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文化“拿来主义”

发布时间:2014-03-05 08:00:5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异域文化的“拿来主义”

摘要 本文论述了鲁迅翻译对现代文学语言的白话化、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和诗学建构的重大贡献和影响。通过对鲁迅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和研究,阐述了他对推进无产阶级文艺理论的传播和文艺批评体系的建立,起了奠基性作用;他对日本文艺理论的译介等文论作品为新文学的确立,提供了理论的指导。

关键词:鲁迅 翻译 现代文学 贡献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鲁迅翻译与现代文学语言的白话化

改造传统文学,促使现代文学语言的白话化,让中国人拥有新型的语言,是“五四”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的重要目标。鲁迅的翻译与这一目标息息相关。鲁迅对于吸收外来文化抱着一种极其坚锐、进步的“拿来主义”。鲁迅对白话文的建立作过重要的贡献,但他对白话文却是很不满的。鲁迅认为欧化文法能令白话变得更精密,对语文改革有积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翻译便扮演了一个特别的角色,就是输入新的表现法从而改革中国语文。他说过这样的话:

“中国的文或话,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作文的秘诀是在避去熟字,删掉虚字,讲话的时候,也时时要辞不达意,这就是话不够用,所以教员讲书,也必须借助于粉笔。这语法的不精密,就在证明思路的不精密,换一句话,就是脑筋有些胡涂。倘若永远用着胡涂话,即使读的时候,滔滔而下,但归根结蒂,所得的还是一个胡涂的影子。”

鲁迅认为:倘要翻译,就不能不既“输入新的表现法”,又引进一些新的词汇和新的句法,以丰富中国的语言文字。他说要医治“中国的文或话不够用的病”,“我以为只好陆续吃一点苦,装进异样的句法去,古的,外省外府的,外国的,后来便可以据为己有。”鲁迅提出“输入新的表现法”是有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作为依据的。他指出:“唐译佛经,元译上谕,当时有些‘文法句法是生造的’一经习用,便不必伸出手指,就懂了。”同时还要注意到,鲁迅主张“输入新的表现法”是掌握分寸的“即不宜太多,以偶尔遇见,而想一想,或问一问就能懂得为度”。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497b71eaf45b307e971973a.html

《异域文化“拿来主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