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发布时间:2018-07-02 03:47:4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暑

概述: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

  病因:

  中暑的原因是非常多的,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精神过度紧张、人员过于密集、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症状: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先兆中暑症状: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症状:

  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重症中暑症状:顾名思义,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

治疗方法:

  万一有中暑现象,应该赶快急救,以免虚脱而毙。首先,将病者移到阴凉的地方,松开或脱掉他的衣服,让他舒适地躺着,用东西将头及肩部垫高。以冷湿的毛巾覆在他的头上,如有水袋或冰袋更好。将海绵浸渍酒精,或毛巾浸冷水,用来擦拭身体,尽量扇凉以降低他的体温到正常温度。还可以在额部、颞部(太阳穴)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最后测量他的体温,或观察患者的脉搏率,若在每分钟110以下,则表示体温仍可忍受,若达到110以上,应停止使用降温的各种方法,观察约10分钟后,若体温继续上升,再重新给予降温。恢复知觉后,供给盐水喝,但不能给予刺激物。此外,依患者之舒适程度,供应覆盖物。有周围循环衰竭者应静脉补给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和氯化钾。一般患者经治疗后30分钟到数小时内即可恢复。

  预防:

  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龙虎人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

  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饮食

  夏天的食的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其次,不能避免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应适当补充含有钾、镁等元素的饮料。

  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30分至6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热伤风

毒虫咬伤

一、蜈蚣咬伤:蜈蚣俗称“百足虫”,被它咬伤后,多数人只有局部红、肿、热、痛;中毒严重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高热、全身发麻、眩晕、恶心、呕吐等;极少有昏迷、过敏性休克等。

急救措施:1、立即用肥皂水或3%氨水、或5%~10%小苏打溶液冲洗伤口,忌用碘酊或酸性药物冲洗或涂擦伤口。2、用雄黄、甘草各等份研成细末后,用菜油调匀涂患处,或用季德胜蛇药调成糊状,涂擦在伤口周围。3、民间用雄鸡口内唾液涂抹伤口也有疗效。

二、蝎子咬伤:蝎子又称“全虫”,被它螫伤后,局部可出现一片红肿,有烧灼痛,中心可见螫伤痕迹,轻者一般无症状。如中毒严重,有头痛、头晕、流涎、流泪、畏光、嗜睡、恶心呕吐、口舌强直、呼吸急促,大汗淋漓及肌肉痉挛等症状。

急救措施:l、先将残留的毒刺迅速拔出,在咬伤处上端(肢体近心端23厘米处),用止血带或布带扎紧,每15分钟放松12分钟。2、用吸奶器,拔火罐吸取含有毒素的血液。3、用3%氨水,0.1%高锰酸钾溶液,5%小苏打溶液等任何一种清洗伤口。4.用南通蛇药或鲜蒲公英的白色乳汁外敷伤口。紧急情况下,用自己的尿液反复冲洗患处。

、毛毛虫螫伤:毛毛虫体表有毒毛,呈细毛状或棘刺状。被螫伤后,毒毛留在体内,因而局部痛痒刺痛,烧灼感,一段时间后则患处痛痒加重,甚至溃烂。严重的还可引起荨麻疹、关节炎等全身反应。

急救措施:l、先在放大镜观察下,用刀片顺着毒毛方向刮除毒毛,然后在患处涂擦3%氨水。2.用南通蛇药外敷患处,也可用七叶一枝花或鲜马齿苋捣烂外敷。如瘙痒灼痛,外擦无极膏。3、伤口溃烂时,用红霉素软膏涂擦。

、蜂螫伤:人被螫伤后,轻者局部出现红肿热痛,也可有水泡、瘀斑,局部淋巴结肿大,数小时或12天自行消失。如果身体多处被蜂群螫伤,会引起发热、头晕、头痛、恶心、烦燥不安和昏厥等全身症状。对蜂毒过敏者,可引起荨麻疹、呼吸困难,危及生命。

急救措施:1、仔细检查伤处,若螫针弃于伤处,应先将它拔出。2.用肥皂水或5%小苏打溶液、或3%氨水、食盐水等任何一种液体冲洗伤口。若被黄蜂螫伤,要用食醋洗敷。3、患处用季德胜蛇药或六神丸研末外敷,也可用大蒜或生姜捣烂取汁涂敷。4、有过敏反应者,口服抗过敏的扑尔敏、息斯敏、强的松等任何一种药。

、毒蜘蛛咬伤:毒蜘蛛主要指“红蜘蛛”,又叫“黑寡妇”。它的毒液中含有神经毒蛋白,咬伤后,伤口处会发生肿胀、肤色变白,有剧烈痛感。同时,会引起严重的全身反应,表现为全身软弱无力、头晕、恶心呕吐、腹肌痉挛、发烧、畏寒、休克。甚至死亡。

急救措施:1、立即用止血带或绷带等紧扎伤口上方(肢体近心端23厘米处),每隔15分钟左右放松1分钟。2、对伤口作“十”字形切口,然后用力将毒液向外挤出,或用吸奶器、拔火罐将毒液吸出。3、用石炭酸烧灼伤口,放松止血带。也可局部涂以 2%碘酊。 4、用南通蛇药涂敷或用生姜捣烂取汁,加清香油调和擦患处。民间用挑叶捣烂取汁敷患处也有效。

、蚂蝗咬伤:蚂蝗原名叫“水蛭”,常以身上的吸盘叮咬人后在皮肤上吸血,同时分泌水蛭素和组织胺样的物质,使伤口麻醉、血管扩张、流血不止,并使皮肤出现水肿性丘疹、疼痛。

急救措施:1、切记不要将蚂蝗虫体硬性拔掉,一旦蚂蝗被拉断,其吸盘留在伤口内容易感染,溃烂。2、在蚂蝗叮咬部位的上方轻轻拍打,使其松开吸盘而掉落,也可用烟油,食盐,浓醋,酒精等滴撒在虫体上,使其自行脱落。3、虫体脱落后,若伤口血流不止,用于纱布压迫止血12分钟。血止后,再用5%小苏打溶液洗净伤口,涂抹碘酊。如伤口再出血,敷一些云南百药粉。

七、毒蛇咬伤:毒蛇咬伤的急救原则是及早防止毒素扩散和吸收,尽可能地减少局部损害。蛇毒在35分钟即被吸收,故急救越早越好。

1、先分清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毒蛇咬伤通常见两个或一个或三个比较大而深的牙痕。无毒蛇咬伤常见四排细小牙痕。但一些情况下伤口可能模糊不清。

2、处理原则:若不知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应按毒蛇咬伤处理。如受伤者单独在野外时,不要惊惶失措地奔跑,而应使伤口部位尽可能放低,并保持局部的相对固定,以减慢蛇毒的吸收。同时立即去附近医院治疗。

3、早期绑扎伤肢:在咬伤肢体近侧约510厘米处用止血带或橡胶带等绑扎,以阻止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然后用手挤压伤口周围或口吸(口腔粘膜破溃者忌吸),将毒液排除体外。结扎要迅速,在咬伤后2-5分钟内完成。此后每隔15分钟放松1-2分钟,以免肢体因血循环受阻而坏死。注射抗毒血清后,可去掉结扎。

4、冲洗伤口:清水、冷开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再用生理盐水、0.1%高锰酸钾或净水反复冲洗伤口。

5、排毒:咬伤在24小时以内者,经过冲洗处理后,用消毒过的小刀以牙痕为中心切开伤口成“十”或“艹”形,这样可使毒液流出,亦可用吸奶器或拔火罐吸吮毒液。但口不宜过深,以免损伤血管。不断挤压伤口20分钟。被蝰蛇,五步蛇咬伤,一般不作刀刺排毒,因为它们含有出血毒,会造成出血不止。直接用口吸时,必须保证没有口腔粘膜溃疡、龋齿等情况。 若有蛇牙残留宜立即取出。切开或吸吮应及早进行,否则效果不明显。

6、局部破坏蛇毒:可选用下列方法: ①烧灼法:用火柴头4~6个,放于伤口上点燃烧灼,连续3~5次。适用于牙痕较浅的蛇伤,如蝮蛇、银环蛇咬伤,或用于伤口流血水止,不宜于扩创者。 ②寒药法:用如米粒大的高锰酸钾,塞于伤口内,数分钟后冲洗掉;或选用食盐、明矾、雄黄等塞入伤口亦可。 ③注药法:用0.5%高锰酸钾注射液3~5毫升,作伤口浸润注射,1次即可。为防止疼痛,可先用0.5%~1%普鲁卡因在肿胀部位皮下作环状封闭。

7、局部用药:南通蛇药(首次20片用烧酒30毫升加温开水服下,以后每6小时l0)

  8、人工呼吸:银环蛇、金环蛇咬伤后昏迷的重病人可采取人工呼吸维持。

  9、抗蛇毒血清治疗:抗蛇毒血清应用越早,疗效越好。但遗憾的是因为保存困难,只有极少数医院储备有抗毒血清。

  10.应用激素、利尿剂及支持疗法,对症处理。早期可用速尿20~40毫克肌肉注射,或20%甘露醇250 ~300毫升静脉滴脉,促使血内蛇毒加速排泄,缓解中毒症状。必要时可重复应用。肾上腺皮激素的应用可以减轻蛇毒中毒症状,有利于病情的缓解和恢复。用量大小视病情的轻重而定,一般每次用氢可400毫克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2次;或用Dex每日10~30毫克,加入5%10%葡萄糖液中滴注,病情有缓解后逐渐撤退

扭伤

概述:

扭伤是旋转、牵拉或肌肉猛烈而不协调的收缩等间接暴力,使关节突然发生超出生理范围的活动时,引起肌肉、肌腱、韧带、筋膜、关节囊等组织产生撕裂、断裂或移位等,以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皮色紫青为主要表现的损伤性疾病。

病因:

1、过度的运动。

  2、运动前没有进行合理的热身。

  3、身体适应性太差。

  症状:

  1、使用扭伤肌肉会产生疼痛并无法运动到位

  2、皮肤产生淤血、擦伤。

  3、肿胀。

急救方法

  总的来说,当发生运动伤害时,最好要马上处理。处理的原则有五项。

保护休息冰敷压迫抬高

一、急性期

  首先要区分伤势轻重。一般来讲,如果自己活动时扭伤部位虽然疼痛,但并不剧烈,大多是软组织损伤,可以自己医治。如果自己活动时有剧痛,不能站立和挪步,疼在骨头上,扭伤时有声响,伤后迅速肿胀等,是骨折的表现,应马上到医院诊治。踝扭伤后48小时内,应用冰敷抬高压迫予以警急处理。病患可先用弹性绷带或充气式固定器加以压迫防止进一步肿胀,同时将下肢抬高增加静脉血回流以防肿胀。此时更是冰敷的最佳时机,将冰块包上毛巾或者在夏季可以用冰凉的山泉水沾湿毛巾就是最简单的冰敷用具。冰敷目的在防止内出血持续。按照每小时敷二十分钟进行,但需避免冻伤。要正确使用热敷和冷敷。热敷和冷敷都是物理疗法,作用却截然不同。血遇热而活,遇寒则凝,所以在受伤早期宜冷敷,以减少局部血肿;在出血停止以后再热敷,可加速消散伤处周围的瘀血。一般而言,受伤2448小时后始用热敷。

二、亚急性期

  此期可开始接受物理治疗,患者居家患部可泡热水,在水中不痛范围内轻轻活动5分钟,随后泡冷水于水中静止一分钟,如此反复冷热交替。平时走路最好穿上护踝。这时可以进行一些药物治疗。伤处可贴膏药或者敷消肿散同时还可内服跌打丸。在敷药前可按摩伤处,用双手拇指轻轻揉动,揉动方向是从下至上,这样既能止痛又能消肿。

三、慢性期

  可开始小步慢跑,或者活动扭伤部位。最好穿护踝或贴扎再跑,更可练习跑八字,但对踝关节扭伤来说还不能跳。一般而言跳上去没事,下来时很容易再扭到。即使治疗得当,最好也要等六周再渐渐恢复原来运动量。在此之前锻练小腿足外翻肌肉,是确保不再扭到的关键。

腰椎间盘突出症

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腰间盘相当于一个微动关节,是由透明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分布在腰椎骨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所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脱出,压迫腰椎神经,从而出现腰腿放射性疼痛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引起腰腿痛最主要的原因,占骨科门诊下腰痛患者的10%15%,和因腰腿痛住院病例的25%40%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最多见的症状为疼痛,可表现为腰背痛、坐骨神经痛,典型的坐骨神经痛表现为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至跟部或足背的放射痛。据临床统计,约95%的腰突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痛,80%的患者有下肢痛。特别是腰痛,不仅是腰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

  疼痛发生主要是由于突出、变性的髓核对邻近组织(主要为窦椎神经及脊神经根)的刺激与压迫,同时髓核内糖蛋白等生物物质溢出,释放组胺等引起局部化学性炎症,引起的化学性和机械性神经根炎所致,引起或轻或重的慢性腰腿痛。而且腰椎的退变也往往同时发生在腰部的其他组织,如腰椎间小关节,韧带,腰部肌肉等,造成这些组织局部的慢性炎症,引起疼痛。两个因素相互作用,互相加重,使腰腿痛进行性发展。

发病原因

一、退行性变

  目前认为,其基本病因是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退行性变是一切生物生、长、衰、亡的客观规律,由于腰椎所承担的特殊的生理功能,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比其他组织器官要早,而且进展相对要快。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所谓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即由于椎间盘受体重的压迫,加上腰部又经常进行屈曲、后伸等活动,易造成椎间盘的挤压和磨损,尤其是下腰部的椎间盘,从而产生退行性改变。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是本病发生的基础。

二、其他因素

  1、外力作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部分人往往存在长期腰部用力不当、过度用力姿势或体位的不正确等情况。例如长期从事弯腰工作的煤矿工人和建筑工人需经常弯腰提举重物。这些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的损伤日积月累地作用于椎间盘,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2.、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

  (1 椎间盘在成人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也较差,特别是在退变产生后,修复能力更加微弱。

  (2 椎间盘后外侧的纤维环较为薄弱,而后纵韧带在腰5、骶1平面时宽度显著减少,对纤维环的加强作用明显减弱。

  (3 腰骶段先天异常:腰骶段畸形可使发病率增高,这些异常常造成椎间隙宽度不等,并常造成关节突关节受到更多的旋转劳损,使纤维环受到的压力不一,加速退变。

3、种族、遗传因素:有色人种发病率较低;例如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等发病率较其他民族明显要低。

常见的诱发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因素是椎间盘退变,但某些诱发因素可致使椎间隙压力增高,引起髓核突出。此种诱发因素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年龄因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好发年龄在30-50岁。平均手术年龄在40岁。因此退变可能是其重要因素。

  2. 身高与性别:有人认为身材过高也会易发腰突症。而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5倍。

  3. 增加腹压:临床上有约1/3的病人在发病前有明确的增加腹压的因素,如剧烈的咳嗽,喷嚏,屏气,用力排便等。使腹压增高,破坏了椎节与椎管之间的平衡状态。

  4. 不良体位:人在完成各种工作时,需要不断更换各种体位以缓解腰部应力,如长期处于某一体位不变,即可导致局部的累积性损伤。特别是长期处于不良姿势更容易诱发本病。

  5. 职业因素:重体力劳动者发病率最高,白领劳动者最低。汽车驾驶员由于长期处于颠簸和振动状态,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大且反复变化,也易诱发椎间盘突出。

6. 受寒受湿:寒冷或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可能造成退变的椎间盘破裂。

临床表现:

  1、腰部疼痛:腰痛是大多数本症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少数病人只有腿痛而无腰痛,所以说并不是每一个患者一定会发生腰痛。还有一些患者先出现腰痛,一段时间后出现腿痛,同时腰痛自行减轻或消失,来就诊时仅主诉腿痛。痛多为刺痛,常伴有麻木、酸胀的感觉。

  2、下肢放射痛:腰腿痛在外伤、劳累和受寒后容易发作,每次时间约23周,可以逐渐缓解。在发作时如卧床休息,疼痛往往减轻。从事重体力劳动尤其是反复弯腰活动者发生腰腿痛几率高。还有缺乏锻炼的人,腰背部肌力差,即使偶尔弯腰抬重物或腰部扭伤,也易诱发腰腿痛。任何使腹压增加的因素如咳嗽、用力排便、大笑、喷嚏、抬举重物、慢性咳嗽等,都容易诱发腰腿痛,或使已发生的腰腿痛加重。

  3、脊柱侧凸:这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减轻疼痛所采取的姿势性代偿畸形。表现是腰椎在向左侧或右侧弯曲,在背部触摸正中位置的棘突可以发现棘突偏歪,但这并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有体征,约50%的正常人也有脊柱棘突偏歪。

  4、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跛行多为间歇性,即行走一段距离路程后出现下肢疼痛,无力,弯腰或蹲下休息后症状可缓解,仍能继续行走。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逐渐缓慢加重,出现上述症状之前的站立时间或者行走距离逐渐缩短行走距离越短,病情越重。

  5、感觉麻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中,有一部分不会出现下肢的疼痛,而仅出现肢体的麻木感,这多数是因为椎间盘组织压迫神经的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引起的。大腿外侧是常见的麻木区域,当穿衣裤接触时可以有烧灼感,长时间站立可加重麻木感。大腿外侧感觉障碍的原因多为纤维环膨出或关节退变,而并非由于椎间盘突出。

诊断鉴别

一、症状诊断

  1、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二者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之诱因。疼痛具有以下特点:

  (1)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如为腰3-4间隙突出,因腰4神经根受压迫,产生向大腿前方的放射痛。

  (2)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

  (3)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卧床体位: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病例在各种体位均疼痛,只能屈髋屈膝跪在床上以缓解症状。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有间歇性跛行

  2脊柱侧弯畸形:主弯在下腰部,前屈时更为明显。侧弯的方向取决于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如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前方,躯干一般向患侧弯。

  3、脊柱活动受限: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使腰肌呈保护性紧张,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由于腰肌紧张,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脊柱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制,前屈或后伸时可出现向一侧下肢的放射痛。侧弯受限往往只有一侧,据此可与腰椎结核肿瘤鉴别。

  4、腰部压痛伴放射痛: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患侧棘突旁有局限的压痛点,并伴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此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5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患者双下肢伸直仰卧,检查者一手扶住患者膝部使其膝关节伸直,另一手握住踝部并徐徐将之抬高,直至患者产生下肢放射痛为止,记录下此时下肢与床面的角度,即为直腿抬高角度。正常人一般可达80度左右,且无放射痛。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即检查者将患者下肢抬高到最大限度后,放下约10度左右,在患者不注意时,突然将足背屈,若能引起下肢放射痛即为阳性。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该试验阳性无统一的度数标准,应注意两侧对比。患侧抬腿受限,并感到向小腿或足的放射痛即为阳性。有时抬高健肢而患侧腿发生麻痛,系因患侧神经受牵拉引起,此点对诊断有较大价值。

  6神经系统检查:腰3-4突出(腰4神经根受压)时,可有膝反射减退或消失,小腿内侧感觉减退。腰4-5突出(腰5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前外侧足背感觉减退,伸及第2趾肌力常有减退。腰51间突出(骶1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外后及足外侧感觉减退,第345趾肌力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神经压迫症状严重者患肢可有肌肉萎缩

二、辅助检查

  1X线:腰椎间盘所包括的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密度均较低,在X线下并不显影,因此临床上腰突症患者的腰椎X线平片可仅有一些非特异性的变化,甚至无异常变化。但X线能发现腰椎的退行性改变和结构异常,对提示椎间盘的退变有重要意义,并且能排除其他的一些腰椎疾患,如腰椎结核、肿瘤和腰椎滑脱等。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病史、体征和X线平片即能作出初步的诊断。

  2CT检查:腰椎的CT可以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脊膜受压的情况,同时还可显示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椎管和侧隐窝狭窄等情况。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准确率达到80%92%

  3、核磁共振(MRI):核磁共振没有辐射,可以多方位成像(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和斜面),对解剖细节显示较好,对组织结构的细微病理变化更敏感(如骨髓的浸润),可以排除神经和脊柱肿瘤等。对于一些落到椎管的髓核组织也不会遗漏。

疾病治疗

一、传统中医保守治疗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一直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尤其传统膏药外治法具有无痛苦、无并发症、安全便捷、疗效肯定等优点,早已成为众多患者所首选之治疗方案。

二、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疗法,约80%以上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均可得到缓解。其主要疗法有:

  1 卧床休息;

  2 牵引治疗;

  3 推拿按摩治疗;

  4 物理治疗;

  5 消炎镇痛药物的治疗,主要有:扶他林等,此类药物适合于大多数病人,但少数病人有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胃痛、腹泻等,有消化道溃疡的病人慎用或禁用;所以要注意口服药的副作用,建议使用外用中药:黄家粉包 ,治疗效果会更好,使用方便,不过敏,没有副作用,疗效彻底。

  6 减轻神经根水肿药物的应用,如甘露醇、激素等,这类药物的消炎镇痛作用非常突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发作期尤其明显,但甘露醇对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激素在停止用药容易出现症状反跳现象;

  7 膏药治疗:由于膏药具有较高的稠度,故而其具备有效成分含量高、析出速度缓慢、作用长期持久、局部疗效切实等一系列优点。

  8、食物疗法:骨科专家指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而言,食疗是一种很不错的辅助治疗方法。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安排饮食,宜服用高钙低脂精蛋白的食物,如鱼虾类、牛奶、海鲜、核桃,并多吃蔬菜、水果及豆类食品。但腰椎长出骨刺的病人则不宜摄取太多钙质。病人应保持乐观情绪,补足营养。

三、针灸治疗

  1、体针

  2、耳针

四、微创治疗

  微创治疗是近年来医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治疗手段,代表着医学的新方向。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治疗具有不开刀、无痛苦、不出血、零损伤、恢复快等显著优势,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欢迎。

  微创治疗方法的目的是消除腰椎间盘突出的髓核以解除对神经的压迫。微创治疗技术采用可视设备,创口不足一厘米有些甚至不足一毫米。消融或摘除髓核,从根本上解除致病因素,因而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微创方法治疗腰椎病有很多种方法,具有创口小,痛苦小等特点,一般治疗腰椎病治疗过程不会超过一个小时,其中“AD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只需30分钟,第二天即可下床行走。

五、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原则是严格无菌操作,尽量保留不必去除的骨结构和软组织结构,以最小的创伤达到足够的显露,仔细彻底地去除病变组织,达到治疗目的。传统的椎间盘摘除术有开窗法、半椎板切除以及全椎板切除等方法。

手术并发症腰突症的手术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手术,已经过几十万例、上百万例患者的检验。但任何操作都具有一定的风险,腰突症手术也不例外。手术相关并发症有术中出血、血管损伤、硬脊膜损伤、马尾神经损伤、神经根损伤等。手术后围手术期有可能出现休克、深静脉栓塞,呼吸困难、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尿路感染,腹胀呕吐等全身并发症。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异常,迅速给予正确处理。

  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手术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疾病预防

  预防此病发生是很重要的,要求平时注重腰部锻炼,起居要避风、寒、湿,劳逸结合,饮食结构要合理。预防工作应从学校、家庭、工作和职业前训练开始,要了解正确的劳动姿势,注意劳动保护,避免加速腰椎间盘退变和在腰椎间盘退变基础上的损伤。

  1. 坚持健康检查:青少年或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应注意检查有无脊柱先天性或特发性畸形。对于从事剧烈腰部运动工作者,

  2. 改正不良的劳动姿势。避免久坐久站。

  3. 加强肌肉锻炼:强有力的背部肌肉,可防止腰背部软组织损伤,腹肌和肋间肌锻炼,可增加腹内压和胸内压,此有助于减轻腰椎负荷。如可以经常进行游泳等体育锻炼等。

  4. 使用硬板软垫床,睡眠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之一。床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人的健康,过软的床垫不能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所以最好在木板上加110厘米厚的软垫。

  5. 避免体重过重。

  6. 注意保暖。

  7.避免高负荷运动。

  8.避免突然用力,避免冲击。

颈椎病

概述: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多发在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好发群体

  1.长时间低头看书、坐办公室人员:长期保持头颈部处于单一姿势位置,导致局部过度活动,损伤局部椎间盘、韧带等,易发生颈椎病。

  2.头颈部外伤人员:头颈部外伤并不直接引起颈椎病,但却往往是颈椎病产生症状的加重因素,一些病人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膨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造成颈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中,外加颈部外伤常诱发症状的产生,甚至瘫痪发生。在不适当的颈部按摩也常有瘫痪发生的报道。

  3.不良姿势:如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高枕,坐位睡觉等;卧车上睡觉,睡着时肌肉保护作用差,刹车时易出现颈部损伤。

  4.颈椎结构的发育不良:先天性小椎管也是发病基础。颈椎中央椎管、神经根管狭小者颈椎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1倍。

疾病症状

  颈椎病的症状非常丰富,多样而复杂,多数患者开始症状较轻,在以后逐渐加重,也有部分症状较重者。常以一个类型为主合并有其它几个类型一起,称为混合型颈椎病。

  主要症状是:

  1、颈肩酸痛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

  2、一侧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握物无力,有时不自觉的握物落地。

  3、其严重的典型表现是: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二脚麻木,行走时如踏棉花的感觉。

  4、最严重者甚至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

  5、常伴有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

  6、有的伴有头晕,房屋旋转,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卧床不起,少数可有眩晕,猝倒。

  7、当颈椎病累及交感神经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二眼发胀、发干、二眼张不开、耳鸣、耳堵、平衡失调、心动过速、心慌,胸部紧感,有的甚至出现胃肠胀气等症状。也有吞咽困难,发音困难等症状。

  多数起病时轻且不被人们所重视,多数能自行恢复,时轻时重,只有当症状继续加重而不能逆转时,影响工作和生活时才引起重视。如果疾病久治不愈,会引起心理伤害,产生失眠、烦躁、发怒、焦虑、忧郁等症状。

诊断鉴别

辅助检查

  1、颈椎 X 线片:颈椎病X片常表现为颈椎正常生理曲度消失或反张,椎间隙狭窄,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在颈椎的过伸过屈位片上还可以观察到颈椎节段性不稳定。

  2、颈椎CT:可更清晰的观察到颈椎的增生钙化情况,对于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

  3、颈椎MRI: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常规作为术前影像学检查的证据用以明确手术的节段及切除范围。

鉴别诊断

  临床出现颈椎病的症状,但也要与非颈椎病引起的症状相鉴别。如同样有眩晕症状,应先排除耳源性眩晕,前庭功能紊乱,听神经瘤等。还有脑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此外同样是颈肩上肢痛,也要与诸如落枕、肩周炎,胸廓出口综合症,网球肘,腕管综合症。风湿性肌、关节炎,脊柱炎肿瘤等相鉴别。

疾病治疗

保守治疗

  1、口服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疼痛、局部消炎、放松肌肉治疗,对于颈椎不稳等继发的局部软组织劳损等疗效较明确,但不能从根本上治疗颈椎病。对于伴有四肢无力或麻木的患者来说,还可以使用神经营养药物辅助康复,促进受压神经的恢复。

  2、牵引法:通过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之间的相互平衡,使头颈部相对固定于生理曲线状态,从而使颈椎曲线不正的现象逐渐改变,但其疗效有限,仅适于轻症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且在急性期禁止做牵引,防止局部炎症、水肿加重。

  3理疗:理疗法是物理疗法的简称。就是应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种物理因子,如声、光、电、热、磁等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但其作用也较微弱,不能从根本上治疗。且经常理疗易对皮肤产生烫伤。

  4、中医疗法

手术治疗

  对颈椎病诊断明确,神经根压迫症状严重,保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者应采取手术治疗,而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即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走路无力、行走不稳等症状的患者,则应尽早实行手术治疗,以获得良好的恢复效果,因这类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神经压迫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而对于椎动脉和交感神经兴奋型的患者,手术效果相对来说就不太确切。

疾病预防

  1、颈椎病患者需定时改变头颈部体位,注意休息,劳逸结合。抬起头并向四周各方向适当地轻轻活动颈部,不要老是让颈椎处于弯曲状态。伏案工作不宜一次持续很长时间,超过2个小时以上的持续低头工作,则难以使颈椎椎间隙内的高压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恢复缓解,这样会加重加快颈椎的退变。

  2、已经有颈椎病症状的患者,应当减少工作量,适当休息。症状较重、发作频繁者,应当停止工作,绝对休息,而且,最好能够卧床休息。这样在颈椎病的治疗期间,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促使病情早日缓解,机体早日康复。

  3、颈椎病患者在工作中应该避免长时间吹空调,电风扇. 由于颈椎病的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寒冷和潮湿容易加重颈椎病的症状。应当尽量减少在气温过低或者寒冷潮湿的条件下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的时间,以防止颈椎病症状的出现,或者颈椎病诱发颈肩背部酸痛的症状。

  4、颈椎病患者应当避免参加重体力劳动,提取重物等等,平常应当注意保护颈部,防止其受伤。上肢应该避免提取重物, 当上肢提重物时,力量可以经过悬吊上肢的肌肉传递到颈椎,从而使颈椎受到牵拉,增加了颈椎之间的相互压力。颈椎病患者在参加重体力劳动后症状有可能会加重。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e9be8b2aa00b52acfc7cacf.html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