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沙尘暴的成因、演变及治理3000字

发布时间:2012-06-03 16:26: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北京沙尘暴的成因、演变及治理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一年一度的沙尘暴将会如期侵袭整个中国北部,而北京则是被重点袭击地区。“早晨一觉起,黄沙铺满床;北京沙尘暴,可惜非黄金。”这是北京市民流传的一句顺口溜,也可以说明近几年北京沙尘暴给北京人带来的影响。生活在北京人的恐怕不能忘记前几年的那场沙尘暴,北京市区降土量居然达到了30万吨,也是近几年来最大的一场沙尘暴,人们在刮着6级大风而且挟裹沙尘的天气中行走的滋味一定很不好受。为此我们对沙尘暴的成因、演变进行了调查研究,寻找治理沙尘暴的有效方法。

形成沙尘暴的成因:

一、气象因素

其一,气温回升,土壤解冻。今年3月中旬之前,内蒙古和西北地区等地气温较往年同期明显偏低,地表温度均在0℃以下。但到了3月中旬,蒙古国、我国内蒙古大部以及我国西北地区的气温明显回升,地表温度急剧升高至46℃,土壤全面解冻,一旦遇上大风天气,极易产生沙尘天气。

其二,冷空气势力强,大风天气多发。近期,亚洲冷气团位置偏南,强度异常偏强,冷气团频繁从西伯利亚向东南方向传播,影响我国北方地区。较强冷空气与日渐加强的暖性气团的不断交汇,导致大风天气多发。

据统计,3月中旬先后有5次较强冷空气从西伯利亚地区东移南下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带来大风天气。319~21日,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风力普遍达到57级,阵风89级,其中北京石景山、海淀等区域的瞬间风力达到78级,昌平的瞬间风力更是高达10级左右。

其三,蒙古气旋强烈发展,位置接近沙源地区。根据气象部门监测,320日和322日影响北京的2次沙尘天气过程的源地基本一致,主要包括蒙古国南部沙漠、戈壁以及中国的巴丹吉林沙漠地区。而3月中旬至今发生的5次沙尘天气过程都伴有蒙古气旋的发生,其发生位置均处在蒙古国南部,导致沙尘主要源地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十分有利于沙尘天气的出现。

二、人为因素

其一,管理部门没能实施有效措施进行防范管理。每年国家投入近亿元的资金用于环保治理,可地方的保护主义让国家的付出成为“老太太烧坑---一头热”的事实。人家是该砍的砍、该挖的挖、该占的占,结果前人栽的树后人来砍个光,地下水资源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从而导致了生态环境在急剧恶化。有些部门和地方政府为了要政绩,玩起了数字游戏,报给国家是战绩辉煌的造林成果,又出现了多少造林英雄,更为令人惋惜的是种上的树无人管理,渐渐被旱死。

其二,土地利用不合理。20004月间,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对当时北京“沙尘暴”的沙尘样本做过检测。他们发现80%以上的样本属壤质和沙质土壤。其化学成份表明:这些沙尘中有很大部分是来自干旱农田、撂荒地和退化草场。

建国以来,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内蒙古地区曾兴起三次大规模开垦草原的高潮。第一次是1958年至1962年,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开垦草原,大办农业和牧业基地。第二次是1966年至1976年,提倡所谓“牧民不吃亏心粮”,盲目开垦草原。据有关人员统计,从1958年至1976年的18年间,内蒙古全区开垦草原206.7万公顷。第三次是从1980年年末开始的持续10年的草原开垦高潮。虽然目前还没有第三次垦荒面积正式的统计数据,但有一项调查表明,其“开垦强度和开垦面积大于前两次”。如此大规模的开垦,不仅把地面平整、土壤肥沃、土质较厚的很多优质牧场开垦成农田,还把固定沙漠的绿洲、草原湿地、河谷滩地、湖盆洼地、沙丘间低地全部开垦殆尽。

在干旱地区开垦耕地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例如在鄂尔多斯草原,1986年至1996年开垦的12万亩土地中,有8万亩沙化,被迫撂荒,占总开垦面积的66.7%。当地群众痛心地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根据科学观测,草场一旦被开垦,少则三五年,多则七八年,具有生产能力的表层土便会随风逝去,剩下的土壤由于颗粒粗,保水保肥能力差,不再具有经济利用价值,便被遗弃,沦为撂荒地。

退化草场对于尘暴的作用也非同小可。造成草场退化的自然因素是水、温度、土壤条件变劣、草场严重病虫害等,但人为因素也是主要的。内蒙古草原上滥采滥挖、超载放牧的严重问题曾被重点报道已经广为人知,在此不做详解。20005月来自内蒙古的一则消息即可说明草原退化的严重程度:内蒙古可利用草地面积为6359万多公顷,目前退化草地面积已达3867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原的60.8%。素以水草丰美类著称的全国重点牧区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退化面积分别达23%41%。鄂尔多斯草原的退化面积达60%以上。

沙尘暴的演变:

1、生态环境恶化 出现沙尘暴天气时狂风裹的沙石、浮尘到处弥漫,凡是经过地区空气浑浊,呛鼻迷眼,呼吸道等疾病人数增加。如199355发生在金昌市的强沙尘暴天气,监测到的室外空气含尘量为1016毫米/立方厘米,室内为80毫米/立方厘米,超过国家规定的生活区内空气含尘量标准的40倍。

2、生产生活受影响 沙尘暴天气携带的大量沙尘蔽日遮光,天气阴沉,造成太阳辐射减少,几小时到十几个小时恶劣的能见度,容易使人心情沉闷,工作学习效率降低。轻者可使大量牲畜患染呼吸道及肠胃疾病,严重时将导致大量“春乏”牲畜死亡、刮走农田沃土、种子和幼苗。沙尘暴还会使地表层土壤风蚀、沙漠化加剧,覆盖在植物叶面上厚厚的沙尘,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作物减产。

3、生命财产损失 199355,发生在甘肃省金昌、威武、民勤、白银等地市的强沙尘暴天气,受灾农田253.55万亩,损失树木4.28万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36亿元,死亡50人,重伤153人。2000412,永昌、金昌、威武、民勤等地市强沙尘暴天气,据不完全统计仅金昌、威武两地市直接经济损失达1534万元。

4、交通安全(飞机、汽车等交通事故) 沙尘暴天气经常影响交通安全,造成飞机不能正常起飞或降落,使汽车、火车车厢玻璃破损、停运或脱轨。

治理沙尘暴的措施:

专家认为,防治沙尘暴灾害仅仅治理北京地区附近的生态环境是远远不够的。根治北京地区沙尘暴,要从沙源区防治沙漠化入手,制止滥开荒和过度放牧,对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以减轻草场压力。同时,还要在保护和恢复生态

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地方经济,改善当地群众生活,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人为破坏。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法律意识

大力宣传《森林法》、《草原法》、《治沙法》等,提高广大群众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同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作坚决斗争。法律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治理沙尘暴的保障。

2、设立“三北”防护林改造更新和完善工程

对农田防护林逐步进行改造和更新。根据风沙危害程度因害设防,重新设置防护林带,增加林带密度。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大力营造混交林,防止病虫害蔓延。

3、 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大力发展沙产业

沙产业理论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倡并在甘肃河西付诸实施的农业型知识密集产业理论。近十几年来,河西走廊人民本着“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原则,大力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的日光温室、无土栽培、滴灌、工厂化育苗等一系列高新农业实用技术,采取植物措施、工程措施,科技措施和多种配套措施与政策,积极防风治沙兴水,有效地遏制了沙化的蔓延,改善了生产和生活的条件。

4、 科学规划土地,积极退耕还林、还草

利用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的优惠政策,全民动员掀起绿化西部高潮,建立工程监理制,完善质量监督验收体系,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人、财、力浪费。

5建立沙尘暴监测系统

林业部门与气象部门合作建立沙尘暴跟踪系统,对沙尘暴发展作动态分析,为防御沙尘暴提供科学依据。我国已有的语境标准:预计未来24小时内将有沙尘天气过程发生,且影响范围较大或影响到京津地区时,向社会公众发布沙尘暴警报。预计未来24小时内将有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发生,并将造成严重影响时,向社会公众发布沙尘暴警报。

6、 保护植被,加强绿洲内的农田林网建设

8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在甘肃河西地区已建成了长达1200KM、面积为2513HM2的防风固沙林带,部分地区出现了人进沙退的喜人局面。甘肃省在景泰川提灌工程建设中,坚持吧改善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全力治沙,在风沙前沿地段,采取铺设草方格,种植沙生植物的办法,集中营造防护林带;在灌区实行渠、路、林、田统一规划,同步建设,加速了农田林网建设,目前林网发概率达13%

遏制沙尘暴应当从小事做起,全民行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治沙尘暴。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当提高自身素质,学好文化知识,为遏制沙尘暴和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http://www.gmw.cn/01shsb/2000-08/13/GB/08%5E1434%5E0%5ESH4-1314.htm

2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2036320

3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921875.html

4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10/03-25/2189553.shtml

5http://iea.cass.cn/ygtd/html/mzs_2009061714070459423.htm

6]郭继城,沙尘暴的防御和治理[M.吉林农业科技,第32卷第42003.8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c9ef50403d8ce2f00662318.html

《北京沙尘暴的成因、演变及治理30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