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楚辞》各一首 教案 练习题

发布时间:2011-10-17 10:00: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诗经》《楚辞》各一首

练习题

一、给下列划线注音:

参差菜( 窈窕 车错

旗( 凌余阵兮余行(

四马( 秦弓(

二、给下列划线解释:

1、在河洲(

2、钟鼓乐

3两轮兮四马(

4既勇兮又武( )(

5余阵兮 )(

6、君子好逑( )

7参差荇菜(

8刚强兮不可凌(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 操吴戈兮被犀甲 _______________,解释为__________

2 霾两轮兮絷四马 _______________,解释为__________

3 出不入兮往不反 _______________,解释为__________

四、填空:

1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_,它收集了从________________时的诗歌共305篇,所以又称“诗或诗三百”分为风、________三部分,其中《关雎》属于_____,它常用的表现手法是 。它是著名的民间 诗。

2 楚辞是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发展的一种诗歌样式,而后世的《楚辞》是西汉末年刘向辑录屈原、宋玉及汉代人模拟的作品所编的一部诗歌总集。屈原的代表作是《 》,因此后人亦称楚辞为“

3 屈原,名____,字_____,战国时_____国人。是伟大的 诗人。

4 我们说的“独领风骚”中“风骚”指的是《诗经》中的________ 《楚辞》中的_ ___ _

5 《关雎》是一首民间的_________诗,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的追求和思念。诗中用了比兴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国殇》这首诗的前一部分生动地叙述了楚军将士和敌人进行决战直至全部牺牲的情形,后一部分赞颂了英雄们____________的精神。

7 《诗经》和《楚辞》分别是我国诗歌创作的__________源头和___________源头,对于我国的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 “出不入兮往不反”体现了楚军将士__________的精神。

五、默写《关雎》

诗经《关雎》翻译及说解

长长短短金莲花,左漂右荡冲流它。苗条贞淑的女郎,睡里梦里追求她。

追求她呵得不到,睡里梦里好苦恼。夜漫漫呵夜漫漫,翻来覆去睡不着。

长长短短金莲花,左挑右拣采摘它。苗条贞淑的女郎,弹琴鼓瑟敬爱她。

长长短短金莲花,左拉右扯摸捋它。苗条贞淑的女郎,击钟打鼓娱乐她。

说解:这是一首情歌,男词。或以为贺婚歌,当是辗转传唱,引申应用的结果,初非原诗本义。诗人唱的大约不外是一首普通的情歌:一个小伙子,恋爱着一个漂亮姑娘,睡里梦里迫求她,想念她,以致失眠,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瞪着两只眼。因而自慰说:让我去弹琴鼓瑟,向她表示热爱吧,让我去击钟打鼓来逗她快乐吧。至于这“友之”、“乐之”,是否是求得以后的美满亲爱的情感或所谓快乐的生活呢?是否意味着成婚呢?那可不一定。这不过是一种追求的方式罢了。以唱歌奏乐表示爱情,古今中外,都有这种风俗,并没什么稀罕。只是由于后人的附会,才于辗转传唱、引申应用间赋予新义,以致把“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作为贺婚祝词.其实,原诗本义,不但不必是结婚,而且也未必是实事。这些只不过是辗转反侧时想人非非的境界。如果不这样理解,则诗中间横插上“求之不得”四句,岂不别扭?所谓君子,原义固属士以上的身份性名词;而士者事也,事谓耕作也,古以称力田之男。故士居家即农人,人军为甲士,其身份上焉者是贵族之最低层,下焉者是自由民。凡居于六乡之人,都得称士,也都是君子。君子者,君之子也。贵族固可称君子,君子却未必皆贵族。君子与野人,不是全部都有治与养的关系。孟子所谓:“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此君子确指贵族;而居于六乡的君子,即自由民,与居于都鄙的野人,即农奴,只是一彻一助,同样是受剥削的人民,他们之间并没有治与养的关系。决不能看到君子,便是老爷,泛谓君子非民间通称,亦未必然。所以诗中男女的社会地位是很难截然判定的了。

楚辞《国殇》---屈原

译文或注释:

  手拿吴戈啊身穿犀皮甲,战车交错啊刀剑相砍杀。旗帜蔽日啊敌人如乌云,飞箭交坠啊士卒勇争先。犯我阵地啊践踏我队伍,左骖死去啊右骖被刀伤。埋住两轮啊绊住四匹马,手拿玉槌啊敲打响战鼓。天昏地暗啊威严神灵怒,残酷杀尽啊尸首弃原野。

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复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遥远。佩带长剑啊挟着强弓弩,着身分离啊壮心不改变。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赏析】

  《国殇》是屈原为祭祀神鬼所作的一组乐歌——《九歌》中的一首,内容是追悼和礼赞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的亡灵。

  乐歌分为两节,先是描写在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楚国将士奋死抗敌的壮烈场面,继而颂悼他们为国捐躯的高尚志节。由第一节“旌蔽日兮敌若云”一句可知,这是一场敌众我寡的殊死战斗。当敌人来势汹汹,冲乱楚军的战阵,欲长驱直入时,楚军将士仍个个奋勇争先。但见战阵中有一辆主战车冲出,这辆原有四匹马拉的大车,虽左外侧的马已中箭倒毙,右外侧的马也被砍伤,但他的主人,楚军统帅仍毫无惧色,他将战车的两个轮子埋进土里,笼住马缰,反而举槌擂响了进军的战鼓。一时战气萧杀,引得苍天也跟着威怒起来。待杀气散尽,战场上只留下一具具尸体,静卧荒野。

  作者描写场面、渲染气氛的本领是十分高强的。不过十句,已将一场殊死恶战,状写得栩栩如生,极富感染力。底下,则以饱含情感的笔触,讴歌死难将士。有感于他们自披上战甲一日起,便不再想全身而返,此一刻他们紧握兵器,安详地,心无怨悔地躺在那里,他简直不能抑止自己的情绪奔进。他对这些将士满怀敬爱,正如他常用美人香草指代美好的人事一样,在本篇中,他也同样用一切美好的事物,来修饰笔下的人物。这批神勇的将士,操的是吴地出产的以锋利闻名的戈、秦地出产的以强劲闻名的弓,披的是犀牛皮制的盔甲,拿的是有玉嵌饰的鼓槌,他们生是人杰,死为鬼雄,气贯长虹。英名永存。

  依现存史料,我们尚不能指实这次战争发生的具体时地,敌对一方为谁。但当日楚国始终面临七国中实力最强的秦国的威胁,自怀王当政以来,楚国与强秦有过数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并且大多数是楚国抵御秦军入侵的卫国战争。从这一基本史实出发,说本篇是写楚军抗击强秦入侵,大概没有问题。而在这种抒写中,作者那热爱家国的炽烈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楚国灭亡后,楚地流传过这样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屈原此作在颂悼阵亡将士的同时,也隐隐表达了对洗雪国耻的渴望,对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念。作为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第一位伟大诗人,他所写的决不仅仅是个人的些许悲欢,那受诬陷被排挤,乃至流亡沅湘的坎壈遭际;他奉献给人的是那颗热烈得近乎偏执的爱国之心。他是楚国人民的喉管,他所写的《国殇》,包括其他一系列作品,道出了楚国人民热爱家国的心声。

《国殇》教案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体会《国殇》通过塑造和歌颂为国牺牲的英雄,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叙和赞相结合的写法。

3.背诵这首诗,并能正确解释重点字词。

教学重点

诗中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介绍屈原及《楚辞》

导语:今天我们学习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一首诗《国殇》。屈原,这个伟大的名字我们一定不陌生。

1)谁能说说你了解的屈原?(什么时代的人?哪国人?有哪些作品?有关他的传说故事)(2)自读注释①画出有关屈原的介绍,(3)题解。《国殇》是《九歌》中的一篇。《楚辞》是很具有楚国的地方特点的诗歌。在诗句中大量使用楚地方言,诗行中大量使用“兮”字。“九歌”是战国时楚国的民间祭歌,屈原将其加工后,改造用来祭悼为国捐驱的楚国将士,“殇”指夭折或在外而死。楚国的年轻战土们为保卫祖国死在野外,所以称之为“国殇”。

二、朗读

1.教师范读全诗(教师范读时要富于激情,使学生受到感染。)

2.学生自读,要求在文中标出生字的字音,读准字音。请学生分别读,看看谁读错的字音最少,齐读,要求放开音量,大声朗读。

三、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1.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先自学前10句。

要求:认真看注释后,把重点词标在书上的空隙处,每标一句,都要自己试着串讲一句。

教师可对学生认为较难理解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如“车错毂兮短兵接”(车:战车,兵:兵器)等,还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在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后,让学生自己试着概括这部分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自己思考,逐步锻炼概括能力。)

教师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用富于激情的语言,把这部分内容串讲一下,让学生对这前10句诗有较为完整、全面、生动的印象。(可参考《教参》。) 学习“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这两句时,可结合已学过的课文《邓稼先》中的一段《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让学生对照诗句学习,展开丰富的联想,通过对《吊古战场文》这段精彩的环境描写,使学生更体会到精练诗句中的丰富内蕴。

2.继续学习这首诗的1118句。其方法可以和学习第一部分的方法相同。(自学,自己串讲,概括后8句主要内容。)

在了解了这几句诗的内容后,教师可提出几个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 ①“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这两句有什么内在联系?“路超远指的是离哪里远?从这两句可看出战土们怎样的心理?

②“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这两句诗可以用我们现在在纪念英雄人物时常说的什么话来概括?(“你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你的精神永垂不朽!”我们有不少同学可能会背李清照的一首小诗中的两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鬼雄”二字,就是来源于屈原的诗。

从屈原的时代到现在已经过去几千年了,几千年来历史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屈原诗中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一直光照着现实,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3.《国殇》从题目看是一首悼亡诗,学习了全诗之后,同学们回味一下,这首诗给人的是一种悲哀的感觉吗?(启发学生回答)有了感性认识后,让学生自已总结诗的主题,教师可给出下列词:不仅……更重要……激励、同仇敌忾、振兴等等。

四、了解《国殇》叙赞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不知同学们是否注意到这首诗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解释叙赞相结合的写法。

五、朗读

带着感情大声诵读这首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deb89186bd97f192279e9e3.html

《《诗经》《楚辞》各一首 教案 练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