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制度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5-07-14 21:25: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存款保险制度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响

1993年开始着手研究,我国存款保险制度酝酿22年后终于落地,存款保险制度于20155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框架中推出的又一重要制度,这是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防范金融风险,维持正常的金融秩序的重要举措。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利率市场化的基础性条件,在为商业银行带来规范、高效经营环境,促进金融体系完善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提出新的挑战。作为商业银行的一员,农村商业银行如何顺应市场发展大势,化解存款保险制度的不利影响,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必须提上议事日程。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多重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虽然没有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但一直都存在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无论是剥离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还是向银行注资,任何金融机构出现风险,最终都由政府来埋单,中央银行和地方政府承担退出机构的债务清偿。这种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最大缺陷是,隔断了金融机构资金运用收益和资金筹集成本之间的制衡关系,蕴含着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在我国深入推进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1、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利率市场化是市场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未来还将进一步走向全面放开各类利率管制的利率市场化终极目标。在银行业监管趋紧、流动性压力上升、风险逐步暴露的大背景下,部分商业银行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自身竞争力不强而破产并非危言耸听,为了避免因为个别、少数银行的破产倒闭出现恶性挤兑事件,造成国内银行业的动荡,建立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成为必然的选择。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通过最大程度地强化市场纪律约束,营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大大提高公众信心,降低挤兑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国际经验也证明,发达国家在利率市场化之前或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大多数都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并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2、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提高社会公众银行体系的信心

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当投保的银行资金周转不灵或破产倒闭而不能支付存款人的存款时,按照保险合同条款,投保银行可从存款保险机构那里获取赔偿或取得资金援助,或被接收兼并,存款人的存款损失就会降低到最小,利益得到有效保护。这有利于维护银行信用,提升公众对银行的信心,从而有效降低那种极富传染性的恐慌感,进而减少了对银行体系的挤兑。

3、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维持正常的金融秩序

由于存款保险机构负有对有问题银行承担保证支付的责任,它必然会对投保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一定的监督、管理,从中发现隐患所在,及时提出建议和警告,以确保各银行都能稳健经营,这实际上增加了一道金融安全网。同时由于这一制度对公众心理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也可有效防止银行挤兑风潮的发生和蔓延,从而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

4、促进银行业适度竞争,为公众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

大银行由于其规模和实力往往在吸收存款方面处于优势,而中小银行则处于劣势地位,这就容易形成大银行垄断经营的局面。而在垄断的局面下,社会公众获得的利益就会小于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利益。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中小银行,促进公平竞争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可使存款者形成一种共识:无论将存款存入大银行还是小银行,该制度对其保护程度都是相同的,因此提供服务的优劣,将成为客户选择存款银行的主要因素。 

5、挽救问题银行,减少社会震荡

存款保险机构可通过对有问题银行提供担保,补贴或融资支持等方式对其进行挽救,或促使其被实力较强的银行兼并,减少社会震荡,有助于社会的安定。

存款保险制度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响

农村商业银行在存款保险制度下必然受到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作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农村商业银行应理性认识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对其产生的影响。

1、储户存款流向大型银行

存款保险制度有三大原则:一是实行强制性存款保险,使之覆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二是实行限额赔付,规定限额内全额赔付,超出部分仍有权从该机构清算资产中得到追偿;三是实行风险差别费率,以起到正向激励和辅助监管的作用。目前,农村商业银行虽然是省内规模最大的银行,但在二元法人治理模式下,各家法人单位依法独立经营,其规模优势被分散,抗风险能力被削弱,在社会公众中的信用度不及大中型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意味着银行可以倒闭,大部分储户会理性选择抗风险能力强的大型银行,一是相对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大型商业银行规模大,社会信用度高。二是大额储户( 存款额高于赔付限额) 为避免银行倒闭时血本无归,他们必然倾向于将存款转移到风险较小的银行;小额储户虽然得到风险保障,但高风险的中小银行一旦倒闭,储户仍然要面临变更存款银行的麻烦,因此在收益差别不大的前提下,其理性选择必然是将存款转移到风险相对较小的大型商业银行。 因此,虽然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的保护程度都是相同的,但从风险规避的角度,该制度仍会导致储户存款流向大型银行机构。

2.对非信贷业务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存款保险制度将进一步加快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步伐,构筑起更为多元的经营架构和盈利结构。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还是贷款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的比重较低。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以及随后实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使得农村商业银行负债端资金来源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不断增加,维护成本和综合管理难度不断加大,息差收入越来越少,从而不得不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因此,对于以资产管理等为代表的中间业务,农村商业银行需要更加重视,并大力发展、不断创新、提升其中间业务的种类及服务质量,提高非息收入占比。

3.增加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成本

存款保险制度的实质是存款机构按存款余额的一定比例,向保险机构缴纳存款保险费,因此该制度的实施会导致存款机构负担存款保险费支出。与此同时,按照保险业通常做法和国外存款保险制度实践,存款保险费率的高低又取决于存款机构风险的大小和保险理赔范围的大小。一般而言,对内控严密风控严谨、资产质量好、经营效益好、监管评级高、抗风险能力强的存款机构执行较低的存款保险费率。反之,则执行较高的存款保险费率。通常,存款保险主要针对储蓄存款和小额存款。因此,储蓄存款或零售存款占比高的银行,会支出更多存款保险费。相比较而言,农村商业银行监管评级等次普遍较低,就存款保险的对象和范围而言,农村商业银行的存款大多为储蓄存款和小额分散的对公存款,其中储蓄存款占总存款的比例一般高达80%以上,而大型银行储蓄存款占比一般均在70%以下,股份制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占比更是低于50%。因此,无论是从存款保险的费率还是从存款保险的对象和范围分析,农村商业银行都要比其他大中型银行支出更多的存款保险费,其经营成本会显著增加。

三、农村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存款保险制度推出之后,农村商业银行面临存款流失,组织资金难度加大等困难。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积极应对挑战,加强自身管理,以产品创新为着力点,以稳住客户为中心,强化风险管理,主动参与到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

1.高度重视存款保险制度对其的影响

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意味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要深刻认识存款保险制度可能给其带来的巨大挑战,加强研究分析,从推动自身经营转型的战略高度制定合理的应对方案并切实保障相关改革措施的有序落地实施。

2.加快产品创新,抢占市场份额

农村商业银行必须顺应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化趋势,大力发展以资产管理为核心的新兴业务。在存款保险制度推出之后,高于保险限额的存款将得不到保护,其风险的加大必然促使其投资理财需求更加旺盛。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在产品研发、市场营销、会计处理、风险控制等诸多环节要切实提高水平,产品要发挥贴近市场的优势,先行先试开发需求产品,在充分论证可行性的基础上组织全省农村商业银行推广; 推进全行业项目研发统一协调管理,按轻重缓急排序,逐步改变各农村商业银行无序盲目开发项目,造成资源浪费的现状; 广泛深入开展跨部门合作,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并在激烈的理财产品市场竞争中占领一定份额。

3.提高金融服务品质,提升客户依赖度

农村商业银行要以金融便民服务到村,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为抓手,大力拓展电子银行移动支付产品,并不断加载移动支付功能; 区分城乡市场以提供更加专业的金融服务,大力开发和提供特色性强、契合度高的业务产品,切实提升客户满意度和认可度,稳定核心存款客户。同时完善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规范运行,防范风险,健全工作机制,优化操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4.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将改变银行业的传统经营方式,不论是业务复杂性的提高,还是行业竞争的加剧,都将对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农村商业银行必须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决策科学、制衡有效、监督有力、正向激励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资本管理,优化资产配置,科学合理定价,推行模拟利润考核,抑制规模冲动,走资本节约型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持续提升资产质量,加强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工作,提升风险拨备水平,夯实家底,保持风险监管指标持续达标;加强流动性管理,合理配置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风险,有效防范各类流动性风险;同时防范各类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也是提升了本身的抗风险能力,农村商业银行也能享受相对较低的存款保险费率,从而降低经营成本。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059a485581b6bd97e19ea45.html

《存款保险制度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