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学年(下)高明区纪念中学高一级语文科学案 抓级领导审核

发布时间:2012-04-05 13:40: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1-12学年(下)高明区纪念中学高一级语文科学案 抓级领导审核签名: 课 题 课 型 课 时 讲 学 时 间 班 级 姓 名 琵琶行 新 授 3课时 2012年2月 日 基础篇 【梳理积累】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铮铮( ) 悯然( ) 转徙( ) 浔阳( ) 枫叶( ) 瑟瑟( ) 捻线( ) 霓裳( ) 衣裳( ) 红绡( ) 钿头( ) 银蓖( ) 答案:zhēng mǐng xǐ xún fēng sè niǎn nícháng cháng xiāo diàn bì 2.指出并解释下面各句中的通假字 (1)曲终收拨当心画( ) (2)家在虾蟆陵下住 ( ) 答案:(1)"画"通"划",划拨;(2)"虾"通"哈"。 3.解释下列古今异义的词 (1)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古义: 今义: (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义: 今义: (3)曲终收拨当心画 古义: 今义: (4)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 今义: (5)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 今义: 答案:(1)古义:一丈见方;今义:寺院的主持;(2)文中是"于是写"的意思;今义:表示原因的连词;(3)古义:指在......中心;今义:表示提醒;(4)古义:面色、容颜;今义:色彩;(5)古义:指年龄大;今义:兄弟间排行第一。 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一词多义 感斯人言。 ( ) 凡六百一十六言。 ( ) 自言本是京城女。 ( ) 因为长句。 ( ) 初为《霓裳》后《六幺》。 ( ) 为君翻作《琵琶行》。 ( ) 琵琶声停欲语迟。 ( ) 今夜闻君琵琶语。 ( ) 又闻此语重唧唧。 ( ) 答案:言:名词,话/名词,字/动词,说;为:动词,写作/动词,弹奏/介词,替、给;语:动词,说/名词,曲子/名词,话语。 5.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 (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 (2)遂命酒( ) (3)商人重利轻别离 ( ) 答案:(1)名词作状语,在夜晚;(2)名词作动词,上酒,敬酒;(3)意动用法,以......为重,以......为轻。 6.指出下列的文言特殊句式 (1)送客湓浦口( ) (2)歌以赠之( ) (3)尝学琵琶于 穆、曹二善才( ) (4)血色罗裙翻酒污( ) 答案:(1)省略句,"湓浦口"前省略了介词"于";(2)宾语前置,应为"以歌赠之";(3)状语后置,应为"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4)被动句,被打翻的酒污染。 【探究发展】 1. 俞伯牙高山流水觅知音,诗人与琵琶女则是素昧平生,两人的情感是如何产生共鸣的? 答: 参考答案:他们的心灵呼应并非空穴来风。诗人是在"醉不成欢惨将别"时,在"终岁不闻丝竹声"的浔阳江头,听到了琵琶声,他"寻声暗问""移船相近邀相见""千呼万唤",而琵琶女则是"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此时两人的感情是有隔膜的。而一旦"低眉信手续续弹",琴弦便成了心弦,自然地流露出"心中无限事",琵琶女的弹奏与诉说,使诗人积蓄已久的情感变得波澜澎湃。对琵琶声,他不仅用耳朵听,更用整个心灵去感应,两人虽身份不同,经历各异,但失意飘零的情感却是相同的,两道感情的激流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这条河床上相遇、相交、相融。 2.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这些风物有什么作用呢? 答: 参考答案: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头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别时茫茫江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 "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另外如"绕船明月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总之,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歌中的风物成了溢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 一派忧郁的月光里,凄美哀人。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快弹数曲(畅快)/歌以赠之(作歌)/欲语迟(迟疑) B. 低眉信手(随手)/银瓶乍破(忽然)/却坐促弦(退) C. 声声思(思考)/阑干(纵横散乱的样子)/是夕(这) D. 漂沦(漂泊沦落)/间关(形容鸟鸣声)/弦转急(变急) 答案:C 解析:思:悲伤的情思。 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为君翻作琵琶行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A.两个"为"字相同,两个"其"字相同 B.两个"为"字不同,两个"其"字不同 C.两个"为"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 D.两个"为"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答案:B 解析:为:①写作,②替。其:③那个声音,④那个人。 3.所用的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 B.终岁不闻丝竹声 C.秦时明月汉时关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答案:B 解析:B 项是借代,A、C、D三项是互文。 4.对诗中描写有关音乐的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同时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使读者在想象中亲聆琵琶女的美妙音乐和旋律的发展变化。 B.从"大弦嘈嘈如急雨"至"大珠小珠落玉盘"可理解为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错进行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表现了乐音的急切,圆润清脆。 C.第二乐段从"间关莺语花底滑"至"此时无声胜有声","间关"句表现了乐音的婉转、流畅、动听,接着描写乐音由低沉至缓慢半终止的状态,"此时无声胜有声"提供给读者充分的思维空间,激发人的想象力,从而深化了人们对诗人所描绘的琵琶乐音的玩味和品评。 D.第三乐段一开始就是"银瓶乍破水浆迸",这是音乐高潮到来的信号;"铁骑突出刀枪鸣",乐音激越雄壮,强化了热烈而紧张 的场面,是音乐的高潮所在;乐曲的终止也写得非常精彩,"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了琵琶乐曲终止时的特点,撕心裂肺戛然而止,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样,均从侧面烘托,使听众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韵味中。 答案:D 解析:并非一样,前者未从侧面烘托。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最喜欢用景物描写反衬人物心境和音乐效果,请找出三处描写景色的句子。 答: 参考答案:①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②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③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6.请赏析"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句的艺术表现效果。 答: 参考答案:此句不仅表现了诗人热情相邀、急于相见的心情,又精练而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本不愿出场又迫不得已。"半遮面"是一处很典型的细节描写,也是一个特写镜头,生动地表现出琵琶女的羞涩情态。 【语言运用】 1.为了纪念白居易,后人在九江建有"琵琶亭"和"白居易祠"。亭有一联:"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既赞美了琵琶声的美妙,又盛赞了白居易诗的绝唱;祠有一联:"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滴恨; , 。"既包涵了诗中的故事,又表现了江州人民对白居易的深切怀念。请同学们试着在横线上对出下联。 答: , 。 参考答案: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解析:内容与《琵琶行》有关,形式大致对偶,内容上表达人民对白居易的怀念之情。 2.学校举行大型朗诵会,请你为白居易的《琵琶行》写上一段主持词,要求:①语言生动,有文采,至少用一种修辞格。②至少用一句原作中的诗文。③不超过60字。 答: 。 参考答案: 一首《琵琶行》,司马青衫湿。"同是天涯沦落,相逢何必曾相识。"既是同情的泪,伤感的泪,更是心灵呼应的泪。 解析:主持词要言简意赅,内容要紧扣活动主题,语言要有渲染气氛的效果,按照要求写作。 提高篇 一、基础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湓浦口(pén) 憔悴(jiāo) 六玄(yāo) B.铮铮然(zhēng) 贾人(jiǎ) 荻花(dí) C.虾蟆陵(há) 嘈杂(cáo) 钿头(diàn) D.江浸月 (jīn) 呕哑(yā) 嘲哳(zhā)  答案:C 解析: A."憔"应读为"qiáo"。B."贾"应读为"gǔ"。D."浸"应读为"jìn"。 2.指出下列加点字古今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于是写作;今:表原因的连词) 曲终收拨当心画 (古:在......中心;今:提醒小心) B.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穿戴;今:治理) 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年龄大;今:兄弟排行第一) C.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容貌脸色;今:色彩) 如听仙乐耳暂明 (古:突然;今:暂时) D.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以前,刚才;今:向前方) 低眉信手续续弹 (古:随意;今:书信) 答案:B 解析:"整顿"古义:整理。 3.下列各句在诵读时,节拍正确的一句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C.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答案:A 解析: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C.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4.下列句子中加线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老屋确实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 B.刚退居二线的老王抱怨说:"你看我才退了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D.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洪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答案:C 解析:"相逢何必曾相识"本身的意思与语境不合。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听蜀僧濬弹琴 李 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馀响入霜钟③。 不觉暮山碧,秋云几万重。 注:①绿绮:古代名琴,传为司马相如之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半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5."蜀僧抱绿绮"中写"绿绮"意思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答: 参考答案:泛指名贵之琴,衬托演奏者技艺高超。 6."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中"一挥手""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答: 参考答案:"一挥手",弹琴的动作(语出"伯牙挥手,钟期听声"), 暗含了蜀僧弹琴的高妙,是自己的知音。"万壑松"从感受角度联想到深山大谷,万壑松声用大自然雄浑的声音比喻了琴声铿锵有力。 7.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暮山碧,秋云几万重"的理解。(开放性试题。) 答: 参考答案:听完音乐,不知不觉四周远山又罩上了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时间过得真快啊! 赏析:   诗歌引用古书中现成的故事或词句,称为"用典"。典故用得巧,便了无痕迹,不仅可以起到"寓万于一""以少胜多""言简意丰"的效果,而且可以使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更为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李白《听蜀僧濬弹琴》便是用典恰切自然的典范,读来清新扑面,给人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享受。   全诗共用了"绿绮""挥手""流水""余响""霜钟"五个典故。   首联用"绿绮"一典写出了蜀僧非凡的来历,并以此来衬托蜀僧技艺的超群:有道是"宝剑名马配英雄",怀抱"绿绮"琴,可见艺非俗类。再加"西下峨眉峰"的来历,就更让人钦慕这位世外高人了。当然,这里诗人也委婉地表达了对蜀僧的亲切之感,有考证说李白是四川人,而且他的诗歌中也不止一次吟颂过"峨眉山月",今见僧从峨眉来,怎能不由然而生亲切之感呢?   颔联用"挥手"一典给人丰富的联想,首先是蜀僧弹琴时萧洒的动作和气定神闲的从容姿态,其次是与此相似的"伯牙弹琴""子期听声"的场景。诗人内心的感动和知遇之情也曲折地显露出来。"如听万壑松"的比喻,写出了音乐声音的宏伟、浩荡和锵锵悦耳,其实这何尝没有融进一颗感动的心灵的呢?   颈联用"流水"一典,从字面上理解,是蜀僧的琴声使自己的心像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和愉悦;而字句的后面隐含着的是伯牙和子期故事,是"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蛾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的那种心领神会的默契。诗人借助这个典故含蓄、委婉、自然、恰切地表达了通过音乐建立起来的知己之感,这是心灵相通的深层感动。"余响"这个典故写出了音乐的旋律优美、回环不绝、久久萦绕在人耳畔的感觉,突出了琴声的魅力。"霜钟"点明了时令,与末句的"秋云"照应;时间过得真快啊!   尾联用自己着迷而不知时间飞逝来暗示琴声的感染力。弹者高超的技艺和杰出的音乐才能都生动地表现了出来,给读者带来无穷的想象和回味。另一方面,我们也真切地感到,诗人内心的赞许、钦佩、感激、知遇之情正像这绕梁的"余响"那样流动不止。   全诗了无痕迹地化用了五个典故,着重表现听者的感受,弹者和听者的感情交流, 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 三、妙笔生花 《琵琶行》第二段中对音乐的描写酣畅淋漓,请你仿照这一段,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段音乐描绘下来,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00字左右。 作文示例:                   《春江花月夜》   宽敞的铺着木地板的阁楼上,一架黑色的老式旧钢琴。我轻轻地走上去,钢琴旁是一个模糊陌生但似曾相识的身影。   我微笑着,他也给我一个恬静的笑容,然后回转身,抬起他细长有力的双手。一个一个音符,就在他的手中诞生。轻盈,干净,澄澈的旋律,在空气中回旋。   单音的部分,灵动,跳跃,一点点地渗进骨髓,心跳与旋律暗暗相和。那是清澈的没有灰尘的泉水,潺潺流过,那是春燕般动听的呢喃,一下一下地啼起。让人忘记周遭的世界,只能感觉到最明净的旋律。   时而长江大河,水天一色,时而又是归来小船,渔歌互答,怡然自得,直至夜阑人静,留下一片箫声消逝在夜的静谧中。切切弦音如私语一般,清新流畅,犹如漫步在风姿绰约的苏州园林中,或是乘一叶扁舟于夕阳染红的江面上,它本身就是一幅典雅的古画,一幅只有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山水画,翠色欲滴,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它极为优美典雅,把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的那种丰富、那种深厚表现得淋漓尽致,典雅,脱俗,自然,悠然,婉转,就像一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风韵正佳的江南女子从画中走来,走来......   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c7ed26eaf1ffc4ffe47ac49.html

《11-12学年(下)高明区纪念中学高一级语文科学案 抓级领导审核.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