳酸盐化蚀变带的破碎和裂隙发育程度及其水文地质特性。

(2)喷发岩类:喷发方式、各次喷发熔岩流之间接触带的性质、分布及其富水性,并注意研究凝灰质岩层的隔水性及裂隙性熔岩的富水性;各期台地的分布、高程、柱状节理和气孔发育程度等与地下水补给和赋存的关系;火山口周围玄武岩岩性、厚度与地下水水位、水质及富水性的变化,边缘地下水溢出带的分布。

变质岩地区

(1)注意对大理岩、白云岩、硅质白云岩和硅化页岩、片麻岩等的调查。

(2)薄层大理岩夹层的岩性、厚度、产状、稳定性和岩溶裂隙发育程度对富水性的影响,对厚层大理岩要注意下部岩溶发育程度与地下水的关系;

(3)片麻岩类的风化带性状、厚度、分布、汇水面积及富水性,调查沟谷中不同地貌部位的泉水动态。

第四系发育区

(1)山间河谷平原的阶地结构、各级阶地含水层的分布、厚度变化和富水性;河床、河漫滩和古河道的分布,地下水与地表水的补给排泄关系。

(2)山前冲洪积扇的形态、分布,含水层岩性、厚度及其变化,地下水埋藏深度、水化学分带、溢出带的分布、泉水流量和水质;新老冲洪积扇的相互叠置关系及含水层的分布规律。

(3)山间盆地的成因、分布范围、汇水面积、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岩性、含水层的富水性和地下水的赋存条件。

(4)垄岗台地带第四系砂砾含水层的分布特点、岩性和富水性的变化规律;第三纪松散砂砾石含水层的分布和富水性;尤其要注意切割较深的沟谷和泉水可能出露的前缘地带的调查。

(5)挽近构造运动的性质和特征,近期地壳升降和断裂活动对第四纪沉积物的分布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调查断裂构造的类型、规模、力学性质、活动性、胶结和充填程度;褶皱构造的类型、形态、规模和分布;不同构造的水理性质、地下水赋存条件和储水构造的分布。

调查区域构造裂隙的发育与不同地层、构造部位的关系,裂隙强发育带的产状及分布情况,裂隙发育程度、充填胶结情况、裂隙面形态、地下水活动的痕迹。

岩溶地区

岩溶地区按裸露型、半裸露型、覆盖型以及埋藏型等岩溶地层埋藏条件调查,调查等各类地区的分布范围及分区界线。

岩溶地质条件调查

(1)断裂带的产状、性质、延伸情况、断层带宽度及其变化和充填物质等,研究断层带附近岩溶发育情况及其导水性和对岩溶水流运动的影响。

(2)主要褶皱、隆起与坳陷等的分布、性质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变化情况,着重调查不同构造单元内岩溶发育的差异性及岩溶水流赋存与运动的不同特征。

(3)构造体系的性质与特征,研究不同构造体系对区域性岩溶发育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挽近构造运动的表现,研究地壳差异性升降运动对区域岩溶水的埋藏与运移的影响。

(4)进行裂隙力学性质、水理性质的调查统计。

岩溶地貌调查

(1)裸露、半裸露型地区的岩溶地貌调查,主要包括岩溶地貌形态,地层岩性与岩溶地貌的关系,地质作用和大地构造对岩溶地貌的影响以及岩溶洞穴探测。

(2)覆盖型和埋藏型地区岩溶地貌调查,除调查地表的地貌现象外,还需根据物探、钻探资料,分析上下岩溶形态、岩溶裂隙和管道特征以及岩溶发育程度的水平和垂直分布情况,查明各种埋藏的古地貌及其与古岩溶的关系。

岩溶发育规律调查

(1)调查区域岩溶作用的动力条件及溶蚀速度,区域岩溶发育强度与控制因素的关系,地表各种岩溶形态的特点及空间分布规律,地下岩溶管道、裂隙和洞穴的类型、结构、空间形态特征及分布规律,地下河系、蓄水构造、表层岩溶带的分布与发育特征,区域岩溶形态组合类型,岩溶发育与地下水分布的关系。

(2)调查分析新构造运动以来不同时期岩溶发育历史以及岩溶地貌的演化特征;深入研究区域岩溶发育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岩溶地下水的变化特征。

岩溶水系统调查

(1)在1:50000图幅内若分布岩溶流域边界,应调查岩溶流域的边界、结构,进行岩溶地下水系统划分。

(2)调查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力联系,地下河及岩溶泉的水位、流量、水质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地下水水资源量。

(3)调查表层岩溶水的分布规律和水资源特征,蓄水构造的富水地段,岩溶水资源量及覆盖层情况。

岩溶水开发利用条件

(1)调查评价地下河的允许开采量。

(2)调查评价蓄水构造的允许开采量和钻井提水的工程地质条件。

(3)调查岩溶泉扩泉引水的环境地质条件。

(4)调查总结岩溶水开发利用和石漠化防治的实用技术与经验。

环境地质问题调查

调查岩溶塌陷、地下水污染、泉水疏干、岩溶洼地内涝、石漠化等环境地质问题。

滨海地区

滨海地区包括滨海平原、沿海岛屿、沿海地带的山前丘陵台地,应调查各地貌单元的分布及分区界线。

滨海平原

(1)调查第四系成因类型、分布、地层结构与岩性岩相特征、厚度变化、重点调查陆相与海相或海陆交互相沉积关系,分析沉积相与地下水及其水质形成的关系。

(2)调查各含水层(组)的水文地质特征及相互间的水力联系,尤其是海相与陆相含水层(组)间是否连接。调查地下水与河水、海水之间的水力联系。

(3)水化学特征及咸、淡水界线与变化,海水入侵范围、速率及潮汐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其与地貌、岩相及新构造运动的关系。

(4)调查河口三角洲淡水和海岸带砂砾、贝壳、珊瑚层等特殊供水意义地质体的分布范围、厚度、水位、单井出水能力及地下水动态特征。

(5)滨海河谷调蓄能力调查。调查已建和宜建设的进行地下水人工调蓄工程的位置、范围和建库条件,评价调节库容量和新增地下水可开采量。

沿海岛屿和海岸带

(1)调查淡水透镜体分布、形成条件及开发利用前景;

(2)海水入侵范围及潮汐对地下水的影响;海岸的升降性质与幅度,新构造运动表现及其与地下水形成条件的关系;

(3)海底淡水泉形成原因、补给来源、出露条件、水质、水量和利用远景;近海地下淡水富集带和开发利用远景。

(4)对于大型岛屿应按照丘陵山地区水文地质调查要求进行。

平原下伏基岩水文地质调查可参照第条要求进行。

内陆盆地区

山前戈壁平原带

(1)要重点抓“两头”,一头是抓前山带与戈壁带的接触关系,一头抓冲洪积扇前缘地下水溢出带的调查研究。

(2)调查山地与戈壁平原的交接关系,控盆构造(带)的性质、位置、导水性,盆地周边的地层时代、岩性、地质构造特征、裂隙发育程度,山区(基岩)地下水对戈壁平原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作用。

(3)调查山区河流流经戈壁带的渗漏量。结合勘探工作,查明戈壁带的水力坡度与地下径流量,注意查明由于隐伏断层构成的地下“台阶”形成的地下跌水。

(4)调查古河道及多期冲洪积扇的分布、接触关系和水文地质特征。

(5)调查山前戈壁平原区第四纪沉积物岩性的水平与垂直变化规律。

(6)调查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其转化量,尤其是地表水出山口的径流量、动态变化及其对地下水的补给或排泄量、河流基流量。

细土平原区

(1)调查细土平原区地质结构、岩性岩相的变化规律及不同地带的水文地质特征,查明含水岩组的空间分布及结构,

(2)调查地下水溢出带、绿洲带、盐沼带的分布,调查地下水的溢出量。

(3)调查承压水、自流水的分布范围、形成条件、埋藏规律及水化学特征,不同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

(4)调查盐渍化土的分布范围、形成条件,分析其与地下水的关系。

(5)调查高矿化水的分布及成因,水化学成份在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变化规律,结合古沉积环境研究稀有元素和盐矿、卤水的形成与水文地质环境的关系。

(6)调查地方病和地下水中致病元素分布的关系,地下水中致病元素的富集、迁移规律与水文地质条件的关系。

(7)调查绿洲退化、泉和坎儿井流量衰减、土地沙化等环境地质问题历史、现状及演化趋势。调查地下水开发及其变化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沙漠盐漠盐湖区

(1)调查盐漠区淡水体的分布与成因,及其与微地貌和周围咸水体的关系。

(2)沙漠区风沙地貌特征、地质结构,地下水的分布及埋藏条件,着重调查丘间洼地、古河道中地下水的分布与埋藏条件、淡水体分布规律。

(3)调查第三系、白垩系地下水的类型、分布、埋藏条件、水质、水量及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内陆盆地区下伏基岩水文地质调查可参照第条要求进行。

黄土地区

黄土丘陵区(梁峁区)

(1)梁峁形态、规模、高程变化,组成梁峁的黄土地层层序时代、岩性、厚度,与下伏非黄土地层或基岩的接触关系。

(2)沟谷分布及形态,调查掌地、墹地的分布、规模、堆积物的厚度、岩性组成和汇水面积,通过民井和泉调查了解单井出水能力及地下水水质。

(3)黄土层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分布规律及其富水程度,下降泉出露的位置、地层、出露高程及其排泄状态。

(4)裸露和下伏基岩风化裂隙带地下水、沟谷冲洪积层潜水及基岩储水构造。

(5)地下水化学成分空间变化规律,着重调查咸水区淡水体的成因及其分布。

(6)大骨节病、高氟病、克山病、克汀病及甲状腺肿大等地方病的分布,探讨地方病与水环境关系。

黄土塬区

(1)调查台塬型黄土塬的地貌形态,结合地质构造分析地貌的形成,研究构造地貌特征,分析基底构造轮廓深部地下水的赋存条件;调查塬间洼地、塬尾洼地分布地貌形态地质结构寻找浅部富水地段。

(2)组成塬体的第四纪地层层序、岩性、厚度,黄土的垂直节理、裂隙发育与贯通情况,黄土及古土壤层厚度及其组合特征,分析其对地下水分布、埋藏、富集条件的影响。

(3)黄土地下水的埋藏条件与分布规律,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条件,塬坡泉水出露特征及其排泄量。

(4)前第四纪地层、地质构造,基岩风化裂隙带地下水及储水构造。

(5)界于山区与黄土塬之间山前洪积扇裙着重调查岩性、结构、分布范围、新老更迭关系、古沟道洪流部位、扇前洼地、扇间洼地、扇前古河道的分布等;研究岩相分带性,洪积扇与黄土塬、山区的接触关系及地表水的转化补给条件。

黄土河谷平原区

(1)调查第四纪地层的岩性岩相、地貌形态,特别要详细调查阶地类型、阶地结构及中、微地貌(洪积扇、冲出锥、阶面变化、河床特征与变迁、古河道分布等)、河流水文特征,研究河谷形态与形成、发育历史及水文地质规律。

(2)调查河谷平原区的周边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尤其要注意调查研究构造形迹的力学性质、展布规律、继承活动对盆地形成与发展的控制作用。

(3)调查土壤盐渍化程度、分布、特征、形成的水文地质条件。

(4)寻找适合集中开采的水源地,调查研究富水地段的水文地质条件

(5)调查地下水、地表水污染和采取的防治措施。

黄土地区下伏基岩水文地质调查,可参照第条要求进行。

红层地区

岩性组合特征调查

(1)红层砂岩、泥岩、砾岩、碳酸盐岩的组合、软硬相间和厚薄相间的数量关系、含水性能,界面处出露的泉水等地下水赋存特征。

(2)红层中单一砂岩、砾岩、泥质灰岩、泥质白云岩等硬脆岩层的构造裂隙及其密集带构成的较为集中的富水段及其含水系统,查明其形成承压水的岩性条件。

(3)易风化的泥质砂岩、泥岩的风化程度调查,了解风化带网状裂隙水的赋存条件及相对富集块段。

(4)含钙砂岩及砾石成分主要为灰岩的砾岩,以及泥灰岩、泥质灰岩、泥质白云岩、钙质泥岩等可溶岩,调查其分布范围,胶结类型,富钙程度和胶结物成分,溶蚀程度,溶孔、溶隙、溶洞之间的联通性及发育规律。尤其应注意调查具有蜂窝状溶蚀孔洞的可溶地层的岩性、层位标志、稳定性及其富水性。

(5) 调查地层中脉状石膏等含盐矿物的分布特征。注意井、泉水质与含盐矿物有关的水化学异常的调查。

储水构造调查

(1)调查盆地的区域构造特征和地质构造与地层岩性在具体条件下对地下水的不同控制程度。以构造因素为找水标志,寻找红层地下水的储存和富水块段。 查明裂隙分布规律,着重调查褶皱轴部和地层产状急变的绕曲部位、断裂构造两侧、软硬相间地层中的硬脆岩石。

(2)在红层承压水分布区,应着重调查褶皱构造的形态类型,规模,地层组合关系;调查单斜构造形成自流斜地,小型向斜构造形成自流盆地的可能性;调查影响单斜或向斜含水层的补给条件和富水因素。

水文地质条件调查

(1)调查上层滞水、风化裂隙水、层间裂隙水、裂隙溶洞水的分布范围,补给、迳流、排泄及埋藏条件,含水层厚度、岩性岩相组合,含水介质类型,地下水水质,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富集规律。

(2)调查浅层含水层厚度、地下水位埋深、水质水量,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和地下水富集规律,圈定宜井区和非宜井区的分布范围和采集控制性水样。

冻土地区

调查冻土的类型、结构、构造、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及冻结层的形成历史与发展趋势;多年冻土与季节性冻土、连续冻土与岛状冻土的分布、厚度及其上、下界线,融区的形成与分布,地下水对冻土形成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地温测量,观测多年冻土的温度变化规律。详细划分土壤中含冰量和冻土构造。

调查冻土区地下水类型,划分冻结层上水、冻结层间水及冻结层下水;多年冻土区地下水埋藏与分布规律;各含水层岩性岩相特征、水文地质特征、水文地质参数及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供水意义;季节性冻土层下水距冻层底板的距离。

调查多年冻土区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及动态变化规律。

调查地下水化学成分在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变化规律。

调查冻土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如人类活动(过度放牧造成的草场退化、采金等)对多年冻结层、冻结层上水的影响及其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多年冻土层萎缩的原因和机制,冻土层萎缩对冻结层上水分布、运移及其对植被生态系统的影响;高原地表水体水位下降对冻结层上水位的影响;沼泽草甸和高原草甸与冻结层的关系等。

调查新构造运动的性质、类型、强度与冰川冻土的关系。

调查技术方法及要求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资料收集与整理目的

(1)有针对性地系统收集有关资料,掌握调查区地质水文地质概况、研究程度和存在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为设计编制提供依据。

(2)进行资料的二次开发利用,避免重复工作,节省工作量、提高工作质量。

资料收集内容与要求

(1)基础地质

①地层、岩相古地理、地质构造资料,区域地质调查及地质研究成果;

②地貌图、地质图、地质构造图、岩相古地理图、综合地层柱状图、区域重力和航磁等值线图(或异常图)等资料;

③岩矿鉴定成果、岩土化学分析成果、古生物鉴定成果、地层测年成果等;

④控制性地质钻孔、矿产勘探钻孔资料。

(2)水文地质

①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水源地勘察成果及有关水文地质研究成果;

②水文地质图、地下水资源图、水文地质区划及开发利用图、地下水水化学图、地下水等水位(水压)线与埋藏深度图;

③水文地质钻孔、供水管井、泉水资料及其它集水构筑物资料;

④地下水水质分析成果,水同位素测试成果;

⑤抽水试验、物探测井、地下水动态监测、地下水均衡试验资料;

(3)遥感与地球物理勘探

遥感包括不同时期的航片与卫片及其解译成果,不同时期不同波段的遥感数据。地球物理勘探包括电法、磁法、电磁法、重力、地震、热红外、α卡测量等物探方法所获得的地区地球物理参数及其解释成果资料。

(4)气象水文

①气象资料包括工作区多年、年及月降水量、蒸发度、相对湿度及气温资料,年无霜期及冻结深度资料;

②水文资料包括水系分布、河川流域面积,年及月平均径流量、平均流量、水位、含沙量、水质。水库、湖泊的位置、面积、容积、水质。引地表水灌区的分布范围、引灌水量资料。

(5)环境地质

①开发地下水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方面的相关资料;

②地表水污染引起的地下水质恶化;水库兴建、地表水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和沼泽化;

③地表水上游截流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衰减、植被受损、荒漠化,湖泊、湿地、大泉消亡等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④工矿、建筑废渣、废气、生活垃圾污水等不合理排放引起地下水污染等。

(6)地下水开发利用

①地下水开发的历史及现状;

②开采井的数量、分布、取水层位、开采量及用途;

③水资源供需矛盾、地下水开发与利用潜力等。

(7) 国民经济现状、发展规划及其对水资源的需求

(8) 其它有关资料。

遥感调查

遥感解译基本要求

(1)遥感信息源尽可能选用多种类型,多种时相的航天、航空遥感影像数据,二者宜结合使用。航天遥感数据以ETM、SPOT-5的 全色+10m多光谱数据为首选。

(2)遥感解译工作应先于水文地质测绘,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遥感解译工作程序:前期技术准备阶段→初步解译阶段→详细解译阶段→野外验证与同步解译阶段→再解译再认识阶段。

(3)野外检验应与水文地质测绘紧密结合,一般采用路线控制和统计抽样检查的方式进行。包括解译判释标志检验、室内解译判释结果及外推结果的验证等。

(4)有条件时可根据影像信息,借助计算机技术判别影响降水入渗、蒸发和土壤湿度、地表植被覆盖类型,定量或半定量求取相关水文地质参数。

(5) 对水文地质问题及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研究有重要指示意义的特殊影像,应选定重点地段进行多时相遥感资料的动态解译分析。

(6)各种水文地质界线,一般应采用追索法在图像中连续圈定。

(7) 遥感(RS)解译应与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联合使用,编制影像地图,实现水文地质信息、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信息的可视化。

遥感解译内容

(1)地貌基本轮廓、成因类型和主要微地貌形态组合及水系分布发育特征,判定地形地貌、水系特征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关系。

(2)各类地层的分布范围,对不同地层的透水性、富水性进行分析和判断。

(3)主要构造形迹的分布位置、发育规模及展布特征,判定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4)各种水文地质现象,圈定泉点、泉群、泉域、地下水溢出带的位置,河流、湖泊、库塘、沼泽、湿地、沙漠绿洲等地表水体及其渗失带的分布,确定古(故)河道变迁、海岸带进退、地表水体变化以及各种岩溶现象的分布发育。

(5)解译与与地下水开发利用有关的地质环境问题、水环境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重点解译土地利用、地表水体及污染情况、污染源分布、地面塌陷、地裂缝、植被分布、石漠化、沙漠化、盐渍化的现状及其变化等。

(6)条件具备时,可采用遥感数据解译计算土壤含水量、蒸发量等参数。

(7)对不同类别地区,除判明一般水文地质条件外,尚应按各类地区的特点和任务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解译其专门内容。

资料与成果

(1)地质解译图

(2)地貌解译图

(3)土地利用解译图

(4)水文地质要素解译图

(5)环境地质解译图

(6)解译报告及其它专门性成果

水文地质测绘

基本任务

(1)调查各类含水层分布规律与埋藏条件。

(2)调查泉的类型(含热、矿泉)、分布、流量、水质及动态特征,确定其实际价值与开发利用前景。

(3)调查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以及地下水动态规律,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调查研究地下水系统的边界条件,划分地下水系统。

(4)调查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影响地下水形成的因素,分析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富集规律。

(5)调查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地下水污染情况以及地下水脆弱性。

(6)调查地下水开发利用历史与现状,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形成条件、产生原因与演化趋势。

(7)调查生态群落的适存水位以及地下水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8)调查城镇、工业、农业用水的供水水文地质条件和矿床水文地质条件。

测绘工作比例尺

(1)1∶50000水文地质测绘应在相同或更大比例尺地质测绘基础上进行,在未进行地质测绘地区应同时进行地质和水文地质测绘。

(2) 野外工作底图应采用1:25000或1:50000比例尺的最新地形图。

工作方法

(1)基本工作方法是以控制水文地质条件、重要地质、地貌界线和水点为重点的路线穿越法与界线追索法相结合,避免均匀布线、布点。

(2) 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路线宜按下列要求布置:

①井、泉、岩溶水点矿井、坎儿井等地下水露头多的方向;

②沿含水层(带)和富水性、水化学特征变化显著方向;

③沿原生和次生环境地质问题变化显著方向;

④沿垂直岩层(或岩体)、构造线走向;

⑤沿地貌形态变化显著方向;

⑥沿河谷、沟谷方向;

⑦沿地表水体和重要水利工程分布多的方向。

(3)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点宜布置在下列地点:

①地层界线、断层线、褶皱轴线、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标志层、典型露头和岩性、岩相变化带等;

②地貌分界线和自然地质现象发育处;

③井、泉、钻孔、矿井、坎儿井、地表坍陷、岩溶水点(如暗河出入口、落水洞、地下湖等)、地表水体和重要水利工程等;

④原生和次生环境地质问题发育处;

⑤与地下水有关的其它重要显示处。

(4)采用数码摄影、摄像、素描图等手段,记录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等现象。

(5)水的温度、pH值、电导率、Eh值、溶解氧等应在现场实测。

(6)精度要求

①按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数据库建库要求采集数据。

②控制性观测点和重要地质、地貌、水文地质体位置应采用仪器实测或精确的GPS定位,一般性点可采用手持GPS定位。

③宽度大于100m或面积大于的地质体、线状地质体长度大于250m、宽度大于50 m和长度大于250m的断裂与褶皱构造均应正确表示于图上。对于具有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特殊意义的地质体即使小于前述规定亦应表示于图上。地质、水文地质界线的标绘误差不得大于50m。

④重要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现象界线上,均应有观测点控制,沿途做连续观察,详细记录,一般应有路线小结和路线地质剖面,并采集必要的样品。

(4)对平原区、内陆盆地区、黄土区、丘陵山区、岩溶地区、滨海地区、冻土地区等不同水文地质类型区,应抓住每个地区特点,分别按照相应的技术要求进行测绘工作。

工作程序

(1)准备工作:收集资料、现场踏勘,熟悉测绘区自然地理、地貌、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并在测区或邻近区选择露头良好、地层出露完全、构造简单、地貌单元完整的地段,实测地质地貌剖面,掌握已建立的地层层序、时代,确定填图单位;针对测区水文地质条件、研究程度及存在问题并结合遥感初步解译成果,规划测绘路线;进行人员组织、物资设备准备和编制水文地质测绘技术工作细则。

(2)野外调查:对天然露头和人工露头进行观察、访问和研究,采集样品,在露头稀少的覆盖区,宜适当布置探井、探槽、洛阳铲孔等轻型山地工程或地面物探工作。在野外调查期间,及时完成路线之间、图幅之间各类界线的接图工作。

(3)资料整理和阶段性工作总结:外业工作期间应对野外获取的野外记录与手图、摄影、摄像资料,采取的岩土水样或标本及时进行整理。编制各类野外调查成果的草图。特别要注意全面、准确地编制好实际材料图。每阶段野外工作结束后编写阶段性工作总结,野外调查工作全面结束后编写水文地质测绘工作总结。

资料与成果

(1)各类野外调查记录本、卡片、表格等;

(2)野外工作手图、实际材料图、各类野外调查成果草图、剖面图等;

(3)水土岩样品采集、送样单及测试分析报告;

(4)野外现场试验资料;

(5)照片、各类影像资料等;

(6)各类资料、成果汇总表;

(7)测绘工作总结、野外质量检查记录等。

地球物理勘探

地面物探

(1)地面物探布置原则

①地面物探工作布置根据待查的水文地质条件而定,重点布置在地面调查难以判断而又需要解决问题的地段,钻探试验或钻探工作困难地段。

②探测深度应大于钻探控制深度。

③面上物探线应沿垂直工作区主构造线方向进行布置。

(2)地面物探方法选择

在水文地质调查中可采用的主要物探技术方法有:直流电法、电磁法、弹性波法、层析成像法、放射性法等。各种技术方法可以解决的问题、应用条件和经济技术特点见表4。根据工作区具体水文地质条件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优选。

表4 水文地质调查地面物探选择一览表

调查方法

解决问题

应用条件

经济、技术特点

直流

自然电位法

1.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位置;

2.探测地下水的流向;

3.探测隐伏洞穴的位置。

1.受地形、环境影响较小。

2.适合地下水位较浅地方工作。

方法简便、资料直观。成本低。

充电法

1.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位置;

2.探测地下水的流速、流向、位置;

3.追踪地下洞穴的延深、分布;

4.圈定海水入侵的边界、范围。

受地形、环境影响较小。

方法简便,对一些特殊问题,如地下水活动,位移监测有显效。成本低。

电阻率剖面法

1.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的位置、走向;

2.探测隐伏地下洞穴的位置、埋深,判断充填状况;

3.测定覆盖层厚度,确定基岩面形态;

4.划分基岩风化带,确定其厚度;

5.探测第四系地层厚度、岩性结构及含水层(组)特征;

6.探测隐伏古河道的位置、分布;

7.划分咸淡水的界线。

地形起伏小,要求场地宽敞。

资料简单、直观,工作效率高,以定性解释为主。成本低。

电阻率测深法

1.测定覆盖层厚度,地层结构;确定基岩面形态;

2.划分基岩风化带,确定其厚度;

3.探测隐伏洞穴的位置、埋深;

4.探测基岩断层位置、走向;

5.划分咸淡水的平面界线,纵深变化特征;

6.探测松散层的厚度、岩性特征;

7.探测隐伏古河道的位置、形态、岩性特征。

1.地形无剧烈变化;

2.电性变化大且地层倾角较陡地区不宜。

方法简单、成熟,较普及;资料直观,定性定量解释方法均较成熟。成本较低。

激发极化法

1.测定地下水位埋深;

2.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位置,含水特征;

3.探测地下洞穴的位置、判断充填性质。

1.地形影响小,要求一定工作场地;

2.适合岩性变化较小地工作。

是研究岩石极化特征的方法,可以提供一些特殊信息,但机理较复杂,需认真分析。

高密度电阻率法

1.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位置、产状、性质;

2.测定覆盖层厚度,确定基岩面形态;

3.划分基岩风化带,确定其厚度;

4.探测隐伏地下洞穴的位置、形态、埋深,判断充填物性质;

5.探测松散层厚度、岩性、咸淡水的空间特征;

6.确定海水入侵的界线;

7.探测隐伏浅层古河道的位置、形态特征。

1.地形无剧烈变化,要求有一定场地条件。

2.勘探深度一般较小,〈60m

兼具剖面、深测功能,装置形式多样,分辨率相对较高,质量可靠,资料为二维结果,信息丰富,便于整个分析。定量解释能力强。

成本较高。

音频大地电场法

1.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的位置、延伸。

2.探测隐伏洞穴的位置。

3.划分咸淡水的平面界线。

1.受地形、场地限制小;

2.天然场变影响较大时不宜工作;

3.输电线、变压器附近不宜工作。

仪器轻便,方法简单,适合地形复杂区工作,资料直观,以定性解释为主,适于初勘工作。成本低。

电磁感应法

1.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位置、延伸;

2.探测隐伏洞穴的位置、大致埋深及充填性质;

3.划分咸淡水的平面界线。

1.地形相对平坦;

2.强游散电流干扰区不宜工作。

对低阻体较灵敏,方法组合较多,可针对不同地质体采用不同方式探测,资料结果较复杂,以定性解释为主。成本低。

甚低频电磁法

1.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位置、延伸;

2.探测岩性接触带的位置;

3.探测隐伏洞穴位置、判断充填性质;

4.划分咸淡水的平面界线。

1.有效勘探深度较小,一般数十米;

2.受电力传输线干扰易形成假异常。

被动源电磁法,较轻便,受地形限制较小,以定性解释为主。成本低。

电磁测深法

1.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位置、产状、性质;

2.探测隐伏地下洞穴的位置、形态及充填物性质;

3.测定覆盖层厚度、确定基岩面形态;

4.探测地层结构、岩性特征;

5.测定松散层厚度、岩性结构;

6.探测隐伏古河道的位置、形态。

1.适于地表岩性较均匀地区;

2.电网密集、游散电流干扰地区不宜工作。

工作简便,效率高,勘探分辨率较高,受地形限制小,但在山区受静态影响严重。成本适中。

瞬变电磁法

1.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的位置、产状、性质;

2.测定覆盖层厚度,确定其厚度、基岩面形态;

3.划分基岩风化带,确定其厚度;

4.探测隐伏地下洞穴的位置、形态及充填物性质;

探测第四系地层厚度、岩性结构及含水层(组)特征;

5.探测咸淡水平面分界、纵深变化特征;

6.探测隐伏古河道的位置、形态。

1.受地形、接地影响小;

2.电网密集、游散电流区不宜工作。

静态影响和地形影响较小,对低阻体反映灵敏,工作方式灵活多样。成本适中。

探地雷达

1.探测隐伏断层的位置、产状、性质;

2.探测覆盖层厚度,确定基岩面形态;

3.划分基岩风化带,确定其厚度;

4.探测隐伏地下洞穴的位置、形态;

探测隐伏古河道的位置、形态。

1.受地形、场地限制较小;

2.勘探深度较小,最大深度30~50m

具有较高的分辨率,适用范围广。成本较高。

弹性波法

浅层地震

1.探测隐伏断层的位置、产状、性质;

2.测定覆盖层厚度,确定基岩面形态;

3.探测隐伏地下洞穴的位置、形态;

探测第四系地层厚度、岩性结构及含水层(组)特征;

4.探测隐伏古河道位置、形态。

1.人工噪音大的地区施工难度大;

2.要求一定范围的施工场地。

对地层结构、空间位置反映清晰,分辨率高,精度高。成本高。

瑞雷波法

1.测定覆盖层厚度,确定基岩面形态;

2.探测隐伏地下洞穴的位置、形态;

3.探测基岩风化带,确定其厚度。

1.受地形、场地条件限制较小;

2.勘探深度较小,目前一般在30~50m左右。

适合于复杂地形条件下工作,特别是对浅部精细结构反映清晰,分辨率高、工作效率高。

资料直观。成本适中。

层析成像

电阻率层析成像

1.探明隐伏断层、破碎带的位置、产状;

2.探明隐伏洞穴的位置、空间形态、充填性质。

1充水(液)孔、孔内无套管。

2.井-井探测有效距离小于120m;

3.剖面与孔深比一般要求小于1。

属近源探测,准确性较高,适合对重点部位地质要素的详细了解,资料结果比较直观、精确。成本较高。

电磁波层析成像

1.探明隐伏断层,破碎带的位置、产状;

2.探明隐伏洞穴的位置、空间形态、充填性质。

1.孔内无套管;

2.井-井探测有效距离一般在100m以内;

3.剖面与孔深比一般要求小于1。

适合对重点部位地质要素的勘探,资料准确、直观。成本较高。

地震层析成像

1.探明隐伏断层的位置、产状;

2.探明隐伏洞穴的位置、空间形态。

1.钻孔的激发、接收条件要尽可能一致;

2.可在井管孔中施工;

3.井-井探测距离小于120 m

4.剖面与孔深比一般要求小于1。

适合对重点地质要素的了解,资料准确、直观。成本较高。

声波层析成像

1.探明隐伏断层、破碎带位置、埋深、形状;

2.探明地下洞穴的位置、埋深、形状。

1.受发射能量限制,井-井跨距一般较小,最大约30~50m

2.剖面与孔深比一般要求小于1。

为无损检测工作,孔内工作激发比较简单,可测声波参数多,信息量大。成本较高。

放射性及其它方法

氡气法

探测隐伏断层的位置、分布。

1.受地形、场地、环境的限制小;

2.测点尽可能避开近期的人工扰动地段。

方法简便,限制少,适于普查工作。成本低。

汞气测量

1.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的位置;

2.探测地下洞穴的位置

1.受地形、场地、环境的限制小;

2.取样点避免近期的人工扰动。

方法简便,资料直观,效率高,适于普查工作。成本低。

微重力测量

1.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的位置;

2.探测隐伏洞穴的位置、埋深。

1.要求精确的测地工作;

2.不受场地、环境限制,在坑道、平洞中可开展工作。

测量条件简单,资料分析难度较大,适合于在某些特殊环境下的工作。成本高。

水文测井

(1)基本要求

配合钻探取样划分地层,评价水文地质条件,为取得有关参数提供依据。

②测井一般在裸孔中进行,应采用多种测井方法进行对比或补充。

(2)测井方法选择

水文地质调查中使用的主要测井方法有电阻率测井法、放射性测井法、参数测井法、井下电视等,见表5。根据具体水文地质条件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优选。

表5 水文地质钻孔主要地球物理测井方法一览表

解决问题

应用条件

经济、技术特点

电阻率测井

1.确定第四系地层岩性及厚度;

2.划分咸淡水界面;

3.确定松散层岩性、厚度等。

在充水(液)孔中测试。

电极组合方式较多,资料解译简单、成熟。

放射性测井

1.确定第四系地层岩性、厚度;

2.确定松散层地层厚度,判断岩性。

1.干、充水(液)孔中测试;

2.孔内无套管。

方法简单、资料直观。

参数测井

1.确定松散地层岩性、层厚度;

2.探测地层渗透性、孔隙度等。

1.干、充水(液)孔中测试;

2.孔内无套管。

对地层微观结构灵敏,可解决一些特殊问题,如渗漏率、持水性等。

井下电视

1.了解钻孔内岩石破碎带的发育特征、状况;

2.了解钻孔内洞穴的位置、形状及发育特征。

1.干孔、清水孔;

2.孔内无套管。

信息量大、直观,能提供彩色井壁图像,利于分析。成本适中。

水文地质钻探

钻探的目的任务

1)探明地层剖面及含水层岩性、厚度、埋藏条件、水头(位);

2)采取岩土样和水样,确定含水层的水质,测定岩土物理性质和水理性质;

(3)查明水文地质边界条件;

(4)进行水文地质试验,确定含水层的各种水文地质参数;

钻探工作部署基本原则及要求

1)勘探孔布置,应在遥感解译、水文地质测绘和充分利用以往勘探孔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物探资料,合理布置勘探线和勘探网。

2)每个钻孔的布置必须目的明确,一孔多用,并进行充分论证。

3)勘探孔的布置必须满足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开展地下水资源评价和专门任务的需要。

钻孔技术要求(表6)

表6 钻孔主要技术要求一览表

项 目

孔深

钻孔深度应钻穿主要含水层或含水构造带

孔径

终孔直径,松散层钻孔孔径不小于Ф200mm;基岩裸孔试验段孔径不小于Ф190mm;泵室段直径应比抽水设备外径大Ф50mm

钻进冲洗介质

根据地层性质、水源条件、施工要求、钻进方法、设备条件等正确选择空气、泡沫、清水或清水基冲洗液作为钻探冲洗介质

岩芯

1、钻孔都应采取岩芯,一般粘性土和完整基岩平均采取率应大于70%,单层不少于60%;砂性土、疏松砂砾岩、基岩强烈风化带、破碎带平均采取率应大于40%,单层不少于30%。无岩心间隔,一般不超过3m。对取心特别困难的巨厚(大于30 m)卵砾石层、流沙层、溶洞充填物和基岩强烈风化带、破碎带,无岩心间隔,一般不超过5m,个别不超过8m。当采用物探测井验证时,采取率可以放宽; 2、岩芯应填写回次标签并编号,装入岩芯箱保管;3、岩芯应以钻进回次为单元,进行地质编录; 4、终孔后,岩芯按设计书要求进行处理

取样

按设计书要求采取地下水、岩、土等测试样品

孔位

勘探钻孔应测量坐标和孔口高程

止水

分层或分段抽水试验钻孔,均应按设计书和技术要求进行止水,并应进行止水效果检查

洗孔与试抽

水文地质试验孔均应进行洗孔与试抽对比。用活塞洗孔时,活塞的提拉,一般自下而上进行,每段提拉时间根据含水层岩性与水文地质条件而定,一般不小于。洗孔试抽对比,即洗孔试抽两次,每次试抽时间应不少于2h,在同一降深时,前后两次单位出水量变化不超过10%;且在试抽结束时,用含砂量计测定泥浆沉淀物≤‰,即可认为洗孔合格,否则,应重新洗孔和捞砂。在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清楚的地区,当进行洗孔试抽之后出水量达到预计出水量要求或与附近水井出水量相一致时,可不进行洗孔试抽之对比

孔深与孔斜

1、每钻进100 m和钻进至主要含水层及终孔时、钻孔换径、扩孔结束和下管前,均应使用钢卷尺校正孔深。孔深校正最大允许误差为千分之二

2、每钻进100 m和终孔时,必须测量孔斜。孔斜每100 m不得超过,可以递增计算。采用深井水泵抽水井,泵管段不得大于

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所有钻孔在钻进过程中必须做好简易水文地质观测:1、观测孔内水位、水温变化; 2、记录冲洗液漏失量;3、记录钻孔涌水的深度,测量自流水头和涌水量;4、记录钻进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水文地质钻探成果

所有钻孔钻探试验结束后,均应提交单孔竣工报告,并提交以下资料:

(1)钻孔设计书;

(2)钻孔成果综合图表;

(3)岩心检验记录表;

(4)止水检查记录表;

(5)测斜记录表;

(6)校正孔深记录;

(7)洗孔记录表;

(9)探采结合孔下管记录表;

(8)抽水试验记录表;

(9)抽水试验成果表;

(10)水质分析报告表、岩土测试分析成果表;

(11)水文物探测井解释图表及测井曲线图;

(12)水、岩、土样取样记录表与委托书;

(13)钻孔终孔验收书;

水文地质试验

抽水试验

(1)抽水试验的任务

①确定各含水层的富水性或出水能力;

②确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如渗透系数(K)、导水系数(T)、导压系数(a)、给水度(μ)等;

判断地下水运动性质,了解地下水与地表水以及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④判断地下水系统的边界性质及位置;

(2)抽水试验基本要求

①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抽水试验以带观测孔的非稳定流抽水为主,稳定流抽水试验为辅;

②抽水试验孔一般宜采用完整井型。

③抽水试验一般宜利用机民井或天然水点作观测点;当需布置专门的抽水试验观测孔时,观测孔布置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要解决的水文地质问题确定。

④对工作区水文地质条件具有控制意义的不同含水层()的典型地段,应有抽水试验工作控制。

⑤一般抽水试验不必做复杂的大规模的群孔抽水以单孔抽水多孔观测为主。

工作区有多个强含水层时,应布置少数的分层抽水试验。

⑦在抽水试验前、中、后采取水样,确定抽水对水质变化的影响。

(3)抽水试验类型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抽水试验以带观测孔的非稳定流抽水为主、稳定流抽水为辅。

(4)抽水试验稳定延续时间和稳定标准

①按稳定流公式计算参数时,一般进行23次水位降深,其中最大降深值应视抽水设备能力确定。每次水位降深、降深与涌水量需保持相对稳定8-24小时。

抽水试验水位下降稳定标准:

稳定时间内,主孔水位波动值不超过水位降低值的3-5cm,观测孔水位波动值不超过2-3cm。

主孔涌水量波动值不能超过平均流量的3%。

②按非稳定流公式计算参数时,非稳定状态延续至s-lgt曲线呈直线延展时,其水平投影在lgt轴的数值(单位为分或秒)不少于两个对数周期。抽水孔涌水量应基本保持常量,波动值不超过正常流量的3%,当涌水量很小时,可适当放宽。

(5)抽水试验原始资料与成果

①抽水试验观测记录表,现场应绘制流量、水位、水温等历时曲线。

②现场应绘制s-lgtlgs-lgt曲线,有多个观测孔时,还应绘制s-lgr曲线。

③抽水试验结束后,应对所有观测资料进行检查、校核,绘制各种关系曲线图,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编制抽水试验综合成果表,编写抽水试验工作小结。

④采用抽水孔抽水资料计算水文地质参数时,应消除井损的影响。

抽水试验的技术要求按GB J27执行

试坑渗水试验

(1)试坑渗水试验的目的任务

试坑渗水试验是野外测定包气带非饱和岩层渗透系数的简易方法。

(2)试坑渗水试验的方法

最常采用的是试坑法、单环法和双环法。

(3)试坑渗水试验的资料成果

①试坑平面位置图;

②水文地质剖面图与试验安装示意图;

③渗透速度历时曲线;

④渗透系数的计算;

⑤原始记录表格等。

试坑渗水试验具体要求参照水文地质手册相关内容。

水文地球化学调查

目的与任务

1)测定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成份、毒理指标、细菌指标、放射性指标,为水质评价提供依据;

2)划分地下水化学类型,研究区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垂向和水平分带规律,研究地下水成因;

3)查明地下水污染成分和含量、地下水污染范围、污染源、污染途径及污染发展趋势,评价污染程度和危害情况,为制定保护地下水资源的策略提供依据;

(4)进行岩(土)鉴定与定名,为划分岩、土类型,开展岩相古地理与地下水赋存条件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5)进行岩(土)化学成份分析,研究岩土化学成份对地下水化学成份的影响;

(6)测定岩(土)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水理性质参数,为研究地下水形成条件、计算地下水资源量以及评价有关环境地质问题提供水文地质参数;

(7)进行古地磁、微体古生物等研究,为地层划分对比提供依据;

(8)测定地下水的年龄;

(9)研究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转化关系;

(10)研究地下水的形成、演化规律;

(11)研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采样范围与要求

1)水文地质观测点(机井、民井、泉及地表水体)应采集简分析水样,其中20~50%的代表性水点应采集全分析水样和同位素样。

2)集中供水水源地的代表性水源井应采集全分析水样和同位素样。

3)抽水试验孔(井)应分层或分段采集全分析水样和同位素样。

4)地下水动态监测点初次观测时应采集全分析水样和同位素样,观测期内应定期采集简分析水样。

(5)钻孔中的粘性土、黄土含水层,可采取原状土样。

(6)采取含水层顶(或底)板隔水层原状土样。

(7)新生代地层厚度大,研究程度低的地区,选择代表性钻孔和典型地层剖面,系统采集微体化石、古地磁、热释光、14C等样品。

(8)水样采集与送检要求见附录4。

测试分析

(1)水质测试

现场分析

规定分析项目:温度、浊度、电导率、Eh(氧化还原电位)、pH、溶解氧。

推荐分析项目:色、嗅(定性)、酸度、碱度、游离二氧化碳、重碳酸根、碳酸根和亚硝酸根。

简分析

pH、游离二氧化碳、重碳酸根、碳酸根、氯离子、硫酸根、钾、钠、钙、镁、总硬度和溶解性固体。

全分析

规定分析项目:在简分析项目基础上增加铵离子、全铁(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亚硝酸根、硝酸根、氟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磷酸根、硼、可溶性二氧化硅和高锰酸盐指数。

专项化学分析

金属组分分析;氰化物分析;溶解氧分析;硫化物分析;高铁和亚铁分析。

(2)同位素测试

放射性分析

镭(226Ra)分析;总α和总β放射性分析。

同位素分析

氢、氧稳定同位素分析;氚分析;溶解无机碳稳定同位素分析;14C年龄分析;36Cl年龄分析; CFC分析;SF6分析。

(3)岩土测试

①土样的鉴定、测试和化学分析

a、钻孔岩芯颗粒分析

b、钻孔中的粘性土、黄土含水层,进行薄片鉴定和孔隙(裂隙)率测定。

c、实验室测定含水层原状土样孔隙度、有效孔隙度、重力给水度和渗透系数等。

d、实验室测定含水层顶(或底)板隔水层原状土样垂向渗透系数。

e、在水质异常区或地方病区,分析可溶盐含量、全氟和水溶氟等含量。

f、进行新生代地层鉴定和年龄测试。

②岩石实验及化学分析

a、砂岩、碳酸盐岩、玄武岩等含水层,在钻孔中采取代表性样品,进行薄片鉴定;在实验室测定岩石的有效孔隙度、重力给水度、渗透系数(或渗透率)等参数。

b、岩溶地区对各类碳酸盐岩采取代表性样,进行化学分析,分析项目有Ca2+Mg2+Na++K+CL-R2O3SiO2S等。

c、为岩相古地理研究和解决地层划分对比,需进行的样品采集和鉴定、分析等要求,应在专题研究设计中规定。

地下水动态监测

地下水动态监测点布置原则

(1)遵循点、线、面结合,浅、中、深结合,上、中、下游结合、地下水、地表水兼顾的原则;

(2)控制性地下水监测点按剖面布置;

(3)区域性地下水监测点均匀布置;

(4)重要井、泉、地下水水源地、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区、海水入侵区、地下水污染区的地下水监测点重点布置。

地下水监测点部署密度

(1)监测点密度应与区域水文地质复杂程度、地下水开采利用程度以及地下水环境问题突出程度相适应;

(2)主要含水层或开采层的监测点部署密度按每平方公里1个考虑;

(3)非主要含水层或非主要开采层监测部署密度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控制。

(4)控制性测点数量不低于监测点总数的20%。

布置为地下水监测井(泉)点要求

(1)必须具备地层、岩性、含水层位、地下水类型、钻井结构等基础水文地质资料和孔口保护设施,保持在监测时期内连续观测;

(2)作为水质监测的点,应该是常年使用的生产井或泉。

地下水动态监测持续时间

一般不少于一个水文年,以查明地下水流动年内变化规律,在地下水动态监测期间,应系统掌握有关气象和水文资料。

地下水动态监测项目与要求

(1)水位监测:同一地区应统一监测时间,宜每5天监测一次,逢5、10进行监测,2月份内份月末进行监测。在地下水丰、枯水期应进行地下水位统测。

(2)水温监测:一般要求选择控制性监测点,与地下水水位监测同时进行。

(3)涌水量监测:对于地下水天然露头及自流井,可逐旬进行监测,雨季应加密监测,每年对生产井开采量应进行系统调查和测量。

(4)水质监测:一般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各取一次水样,进行常规水质分析,在地下水污染地区增加污染组分分析。为查明咸水和淡水分界面,宜每月取氯离子水样。

地下水动态检测资料整理

(1)地下水动态监测各项实际资料,必须及时整理,认真审查;

(2)应编制地下水动态监测年报,地下水位、水温、水质动态单项历时曲线及综合历时曲线,必要时,应绘制地下水动态与开采量、气象、水文等关系曲线图。

综合评价

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评价

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评价在单幅图调查的基础上,以地下水系统为单元进行统一评价。

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

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原则

(1)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必须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特别是在评价地下水开采资源时,应以生态环境要素为约束条件

(2)1:5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资源量原则上采用数值模拟与均衡法相结合的方法评价;

(3)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的水质分级以矿化度为标准,统一规定为矿化度<1g/L,1-3g/L,3-5g/L,>5g/L四个等级

(4)评价工作充分体现动态的观点,着重分析研究30年来,地下水系统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变化及其对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的影响

(5)地下水资源量分配到各级行政单元中,原则上以最小计算块段所属范围分配。若一个计算块段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单元,则以计算块段中的资源模数、面积并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配。

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基本要求

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评价

(1)要求计算多年平均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大气降水量系列要求延长到评价工作年份计算30年系列降水量的均值及其相应的降水入渗补给量。

(2)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计算采用补给量法,同时计算排泄量,用水均衡方法进行校核。

(3)应采用本次调查的最新资料及数据进行计算,除降水量要延长系列外,其他相关数据,如开采量、河川径流量、渠道引水量、灌溉面积、灌溉定额、地下水位埋深等都必须采用2005以后的新资料。 地下水矿化度分级、勘察孔及实验资料也要利用近年的新资料。

(4)对于一些研究程度比较高、资料比较丰富、资料系列比较长,建立过模型的地区,可以参考模拟计算所建立的地下水均衡式和分项补给量,并根据近30年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变化,对补给项作适当的修正。

(5)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及水文地质参数修正

以动态的观点分析研究各级地下水系统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引起的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改变。在此基础上,对相应水文地质参数进行修改和补充,利用修改后的水文地质参数来评价地下水各个补给项和排泄项。

地下水开采资源评价

(1)地下水开采资源评价中主要考虑的环境与社会经济制约因素

主要考虑区域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塌陷、地裂缝和土壤盐渍化、海水入侵、水质恶化与地下水开采的相互制约关系

以地下水生态水位埋深作为潜水或浅层地下水开采的主要约束条件总结以往某些典型的地区研究成果,建议如下:

a、防治土壤盐渍化区,地下水生态水位埋深约束为大于或等于2~;

b、防治土地沙化草旬分布区,地下水生态水位埋深约束为小于或等于34m;

c、防治土地沙化乔、灌木分布区,地下水生态水位埋深约束条件为小于或等于8m;

对地下水原本埋藏较深或近年来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的地区,地下水开采的约束条件为水位不再继续下降并在技术上要保持新的地区性水位动态平衡

开采方式与取水建筑物布局对地下水开采资源量的影响

我国地下水开采以分散开采利用为主占开采量的90%,对地下水开采资源量评价,不能忽视地下水这种分散开采利用的特点和供水能力。

技术和社会经济约束因素

按照GB 15218-94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中有尚难开采的类型,通过技术进步是可以开采的。如:埋藏较深的地下水水质较差的地下水

地下水水质对地下水开采利用的影响因素

考虑水质的组成,尤其是可造成供水安全和环境影响的水质问题。

(2)地下水开采资源评价方法

重点地区地下水开采资源量计算方法

在有代表性的重点地区,可用近十年以上资料系列,考虑环境因素约束,采用地下水水流数值模型计算开采资源量。

②一般地区地下水开采资源量计算方法

a、开采资源量;

b、在富水地段,以往已经完成的选定开采方案下,通过模型计算开采资源量

c、有长期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地区,利用Q—S观测资料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不同水位降深(S)下的地下水开采资源量

d、开采和观测历史较长的地区,采用地下水水位变幅稳定时段的开采量作为开采资源量;

e、研究程度较差地区,用现状开采量加上规划水源地开采资源量近似计算;

f、用代表性地区取得的开采系数,类比用到相似地区计算开采资源量

(3) 深层承压水可采储量评价

评价要包括勘查钻探、物探深度内揭露的所有深层淡水承压含水层。

研究程度高,具有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地区,要求对各个深层承压含水层的容积储存量侧向补给量弹性释放量弱透水层被压缩释放量越流量逐项分别计算。

对于研究和开采程度都比较高,并具有较长时间观测资料地区,要求建立模型计算深层承压水可采储量。

对于缺乏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地区,可利用钻孔单位涌水量,采用平均布井法计算深层承压水可采储量。

⑤评价要考虑环境约束,一般以每年地面沉降量和总地面沉降量作为水头允许下降的约束条件。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差异,确定统一的地面沉降标准不科学,原则上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

评价原则

(1)在系统总结已往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1:50000调查工作取得的地下水检测实验数据,对地下水质量现状作出客观的评价

(2)要紧密配合地下水资源量的评价工作,确保工作目标、评价对象以及结论和决策意见的一致性

(3)重视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质量影响作用

(4)在评价中要重视和遵守各种水质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评价标准

本次评价标准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执行,详见该标准地下水质量分类。

评价方法

(1)单项参数评价方法

单项参数评价按本标准分类指标划分为5类,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从优不从劣。

例:挥发性酚类Ⅰ、Ⅱ类标准值均为L,若水质分析结果为L时,应定为Ⅰ类,不定为Ⅱ类。

(2)多项综合参数评价方法

采用加附注的评分法。参加评分的项目不少于以下规定的监测项目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总溶解性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研究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不包括细菌学指标。评价步骤:

首先进行各单项组分评价,划分组分所属质量类别

对各类别按下列规定分别确定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表7);

③计算综合评价分值F(表8);

根据F值,按地下水质量分级表划分地下水质量级别,再将细菌学指标评价类别注在级别定名之后。

表7 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

类别

Fi

0

1

3

6

10

 8 地下水质量

级别

优良

良好

较好

较差

极差

F

<

~<

~<

~<

>

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评价

评价基本原则

(1)要充分收集评价区已有的相关资料,注重具体环境地质问题长系列的监测资料收集;

(2)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评价要包括现状评价和趋势预测评价两部分,按照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分别预测不同地下水开发方案下环境地质问题的发展趋势;

(3)环境地质问题预测评价的方法可根据工作区的研究程度和监测资料的积累程度确定、要求尽量选取定量和半定量的评价方法提高预测评价的可靠性。

评价内容

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评价主要包括地面沉降评价和预测、海水入侵评价和预测、岩溶塌陷评价和预测、土壤盐渍化评价和预测、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评价和预测。

地面沉降评价

地面沉降现状评价

(1)主要评价指标

主要包括累计沉降量(mm)、沉降面积(km2)和沉降速率(mm/a)。

(2)评价方法

根据地面沉降的调查资料和监测成果,计算地面沉降区的累计沉降量和沉降速率,进行地面沉降灾变等级划分和地面沉降危险性分区评价。

(3)评价结果

地面沉降灾变等级主要依据地面沉降面积、累计沉降量进行划分。划分时可参考表9。分区的临界值仅作为参考,评价时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表中两个指标联合进行分级,有冲突时按照从重原则确定。

表9 地面沉降灾变等级划分表

种类

指 标

特大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地面沉降

沉降面积(km2

>500

500~100

100~10

<10

累计沉降量(mm)

>2000

2000~1000

1000~500

<500

地面沉降趋势预测评价

(1)主要评价分析指标

①沉降指标:历史和现状沉降范围、沉降幅度、沉降速率等;

②地质背景指标:松散沉积层类型、厚度、物理力学指标(密度、孔隙比、含水量、压缩系数、压缩模量);

③地下水指标:主要开采含水层及其顶部弱透水层的岩性组成、厚度、孔隙水压力、地下水开采强度、超采率、水位降落漏斗、水位下降速率等。

(2预测评价方法

根据研究程度常用的评价方法有以下三种,实际工作中可沉降监测资料的积累程度等具体情况确定。

① 演变(成因)历史分析法

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利用长系列的实际监测的资料,可通过统计方法建立开采量Q(或含水层水位h)与地面沉降量s(mm)、地面沉降速率与地下水位动态之间的数学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地面沉降发展趋势评价和预测。

工程地质类比法

把已有的地面沉降区的研究(或评价)经验、成果直接应用到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及影响(因素)与之相似的新的研究区。

地面沉降数学模拟方法

应用地面沉降数学模型(一般是拟三维地下水流模型和垂直一维地层压缩模型的耦合模型)进行模拟。对尚未产生地面沉降的地区,应预测地下水位在一定降深条件下的地面总沉降量及沉降历时曲线;对已产生地面沉降的地区,预测成果应提出预测区域内,各预测方案的历年地面沉降量等值线图、相应的地下水位等值线图、重点地段沉降量历时曲线图等。

海水入侵评价

海水入侵现状评价

(1)评价内容

①海水入侵主要影响因素与形成、发展过程

② 海水入侵程度

在海水入侵现状调查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海水入侵程度评价、确定海水入侵范围与等级、划分海水入侵程度分区。

海水入侵危害性分析

主要分析评价区海水入侵对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2)评价方法

单指标法(适用于污染轻微的地区)

a、Cl-指标法,将Cl-浓度为250mg/L作为判断海水入侵最直接的单一指标;

b、另一常用指标是矿化度(TDS),将L作为咸淡水的临界值。

②多指标综合评判法

对于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判法。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化学离子以及特征离子比值作为监测指标,以此对海水入侵程度作等级划分。

代表性指标有:Cl-、矿化度(TDS)、Br-、钠吸附比 (SAR)。

海水入侵趋势预测评价

(1)评价内容

①地下水开发利用趋势预测

②海水入侵趋势预测

③海水入侵的防治措施

(2)预测评价方法

灰色系统动态模型预测法

a、海水入侵的发展一般按入侵面积、地下水位负值区面积、最低地下水位三项指标进行调查和统计。

b、采用灰色系统方法建立动态模型对海水入侵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c、预测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用关联度、后验差比值、小误差概率及拟合误差来检验;若不满足精度要求,则需建立残差辨识模式。

数学模型

a、突变界面模型

适合于研究实际存在的咸淡界面很窄的情况,其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Ss、ks、qs、kf、qf分别是海水区和淡水区的比储水系数、水力传导系数和达西流速;

▽为梯度算子, , i,j,k是坐标轴上的单位向量。

b、过渡带模型

适合于咸淡水之间有一定宽度的过渡带的情况。过渡带模型由描述密度不断改变的咸淡水混合液体的渗流方程和描述咸淡水混合液体中溶质的运移方程组成,通过这两个方程将密度、浓度和水位有机地耦合在一起,得到咸淡水过渡带的分布范围、水位值和浓度值。

岩溶塌陷评价

岩溶塌陷现状评价

(1)岩溶塌陷的成因、类型、形成条件分析

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与岩溶塌陷形成和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界定主要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分析工作区岩溶塌陷的成因、类型、形成条件

(2)岩溶塌陷等级划分

主要根据塌陷现状调查的成果,依据塌陷面积进行等级划分。划分时可参考表10。表中等级临界值可根据工作区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表10 岩溶塌陷等级划分一览表

种类

指 标

特大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地面塌陷

岩溶塌陷面积(km2

>20

20-10

<

岩溶塌陷预测评价

(1)预测评价内容

主要影响因子影响趋势分析

潜在塌陷危险性评价

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

岩溶塌陷防治措施

(2)预测评价方法:

塌陷因素的统计预测

通过一系列与塌陷与相关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图表,找出各种影响因素与塌陷发生频率、规模的相关程度,对区域进行类比评价或根据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来评价区域的稳定性。

经验公式预测方法

建立影响因素量的变化与塌陷形成的经验公式,对具体区域进行预测。如建立水位降深与塌陷的关系式,降深半径与塌陷的经验公式等。

定量与定性结合的预测方法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发育程度以及盖层土体特征等,对区域进行定性预测分区,然后选取影响塌陷的主要因素,应用数学地质方法进行定量计算,最后综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进行塌陷预测分区。

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岩溶塌陷危险性评价模型耦合预测法

这种方法实现岩溶塌陷预测定量评价。主要用模糊综合预测法和 GIS 空间分析工具,对含有不同权重的各影响因素进行模糊多目标决策来进行危险性分区。

土壤盐渍化

土壤盐碱化现状评价

(1)盐渍化的成因、类型、形成条件

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与土壤盐渍化形成和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主要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分析工作区土壤盐渍化的成因、类型、形成条件

(2)土壤盐渍化等级划分

主要根据盐渍化现状调查成果,依据土壤含盐量和盐渍化土地所占面积比(%)进行划分。划分时可参考表11。

表11 土壤盐渍化等级划分一览表

土壤含盐量(%)

盐渍化土地所占面积比(%)

等级

半干旱、半湿润区

干旱区

终极

盐 土

>

>

>50

重度盐渍化

~

~

30~50

中度盐渍化

~

~

10~30

轻度盐渍化

~

~

<10

0

非盐渍化

<

<

土壤盐渍化预测评价

(1)预测评价内容

主要影响因子影响趋势分析

土壤盐碱化发展趋势预测

土壤盐碱化潜在危险度评价

盐碱化的防治措施

(2)土壤盐碱化预测评价方法

盐分平衡计算

根据土壤盐分的变化情况,进行盐碱化程度的趋势分析。盐分平衡计算,可利用下列盐分平衡方程式:

S = Se - Sb = Sg - Sd + Si -Sv + Sp + Sf

式中S平衡层中,盐分贮量的变化;Sb平衡开始期盐分总贮量;Se平衡末期盐分总贮量;Sg由地下水补给加入的盐分;Sd由排水及地下水携走的盐分;Si随灌溉水加入的盐分;Sv随收获物带走的盐分;Sp随降水加入的盐分;Sf随肥料进入的盐分。

地理信息系统(GIS)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耦合预测法

把GIS系统和通过应用BP算法建立各种环境变量与土壤积盐量关系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合起来,进行土壤盐碱化预测和评价。

数学模拟方法法

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土壤水盐分运动的数学模型,利用模型进行预测评价。

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评价

地下水降落漏斗现状评价

评价现状条件下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分布范围、漏斗面积和水位下降幅度,编制地下水降落漏斗分布图和地下水变化幅度图。

地下水降落漏斗发展趋势预测评价

(1)历史相关分析法

据降落漏斗区长系列的监测资料,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地下水降落漏斗与主要影响因子之间的数学关系;在预测未来条件下主要影响因子的变化趋势基础上,用建立的数学关系进行预测和评价。

(2)数值模拟法

主要利用地下水流模型,通过数值法模拟预测未来不同开采方案下降落漏斗的发展趋势和区域地下水流场的演变特征。适用于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

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

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在单幅图调查的基础上,以地下水系统为单元进行统一评价。

地下水可更新能力评价

评价指标

(1) 更新速率

年平均地下水补给水体积占含水层中平均储存水体积的比例

Rrenewal = Q / Vm

(2)平均滞留时间

假设含水层中水的体积恒定,滞留时间为含水层总水体积与地下水系统补给体积比。tw = Vm /Q

式中,Q为系统中水的体积流量,Vm为系统中流动水的总体积。对于一维流系统(如活塞流),有tw = x/vwx为径流路径长度,vw为平均水流速度,vw与达西速度(vf)不同,二者的关系为:vw= vf /ne,ne为有效孔隙度。

(3)补给强度

单位时间进入单位面积含水层的水量。

(4)指标之间关系

上述三指标之间关系为:

对于厚度恒定的潜水含水层:

对于理想的承压含水层:

式中R—补给强度(mm/a);Rrenewal—更新速率(%);H—含水层厚度(m)

ne—含水层有效孔隙度;t—地下水平均滞留时间(年龄)(a);x—含水层剖面补给区部分(非承压)长度(m);x*—含水层剖面承压部分长度(m)

评价方法

(1)平均滞留时间估算方法

西定律法

利用达西定律可以直接求出地下水年龄(tw):

tw = x/vw= ne x/ vf = ne x/ KJ

K为渗透系数,J为水力梯度。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参数K的估计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往往采用示踪剂来测定地下水年龄(ttta)。二者相互校核。

示踪剂法

采用示踪剂法测定地下水年龄通常采用的是集中参数模型。对于稳定流系统,示踪剂输入、输出浓度及地下水年龄之间的关系通常用卷积公式表示(附录6)。

(2)补给强度估算方法

估算补给强度方法须针对不同方法使用条件适用条件和研究区特征选择(表12)

表12 补给强度估算方法一览表

类型

方法

局限

优点

强度范围

(mm/a)

时间尺度

(km2

空间尺度

(a)

地表水

基流分割

不适合于季节性河流,也不清楚河流量曲线何时出现基流。

该方法是少数几个整体测量补给的方法之一

400-3500

10-41300

河道水均衡

流量测定不准确,如果测流位置间距离较短,差别可能不明显。

河流量测试很容易完成,对于了解总渗透量是很有用的。

100-5000

10-310

包气带

测渗计

仅能得到一种类型的土壤、植被和土壤结构的局部数值,在干旱区可能是不切实际的。另外,测渗计没有考虑地表径流问题.

可以直接测定1-2m以下的渗流量,可以用于校核其它方法。

1--500

m2

达西定律

确定的水通量值是局部的,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很难测定水的负压。

达西方程的右侧所有量都是可以测定的。

20--500

零通量面

零通量面必须存在。

30--500

m2

氯质量平衡

长期大气沉降通常难获得

该方法成本低,容易实现。

m2

5-10000

天然氚剖面

目前氚峰面多数已经不存在,而且已经衰变到难于测定水平。在包气带剖面获得的也是非常局部的数据。

放射性氚是一个时间标记,它随水分子运动.

10--50

m2

2-50

含水层

累积降水偏差

多层含水层不适用,对给水度很敏感。除了很好地评价储水系数外,需要长时间序列资料,方法仅适用于封闭的泉流域,必须已知所有的抽取水量。

方法简单,长时间序列使误差稳定。

1-1000 m2

水位震荡

考虑的盆地或部分含水层通常不是封闭的,根本不知道流入和流出,特别是对于承压含水层,通常也不知道储水系数。

尤其是考虑水位变化的整个周期时,这是一个简单易懂的方法

5--550

45--10000 m2

氯质量平衡

长期大气沉降通常难获得,有几种情况该方法不适用。极特殊的情况是土壤中氯有其它来源,未考虑径流和植被吸盐也可能歪曲结果。

该方法成本低,可以应用包气带氯剖面,也可以应用饱和带顶。

2×10-6>10-2

5->10000

地下水模拟

模型需要校核,利用水头数据校核通常不唯一。不能同时评价导水系数和补给。消耗时间,对边界条件敏感

这类模型可以利用许多类型的信息,它代表了整体的观点。

泉排泄

必须知道流域面积,该方法仅适用于泉或者常年性河流,承压含水层不适用。

这是另一种集中参数方法,可以利用水头观测资料。

1-100

1-100

地下水测年

需要根据概念模型校正

既可以应用于包气带也可以应用于饱和带,由于含水层中压力传输比溶质传输快,所有的示踪剂方法可以展示时间上的平均特征。

14C:

1-100

3H、CFC:

30-1000

2×10-6>10-2

C-14:200-200000

3H、CFC:

2-40

(3)地下水更新性评价

根据滞留时间或更新速率来定性评价含水层更新性,其分级标准见表13。

表13 地下水更新性评价分级标准一览表

滞留时间(年)

更新速率(%)

评价级别

< 50

>2

较强

50——1000

2—

一般

1000—10000

较差

> 10000

<

含水层防污性能评价

基于层次分析的DRUA评价方法

(1)影响含水层防污性能的4个评价参数是含水层埋深D、净补给量R、包气带介质类型U、含水层组介质类型A;

(2)应用层次分析法将各评价参数排序,由方根法确定其权重,然后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地下水本质防污性能进行评价。

含水层防污性评价步骤

DRUA评价参数的选择

(1)地下水埋深D

本方法只评价潜水的防污性能,单位统一为m。它能反映污染物到达地下水的途径,这是对含水层防污性能影响最大的因子。其级别见详表14。

(2)净补给量R

净补给量等于降雨入渗补给量和灌溉入渗补给量之和,降雨入渗补给量等于降雨量乘以降雨入渗系数。单位统一为mm/a。

表14 地下水埋深和净补给量级别一览表

参数

级 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地下水埋深/m

0

净补给量mm/a

0

51

178

216

235

254

(3)含水层组介质类型U,见表15。

表15 含水层组介质类型级别一览表

类型

级别

块状页岩、粘土≥60%)

1

裂隙发育非常轻微变质岩或火成岩、亚粘土(+≥60%)

2

裂隙中等发育变质岩或火成岩、亚砂土(++≥60%)

3

风化变质岩或火成岩、粉砂(+++≥60%)

4

裂隙非常发育变质岩或火成岩,冰碛层、粉细砂(++++≥60%)

5

块状砂岩、块状灰岩、细砂(++++≥60%)

6

层状砂岩、灰岩及页岩序列、中砂(+++≥60%)

7

砂砾岩、粗砂(++≥60%)

8

玄武岩、砂砾石(+≥60%)

9

岩溶灰岩、卵砾石(≥60%)

10

(4)包气带介质类型A,见表16。

表16 包气带介质类型特征值一览表

类型

级别

粘土(≥60%)

1

亚粘土(+≥60%)

2

亚砂土(++≥60%)

3

粉砂(+++≥60%)

4

粉细砂(++++≥60%)

5

细砂(++++≥60%)

6

中砂(+++≥60%)

7

粗砂(++≥60%)

8

砂砾石(+≥60%)

9

卵砾石(≥60%)

10

确定各参数的权重

(1)构建判断矩阵

含水层防污性能评价标准有4个评价参数,将成对参数进行分析比较,构建出两两因素的比较判断矩阵。判断矩阵中各元素表示评价因素Pi 对Pj为相对重要性标度。

(2)确定各参数权重

通过判断矩阵计算出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特征向量即为各参数的权重。

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Mi =i,j = 1,2,…,4)

计算4次方根

求参数的权重:对向量=[,…,]T进行规一化处理

Wi

得到W=w1,w2,…,w4T为所求特征向量,即各参数的权重。

检验权重:为检验判断矩阵求出的特征向量(权重)是否合理,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例CR检验公式为:

其中:CI为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CI=(λmax-m)/(m-1),

为最大特征根;m为判断矩阵阶数;RI为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对于低阶判断矩阵,RI取值列于表17。对于高于12阶的判断矩阵,需要进一步查资料或采用近似方法; (PW)i为向量PW的第i个元素。

表17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一览表

阶数

1

2

3

4

5

6

7

8

9

RI

0

0

当阶数≤2时,矩阵总有完全一致性;当阶数大于2时如果CR<,即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说明权数分配是合理的;否则,就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直到取得满意的一致性为止。

表18 级别与防污性能结论的对应关系一览表

级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防污性能描述

防污性能极高(极难污染)

防污高低 (很难污染)

防污性能较高(较难污染)

防污性能略高(略难污染)

防污性能稍高(稍难污染)

防污性能稍低(稍易污染)

防污性能略低(略易污染)

防污性能较低(较易污染)

防污性能很低高(很易污染)

防污性能极低(极易污染)

应用GIS软件进行防污性能评价

分别建立各个因子在各个评价单元上的评分,得到研究区各个因子的评分图,再应用GIS软件的地理分析系统对四个参数对应的评分图按各个因子的相对权重值进行图层间的叠加分析,得到各单元的含水层防污性能分区图。各因子的级别与脆弱性结论的对应关系见表18 所示。

.3 地下水调蓄功能评价

充分考虑地下调蓄库容、受水能力、给水能力和地表汇水调蓄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地下调蓄空间规模(Vg)分级(表19)。

表19地下调蓄空间规模分级表

大型调蓄库容

中型调蓄库容

小型调蓄库容

Vg≥10×108m3

Vg介于5×108~108m3

Vg<5×108m3

根据降水入渗系数(α)和含水层渗透系数(Kr),将地下水库受水能力划分为A、B、C三类(表20)。

表20 地下水库受水能力分类表

A类

B类

C类

降水入渗系数α≥,含水层渗透系数Kr≥100m/d,属于粗砂、砾石级及其以上值,受水能力强。若α≥,而Kr<100m/d时,则记为A12类;若α<,而Kr≥100m/d时,记为A21类。

降水入渗系数>α≥,含水层渗透系数100>Kr≥10m/d,属于细砂—粗砂级之间值,受水能力中等。若α>,而Kr<10m/d时,记为B12类;若α<,而Kr>10m/d时,记为B21类。

降水入渗系数α<,含水层渗透系数Kr<10m/d,属于细砂级以下值,受水能力相对较弱。

根据給水度(μZ),将地下水库给水能力划分为I、II、III三个级别

I级: 综合给水度μZ≥,为粗砂级值,给水能力强;

II级:综合给水度>μZ≥,介于细砂~粗砂级之间,给水能力中等;

III级:综合给水度>μZ<,为细砂级以下值,给水能力相对较弱。

地表汇水与调蓄条件(Es)可划分为A、B、C三类型(表21)。

表21 地表汇水与调蓄条分类表

A型

B型

C型

上游区有大型水库或两个以上中型水库可参与调蓄,并有较大河流穿越地下调蓄区,地表水源汇流条件好。

上游区有中型水库可参与调蓄,并有河流穿越地下调蓄区,地表水源汇流条件中等。

上游区无中型以上水库可参与调蓄,无河流穿越地下调蓄区,地表水源汇流条件差。

把设定为不同等级的地下调蓄库容、受水能力、给水能力和地表汇水调蓄条件进行排列组合,将地下水调蓄功能评价为四类、九级、63型,并赋予百分制评分指标参考值(表22)。

表22 地下调蓄评价类型与指标一览表

类别

级别

评分指标

类型

指标

必要条件

序号

编码

Vg

a/Kr

µz

Es

可充分调蓄类

优级

100

1

AIa大型

A

I

a

储水、入渗和给水指标为大型、A和I级

2

AIb大型

A

I

b

3

AIc大型

A

I

c

良级

4

AIIa大型

A

II

a

储水指标为大型,入渗和给水指标为B级和II级及其以上指标,但是,A和I级指标只能具备其一

5

AIIb大型

A

II

b

6

AIIc大型

A

II

c

7

BIa大型

B

I

a

8

BIb大型

B

I

b

9

BIc大型

B

I

c

10

BIIa大型

B

II

a

11

BIIb大型

B

II

b

12

BIIc大型

B

II

c

一般

13

BIIIa大型

B

III

a

储水指标为大型,入渗和给水指标为C级和III级及其以上指标,但是,B和II级指标只能具备其一

14

BIIIb大型

B

III

b

15

BIIIc大型

B

III

c

16

CIIa大型

C

II

a

17

CIIb大型

C

II

b

18

CIIc大型

C

II

c

可调蓄类

优级

19

CIIIa大型

C

III

a

储水指标为中型,入渗和给水指标为A和I级;或储水指标淡大型,但是入渗与给水指标必须为C和III级

20

CIIIb大型

C

III

b

21

CIIIc大型

C

III

c

22

AIa中型

A

I

a

23

AIb中型

A

I

b

24

AIc中型

A

I

c

良级

25

AIIa中型

A

II

a

储水指标为中型,入渗和给水指标为B级和II级及其以上指标,但是,A和I级指标只能具备其一

26

AIIb中型

A

II

b

27

AIIc中型

A

II

c

28

BIa中型

B

I

a

29

BIb中型

B

I

b

30

BIc中型

B

I

c

31

BIIa中型

B

II

a

32

BIIb中型

B

II

b

33

BIIc中型

B

II

c

一般

34

BIIIa中型

B

III

a

储水指标为中型,入渗和给水指标为C级和III级及其以上指标,但是,B和II级指标只能具备其一

35

BIIIb中型

B

III

b

36

BIIIc中型

B

III

c

37

CIIa中型

C

II

a

38

CIIb中型

C

II

b

39

CIIc中型

C

II

c

有调蓄潜力类

优级

40

CIIIa中型

C

III

a

储水指标为小型,入渗和给水指标为A和I级;或储水指标淡大型,但是入渗与给水指标必须为C和III级

41

CIIIb中型

C

III

b

42

CIIIc中型

C

III

c

43

AIa小型

A

I

a

44

AIb小型

A

I

b

45

AIc小型

A

I

c

良级

46

AIIa小型

A

II

a

储水指标为小型,入渗和给水指标为B级和II级及其以上指标,但是,A和I级指标只能具备其一

47

AIIb小型

A

II

b

48

AIIc小型

A

II

c

49

BIa小型

B

I

a

50

BIb小型

B

I

b

51

BIc小型

B

I

c

52

BIIa小型

B

II

a

53

BIIb小型

B

II

b

54

BIIc小型

B

II

c

一般

55

BIIIa小型

B

III

a

储水指标为小型,入渗和给水指标为C级和III级及其以上指标,但是,B和II级指标只能具备其一

56

BIIIb小型

B

III

b

57

BIIIc小型

B

III

c

58

CIIa小型

C

II

a

59

CIIb小型

C

II

b

60

CIIc小型

C

II

c

61

CIIIa小型

C

III

a

62

CIIIb小型

C

III

b

63

CIIIc小型

C

III

c

注:A12 A21与A具有等效作用,B12 B1与B具有等效使用;评分=(63-N+1),N为类别序号

评分指标:~100,可充分调蓄类,储水空间在10×108m3以上,具有良好的入渗性或给不性,可作为大型水源地,地下调蓄能力较强;

评分指标:~,可调蓄类。储水空间介于5×108~10×108m3之间,入渗性或给水性良好,地下调蓄能力中等。

评分指标:~,有调蓄潜力类。储水空间小于10×108m3,有一定地下调蓄能力。

评分指标:小于,无调蓄功能类。储水空间很小,基本无地下调蓄能力。

城镇后备和应急水源地评价

城镇后备水源地评价基本要求

地下水水量计算与评价

(1)地下水水量计算与评价的基本要求

①一般要求分别计算地下水的补给量和可开采量。 在补给量难以计算的地区,可计算排泄量;在储存量较大补给量较小的干旱地区,或有深潭和地下湖分布的裸露岩溶地区,或开采深层地下水地区,应计算储存量;在宜建地下调蓄水库的地区,还应计算地下调蓄库容量;

②凡具备水均衡计算条件的地区,均应进行地下水均衡计算;

③应根据需水量和地区水文地质条件,选择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地下水水量计算,经过分析对比得出比较符合实际的结论;

④水文地质参数计算要精确可靠。

(2)地下水水量计算方法

①天然补给量计算方法

a地下水流入量使用断面法按线性渗透定律分段计算;

b大气降水入渗量一般可选用降水入渗系数法计算;

c地表水入渗补给量中,河渠入渗补给量可根据河、渠的上、下游断面的流量差或有关河渠渗漏公式计算;其他地表水入渗量可选用均衡法计算;

d含水层越流补给量,根据开采含水层水位同上、下相邻的含水层水位差,按线性渗透定律公式计算;

e地下水天然补给量可按以上各项补给量之和计算,也可以用地下水排泄量与储存量的变化量之代数和计算。

②人工补给量计算

灌溉水入渗补给量选用灌溉回归系数法计算,也可根据灌入量减去排放量、蒸发量及其他消耗量计算;其他人工补给量根据补给方式,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

③开采条件下补给量的计算

a地下水流入量应采用稳定开采降落漏斗的水力坡度计算;

b越流量、地表水和降水入渗量及人工补给量,根据开采含水层设计水位降深计算;

c利用各单项补给量之和计算总补给量时,应对各单项补给量进行具体分析,以避免在数量上有重复的项目相加;

④地下水储存量的计算方法

地下水储存量应分别计算容积储存量和弹性储存量。容积储存量计算深度应与设计开采动水位深度一致;弹性储存量计算深度应与承压含水层顶板深度一致。

⑤地下水可开采量的计算方法

地下水可开采量应根据经济技术水平,结合开采方案和设施,在环境地质预测的基础上计算。各类型水源地不同勘察阶段的可开采量宜参照表23。

表23 可开采量主要计算方法一览表

孔 隙 水

岩溶水

裂隙水

山间河谷及傍河型

冲洪积扇型

冲积、湖积平原型

滨海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型

1.数值法或电模拟法。

2.截潜流工程实抽法。

3.水文分析法

1.数值法或电模拟法。

2水均衡法。

3.干扰井群法。

4.降落漏斗法。

5.小型水源地允许采用试验推断法

1.数值法或电模拟法。

2.非稳定流干扰井群抽水法。

3.降落漏斗法。

4.小型水源地允许采用开采强度法

1.数值法或电模拟法。

2.试验性开采抽水法

1.数值法或电模拟法。

2.试验性开采抽水法。

3.水文分析法。

4.以矿坑实际排水量的多年观测资料计算

数理统计模型、数值模型、电模拟模型等

地下水水质评价

(1)生活用水必须从对人体健康需要出发,按TJ 20—7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结合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分区、分组(或段)进行评价。

(2)工业用水水质评价应按生产或设计单位提出的水质要求,结合各个工业系统现行水质标准进行评价。

城镇应急水源地评价基本要求

地下水水量计算基本要求

(1)水文地质参数计算要求 、地下水水量计算方法可参照后备水源评价方法;

(2)应急水源地可根据水文地质条件与应急级别,部分或全部动用储存量;

(3)地下水应急水量为应急水源地可开采量与储存量的部分或全部之和。

城镇应急地下水源地评价

(1)应急水量评价要求

①确定应急等级及应急用水的性质。

②确定应急的区域、范围、涉及到的人数。

③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范(GB50282-98)相关用水规定的用水量指标值,即可确定应急水量(附录7)。

(2)应急水源地水质评价

①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5)的规定。

②最高日供水量超过100×104m3,同时是直辖市,对外开放城市、重点旅游城市,由城市应急地下水源地统一供给的生活饮用水供水水质,宜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一级指标值。

③最高日供给水量超过50×104m3不到100×104m3的其他城市,由城市应急地下水源地统一供给的生活饮用水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二级指标值。

④城市应急地下水源地统一供给的其他用水水质应符合相应的水质标准。

供水安全论证

供水安全论证基本要求如下:

(1)地下水污染、劣质水分布现状评价

圈定存在地下水污染、劣质水分布区域,进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污染源类型及分布、污染途径、污染物状况以及劣质水开发利用状况及其分布评价。

(2)地下水资源供需分析

存在地下水污染、劣质水分布的区域,进行水资源供需状况分析,阐明地下水资源在区域供水安全中的重要地位。

(3)区域供水安全现状

论证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重大问题,阐明人类社会活动及自然因素变化所带来的区域供水安全问题,详述区域供水安全及保障体系现状,指出现状区域供水日常和应急状况下安全及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4)区域供水安全保障与应急体系

以区域供水安全现状评价为基础,建立区域供水安全保障与应急体系,要突出政府部门职能,以督促符合区域供水安全规律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基本要求

(1)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分三级,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

(2)一级保护区范围应不小于卫生防护区的范围,边界与水源地间水质点迁移100天的距离外包线范围为一级保护区。

(3)二级保护区为地下水水源地集水区扣除一级保护区后的剩余部分,即水源地开采水位降落漏斗范围。

(4)三级保护区范围为水源地所处整个水文地质条件单元扣除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即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区范围,本规范不对计算进行具体要求。

一级保护区范围的确定

(1)计算法

①孔隙水水源地

充分利用水文地质资料,特别是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流向、补给等因素来确定保护区的范围。一级保护区范围计算公式为:

式中,R为一级保护区半径(m)为安全系数(为了稳妥起见,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加上一定量(经常取50%)以防未来用水量的增加以及干旱期影响半径的扩大);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I为漏斗范围内水力坡度T为污染物水平运移时间,取100天。

②裂隙水

裂隙水通常取300米,也可以根据孔隙水公式计算。

③岩溶水

在岩溶地区,由于岩层渗透性、地下水流速的不可预测性极大,保护范围的确定较困难,此时将整个集水区均为一级保护区。

(2)经验法

以固定的半径圈定一级保护区范围,对于多井水源地按外包线作为一级保护区范围。孔隙水一级保护区的范围推荐值见表24,岩溶区半径相应适当加大。应根据具体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其保护区形状。

表24 孔隙水一级保护区的范围推荐表

介质类型

细砂

中砂

粗砂

砾石

一级保护区半径R(米)

100~160

100~200

200~500

500~1000

二级保护区范围的确定

(1)实测法

对于开采规模稳定、开采时间较长的水源地,应根据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分析研究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的形态与范围,划定二级保护区。

(2)计算法

①浅层孔隙水非傍河型水源地

计算公式为:

式中:R为二级保护区半径(m);Sw为开采井最大允许降深(m);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H0为含水层厚度(m)。

②浅层孔隙水傍河水源地

二级保护区包括陆域和水域两部分,陆域范围确定方法与孔隙水(浅层非傍河型)水源地相同

地表水域范围可按地下水流向取井群上游1000m内,下游100m内的河流长度,宽度为河流宽度。

③岩溶水、裂隙水水源地

对于岩溶、裂隙承压水潜水,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二级保护区范围;对于岩溶、裂隙承压水,可不设二级保护区。

(3)经验方法

根据经验推测水源地影响范围,划定二级保护区。一般孔隙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范围推荐影响范围半径为500—1500米,含水层颗粒越粗,水源地开采影响范围越大(表25)。岩溶裂隙水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确定。

表25 孔隙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范围推荐表

介质类型

细砂

中砂

粗砂

砾石

二级保护区半径R(米)

400~600

500~800

800~1000

1000~1500

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

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

(1)地下水开采程度

地下水开采程度一般用地下水开采系数反映,表达式为:

地下水开采程度用开采系数(Kc)表示,即开采量与可开采资源量之比。按开采系数地下水开采程度可划分为以下5个等级(表26):

表26 地下水开采程度分级一览表

开采程度较低

开采程度中等

开采程度较高

超采

严重超采

Kc <

Kc =~

Kc =~1

Kc >1

Kc >

(2)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步骤

①地下水开采量调查

②地下水资源评价

③地下水开采程度分析

④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

一般开采强度<,可采区;开采强度,限采区;开采强度>1,禁采区。

图件编制

编图基本原则

(1)根据150000水文地质综合调查的特点,所编图件分为按1:50000国际标准图幅的单幅图件(以下简称“单幅图”)和按地下水系统编制的综合评价图件(以下简称“综合评价图”)。

(2)单幅图必编图件为实际材料图、综合水文地质图和立体水文地质结构图;其它图件为选编图件,可根据调查区实际情况编制。图件比例尺为150000

(3)综合评价图必编图件为综合水文地质图、地下水资源图、地下水化学图、地下水环境图、地下水资源质量分区图、地下水资源潜力分区图、地下水开发利用图、地下水功能区划图,其它图件为选编图件,可根据调查区实际情况编制。主要图件比例尺为可根据地下水系统或水文地质单元范围适当调整,原则上不小于1250000;辅助图件或内容简单、资料少的图件,依据实用性选定比例尺。

(4)地理底图采用国家地理信息中心所建150000地理底图综合空间数据库数据,并视工作区情况,补充公路、铁路等现状资料或取舍不相关资料。

(5)制图和图形数字化阶段,地理底图要素不得删减;出图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可地理底图进行适当简化,以便出合适比例尺要求的纸介质图件。

(6)图形库的建立要求以单要素内容表示,每一要素为一个独立图层。综合图件所包含的所有信息,均要求以单要素图层形式输入图形库,使用单要素图层的叠加,生成综合图件。

(7)本规范编图部分所有等级划分,在编图时要求严格执行,分级界线值必须在图面上表达出来,但每个分级区间内,可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细化。

(8)图件要体现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适应“用户”需要,图面简洁易懂。

单幅图

实际材料图

反应本次调查所有野外工作内容,包括调查路线、水文地质调查点、机民井调查点、泉点、取样点、钻探点、物探剖面等。

综合水文地质图

综合水文地质图包括平面图和水文地质剖面图。基本内容为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单井单位涌水量(分级表示)、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TDS分级表示),地下水系统边界条件,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等。

立体水文地质结构图

以水文地质钻孔为基础,构建含水层的空间立体结构。基本内容:岩性类型、地下水位、水文地质参数(涌水量Q(m3/ d)、水位降深s、渗透系数K)、不同含水岩组界线、第四系各统界线等

综合评价图

综合水文地质图

水文地质图主要反映地下水含水岩组类型和富水性。各综合评价区要求分别绘制潜水水文地质图、承压水水文地质图。在大型平原、沉积盆地,具有多个含水层系统的区域,要求按含水层系统分别进行编图。

地下水资源图

地下水资源图件的编制,要求应用地下水系统的观点,以反映地下水天然资源与开采资源为主。主要内容包括:地下水系统空间分布、地下水天然补给模数分区、地下水天然资源数量及开采资源量变化。

地下水化学图

基本内容包括地下水化学类型、溶解性总固体(TDS)以及有益或有害成份的分布。

地下水环境图

反映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分布及发展趋势。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海水入侵、地面塌陷、植被退化、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等。

地下水资源质量分区图

是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的成果图件,主要反映地下水质量分区状况。编图时依据地下水质量评价标准(GB14848-93),按综合评价分值进行地下水质量分区。

地下水资源潜力分区图

地下水资源潜力分区图是地下水潜力评价的成果图件,主要反映地下水资源在开发利用现状条件下,不同分区的潜在供水能力。图面主要用综合潜力模数、潜力系数和挖潜方式表示。

地下水开发利用图

地下水开发利用图主要反映目前开采状态下,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图面主要用地下水开采模数(单位面积开采量)、地下水开采强度(开采量/开采资源百分数)和地下水开发利用前景等要素表示。包括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图和地下水开发利用前景区划图。

数据库建设

1:5万水文地质调查开展全流程信息化,数据库建设贯穿水文地质调查的全过程,建立包括野外数据采集、测试、分析、综合成果在内的系列数据库体系,并作为最终提交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要求

(1)全流程信息化是开展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数据库的重要支撑条件,建立包括野外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成果编制系统等在内的数据处理辅助工具。

(2)数据库建设的内容扩充到整个调查过程中的信息化体系建设,不但要实现数据和综合成果的信息化,同时要实现整个调查过程文档资料的信息系统化管理。

(3)数据库建设由调查工作承担单位组织实施,并按规范要求提交验收成果。

(4)数据库验收是整个调查成果验收的先决条件。

数据库内容

为促使1:50000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管理上的信息化,数据库的建设内容应包括原始调查数据、测试数据、数据分析与综合研究、管理技术文档等诸多方面,在有效开展传统数据库管理的基础上,实现项目管理上的信息化。

(1)野外数据库

由各种野外调查资料建成的数据库,包括各种地质点的调查、取样情况、野外实验施工情况、访问情况等,同时也包括通过收集获得的各种野外原始资料。

(2)测试数据库

指各种样品的测试数据库,在建立测试数据库的同时,建立反映数据质量的元数据库,包括实验测试单位、测试设备与环境、数据质量等。

(3)数据分析与综合研究

主要是指各种成果数据库,涉及到各种图件、研究报告等,主要有:各种数据分析成果图、综合研究成果等,甚至包括一些有价值的过程图件。

(4)管理技术文档资料

包括任务书、设计、审查验收意见等过程管理文档资料。

(5)图幅与研究报告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主体数据库,主要包括1: 50000水文地质调查图幅和水文地质调查综合研究报告。

数据库建设的组织

(1)使用“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完成野外调查数据信息的采集过程,建立野外调查数据库,反映了实际的工作量情况。

(2)使用“数据整理与录入系统”完成收集资料的整理,建立资料收集数据库。

(3)上述两数据库合并形成该次工作的原始资料数据库。

(4)所有的图形编辑过程,包括中间性成果和最终研究成果,甚至是一些收集资料的整理均使用MAPGIS制成单要素图,并按图层数据库的要求完成整理过程。

(5)技术文档资料可使用WORD等软件,按要求转换成PDF格式。

(6)项目最终形成的原始资料数据库、图形成果数据库、技术文档资料库等可使用“综合成果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数据库格式

为保证数据库建设的便利性,原则上数据库建设需要常规的应用软件提供技术支持,数据库成果可按如下格式提交:

(1)属性数据

按统一的数据库标准开展数据库建设,成果数据库格式可以是SQL Server、Access等,特殊情况也可以提交其它数据格式。

(2)图形数据

原则上要求地质调查成果采用MAPGIS数据格式,特殊情况可提交ARCGIS格式,但数字地图均需提交MAPGIS数据格式。

(3)技术文档

要求同时提交PDF格式和WORD格式。

成 果

单幅图成果

基本要求

(1) 综合利用各类资料,充分反映水文地质调查所取得的成果。

(2) 阐明调查区水文地质条件。

(3) 阐明调查区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4) 所有成果都应有纸质和光盘两种载体。

(5) 调查报告应在野外验收后六个月内完成。

调查报告

文字报告名称

XXXX(图幅名称)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文字报告内容

1)前言:任务来源、目的任务和意义,任务书编号及其主要要求,工作起止时间。工作区以往地质水文地质研究程度。调查工作过程以及完成的工作量,调查工作质量评述,本次调查工作的主要成果或进展。

2)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发展。

3)地下水形成的自然条件: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质发展史、新构造运动特征等。

4)水文地质:地下水储存条件与分布规律,地下水类型或含水岩组特征,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水质评价,同位素水文地质,地下水成因等。

5)环境地质: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分布、形成条件与产生原因,以及发展趋势预测。

(6)结论和建议:调查工作主要成果,本次工作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建议。

(7)文字报告可以根据工作区实际情况,增加或附有关内容。例如:地下热水、矿水、矿产资源、岩相古地理、岩溶发育规律,主要城镇供水水文地质条件,高氟水的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调查经费使用情况等。

附图

(1)实际材料图

(2)综合水文地质图及其说明书

(3)立体水文地质结构图

(3)其他图件;例如:地貌图、地质图、基岩地质图、地下水等水位(压)线与埋藏深度图等。

附件

1)数据库说明书或建设工作报告;

2)遥感解译、物探、测试、监测、水资源计算等专项工作报告;

(3)其它。

原始资料

(1)野外调查记录本、记录表(或卡片);

(2)野外调查手图、实际材料图;

(3)地质、水文地质钻孔综合成果表册(包括本次施工的和收集的);

(4)各类采样测试报告、鉴定分析实验报告和汇总表;

(5)气象、水文资料汇总表;

(6)地下水动态监测成果汇总表和动态曲线图;

(7)地下水水源地(包括开采的和已评价的)汇总表;

(8)地下热水、矿水汇总表;

(9)其它。

区域成果

基本要求

综合利用各类资料,充分反映水文地质调查所取得的成果。

阐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正确划分地下水系统,宜建立水文地质模型,科学评价地下水资源。

阐明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成果必须数字化,以便于使用和资料更新、补充、修改。

所有成果都应有纸质和光盘两种载体。

综合研究报告

XXXX地下水系统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评价报告

附图

(1)综合水文地质图

(2)地下水资源图

(3)地下水化学图

(4)地下水环境图

(5)地下水资源质量分区图

(6)地下水资源潜力分区图

(7)地下水开发利用图

(8)其他图件;例如:地貌图、地质图、基岩地质图、地下水等水位(压)线与埋藏深度图、第四纪地质图、含水层空间结构图等。

附件

1)区域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库及数据库说明书或建设工作报告;

(2)专题科研成果报告;

(3)其它。

模型

包括地下水、地面沉降等相关模型及其说明书。

成果验收

野外验收

野外验收的依据

项目任务书、总体设计、年度工作设计、有关技术要求。

野外验收应具备的条件

1)已完成设计规定的野外工作。

2)原始资料齐全、准确。

3)原始资料已经进行整理,并进行了质量检查和编目造册。

4)进行了必要的综合整理,编写了项目野外工作总结。

野外检查验收应提供的资料

1)全部野外实际资料:野外原始图件,野外记录本、原始野外记录卡片,原始数据记录、相册、表格,野外各类原始编录资料及相应的图件;样品鉴定、分析、测试送样单和分析测试结果,各类典型实物标本,过渡性综合解释成果资料和综合整理、综合研究成果资料,其它相关资料。

2)质量检查记录。

3)野外工作总结。

报告审查

报告审查一般在野外验收后6个月内进行。报告评审依据项目任务书、设计书、设计审查意见书、野外验收意见书及有关标准和要求进行。

报告评审后应根据评审意见认真修改,最终报告报送审批单位审查认定。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0efecf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3a.html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