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优质教案+导学案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保护环境”的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四篇课文,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古诗三首》前两首分别描绘了南北不同的美景;第三首以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景色,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只有一个地球》说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青山不老》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扎根晋西北十五年,执着种树的感人事迹。《三黑和土地》是一首现代诗,展示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在土地失而复得后的喜悦以及对土地诚挚的热爱。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字词识写语言积累
教学要点
◎会写14个字,会写20个词语。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浪淘沙》(其一)和《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了解并积累传统文化常识。
◎能借助注释,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词大意,感受诗词之美。◎能抓住关键句,把握课文的主要观点和一段话的主要观点。
阅读理解
◎能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和别人协商事情,能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
口头表达
◎尊重不同意见,讨论问题时,态度要平和,以理服人。◎表达观点时,要简洁明了,有理有据。◎能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写一份倡议书。
书面表达
◎写倡议书能做到格式正确,内容清楚。
◎能从公交站牌和旁边的提示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根据需要选出最佳乘
实践活动
车方案。

17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涯、莺”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具体诗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词之美。4.了解《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教学重难点】
1.借助具体诗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词之美。2.了解《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准备多张江南美景图,查找运用对仗手法的诗句;“”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3课时
1课时
【课时目标】
“涯”字。
2.有感情地朗读《浪淘沙》(其一)。背诵《浪淘沙》(其一)【教学过程】
板块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谈话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这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同学们平时积累了许多诗词,你还记得哪些描写黄河的诗词?(指名背诵)
2.课件出示诗句,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件出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再学一首关于黄河的古诗。[板书课题:浪淘沙(其一)]

4.学生齐读课题。5.简介作者。课件出示: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交好,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并称“刘白”。现存诗800余首。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基于小学阶段已经学过或积累过关于黄河的诗词,让会背的学生背一背,对古人描写的黄河有初步印象,为下文的学习作铺垫。
板块二初读诗歌,读出节奏
1.读通诗句。1)学生自由读诗。2)指名朗读,相机正音。课件出示:
曲:qūqǔ九曲黄河万里沙(qū)簸:bòbǒ浪淘风簸自天涯(bǒ)
3指导写“涯”要注意“厂”的竖撇穿插到三点水的下面,“厂”里面是两个“土”不是“士”
2.读出节奏。
1)教师范读,学生划分节奏。课件出示:
浪淘沙(其一)[]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学生练读。3)指名读,齐读。3.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诗,结合注释和插图,了解诗歌的大致意思。不懂的地方用问号标

出来。
2)学生汇报、交流不懂之处。
3)疏通诗意:九曲黄河夹带着绵延万里的黄沙,从遥远的天边蜿蜒奔腾而来,如今我要直向它的源头——银河冲去,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到天上的牵牛织女家。
【设计意图】初读古诗,通过学生练读、指名朗读、教师范读等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读通古诗、读好停顿和节奏,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的韵律美。
板块三想象画面,感受气势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指名朗读,思考: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2)指名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①点拨:“九”在古代被认为是最大的数字,泛指多次或多数。②出示“九曲黄河”图,直观感受黄河弯弯曲曲的形态。③提问:“万里沙”是怎样的画面?
3)教师引导:都说诗中有画,诗中还有声呢!再读读这两句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①指名交流。
②想象说话:我仿佛听到了黄河奔腾激荡的声音,这真是一条气势磅礴的黄河啊!4)指导朗读。
①教师范读,点拨:读第一、二句诗,语速要放慢,语调沉稳有力,读出九曲黄河的绵延曲折之感和挟沙带浪的雄伟气势。
②指名读,齐读。
5)小结:抓住关键的数字,从画面和声音联想开去,我们就能读出黄河的雄伟气势来。(板书:气势雄伟)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过渡:诗中不仅有画面,有声音,还有故事呢!这首诗中,诗人由眼前的黄河联想到了哪个民间故事呢?(指名读)
2)引导:五年级我们学过《牛郎织女》的故事,谁来简单地讲一讲?3)提问:诗人为什么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补充资料:《汉书》中称“汉使穷河源”,就是说张骞曾经到达过黄河的源头;此后,

晋代张华《博物志》中记载了一个传说,称有人乘着小木筏往来于海上和天河之间,还曾经与牛郎织女会面。后来这两种记载发生了混合,说是黄河与天河相通,张骞追溯黄河源头时曾经抵达银河,甚至见到了牛郎织女。传说,织女在张骞回家时,还送给他一块支撑织布机的石头呢!
4)引发感悟:读了上述资料,你对“直上银河”“同到牵牛织女家”又有什么新的感悟?
明确:诗人先是表示自己要逆流而上,到黄河的源头去,“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诗人由黄河联想到传说中的银河,进而生发出“同到牵牛织女家”的浪漫感慨。
5)指导朗读。①指名读。
②教师点拨:读第三句,节奏可稍微加快,语调转向激昂,读出诗人欲直上九天的气概;读第四句,转向平缓悠长,读出憧憬之感。
6)方法小结:古诗中隐藏着很多中华文化的印记,有神奇的故事传说,有悠久的历史事件,还有名人的名言名句。多了解一些与诗歌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有助于我们理解古诗的意思。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抓住“九曲黄河”“万里沙”想象画面,抓住“浪淘风簸”想象声音,让学生感受黄河的雄伟气势;同时适时补充资料,让学生了解诗中的传说故事,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板块四总结方法,积累古诗
1.齐读古诗。思考:作者是怎么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预设:直接描写,写了黄河的长度、弯曲、大浪淘沙等。由现实联想到神话故事。2.指名背诵,全班齐诵。3.学生默写。4.拓展阅读。
1)出示李商隐的《嫦娥》,学生齐读。课件出示:
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提问:诗人联想到了哪个传说故事?(嫦娥奔月)
点拨:联系嫦娥奔月的故事,体会诗中嫦娥在月宫的孤独寂寞,更容易理解诗的意思。【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古诗的表达方法,指导学生背诵并默写古诗,让教学目标精准落地。拓展阅读古诗,从课内走向课外,引导学生学习迁移阅读方法,为交流平台的教学做好铺垫。【板书设计】
17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

2课时
【课时目标】
“莺”字。
2.有感情地朗读《江南春》,背诵《江南春》【教学过程】
板块一赏景读诗,导入诗题
1.赏图入境:课件出示伴有美妙音乐的江南美景图。
2.联想诗句: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欣赏着这些江南美景时,你的脑海中想到了哪些诗词呢?
3.学生背诵诗词。课件出示诗词,学生齐读。课件出示: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朱熹《春日》——[]白居易《忆江南》

4.导入诗题:同学们积累了这么多描写春天美景的古诗,真是了不起!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江南春》,再一次领略江南的春天美景。(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5.理解诗题:“江南春”中“江”特指长江。“江南”指的是长江以南地区。6.了解诗人。课件出示:
杜牧(803852,字牧之,后世称他为“杜紫微”。唐代文学家。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在诗歌创作上,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主要作品有《山行》《清明》《阿房宫赋》等。
【设计意图】在动听的音乐声中,与学生一起欣赏景色绮丽的江南春景图,并让学生试着背诵描写春天的诗词,从听觉和视觉入手,唤起学生对江南春天美景的遐想,初步把握古诗描述的江南春色的特点,为学习古诗作感情铺垫。
板块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出示学习提示)学生练读,自由读。教师指名读。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好停顿和节奏。课件出示:
·边读边思考:诗人抓住哪些景物来写江南的春天?请用“__”把这些写景物的词语画出来。
·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3.学生交流。预设:
1)景物:莺、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寺、楼台、烟雨。
相机指导写“莺”:秃宝盖要写得长一些,盖住下面的“鸟”,使整个字看起来平衡、稳定。
2)诗的大意:广阔的江南地区,到处莺啼阵阵,绿树掩映着红花,依山傍水的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庙,众多亭台楼阁掩藏在迷蒙的烟雨之中。
【设计意图】由读通诗句到读出节奏,再到读懂诗意,体现了朗读教学的层次性。在理解诗意的时候,注重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学法迁移能力。
板块三想象画面,感受意境

1.听教师范读,想象画面: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听老师读诗歌,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交流反馈。
1)预设:读“千里莺啼绿映红”,想象声色美。①引导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②引导质疑:诗人能看见“千里”之外的景物吗?能听见“千里”之外的鸟鸣吗?明确:“千里”是虚指,它是一个虚数,表示看上去很远。③引导理解:莺在哪儿啼?“绿映红”是什么意思?
④指导朗读:这句诗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春景明朗绚丽、铺展千里的声色之美。“千里”稍微读得长一些,“绿映红”则可以读得稍短一些。(指名读,齐读)
2)预设:读“水村山郭酒旗风”,想象其动态美。(指名读诗句)
①引导想象:“酒旗风”是怎样的画面?(风吹来,“酒旗”随“风”飘动,整个画面都在动)
②指导朗读:莺歌燕舞,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飘飘,好一幅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江南春景图!请读出欢快、明朗之感!(指名读,齐读)
3)预设:读“多少楼台烟雨中”,想象朦胧美。①指名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引导想象:在江南的烟雨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③引发思考:是四百八十座寺庙,一座不多、一座不少吗?
明确:这也是一个虚数,它告诉我们,在江南有很多座寺庙,并且各种各样。④补充资料。(指名读)课件出示:
南朝共有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四朝的皇帝和官员多尊崇佛教,在江南各地大兴土木,建造了很多寺庙,据《南史》记载,当时在都城建康(即今南京)附近,就建有寺500余座,香火很盛。⑤指导朗读:“烟雨中”让我们感受到江南春天的朦胧之美。所以在读这句诗时声音可以舒缓些,轻柔些。(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品读诗句,想象画面,感受画面中的声与色、动与静、虚与实,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适时补充南朝的相关资料,增加课堂的厚重之感,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板块四回归整体,感悟诗情
1.小组讨论:《江南春》前两句写晴朗之景,后两句写烟雨之色。诗人为什么这么写呢?
预设:江南大地千里之内的天气景色各不相同;诗人把江南春景的不同特色浓缩在一首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色的赞美和神往。
2.熟读古诗,背诵古诗。
1)指导朗读:读出地域的辽阔,读出景色的明丽,读出色彩的斑斓,读出烟雨迷蒙的美感。
2)教师引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3)尝试背诵:指名背诵,全班齐诵。
3.布置作业:课后查找有关春天的诗句,背一背。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抓住古诗表达特点,设置疑问,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揣摩诗人写诗的意图,感悟诗人抒发的情感。最后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古诗,直至熟读成诵,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语言的积累。【板书设计】
17古诗三首江南春

3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书湖阴先生壁》
2.借助具体诗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之美。3.了解《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教学过程】
板块一读诗导入,理解诗题
1.(出示课件)学生齐读古诗。引导: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特点?

课件出示: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临安邸[]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谈话:古人有在墙上题诗的习俗,这种在墙壁上题写的诗叫“题壁诗”。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一首题壁诗。(板书课题)
3.学生齐读课题。(提示学生读准节奏:书/湖阴先生壁)
4.理解课题:读了课题,你们知道了什么?(这是一首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墙壁上的诗)湖阴先生是谁?(他是王安石退居江宁时的邻居)
5.了解诗人。课件出示: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元日》《梅花》《泊船瓜洲》等。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导入诗题,温故知新;引导学生根据题壁诗的特点,读准停顿,借助注释,理解诗题,为读懂诗意作铺垫。
板块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指名读诗,相机正音。
1)提示字音:“畦”读qí,“闼”读tà。2)理解字义。
①提问:“畦”“排闼”各是什么意思?②指名读注释。
③出示插图,指名学生指出“畦”“排闼”在图中的位置。
3.默读古诗,圈画诗中描写的景物。(茅檐、花木、水流、稻田、青山)4.感知诗意: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
预设:院内,茅屋常被主人打扫,干净得不生青苔,一排排花木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院外,一条溪流环抱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仿佛推开屋门把翠色送到了眼前。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读诗,结合注释、图片,读准字音。通过前两首古诗的学习,

把习得的方法迁移到这首诗中来,让学生自由读,默读,并圈画出诗中所描写的景物,让学生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感知诗的大意。
板块三想象画面,发现特点
1.学生自主学习:运用学习前两首诗的方法,试着边读边想象画面。2.引导交流: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湖阴先生简朴的茅屋经常被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院子里,他亲手栽种的花草树木都成行成垄,好不整齐。庭院外,一条溪流环绕,像是用手保护着农田;两座青山,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青绿的秀色送入眼帘。
3.品读第一、二句。
1)点拨:“长”是指经常、常常;“手”指的是湖阴先生亲手栽种。
2)提问:湖阴先生的院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湖阴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从庭院的清洁幽雅,能感受到湖阴先生的勤劳、爱整洁及其富有情趣的生活。4.品读第三、四句。
1)指名读三、四句,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2)学生交流。①预设:对仗的运用。
a.对对子:“一水”对“两山”“护田”对“排闼”“将绿绕”对“送青来”b.女生读第三句,男生读第四句。明确:上下句一一对应。
c.学生说类似诗句。想一想:还有哪些诗词里有这样的手法?出示诗词,学生齐读。课件出示: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杜甫《绝句》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白居易《忆江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李绅《悯农》——王维《画》
d.小结:在诗歌中,对仗是很常见的修辞手法。②预设:拟人化的表达。
a.提问:诗句中哪些词语使用了拟人化的表达?(护田、排闼、送青来)
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既写出了一条小溪的曲折身姿和两座青山相对的态势,又赋予溪流、青山以动感和人的情意,仿佛青山绿水对居住在此的人们表现出了亲切友好的态度。
你从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感情?(体会到诗人对湖阴先生品格、性情的欣赏之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b.指导朗读:请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这两句诗。(指名读,齐读)c.简介典故,体悟意蕴。
《书湖阴先生壁》中的这两句诗,在写景中还暗藏了典故。“护田”出自《史记·大宛列传》中的“因置使者护田积粟”,说的是汉朝在轮台设置使者,保护田地、积攒粮食;而“排闼”出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的“(樊)哙乃排闼直入”,说的是汉高祖卧病时好多天不肯见人,樊哙推门而入探望。
d.小结:我们了解一些文化常识,了解了诗中所运用的典故,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品读、体悟诗歌的意蕴。
5.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运用学法,自读古诗,想象画面,感受田园风光之美;引导学生发现诗句表达上的特点,体会诗中的对仗之美、表达之妙。最后补充典故,让学生感知诗歌背后的文化传统,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板块四统整古诗,梳理学法
1.整体阅读:这三首古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交流)
1)三首诗都是写景诗。前两首分别描绘了南北不同的美景,第三首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景色,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三首诗都隐含了古代文化知识。《浪淘沙》(其一)和《书湖阴先生壁》都隐含了典故。
2.梳理学法:学完这三首诗,我们学到了哪些读诗的好方法?

预设: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看注释。可以边读诗边想象画面。借助课文插图理解诗意。多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有助于我们了解古诗的意思。
3.小结: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课外阅读古诗时,我们要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去理解诗意。
【设计意图】借助三首诗歌的特点,通过回顾、整理、发现,了解更多的读诗方法,感知诗歌背后的文化常识和历史典故,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板书设计】
17古诗三首书湖阴先生壁

【作业设计】
见《·》对应课时作业。【教学反思】
本课三首古诗都是写景诗。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是一首描写黄河的诗,借助夸张和想象描写了黄河雄伟的气势,以豪迈的笔触展现了黄河的壮观景象。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和独特的地形,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貌,描绘了江南明丽而烟雨迷蒙的春景。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描写了湖阴先生院落内外自然环境之美,也赞扬湖阴先生勤劳、爱干净、爱花木和热爱自然山水的良好品性和高尚的情趣,全诗营造了悠然、美妙的意境。
1.读中感悟。
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如在读中感受黄河汹涌澎湃的气势,在读中体会江南春天的美好,在读中感受湖阴先生的勤劳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2.读中想象。
通过圈画诗中描写的景物,结合文中插图,想象诗歌意境,再用自己的话把想象的画面描绘出来,能较好地感悟诗中的意蕴。
3.读中悟法。

三首诗歌都是写景诗,并且有两首含有典故。教学中,教师适时补充资料,让学生了解典故,更好地理解古诗。最后,再通过回顾、整理、发现,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读诗方法,感知诗歌背后的文化常识和历史典故,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17《古诗三首》导学案
课题
古诗三首
1.会写“簸、涯、莺”3个字。
教学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江南春》3.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歌内容。
4.诵读古诗,学习诗中对偶、拟人的修辞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关键词句,说说《浪淘沙》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2.了解《江南春》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搜集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学生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齐读课题。
教学提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
课型
新授课
课前准备课时安排
1.板书课题。

一、激趣导入,2.欣赏黄河视频,激发学揭示课题(习兴趣。时:5分钟
3.认识作者。
2.根据画面,说说自己观点和意见,如果有的感受,表达对黄河的质疑,带着这些问题赞美之情。3.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作者的资料。
来读课文。

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2.检测生字掌握情况。(1同桌互相考一考。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1.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相机进行指导多音字的读音:“九曲”中的“曲”读阴平,“簸”在“浪淘风
(2拆卡片游戏检查生字。2.(1同桌互相考一考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时:12分钟
(3认识多音字“簸”生字,注意倾听。(4读词语。颠簸簸箕簸箩簸谷簸动
3.指名读文,检查课文朗
(2读一读卡片上的生
簸”中读上声。2.易错读音:“畦”读
字,注意读准字音。qí。(3注意字音:“浪淘风
3.引导学生读好停
簸”“簸”的读音为b顿:一水护田/将绿
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读情况,读准古诗的节奏。ǒ;“南朝”中“朝”的
读音为cháo(4多种方式认读词语3.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注意断句。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时:13分钟
1.介绍作者:刘禹锡。1.了解作者:刘禹锡,2.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字梦得,洛阳人,唐代3你能从哪些词体会到黄诗人。其诗高亢激昂、河雄伟壮观?
意气纵横,语言刚健,
1.注释:
(1九曲:虚指,指黄河弯曲的河段甚多,民间素有天下黄河999道弯的说法。(2簸:颠簸。(3天涯:天边。(4直上:逆流而上。2.要引导学生感悟:本诗前两句描绘了怎
4朗读第三、四句,想象笔锋犀利。所作《杨柳一下牛郎织女家是什么样子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枝词》《竹枝词》《浪淘沙》等,都含思宛转,语调清新,有浓郁的生
5请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活气息。他的哲理散文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也颇有新意。
2.根据注释说说诗意。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九曲黄河,挟带泥沙,波涛滚动,奔腾万里,仿佛来自天边。如今我要迎着从天涯来的黄河浪潮,逆流直上,到达银河,并和黄河一同到牵牛织女家中做客。
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1“九曲黄河”淘风簸”这些词语感受到黄河的壮观。(2读出黄河的雄伟壮观。
4.“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借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5.小组交流,说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及理由。


四、指导书写,积累词语(时:10分钟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指名读。2.指导观察。3.教师示范,相机指导。重点指导“簸”4.积累。
1.读一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2.观察生字在书写时需教师示范书写时,要要注意的地方,想一想引导学生认真观看教师执笔姿势、运笔的确、美观。
动作,感受汉字的结
3.观察教师的范写,注构美。意“簸”和“涯”的笔顺。
4.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正确、工整地抄写在积累本上。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指名背诵古诗。
教学提示背诵出黄河的宏伟气
一、复习引入,1.背诵古诗。
导入新课(

时:4分钟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时:26分钟
2.谈话导入。
一、学习《江南春》1.初读课文。
势。
一、学习《江南春》1.(1读准字音,写对1.自由诵读古诗。要求:生字。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2找准停顿。(2指导书写“莺”(3分组读。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2.介绍作者。3.再读古诗,结合旁边的
(2练写生字“莺”2.看图、配乐辅助,(3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2.杜牧,唐代诗人。字话描述感受到的内牧之,与李商隐齐名,容。
3.南朝统治者广建佛
释,理解词语及前四行世称“小李杜”诗句的意思。4.交流对词语及后两句诗的理解。集体订正。
3.前两句——晴景、写寺,想要依靠神灵的(1自由诵读古诗,庇护,永保江山稳固。“莺啼”“绿映红”“水“四百八十”这是一村”“山郭”“酒旗”的个虚数,告诉我们在意思。
江南,有各种各样的
(2理解“千里”并不是寺庙。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4.抒发了作者忧国忧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民之情。地区。
5.北宋政治家王安
(3体会第一句诗的意石,晚年闲居在南京思。辽阔的江南到处是紫金山麓的半山园。黄莺宛转啼鸣,绿叶红这一年夏初时节,诗花相互映衬的景象。人到湖阴先生家做4.后两句——雨景、怀客,对这里的环境景古。
色十分欣赏,随口吟
(1大江东去,南朝统治成这首绝句,应主人已经灭亡,只剩下这些请求题写在当院墙壁寺庙在烟雨中。
上。

(2默读后两句诗,体会6表达了诗人退隐闲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思想感情。
园山水、从与平民交
5.不同形式朗读课文。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二、学习《书湖阴先生乐趣。壁》
7.感悟诗人丰富的想
1.自由读古诗,正字正象力,学习拟人与描音。
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
2.结合注释,理解古诗。法。长扫:指经常打扫。静:干净。畦:读qí,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排闼:推开门。“闼”读tà,指小门。3.汇报交流:(1湖阴先生人品高洁、富有生活情趣,清静脱俗,朴实勤劳。(2湖阴先生的生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4.交流明确诗人运用了拟人、对偶的修辞方法。5.再次有感情朗读。尝试背诵。
1.照样子写一写“我眼中1.先想一想,再动笔写

春天”在我的眼中,下来。
三、练笔提升,
要在评议中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以鼓励

激发想象。(最美的是春日里的时:5分钟
________
2.展示评议。
2.(1把自己的续写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一听他们的意见并恰当修改
(2读给全班同学听。
为主。
1.拓展故事中的对偶句:
四、拓展阅读,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激发兴趣(闼送青来。时:5分钟
2.积累背诵。

1.交流自己知道的古诗中的对偶句。2.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背诵。
教师可激发学生对古诗的阅读兴趣。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8c9074b6b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7e.html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优质教案+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