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

发布时间:2018-10-02 03:49:0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列子》

《列子》

  《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家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  《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而基本上则以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共有神话、寓言故事一百零二个。如《黄帝篇》有十九个,《周穆王篇》有十一个,《说符篇》有三十个。这些神话、寓言故事和哲理散文,篇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列子》的每篇文字,不论长短,都自成系统,各有主题,反映睿智和哲理,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只要我们逐篇阅读,细细体会,就能获得教益。它完全可以与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相媲美,但在意境上远远超越《伊索寓言》

 个人名言“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故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贱。然身非我有也,既生,不得不全之。”  “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  “不逆命,何羡寿?不矜贵,何羡名?不要势,何羡位?不贪富,何羡货?”  “五情好恶,四体安危,世事苦乐,古犹今也,人犹我也。人人相犹,损一秋豪而利人,悉天下以奉天下人。”  “忧苦犯性,逸乐顺性,斯实所系者也。名不可去,亦不可宾。但恶夫守命而累实。守名而累实,将恤危亡而不救,岂徒逸乐忧苦之间哉。”  庄子在其书第一篇《逍遥游》中,就提到过列子可以“御风而行,泠然善也”,似乎练就了一身卓绝的轻功。因为庄子书中常常虚构一些子虚乌有的人物,如“无名人”、“天根”,故有人怀疑列子也是“假人”。不过《战国策》、《尸子》、《吕氏春秋》等诸多文献中也都提及列子,所以列子应该实有其人。列子的学说,刘向认为:“其学本于黄帝老子,号曰道家。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接物,务崇不竞,合于六经。”《尔雅.释诂》邢昺《疏》引《尸子.广泽篇》及《吕氏春秋不二》说:“子列子贵虚”。《战国策.韩策》有:“史疾为使楚,楚王问曰:'客何与所循?’曰:'治列子圄寇之言。’曰:'何贵?’曰:'贵正’。”张湛《列子.序》认为:“其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物为表,生觉与化梦等情。巨细不限一域,穷达无假智力,治身贵于肆仕,顺性则所至皆适,水火可蹈。忘怀则无幽不照,此其旨也。”  列子认为“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他因为穷而常常面有饥色,却拒绝郑国暴虐的执政者子阳馈赠的粮食。其弟子严讳问之曰:“所有闻道者为富乎?”列子曰:“桀纣唯轻道而重利是以亡!”列子还主张应摆脱人世间贵贱、名利的羁绊,顺应大道,淡泊名利,清静修道。  《列子》里面的先秦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中不乏有教益的作品。如《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知识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只学到一点就满足了。又如《承蜩犹掇》(《列子·黄帝》)告诉我们,曲背老人捕蝉的如神技艺源于他的勤学苦练;还有情节更离奇的《妻不识夫》(《列子·汤问》)说明一个人是可以移心易性的。  列子笑着对他说:“郑相子阳并不是亲自了解了我。他因为别人的谈论而派人赠与我米粟,等到他想加罪于我时必定仍会凭借别人的谈论,这就是我不愿接他赠与的原因。”后来,百姓果真发难而杀死了子阳。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不要做名声的载体,不要做谋策的机关;不要承担任何事、情,不要做智巧的主宰。本体是无穷无尽的,而邀游开始没有迹象;用尽它所禀受的天然本性,不要以为自己得到了什么,只不过是虚无罢了。至人的用心好象镜子,照过的不去送,未照的不去迎,现在照的也不留痕迹。所以能够经得起考验而不受损伤。  凡语为:对着镜子,你笑它亦笑,你哭它亦哭,你走了,它亦空空如也!不要过于攀比,莫生气,一切都有定数...

  大惊小怪 大惊失色 大惑不解 从容不迫 毛骨悚然 心不在焉 六神无主 泰然自若 心平气和 平心静气 目瞪口呆 处之泰然 半信半疑 毕恭毕敬 自言自语 喃喃自语 全神贯注 兴致勃勃 兴高采烈 呆若木鸡 将信将疑 含情脉脉 坐卧不安 怅然若失 忸怩作态 没精打采 沉吟不决 张口结舌 张皇失措 迟疑不决 局促不安 忍俊不禁 哑然失笑 幸灾乐祸 若无其事 若有所失 若有所思 和颜悦色 和蔼可亲 垂头丧气 受宠若惊 狐疑不决 怡然自得 诚惶诚恐 勃然大怒 恼羞成怒 炯炯有神 洗耳恭听 举止失措 神气十足 神色活现 神色自若 神采飞扬 神采奕奕 神思恍惚 屏息凝神 眉飞色舞 眉开眼笑 眉来眼去 怒不可遏 怒气冲天 怒火中烧 怒发冲冠 怒形于色 破涕为笑 热泪盈眶 唉声叹气 哭天抹泪 哭笑不得 笑逐颜开 笑容可掬 疾言厉色 谈笑风生 谈笑自若 冥思苦想 捧腹大笑 悠然自得 得意忘形 得意洋洋 惊恐万状 惊慌失措 喜上眉梢 慌手慌脚 聚精会神 愁眉不展 愁眉苦脸 精神恍惚 精神焕发 嫣然一笑 横眉冷对 嘻皮笑脸 噤若寒蝉 瞠目结舌 黯然神伤 黯然销魂 面面相觑 (1) 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 一表人才、风度翩翩,大腹便便,膀大腰园、披头散发、虎背熊腰、衣冠楚楚、相貌堂堂 (2) 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 身手敏捷、风驰电掣,动如脱兔,举目眺望、大步流星、昂首挺胸,手舞足蹈、张牙舞爪、 (3)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呆若木鸡、目瞪口呆、神采奕奕、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眉飞色舞、张口结舌、挤眉弄眼、眉开眼笑、目不转晴 (4) 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举棋不定,忐忑不安、心急如焚、七上八下、六神无主、心神不定赞同14|评论 都是列子的

入乎其内 出乎其外——读《列子》

愚公移山的故事,随毛泽东著作而为我们熟知。《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叫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他崇尚黄老哲学,主张清静无为,在郑国市井中居住40余年竟不为人所知。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但原书已亡佚。现在的《列子》是魏晋时代的张湛所辑录增补的,共八卷。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题材广泛,读来颇富教育意义。国学大师钱钟书还曾就《列子》一书是否是张湛所作伪书分析道:“使《列子》系张湛所伪撰,不足以贬《列子》,只足以尊张湛。魏晋唯阮籍《大人先生传》与刘伶《酒德颂》,小有庄生风致,外此无闻焉尔。能赝作《列子》者,其手笔驾曹、徐而超嵇、陆,论文于建安、义熙之间,得不以斯人巨擘哉?”

《列子》的宇宙观,建立在老庄哲学基础上,同时又吸收诸子各家的观点。他认为“至人之用心若境,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他因为穷困而常常面带饥色,却拒绝郑国暴虐执政者子阳馈赠的粮食。其弟子严讳问之曰:“所有闻道者为富乎?”列子曰:“桀纣唯轻道而重利是以亡!”列子还主张应摆脱人世间贵贱、名利的羁绊,顺应大道,淡泊名利,清静修道。《列子》的很多思想多以寓言形式进行表现:《列子学射》、《纪昌学射》是要人们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杞人忧天》表现了人们探索宇宙奥秘、追求真理的美好情操;《愚公移山》表达了劳动者坚忍不拔、矢志不移、团结胜利的崇高品德。记述在《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的故事毛泽东非常熟悉,有资料表明,在延安“抗大”、陕北公学等学校的讲演中,毛泽东不下五次讲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以此说明对革命事业应抱有必胜的信念。1964年3月24日他在同薄一波的谈话中,说到要多读书时又提到:愚公移山,是有道理的,在一百万年或者几百万年以内,山是可以平的。愚公说的对,他死后有他的儿子,子子孙孙一直发展下去,而山不增高,总有被铲平的一天。

庄子在其书第一篇《逍遥游》中,曾提到过列子可以“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据说列子练就了一身卓绝的轻功,能够御风而行,轻虚无比,一飘就是十有五天,飘游够了才回家,那个自在劲儿,令人羡慕不已。怎样才能达到乘风而行呢?列子在教育弟子尹生时说,要经过以下几个境界才能修行成功,第一个境界是用三年时间来虚心静气,安精养神,修行到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第二个境界是用两年时间,修行到随心所欲而心中无是非、随口所言而言中无利害;最后一个境界就是再用两年时间,修行到放纵心思任它任意驰骋,放纵口舌让它随处张闭,体内体外一切都没有了区别,这个时候,是自己乘风飘荡还是风乘自己飘荡都不清楚。列子上述议论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要彻底解除精神负担,进入到自由天地,任其南北,随处而安,只有这样才能乘风而行,逍遥自在。

我以为,列子所表明的,并非是真有什么可以“御风而行”的神人,而是“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深奥哲理。(郭 岚)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677d16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4.html

《《列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