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新年,为例,纪录片,中国]论BBC纪录片的画面审美启示

发布时间:2022-12-19 20:58: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BBC纪录片的画面审美启示——以《中国新年》为例在《中国新年》里,BBC的纪录片不再以黑中国为习惯,而是以西方人的视角切身感受中国人民喜迎春节、欢度新年的过程,最终将东方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中国新年》画面的拍摄尤为让人深刻。一、欢快的快节奏剪辑所谓旁观者清,BBC的制作团队作为客人看待中国新年,整个创作的过程也是他们解构中国春节意义的过程。首先,从表面的剪辑形式来看,影片的画面剪辑迎合了中国春节欢乐、祥和的气氛,画面的快速切换使影片节奏加快,其中大部分单个镜头的时间不超过5钟。这种快速切换的剪辑方式,让观众目不暇接。例如,在第一集《回家》中,简单的大远景镜头只是交代中国繁荣的城市环境,而更多短促、丰富多彩的全景、中景、中近景等将中国百姓过年回家、归心似箭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不论是中国观众,还是外国观众,在观看这种快节奏的剪辑过程中,都能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快感。同时,选择快速的剪辑方式也将中国所特有的过年回家现象与情绪很好地表达了出来。二、慢镜头的魅力照片定格了美丽瞬间,而慢镜头则将美丽的瞬间动态化的展现出来,所以拉长了观众感受瞬间美感的时间。慢镜头在影视片中的作用主要是表现慢速运动中的美感,在慢速中给观众特殊的视觉体验。对于纪实手法为主的纪录片来说,慢镜头的运用是很少的。然而,《中国新年》中可以看到,创作者运用了很多慢镜头的表现方式。例如,在第一集中,创作者将打铁花这个中国传统烟火技艺搬上了银幕,铁花是转瞬即逝的,而一个个慢镜头,将这美丽的瞬间记录了下来,另外,配合多角度的远景与特写的切换,使得画面美不胜收。再如,展
现众多人口画面是动态的,通常情况下节奏也会是急促的,而在《中国新年》中,创作者对中国众多人口的表现大部分采用了慢镜头的方式,配合顶角度俯拍,从慢动作中反而更能体会人们回家的急切心情,从更深层次来看,中国百姓归家是充满欢欣的,也预示着中国这个正在崛起的雄狮充满希望的未来。三、色彩斑斓的颜色画面的色彩对纪录片来说要求并不高,但是色彩的运用却是对纪录片拍摄者较高的考验。在BBC《中国新年》的预告短片中,西方纪录片创作者用字幕清楚地表达了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的观点。因此,对于这个世界级的盛会,造型语言的运用必然会与众不同。《中国新年》对色彩的运用,可谓丰富多彩,色彩斑斓。片中画面不仅强调了中国传统的红色、黄色,更是强调了冬季所特有的白色。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多次出现在影片的画面中。俗话说瑞雪兆丰年,白色带来的不仅仅是春的前奏,更是对中国美好未来的预兆。四、以人为本的构图众所周知,中国拥有世界上近五分之一的人口,每逢春节临近,春运大潮汹涌澎湃,BBC也是抓住了这个只有在中国才独有的景象,构图的完整与线条,让人称赞。首先,构图的完整性体现在对人群的展示。春运回家,人群杂乱无章,川流不息,《中国新年》三集中,几乎每一集都展现了热潮涌动的场景。创作者大多采用大远景构图,将面状的人群变成一个个的点状化,再配合着人们五颜六色的衣服,甚是好看。其次,在《中国新年》中创作者多次运用了顶角度的上帝视角。排队进入火车站的人们,构成了蛇状的曲线线条,骑摩托回家乡的人们更是排成了一条长龙。线条的构筑,让本身混乱的回家场面,变得井然有序,长长的线条更表现了春节来临之际,中国人热切盼望回家的心情。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608d8ea05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d.html

《[以,中国新年,为例,纪录片,中国]论BBC纪录片的画面审美启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