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谏厉王弭谤

发布时间:2011-10-1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
《国语》
[ 教学目标
] 1. 学习掌握谤、溃、障、壅、弭、决、亲戚等文言实词和乃、之、故等虚词。 2. 学习本文巧妙运用比喻使文章生动形象的方法。
3. 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了解统治者的昏庸。 . 体会作者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的积极进步的民本思想。
[ 教学重点、难点 ] 1 、召公的谏词。
2 、人物内在性格的揭示。 二、初步把握课文: 1. 教师范读全篇
2. 学生翻译课文(教师及时指正)
周厉王暴虐无道,老百姓都指责他的暴政。召公告诉厉王说: 人民忍受不了这样的暴政了! 厉王发怒了,找来卫国的巫师,派他监视那些指责朝政的人。根据卫国巫师的报告,厉王就把被告杀掉。老百姓都不敢说话了,在路上遇见,也只是以眼神示意。 周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 我能制止老百姓的指责议论了,人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
召公说: 这是阻塞人们的言论啊。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更严重。河流壅塞而崩溃泛滥,伤害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要挖开水道,使它畅通流淌;治民的人也应开导他们,使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公卿以至列士进献讽谕诗,让盲乐师进献乐曲;让史官进献史籍;让太师进献劝谏的箴言;让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让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让各种乐工进谏,让平民百姓把他们的话传上来;让进臣尽力规劝,让王室成员弥补天子的过失,监察朝政;盲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之言教诲天子;让国内元老将这些意见加以归纳整理,然后由天子斟酌处理。这样做事就不至于违背情理。 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山水,财务用度都从这里出产;又如土地上有高原、洼地、低平之地、水浇之田,衣服、食物也从这里出产。人民用嘴发表意见,政事的好坏就列举出来了,推行好的防止坏的,就能使财用、衣食增多起来。老百姓内心考虑的事能说出来,就应照着实行,怎么能加以堵塞呢?如果堵住了老百姓的嘴,还有多少人会关心政事呢? 周厉王不听。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说话了。过了三年,老百姓就把厉王流放到彘地去了。

3. 归纳文言词语: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词语:
厉王虐,国人 王谤:公开议论批评别人的过失 民不 命矣堪:忍受 吾能 谤矣,乃不敢言弭:止 而溃,伤人必多壅:堵塞
是故为川者 之使导决:疏通河道。导:疏导 为民者 之使言宣:疏导,引导
亲戚 补察亲戚: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可壅也胡:何 2 )一词多义: 乃不敢言 乃三年乃流亡于彘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项燕 家祭无忘告乃翁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之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三、分析课文内容: 学生速读课文理清全文的结构 ? 层次:
第一部分:弭谤的由来。第二部分:召公谏弭谤。
第一层( 王喜 乃不敢言 ,乘上启下的过渡段。

第二层( 召公曰:是障之也 为民者宣之使言 ,展示了召公的政治主张。 第三层( 故天子听政 是以事行而不悖 )具体论述怎样对待民 第四层( 民之有口也 其与能几何 ,从正反两方面论述 民谤 直接关系到国富民强的道理。 第三部分:弭谤的结果。 ? 研讨课文处理重难点:
文章开篇 厉王虐,国人谤王。 交代了事情的起因,揭示了周王与国人的尖锐矛盾和对立。开门见山,一语入题,节奏十分明快。 1 )周厉王的人物形象:
文章起笔用一个字高度概括了周厉王的性格,是什么? ——“ (板书
面对国人的 厉王有哪些反应?说明了什么?
—— 面对他 的结果 民不堪命矣 非但不收敛,而穷凶极恶,一 之下,派卫国的巫师监视敢于公开议论批评朝政的人,
以告,则杀之。 这里既写出了他 的程度,又写出了国人遭受的迫害是何等的严重;一 更是活画出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形象,是 的具体化。 (板书
厉王的这种高压政策是否奏效了呢?
—— 周厉王的高压政策收到了暂时的效果, 国人莫敢言 国人敢怒而不敢言,但紧接着从 道路以目 中,我们不难看出国人强烈的愤怒和怨恨。这沉默就像孕积已久的活火山一样,随时都可能喷发。这就为周厉王的不幸结局埋下了伏笔。 他自己是否满意呢?
——“ 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足见他的得意忘形,这正是昏暴的统治者因取得暂时的成功而心满意足的浅见陋识。一个 更着力刻画了他的愚蠢。(板书: 教师小结:
从文章开篇对厉王形象的刻画, 可以看出厉王性格的暴虐凶残、毫无理性。下文的一 则完成了他性格另一面的刻画:昏庸愚蠢,自鸣得意。(板书:暴虐凶残、昏庸愚蠢)。这一切都注定了他 流亡于彘 的悲剧命运。

指名学生归纳厉王人物形象,要求结合历史背景。
—— 厉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课文刻画了这个暴虐凶残、刚愎自用、拒不纳谏的独夫形象。他不仅认识不到危机,反而沾沾自喜,他的一怒一喜,表现了他的残忍和昏庸。召穆公直言劝谏,厉王不但不听,反而派卫巫监视人民,堵塞言路,屠杀谤者。他的暴虐和顽固,最终导致人民起义,落得个 国人流亡于彘 的可悲下场。 2 )召公的人物形象:
召公的谏词是作者毫不吝惜笔墨的重点所在,是全文的精华之笔。
面对厉王虐而导致的尖锐的社会矛盾,西周王室重臣召穆公仗义直言, 民不堪命矣 简短的五个字,包含着召公内心的焦急、沉痛、和期待。但却随着厉王的 怒、杀 而告终。
召公的第二次进谏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采取了什么方法?如何表现他的远见卓识的?
—— 情势危急,他一反委婉之辞,直陈利害,一针见血指出 是障之也 。然后用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的比喻,恰当地说明厉王弭谤的危害性,可谓振聋发聩!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具体说明了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的道理。 江河堵塞不通,就会引起决堤泛滥,受到伤害的人一定很多;而堵塞人民的嘴,不让人民讲话,也必然会引起类似江河决堤泛滥那样的严重后果。那么就自然引出了结论, 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让老百姓把话说出来,才是为政者的正确途径。这一观点可见召公的远见卓识。(板书: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比喻、远见卓识) ○“ 宣之使言 对安帮治国有那些好处?反映召公什么样的思想出发点?
—— 召公认为:天子处理政事,首先要广开言路,让人民把心里想的都说出来,通过大大小小的各种官员,用诗、曲、书、见、箴等形式进言。 百工谏,庶人传语 着重写平民进谏, 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着重写亲近者尽规劝之责。 瞽、史教诲 着重写听取教诲。 耆、艾修之 是对来自各方面的意见、教诲加以整理,作为君王治理朝政的参考。 而后王斟酌焉 是说君王对上述意见考虑取舍,斟酌损益,从而决定施政方针。 是以事行而不悖 ,只要按着上面所说的办,就能使国家政治立于不败之地。可使国家长治久安。这就是 宣之使言 的必然结果。
虽然召公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但能重视人民群众的意见,看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犹如奔腾而来的洪水。提倡 决之使导 宣之使言 。具有积极进步的民主思想。(板书:民主思想) 为能说服厉王,召公进一步设喻说明民言之重要。这次是如何设喻的?两次设喻有什么不同?
—— 召公用土之有 山川 原隰衍沃 来比喻民之有 山川 原隰衍沃 生产出人民赖以生存的 财用 衣食 ,可见 山川
原隰
衍沃 之重要。那么民之 能说出国家政事的善败好坏,推行人民认为好的,防范人民认为坏的,才是丰富财用衣食的关键,这是国家生死存亡、治乱兴衰的大事,可见民之 的重要。这样的比喻形象明了,其含义又很深刻、警策。
前一个比喻是以 民之口 是从消极方面打比方;后一个比喻是以 有山川 原隰衍沃 来比喻 口之宣言 ,是从积极方面进行比喻。后一比喻是前一比喻的深入,即不仅不应消极被动的防,而且应该积极主动地 两次设喻均能看出召公言真意切,用心良苦(板书;用心良苦) 归纳召公形象
—— 召公即召穆公,厉王的卿士。他重江山社稷识大体。看到厉王的暴虐和朝政的混乱局面,他直言进谏,两次设喻,深入浅出,词锋犀利,滔滔不绝。或委婉进言,或点明危害,表现一个有识之士在国家危急之时的良苦用心和远见卓识。他的 防民之口,甚于防 的观点,虽然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为维护周王朝统治者的利益服务的,但他重视人民群众的意见,反对镇压,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四、艺术特色: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这是一篇优秀的以记言为主的历史散文,充分体现了《国语》重在记言的特色。 1 )用语简练,一字千斤。
本文偏重记言,善于用精彩的对话来描述事件,阐明主旨。用字极为简练,文章开头用了 40 个字,交代事情发生的原因。 厉王虐 一个 字概括了厉王残忍的所作所为。一个 便浓缩了暴君的专横和野蛮,视忠言为逆耳的个性特点, 使监 以告,则杀之 描绘出国家笼罩着白色恐怖。 道路以目
形象地点出国人敢怒而不敢言的国情。而在结尾的 18 个字里,只用了 流亡于 四个字,点明了厉王不听劝谏的结果。这四各字隐含了多少史实?国人三年来忍无可忍的生活,暴动前的准备,暴动时轰轰烈烈的战斗场面,活捉厉王的精彩情景等,作者都没有写,只用了这四个字来概括厉王的结局,真是精练到了极点。 2 )比喻生动形象。
形象的比喻,使人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使深奥的道理变得直观、生动。召公针对厉王的暴政, 为川 为喻,警诫厉王要尊重民意,体察民情,弭谤犹如壅川, 壅而溃,伤人必多 ”“ 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寓说理于比喻之中,含有深刻的哲理。把 民之有口 比喻为 土之有山川也 ,从积极方面指出,应当正确认识 ,才能做到 行善而备败 3 )详略得当

课文主要写召公的两次进谏,但详略不一。第一次进谏,只用 民不堪命矣 个字,可谓惜墨如金,是略写;第二次进谏,则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和类比、对比等论证方法,如江河直下,洋洋洒洒,是详写。对谏辞详写,对进谏的原因和结果则略写。详者不嫌其繁,略者不显其简,恰到好处。就人物来说,召公详写,厉王和国人略写。 五、解题指导
一、(副)竟然。(代)这,这样。 (副)于是,就。(代)指百姓
1 (副)是,就是。 2 (助)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 (代)你的。子独立性,不翻译 二、 A 三、 C 四、 B
五、是必然。因为他拒绝召公的进谏,刚愎自用,顽固不化,一意孤行。使国人在 敢言 的愤怒里,积蓄着力量,最终反抗的力量就如同久壅而溃的洪水一样,势不可挡,致使周厉王最终被流放。这一切正应验召公的谏言,真是大快人心,体现了历史的必然。 [ 小结
] 本文记叙了春秋时期周厉王以高压手段压制老百姓言论思想自由,消弭民间对帝王的各种议论指责,最后遭流放的故事,得出了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的主旨,生动形象。既具有启发性,又具有说服力,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富有民主性的色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b17292e2af90242a895e518.html

《召公谏厉王弭谤.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