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政治论文2000字

发布时间:2019-02-26 21:57:0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形式与政治论文2000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形式与政治论文2000字,希望你们喜欢。
  形式与政治论文2000字篇一民族与政治的结合形式初探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1-0095-01摘要:在今天的政治学理论体系中,民族是基本的政治实体,民族问题是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等,已经成为基本的共识;而在当今民族理论界,民族的政治属性也得到大多数学者的承认。
  这不仅意味着学界已经承认民族现象与政治现象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而且意味着已经把政治属性视为民族共同体及其范畴的本质内涵之一。
  民族问题与政治现象在理论上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紧密联系,使得研究民族与政治的结合形式问题在当下有着十分突出和必要的意义。
  关键词:民族;政治;民族的政治属性;结合形式民族是我们言说当今世界不可缺少的重要话语,更是贯穿当代只能各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要事项。
  [1]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民族以后,民族问题就意指纠缠人类的历史,困扰着人类自身。
  虽然,民族问题表现得千姿百态,但本质上都是政治问题。
  [2]列宁也曾经十分明确的提出:政治是民族之间、阶级之间的等等的关系 [3],直接把民族关系看做政治的基本内涵;研究政治学的专家们也十分重视民族和民族问题,著名的政治学家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就认为:民族是具有同一历史本院和统一命运感的人民组成的政治体系。
  [4]一、民族现象民族的概念这一问题在学界一直纷争不断,根据现有的共识,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
  在许多具体的历史形态下,一个民族有可能处在一个单纯的社会形态当中,拥有一种传统而又独特的传统社会政治制度。
  在这种情况下,民族共同体与民族社会就是相互重合的,亦即一个民族组成了同一个民族社会。
  但在更多情况下,一个民族往往可能同时处于几种社会形态或者若干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从而形成几个不同的民族社会。
  这样,同一民族也就可能具有不尽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对于民族政治学的民族观而言,民族除了它在文化地理语言心理等方面的特性之外,还有着十分突出的政治属性。
  这种政治属性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民族共同体与民族社会的其他任何属性,都可能受到民族政治属性的一定影响,并且,常常也作为民族政治属性的某些资源和表现形式。
  [5]二、政治现象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说过: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6]海伍德说:政治在最广义上是人们制定,维系和修正其生活一般规则的活动。
  [7]人类对于自身包括民族现象在内的政治生活的认识与思考由来已久。
  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现象错综复杂,形态多样,并且变化多端。
  政治科学对于人类政治生活、政治现象及政治行为的把握,都在不同程度上无法回避与人类的民族构成相关的各种事实。
  政治科学在当代社会的意义日趋重要,这是因为人们不断意识到政治对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日趋深刻的缘故。
  政治科学在当代的发展中呈现出一种开放的趋势,它逐步地汲取着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民族科学和人类学的方法与成果,因而在各种不尽相同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之间发生着越来越多的互渗关系。
  当代政治科学不仅注重政治行过程与关系的研究,富于动态化,而且在政治科学内部也产生和形成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学术领域,诸如政治哲学、政治社会学、政治系统论、发展政治学,比较政治学、行政学、民族政治学与政治人类学、政治心理学、政治地理学等;若就政治科学的具体研究内容而言,则主要有国家、政府、政党、利益集团、阶级、阶层与等级、民族、公共政策、法律制度、政治文化、种族冲突、宗教、民族关系与国际关系等、政治科学的课题领域的扩张以及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使得它有可能对人类的政治选择做出贡献。
  三、民族与政治的结合形式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民族与政治有着斩不断,理还乱,万缕千丝的复杂联系。
  无论是在理论与体系,还是在现实生活等很多方面,民族与政治都有着紧密的结合。
  不管是民族的政治性,还是民族本身就属于政治范畴,亦或是民族在自身的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充满着政治的因素,都说明民族可以与政治产生各种各样的交叉和结合,而这些结合可以简要的概述为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民族主义。
  盖尔纳说:民族主义首先是一条政治原则,它认为政治的和民族的单位应该是一致的。
  [8] 于福坚说:民族主义的内在本质究竟是什么?它就是民族主义的政治特性,即民族主义本质上是民族国家体系中的一种政治现象。
  他还提出所谓民族主义就是近代以来以构建民族国家为最终目标的一种政治现象。
  [9]不管怎么说,民族主义已经成为近代以来影响最广的理论学说之一。
  而民族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强烈的政治诉求。
  可以说,在理论方面,民族主义已经是民族现象与政治现象紧密结合的最牢固的形式。
  2.民族国家。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政治生活,并且都在寻找各种不同的政治整合或统一(例如区域自治与地方自治等),以便从政治上保障和谋求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利益,民族国家只是民族政治属性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实现的一种常见的途径之一而已。
  民族主义最重要的政治目标就是建立民族国家。
  而民族国家,这一承载着民族主义者最大期望的目标,也是当今世界民族与政治结合最为紧密、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随着20世纪的推进,声言民族主义时代已经结束的人日益增多。
  这不是因为它已被更高的超国家效忠所替代,而是因为它的任务业已完成:世界已经成为民族国家的世界。
  [10]3.民族社会的政党团体。
  这种结合形式曾经在苏联的建立、发展乃至解体的全过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17年,随着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沙皇专制制度的崩溃,在俄国各地区的被压迫民族人民争取解放和独立的运动风起云涌,各少数民族人民强烈要求实现民族自决和独立,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民族国家和民族政权组织。
  这些鲜活的材料都说明了,民族社会的政党团体的普遍存在及其重要的历史作用。
  而它恰恰也是民族与政治结合的重要形式。
  关键字: 国际政治 网络 战争当代,国际环境表面和平,实则暗地里险象环生,国家间经济的竞争及权力的争斗从未停止。
  传统意义上的热战随着武器的进步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一种新的国际政治斗争形式悄然来袭。
  从16-19世纪的殖民战争,到20世纪的冷战,再到“9.11之后的反恐战争,战争的形态不断升级;能源战争、贸易战争、货币战争、文化战争,国家间竞争的焦点不断转移。
  而这一切,随着互联网无限延伸到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种种热战、冷战、暗战,现如今已全部囊括在无孔不入、无坚不摧的网络战争之中。
  1.网络战争概念的界定及其形式演变网络战,是敌对双方针对战争可利用的信息和网络环境,围绕制信息权的争夺,通过计算机网络,在保证己方信息和网络系统安全的同时,为扰乱、破坏与威胁对方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而展开的对抗活动。
  它是集网络攻击、网络防御、网络舆论、网络心理、网络控制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战争手段。
  与传统战争形态相比,网络战争是一场特殊的战争。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摆脱了武力的束缚,只要有电脑和网络,人们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进行远程破环,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网络战争轻则可以引发社会动乱,金融震荡。
  重则有可能摧毁整个社会运转体系,成为不见硝烟的核毁灭首次把网络攻击手段引入军事战争的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
  而标志着第一次国家间全方面爆发网络战争的事件是2007年爱沙尼亚大战。
  如今,随着网络覆盖面的无限延伸,网络战争的形式发展的更加多元,覆盖范围更加广阔,牵扯到的国家就更加繁多了。
  2.网络战争发展现状如同当今国际格局一超多强的情势一样,网络世界,依旧如是:现在,美国正在利用互联网,实现新的霸权。
  无论是在传统空间、太空空间,还是在网络空间,美国都占据着绝对优势。
  尤其是IBM总裁彭明盛在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发表题为《智慧地球:下一代的领导议程》的演讲,第一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更是将美国的战略意图暴露无疑。
  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引起奥巴马及其内阁成员的高度重视。
  美国政府认为,该战略对维护美国霸权,强化控制世界,具有重要意义,从近期看来,美国掌握了支撑智慧地球的几乎所有核心技术,在全球具有先发优势,通过全球推广该系统,可以获得巨额的经济利益;从远期看来,智慧地球在全球部署完毕之际,就是美国控制全球之时,因为到那时,美国可以随时截取各国智慧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测量和控制地球上每一个物品的状况。
  奥巴马认为智慧地球与克林顿的信息高速公路战略同等重要,并将其上升为美国国家战略,作为美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继2009623日美国宣布成立网络司令部后,同年625日,英国出台首个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成立网络安全办公室和网络安全行动中心。
  韩国也效仿美国成立网络司令部。
  而欧洲其他国家纷纷在军事上建立了相关网络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打造数字防护网。
  3.网络战对中国的影响众所周知中国一直奉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走和平发展的国际道路,为谋求稳定的国际发展环境而努力。
  然而,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美国等西方国家从未停止过对中国的威胁。
  其中,两方面尤为突出。
  3.1 网络间谍日渐猖獗在对我国展开的各种网络攻击中,以窃取政治、军事、外交、科技等重要情报为主要目的网络间谍活动,近年来有大幅上升之势。
  3.2 外力策划反动事件除了这种方式以外,通过互联网输出思想文化、策动颜色革命、操控我国舆论,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惯用的伎俩。
  从这些形式中,我们已经清楚的看到:西方国家鼓吹网络自由;培植意见领袖,散步反动言论,利用使领馆等驻华机构召开博客吹风会、在线讨论会,拉拢中国网民;研发软件,突破中国信息关防,把Google等网络业务作为新的渗透工具;在境外设立数千网站,对中国实施全方位、全天候、不间断的舆论战,进行信息围攻,把互联网作为干涉中国内政、介入中国内部事务的便利途径;通过互联网炒作所谓的热点问题,串联非法活动,发布虚假信息,激化社会矛盾,破坏中国和谐稳定。
  无论我们是否承认,这场没有硝烟但却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网络战争正悄然而至,每一个人都受到这场无形战争的现实威胁。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新兴大国来讲,如若要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谋求国家发展的和平环境,加强网权制衡的能力则必将成为攸关存亡的关键。
  4.网络战的兴起对中国的警示那么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当前这新形式发展,才能在今后的国际竞争中维护本国利益呢,我认为:应该站在国家发展安全战略的高度上,对网络战争采取战略性的重视。
  4.1 调整战略规划重新审视我国网络战略规划,明确我国网络战略目标。
  我国已出台过相应的国家信息(网络)安全战略规划,但网络犯罪、网络威胁、网络破坏依旧有增无减。
  在技术发展与敌对网络势力日益猖獗的形势下,我们应重新审视与完善原有的战略规划,调整战略部署,应对潜在的网络危机。
  4.2 加强网络防御确立网络防御为主,具备网络还击能力的网络战略思想。
  增强抗打击能力,获取第二次反击的机会。
  在网络防御方面应加大投资研发有针对性的新型安全产品,如入侵分析与网络监控系统、高强度信息(数据)加密产品、高速网络传输加密机等。
  4.3 整合军事资源为有效应对可能暴发的大规模网络战,以发挥最大效能、最快危机响应为宗旨,及时调整我军网络作战指挥体制。
  根据我军实际情况,打破传统的通信、机要、指挥自动化、电子对抗等的权力界线,精减机构,整合资源,理顺网络作战指挥体系。
  4.4 适当侧面出击我国应加强平时网络舆论战的对抗与反击能力,争夺网络话语权,从道德伦理角度积极介入国际防网络攻击威胁公约的制定。
  加强与美国的经济融合与信息技术融合,迫使美国在按下网络核按钮的同时必须顾及自身的损失而投鼠忌器。
  4.5 重视国际合作以上海合作组织为基础,加强国际网络安全协作机制。
  首先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倡议制定决定网络战争行为构成的制度框架和解决国际网络犯罪行为的法律框架。
  组建多国网络维和部队,建立打击跨国网络犯罪协调机制与技术协助体系,在防御网络攻击威胁,打击网络恐怖主义方面发挥更加实用和突出的国际作用。
  看了形式与政治论文2000_2000字形式与政治论文的人还看:1.大一形式与政治论文2000字论文2.大一形势与政治论文20003.形势与政策一带一路论文20004.大学生政治论文2000字论文5.形势与政治论文2000字论文格式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fbdbb47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03.html

《形式与政治论文20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