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上ppt 苏教版

发布时间:2019-03-10 18:23: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孟子·梁惠王上》说课纲要及教案

开课时间:20071112日星期一下午第二节

开课地点:新教学楼二楼学术报告厅

一、教学设想:

了解文化经典,认识其价值作用,从而认识到学习经典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对«孟子·梁惠王上»的讲解,体会圣人之为、圣人之心,让学生了解阅读«孟子»的方法以及孟子的思想。就本课情况,安排一课时,解决两个问题:为什么读经典,怎样读《孟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儒、道两家的思想及其作用。

2、能力目标:理解仁义与利的关系,从而了解体会圣人济世救人的用心。

3、情感目标:学习体会孟子宁可为真理正义穷困受苦,也不愿苟且现实追求功名富贵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经典的目的和意义。

2、仁义与利的关系。 

3、研究孟子的思想,启发我们的慧思,并由此认识孟子之所以被尊称为“亚圣”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辅助步骤,因此,我准备在上本课前给学生布置好以下预习任务:了解孟子生平,疏通«孟子·梁惠王上»的文意,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教师印发相关材料.

(二)导入新课:

学习文化经典不仅是高考的需要,更是我们涵养心灵,提高修养的需要。文化经典是镜子,可以端正我们的言行;文化经典是火把,可以照亮我们的心灵。

(三)高考分析

文化经典在高考中所占比重是10分,考查对思想内容的评价和对语段的分析,其中7分考查句子翻译,3分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因此语文试卷的一些分值发生变化,文言文阅读从原来12分减少为9分,语言运用题从原来14分减为10分,名句默写从原来8分减为6分。这意味着主观题不断强化,要求大家掌握更高的阅读写作能力。

(四)经典的价值与作用

1.了解道家与儒家。

(1)道家三经

①《老子》——道家三经之首,最能代表道家思想,有最系统最具体的叙述,但理解不同,争议太多。

②《庄子》——阐扬诠释老子最请粗最正确,发扬道家思想最透彻的是庄子,其中论辩的道理,在政治、教育、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可致用。它对历史任务的建功立业,乃至对个人的修养(修道、养气),以及立身处世都有大用处。

③《列子》——影响不如前二者。

有人说:“了解了道家,就了解了整个中国文化,这话虽有些夸大,但有道理,因为道家全面继承了中国文化。

(2)孔门四圣

孔子传心法与曾子,写了《大学》,曾子传心法与子思,写了《中庸》,子思传心法与孟子,孟子以后失传了,这是后来儒家被打倒的原因之一。宗圣——曾子() :《大学》

述圣——子思:《中庸》

亚圣——孟子:《孟子》

复圣——颜回

2.道家与儒家价值与作用。

(1) 儒家像粮食店(儒家思想是我们的精神粮食)

道家像药店(生了病就要去药店,生病就好比历史的变乱时期,要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无所不包,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

(2)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两家虽主张不同,但同属治世之术,每一朝代在其鼎盛时期,在政治事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自汉唐开始,接下来宋元明清的创建时期,都是这样,内在真正实际的导思想是黄老之学,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而外在标榜的,即宣传教育上所表示的则是孔孟的思想,儒家的文化。

(3) 拨乱反正

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有个不易的法则,每个时代变乱到极点,无可救药时,出来“拨乱反正”的人物,都是道家人物——张良,陈平,诸葛亮(立身处世是儒家态度),魏征,刘伯温。

(4)涵养心灵 提升修养

给大家讲解《论语》已经五篇了,我想这点大家应该有所体会。

(五«孟子·梁惠王上»

解读«孟子·梁惠王上»第一、二章节:

1.怎样读«孟子·梁惠王上»

答:经史合参——以《孟子》的原文为“经”,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人物活动为“史”,配合其他历史故事和社会现象,我给大家讲解的《论语》也是用这种方法。

2.了解孟子及时代背景。注意孟子到齐国和魏国的顺序,注意到这个顺序后思考下面的问题3

孟子简介:

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① 。道既通②,游事齐宣王③ ,宣王不能用。适梁④,梁惠王不果所言⑤,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⑥。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⑦。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⑧,以攻伐为贤⑨,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⑩,是以所如者不合⑾。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⑿,述仲尼之意⒀,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驺子之属⒁。

时代背景及社会情况:当时社会所重视的人物以法家,兵家,纵横家为主,当时的社会情况是“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

3.根据时代背景,孟子是先到齐国后到魏国,但文章为什么不按时间顺序排列?后发生的事为什么排在前面?

因为孟子的思想学说总,义利之辨是最重要的要点之一,放在篇首现实其重要性,古书中常有这样的编排方法,如《论语》,《聊斋》。宋焘——“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善,虽恶不罚。”所以研究孟子,首先对“义利之辨”的“利”要有正确的认识。

4.仁义与利的关系。

要了解这关系,就要了解孟子对“利”的态度,孟子是不是完全否定“利”呢?,如果孟子完全否定“利”的观念的存在,那问题就严重了,我们先看一下《易经》怎么说.

①《易经》思想最主要的中心作用,便是“利用安身”,告诉我们趋吉避凶,也就是如何求得有利于我,“积善”是“利用安身”的最有利行为。

②一切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离苦得乐”,饥饿是苦,吃饱了就得乐,就是修道的人,也是为利。修道是为了使自己升天或成佛,一切生物的一切行为动态,目的都在“离苦得乐”,这也就是《易经》中的“利用安身”。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整个体系,甚至古今中外的整个文化体系,没有不讲利的。无论东方或西方,任何一种文化,一种学术思想,都是以求利为原则,如果不是为了求利,不能获利的,这种文化,这种思想就不会有价值,没有利用价值,终必被淘汰。

那么,孟子的学说流传到现在,我们考试还考它,说明它有价值。

③探讨孔孟思想的文化源头,绝对离不开《易经》,因为《易经》是儒、道两家的共同源头。假如说孟子完全否定了“利”的价值,那么《易经》等我国所有传统文化也被孟子否定了。孟子并没有否定“利”的价值,他只是扩大了“利”的内涵,扩大了“利”的效用。

所以对“利”要有正确的认识。

狭义→金钱财富,权利名利

广义→长远之利

结合材料,梁惠王所说的“利”具体是指什么?——富国强兵,最好能成就霸业。

因此孟子不是不讲“利”,而是告诉梁惠王,纵使富国强兵,还都是小利而已,如从仁义着手去做,才是根本上的大利。所以孟子并没有否定利的价值。这广义来说,仁义便是利,利便是仁义。那我们该怎么去看待“利”呢?可用一句话来概括:“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

利:

仁义与利的关系——从广义来看,利便是义,义便是利

5、孟子借文王建灵台的历史故事向梁惠王提出为君的重点是什么?——与民同乐。

6、孟子所阐明的为政原则,可以说是大家都明白的常识,并没什么高深的道理,大家能不能在这普通之中看出孟子了不起的地方?

1)提出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共有、共享的政治思想。

2)孟子在他的那个时代,能劝导一个有野心据地称雄的人主,恢复天下共有共享的公天下政治制度,他的主张和这种精神,可贵!

3)后世的历史印证了“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理论的正确性.

7.怎么理解梁惠王的提问? 梁惠王的语气与孟子修养,体会孟子的用心。

《史记·魏世家》 ——惠王数被于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邹衍、淳于髡、孟轲皆至梁。梁惠王曰: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①辱幸至邑之廷,将何利吾国?孟轲曰:君不可以言利若是。夫君欲利则大夫欲利,大夫欲利则庶人欲利,上下争利,国则危矣。为人君,仁义而已矣,何以利为!

8.孟子生在战国时期而且也远游过各国,难道他真的是那么迂阔而不懂时势吗?

:不是.他对那些只图个人进身之阶的做法和博取功名富贵的办法完全懂得.他之所以不肯那么做,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可以说孟子是不屑于那么做,因为他完全是从济世救人的宗旨出发,他希望在那个只将霸术,争权夺利的时代中,找出一个肯实行王道仁政,以济世为目的的领导人物,促使这个领导人物齐家、治国而平天下.

(六)以上两则以及我们以前学过的其他章节可以看出孟子游说君王的中心始终没变,参照历史,我们可以给凡夫和圣人做一个界定。

圣人的界定:他始终为崇高的理想而努力,放弃自我而为天下人着想,不顾自己短暂一生的生活现实,而为千秋万代着眼.因此,也就受到人们一种超越的崇敬,称他为圣人.

(七)课堂小结

《梁惠王》是研究《孟子》最重要的部分,因为《梁惠王》上下两章的内容是孟子一生中一心一意想拯救当时极其动乱的战国时代的理想和抱负。他有救世的思想,所以他游历魏、齐之间,希望能受重于一个政权,透过这个政权推行他的思想,对天下、对人类社会有所贡献。

张横渠:“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论语》、《孟子》、《庄子》是精华中的精华,经典中的经典,而人类悠久灿烂的文明,就是由无数经典构成的,故经典是文化的象征,是一个民族凝聚力所在,经典就是让一个人感受文化,在不知不觉间提升自身的修养。一个国家不怕亡国,亡了国还有办法复国,如果文化亡了,从此永不翻身,试看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亡了的民族而能翻身的史无前例。这是我们根,是我们的魂,我们一定要传承下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828f17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d.html

《孟子·梁惠王上ppt 苏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