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历史,居庸关及八达岭长城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长城历史,居庸关及八达岭长城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们今天将要游览的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那在讲长城之前我想问一下,说到长城大家会想到谁?秦始皇吧。因为那句:派蒙恬北筑长城。嗯,就是,秦始皇修长城是我们都知道的。可是在秦始皇之前就曾修过。中国最早修筑长城要追溯到春秋时期。所以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就有20多个诸侯国修筑过长城,其中三个诸侯国的影响最大。首先较早修筑长城的是楚国,楚长城在历史上被称作“方成”和“万成”;其次是齐国它也是诸侯国中较早修筑修筑长城的国家;齐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城中遗址保存的最多的;最后是燕国,燕国当时修筑的是易水长城和北长城;此外,赵国、秦国也分过在各自边境修筑了长城,而燕国、赵国、秦国修筑的城墙奠定了中国北方长城的基础。历史上共有三次修筑长城的高峰。第一高峰期就是我们最熟悉的秦长城,当时秦始皇派蒙恬率军队和民夫北上修长城,先是修缮了燕、赵、秦三国北部的部分旧长城,后又筑部分新长城,将它们连接起来,总共长达7000千米,这条长城是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第二次高峰期时汉长城也是规模最大的,所以当时汉武帝为了抵御匈奴的不断南侵和保护新开发的丝绸之路,在抗击的同时也修筑了长城,汉长城西起新疆罗布泊,东到辽东,长10000余千米,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条长城;最后一次高峰期是明长城,因前期受蒙古人,后期受女真族的威胁,所以从朱元璋建国的第一年就派大将军徐达北上修筑长城,一直到明朝灭亡的200多年

间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其中大规模的修筑就多达18次,明长城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辽宁鸭绿江边的虎山,全长7000千米,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山西、天津、北京、河北、辽宁共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明长城上有两个重要的关隘,首先是明长城东部的一个重要关隘,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东北,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因其形势险要,故名为“山海关”,古人曾用“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来形容山海关的险要地位,关多设置在狭窄的山上或要塞处。另外一个就是明长城西部的起点嘉峪关。那建筑这么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许多人力。人力主要有三种人,第一种是戍防的军队,他们是修筑长城的主要力量;第二种是被强迫征调的民夫,他们是修筑长城的重要力量,中国的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说的就是因他的丈夫被抓来修长城累死在长城上,她就哭,哭声感动了天地,最后长城都被她哭倒了;第三种是发配充军的犯人。从总体上来看,长城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有4点,第一,很好的防御了其它部落的入侵,起到了军事作用;第二,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和加强经济交流,起到了经济作用;第三,长城的修筑,有利于游牧民族加速封建化的进程,是促进民族融合的纽带;第四,保护了亚欧大陆桥。大家向外面看,这就是关沟了,在北京北部有军都山,西部有西山,两山在北京西北部交会形成峡谷,因古时在峡谷中建有居庸关,故名关沟。关沟东南起自昌平区南口镇,西北到达延庆县八达岭,全长约20千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明代时关沟是北京的关防重点,因此在这设置了四道防线并派重兵把守。第一道防线是八达岭,

第二道防线是上关,第三道防线是居庸关,第四道防线是下关。关沟的景观中点将台与穆桂英有关,拴马桩与杨六郎有关,望京台和白风冢则与明武宗朱厚照有关。
在关沟中有一条与公路平行的铁路,这就是著名的京张铁路,京张铁路从北京到张家口,全长200多千米。1905年开工,1909年竣工。那大家知道京张铁路是谁修的吗?嗯,是詹天佑。京张铁路所经过的南口到八达岭这一段地势复杂、山高坡陡,建造铁路技术复杂,詹天佑使用两个车头前拉后顶,并创造性的设计了“人”字形铁路,解决了火车爬坡和转弯的难题,完成了真正由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一条铁路,让外国人对当时中国刮目相看,后为了纪念詹天佑,在八达岭关城西门外建造了詹天佑纪念馆。
居庸一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中“天下九塞,居庸其一”,当时的居庸塞属燕国管辖,居庸关自古就是绝险之称,它既是明长城北京附近重要的内三关之一,也是明长城著名的三关之一,其中内三关分别为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在此处设关始于西汉,在居庸关修筑长城始于北魏,北齐时居庸关才与长城真正结合,成为长城上的一处重要关口,现存居庸关关城和长城是你明初朱元璋派大将军徐达修筑的。其实居庸关与八达岭基本一样,不同的只是居庸关多了个云台,云台是居庸关关城内一座汉白玉砌筑的高台,始建于元朝,原是一个过街塔建筑,当时台上有三座并列的白色覆钵式塔,也就是藏式佛塔,后人因为它“远望如在云端称之为石阁云台,后经变故,现仅存五开间柱础遗址,云台上雕饰了藏传佛教图像2215尊,和用梵文、藏文、

八思巴蒙古文、西夏文、维吾尔文、汉文6中文字镌刻的陀罗尼心经、十字密言、造塔功德纪。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到达八达岭了,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在长城上,现在我来说一下长城的基本构造,先从墙体说起吧,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典型墙体,墙体平均高7.8米,墙顶平均宽5.8米左右,那到底是多宽,是可容10人并进或5马并骑,我这样一说,大家是不是就明白了。这两侧的墙,内侧称女儿墙或宇墙,高约一米,外侧称跺墙或雉墙,高近2米,设置成外高内低,很明显我们可以看出其防御作用,除了这种典型的墙体外,还有山险墙、劈山墙、砂砾墙、山间溪谷间的疆落以及版筑夯土墙,多用于黄土高原地带。大家向前看,这种跨强而筑,高出墙体,两层或三层的建筑史敌台,上面四面开有望孔和箭窗,其内部分隔成“回”字形、“工”字形等相互连通的券室,分别用于士卒居住,存储武器、弹药、粮食、墙体是与墙体在同一平面,向外突出的平台也叫“马面”,这主要有2个用途,跺墙平时士卒巡逻放哨、习武操练,突出墙体的部分士卒站在那从侧面反击敌人。大家在看远处建的最高的建筑是烽火台,用来传递军情信息的,一旦敌人来犯,烽火台上便点燃烽燧报信。古人将白天燃烟报警成为烽,夜间举火成为隧。报警时常用狼粪作燃料,那为什么要用狼粪呢?是因为这里狼多吗?我想恐怕是有这方面的原因吧。但更重要的是,狼粪点燃后,烟飘的高又不易消散,非常醒目,所以就用狼粪了,这也叫“狼烟”。据文字记载,西周时,已使用烽燧传递信息,烽火戏诸侯就是一个例子,到明成化年间规定,来

犯之敌百余人左右燃一烟点一炮;五百人左右燃两烟点两炮;千人以上,燃三烟点三炮;五千人以上燃四烟点四炮;万人以上,燃五烟点五炮。所以那可不是能乱点乱放的。在关城东门外有“居庸外镇”额题,意为居庸关外又一重镇,关城西门有“北门锁钥”额题。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到这呢,我们整个长城的讲解到这就讲解完了,我们中国有句话叫不到长城非好汉,那现在我们可以去爬,来感受一下好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f5b75d04028915f804dc271.html

《长城历史,居庸关及八达岭长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