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风轻花已开 中秋星稀月又圆

发布时间:2019-05-02 04:59:5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阳春风轻花已开 中秋星稀月又圆

作者:殷晓宇

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11

        【摘 要】小说《白鹿原》因其丰厚隽永的历史和人文精神,浸润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也被改编为各种艺术形式,活跃于各种艺术舞台,每一种不同的表现形式都以其自身的性质赋予了小说别样的表现力。本文旨在对这些根据小说改编的艺术形态提出近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白鹿原》;话剧;跨艺术形态转换

        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1-0029-02

        陈忠实先生称之为自己垫棺之作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作为问鼎茅盾文学奖的鸿篇巨著,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小说《白鹿原》问世之后,因为其巨大的艺术含量,又被改编为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言:小说历史的延续不是因为作品的增加,而是发现的连续不断。”[1] 这里的发现是新的艺术形式的改变。正是由于各种跨艺术形式的转换,才赋予了小说生生不息的影响力,以不同形式的解读,更是赋予了小说新的内涵。每一次艺术形态的变化,势必要结合时代进行思考,所以小说从历史的长河趟过,一路走来,更加丰润饱满,富有时代精神。这里,不就内容和主旨进行过多的讨论,单从形式上简单分析小说《白鹿原》既往的艺术形态的转换。

        小说最早被改编为泥塑、连环画等无声的艺术表现形式。同小说相比,对于没有接受过太多教育的受众来说,泥塑、连环画等无疑是了解小说故事的新途径,但这种艺术呈现,不能像小说那样将白鹿原的宏阔历史娓娓道来。2000年,丁金龙、丁爱军将小说《白鹿原》改编为现代秦腔戏,既忠于原著,又有创新。由于秦腔本身艺术属性所限,使得这一形式终归只能为所属地域的一小部分受众接受并喜爱,即便内容再好,其他地区受众理解不了秦腔一板一眼当中所表演的内容,使得故事感染力大打折扣。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ddad4d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d2.html

《阳春风轻花已开 中秋星稀月又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