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发布时间:2019-07-09 13:03: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 欧洲宗教改革》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欧洲中世纪曾经被称为笼罩着宗教灵光的“黑暗时代”。以罗马教廷为首的天主教会处于当时欧洲“万流归宗”的地位。这一时期天主教会势力扩大的措施或因素不包括( )

A. 整顿教会拓展势力

B. 组织十字军东征

C. 封建割据势力强大,王权衰弱

D. 教权高于王权

2.有历史学家认为:“路德开始是一个改革家,但最终却成为一个革命家。”路德最终成为“革命家”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路德提出“因信称义”,改良教会

B. 路德挑战教皇,建立新教

C. 路德领导了德国农民战争

D. 路德改革促使民族国家出现

3.路德认为,“上帝是全能的,但是,信者就是上帝”。“上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使他的意念服从于我们的意志。”上述观点( )

A. 培育了精神生活中的个人自由倾向

B. 树立起了躬行勤俭的个人神职观念

C. 以人的无上价值否定了上帝的存在

D. 强调依赖上帝获得救赎的信仰原则

4.下列对14~16世纪西欧社会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欧洲宗教“异端”运动高涨

B. 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

C. 天主教会对西欧的控制受到挑战

D. 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

5.在中世纪欧洲的反封建斗争中,人们常用宣传“异端”宗教思想的手段,主要目的是( )

A. 揭露封建制度的腐败和黑暗

B. 否定天主教和神学的作用

C. 反对教会的盘剥和腐败

D. 宣传人文主义思想

6.宗教改革体现了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

A. 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B. 有利于追求自由幸福

C. 有利于建立平等社会

D.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7.宗教改革家提出:“一个人是否能得到救赎,不在于任何其他原因,而是由上帝的永恒判决决定的。”对此材料中观点理解合理的是(  )

A. 否定教会和教皇的权威

B. 是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观点

C. 符合地主阶级掌握政权的需要

D. 反对信仰宗教,倡导自我奋斗

8.下列情况,中世纪的欧洲人民不可能经历的是( )

A. 出生时由牧师实行洗礼

B. 在学校中学习哥白尼的日心说

C. 到教堂举行结婚仪式,由神职人员主持

D. 每周都到教堂参加宗教仪式

9.西欧的宗教改革中英国的宗教改革最具独特之处,表现是(  )

A. 反对罗马天主教会

B. 确定“教随国定”的原则

C. 最激进,符合资产阶级利益

D. 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

10.16世纪初,西欧各国开始掀起宗教改革浪潮的直接原因是(  )

A. 罗马教皇的黑暗统治

B. 文艺复兴唤醒了沉睡的人们

C.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 各国世俗封建主的残酷剥削

11.下列加尔文宗教改革主张中对资产阶级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起促进作用的是( )

A. 主张《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B. 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成功

C. 主张实行共和式的长老制

D. 废除天主教的主教制度和烦琐的宗教仪式

12.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 )

A. 否定教皇地位

B. 个人宗教信仰自由

C. 否定封建特权

D. 宣扬《圣经》精神

13.1525年7月,路德与一位曾经当过修女的姑娘喜结良缘。这个消息传开以后,引起轩然大波。在罗马,人们怒不可遏。路德的一位朋友也担心这一举动可能损害他的威信。但是,路德就这样跨出了转向市民生活的第一步,不少宗教界人士随之纷纷仿效。这一事件不能说明(  )

A. 路德主张神职人员也可以结婚生子

B. 路德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非凡的胆识

C. 宗教改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D. 宗教改革后,宗教不复存在

14.《欧洲文艺复兴史》中写道,“《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文中的“他”划燃火柴的地点位于下图中的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至今,加尔文派信徒主要分布地区不包括(  )

A. 瑞士 B. 英国 C. 法国 D. 德国

16.恩格斯在评价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威克里夫的宗教主张时说,他是城市异教的著名代表,他主要追求的是“廉价的教会”。恩格斯称威克里夫为“城市异教的著名代表”,主要是因为其主张代表了(  )

A. 城市教会的利益

B. 城市贵族和市民的利益

C. 资产阶级的利益

D. 英国国王的利益

17.马丁·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是( )

①都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②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③都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④都有利于王权的专制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18.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30万古尔登的财富,这个数目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年均收入高出好几倍,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表明(  )

A. 德意志为教皇贡献了许多财富

B.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社会地位较低

C. 德意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D. 罗马教廷对德意志进行疯狂的掠夺

19.2013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6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论述了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A. 把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 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C. 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D.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20.德国宗教改革的最大作用是(  )

A. 摆脱了罗马教廷的宗教束缚

B. 德国教徒能够阅读到德文《圣经》

C. 完成了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D. 建立服务资产阶级的廉价教会

二、 综合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二路德并未采取步骤把他的肯定命题(注:《九十五条论纲》)散布民间。他只邀请学者来辩论以及显要者来阐释,但别的人暗暗地把肯定命题译成德文并交给报界。不久它们便成了德意志人的话题……他(路德)形容自己像一个人黑夜在一间古老教堂尖塔上攀登盘旋的楼梯,在漆黑中他伸出手臂平衡自己,他的手抓到一条粗绳,立时钟声大响,使他大吃一惊。

——罗伦培登《这是我的立场——马丁·路德传记》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路德想要“平衡自己”,却“立时钟声大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源于德国的社会条件。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封建制度的巨大的国际中心是罗马天主教会。它把整个封建的西欧(尽管有各种内部战争)联合为一个大的政治体系,同闹分裂的希腊正教徒和伊斯兰教的国家相对抗。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一圈神圣的灵光。它按照封建的方式建立了它自己的教阶制。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材料二 法国和英国的君主们所拥有的新力量,多半来源于他们与新兴的商人阶级所结成的非正式联盟。君主保护市民们不受频繁的战争和封建主任意征收的苛捐杂税的侵害,而市民们则向君主提供财政支援作为报答。随着民族君主的力量日渐增强、国家机构逐渐完备,君主们在动员人力物力以及从事海外冒险事业方面,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天主教会采用哪些手段把西欧联合为一个政治体系?这一体系的实质是什么?

(2)据材料二回答,法国和英国封建君主战胜教皇权威的原因和影响。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比较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的历史,即从13世纪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这种色彩……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材料二 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身“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加尔文教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加尔文的教会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主、主教和领主吗?

——恩格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

(2)马丁•路德提出的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回答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信条对上帝的共同态度是什么。加尔文教比路德教进步的表现是什么?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考查天主教势力扩张的措施和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B.C都是天主教会势力扩张的措施和因素,D是天主教会势力强大的表现,不是原因。所以选D。

2.【答案】B

【解析】马丁·路德确立了与罗马教廷说教不完全相同的新教派,严重冲击了罗马教廷的神权统治,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因此选B。

3.【答案】A

【解析】由“信者就是上帝”“他使他的意念服从于我们的意志”可知上帝的意志服从个人的意志,故本题选A。

4.【答案】D

【解析】启蒙运动兴起的时间是在17~18世纪,与题干不符。 

5.【答案】C

【解析】教会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持奢靡的生活,对西欧各国进行盘剥,将反对它的人斥为“异端”。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注意结合史实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当时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就是发展资本主义。

7.【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观点是加尔文的“先定论”;符合资产阶级发家致富的观点;并不反对信仰宗教,只是以一种宗教改革代替另外一种宗教。故B、C、D错误。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考查中世纪教会控制西欧的史实。中世纪的欧洲,思想文化以及教育等领域均被教会垄断。哥白尼的日心说是对当时教会支持的地心说的极大冲击,是当时教会极力禁止的,所以B项不可能出现。

9.【答案】D

【解析】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是在国王的领导下,自上而下的发动,摆脱罗马天主教的控制,故选D。

10.【答案】B

【解析】A、C两项是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宗教改革针对的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因此,D项不符合题意。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考查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内容。加尔文认为财富是蒙上帝恩赐的人获得成功的标志,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成功。这与题目中提到的“对资产阶级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起促进作用”相符。所以选B。

12.【答案】B

【解析】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观点都强调了上帝在人的心中,人的精神自主权在于自己,否定了教皇作为上帝代言人的身份和特权。也就是说,宗教改革中的人文精神是从神学的角度解放人的思想,鼓励人去创造,提倡人自己的精神。

13.【答案】D

【解析】宗教改革后,宗教的影响力下降,但并不是不复存在。

14.【答案】C

【解析】《九十五条论纲》为马丁·路德的著作,他在德国开始了宗教改革,故“划燃火柴的地点”是德国,图中①为英国,②为法国,③为德国,④为瑞士,故C正确。

15.【答案】D

【解析】德国信奉路德派新教。

16.【答案】B

【解析】威克里夫主张宗教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和教士,宗教教规及仪式完全没有必要,这实际上代表了城市贵族和部分市民不满教会掠夺,要求发展工商业的需要。

17.【答案】C

【解析】马丁·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都是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所以都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为了自身发展而进行的运动,所以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确定了“教随国定”原则的是德国的宗教改革,所以不符合题意要求。有利于王权的专制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是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所以答案选择C项。

18.【答案】D

【解析】16世纪初,德意志地区处于政治上的分裂状态,罗马教皇利用其分裂,把它当做重要的搜刮对象,从那里掠走大量财富,德意志地区的大量财富纷纷流向罗马。

19.【答案】C

【解析】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家虽反对正统的基督教,但对神依然显示出无比的尊敬,他们判定事物均以神为绝对权威。“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说明马丁·路德仍从神学角度论证问题。“人人都可以”体现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故选C。

20.【答案】A

【解析】宗教改革作为欧洲近代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最大的历史作用是思想解放,即使人们从天主教会的宗教束缚中摆脱出来。

21.【答案】(1)主张:因信称义;简化圣礼;反对教皇对德国的掠夺;主张世俗王权统治。

(2)理解: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改革。

条件: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与经济掠夺:近代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人文主义影响。

【解析】第(1)问“主张”结合“不再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和所学知识综合概括作答;第(2)问“理解”依据“他只邀请学者来辩论以及显要者来阐释……不久它们便成了德意志人的话题”和所学知识“宗教改革兴起的背景”分析理解;“社会条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作答。

22.【答案】(1)手段:①整顿教会,建立封建性的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加强对教会组织的控制;②与封建王权进行权力争夺,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廷;③组织“十字军东征”,对抗东正教和伊斯兰教国家,以扩张天主教的势力;④对民众进行蒙昧和禁欲的说教,以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

实质: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2)原因: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支持封建君主与封建割据势力、教皇势力进行斗争。

影响: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概括中世纪时天主教会发展势力的手段。第(2)题可从资本主义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支持方面分析,影响是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23.【答案】(1)因为中世纪的欧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在15、16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他们进行的反封建斗争往往采取宗教神学“异端”的形式。

(2)因信称义。

(3)信仰上帝。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

【解析】本题以欧洲宗教改革为考查目标,回答问题时,一要注意紧扣材料含义分析,如从“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主……”分析可知是反对专制王权,可见,加尔文教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二要把握基督教在西欧封建社会的地位,三要结合宗教改革的时代背景来分析。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e3f86a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0.html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