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墨子》与《论语》中比较墨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0-06-06 23:28:3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从《墨子》与《论语》中比较墨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区别

墨家思想与儒家思想都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思想中突出的一派。其所提出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修养方面的学说,都对当时与后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就在《墨子》与《论语》所反映的各自学说的基础上,对两者进行粗略的比较。

一、《墨子》与《论语》的介绍

(一)《墨子》

《墨子》为战国百家中墨家的经典。墨子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对哲学、逻辑学都有研究和贡献。此外,他在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上都有相当的研究和贡献,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现存《墨子》一书,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宋朝多散佚。至清代编《四库全书》时,仅存五十三篇。《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文章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典型的例子如《非攻》。《墨子》文章的第二个特点是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化。

(二)《论语》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二、《墨子》与《论语》分别体现的主要思想

(一)《论语》体现的“仁”和“礼”

“仁”是儒家学说中最核心的思想,其内涵十分广泛,不仅仅指“仁爱”而已。《论语》中有许多讲述“仁”的篇章,像“里仁为美”、“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认为君子应以“仁”为主要品格,如果一个人没有“仁”作为一切品德的基础,即使他能力再高也是枉然。

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来讲,我觉得“礼”或许应该是最重要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尊卑,并且严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不得越位。社会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阎阎如也。君在,踟躇如也,与与如也。”分别描述了孔子在朝廷中与下大夫、上大夫交谈和君主在时的言行,体现了朝中上下等级间的关系及礼仪。“……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以近百字的篇幅表述了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的服饰配搭与礼仪,由此可以看出后世历代官服制度以及民服风俗的源头。以上二者不仅为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体制规划提供了范本和理论基础,在现代社会的交际礼仪中也有所体现。

(一)《墨子》体现的“兼爱”与“非攻”思想。

与孔孟儒家所说的有等差之爱、亲疏之爱不同,墨家所主张的是普通之爱、平等之爱。墨子对于人人相爱的作用价值做了充分的肯定,对于人人不相爱的恶果进行了强烈的抨击。

墨子看到,如果天下人人都能够做到“视人如己”,那么,人们就会爱陌生人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亲人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别的国家像对待自己的国家一样。于是也就不会有不孝、不慈、盗窃、攻国的事情发生。

墨子也看到,人间的灾祸皆起于人与人之间的不相爱。“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悔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所以主张必须抛弃不相爱,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爱得生活。道理很简单:“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也就是将心比心。

从墨子的思想看,“非攻”是“兼爱”思想的自然延展。墨子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在《非攻》上中下三篇中,他反复强调非攻之大义,认为战争是凶事。墨子还坚决无情地揭发当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无尽的灾难。贻误农时,破坏生产。农业是斩断了老百姓的衣食之源。抢劫财富,不劳而获。窃入桃李,抢人犬豕鸡豚、牛马,杀人越货者,“谓之不义”,攻小国,“入其沟境,刈其庄稼,斩其树木”,同样是“不与其劳就其实,以非其所有而取”的不义行为。残害无辜,掠民为奴.墨子指出,大国君主命令军队攻小国,“民之格者,则迳杀之.不格者,则系操而归.丈夫以为仆圉胥靡,妇人以为舂酋.”。

3、写作特点对比

《论语》采用了对话的形式,使道理变得更贴近实际,使内容更具真实化,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善于运用比喻,对比等的手法,将一些晦涩难懂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但是主题相对的分散,难以让人把握到其主要思想。

《墨子》虽由后人编写,但从开篇到结尾,口吻、风格都像极墨子一人叙述,善于运用大量简明、强势的排比,气势扑面而来,而列举的事例非常贴近论辩主题。但从论述的过程中也可以体现出墨子对自己主张的过于自信,列举的事实过于绝对化。甚至与当时的儒家针锋相对,如“丧虽有理,而哀为本焉”,墨子非常直接的提出反对儒家提出繁重的礼乐制度。

两本著作都充分显现了当时写作的特点,各有特色,也各有不足。

三、战国时期盛极一时,和儒家并称“显学”的墨家,到汉代以后怎么就销声匿迹了?

汉初,崇尚黄老,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直到汉武帝时代,窦太后还为汉武帝打算启用儒生而震怒。汉武帝之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然不用说。之后两千年,一直明面上采用的是儒家的理念。至于法家。秦代采用法家理论。汉以降的各朝代沿用的都是秦朝体制,虽然明面上以“儒家”示人,但他们不过是用儒学将政府进行了包装,使得法家的思想大隐隐于“朝””。帝王御人御民基本上都是用法家的路数。“内法外儒”一直贯彻了两千年。

我觉得,销声匿迹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墨家的苦修和政治立场:

(一)墨家的苦修

墨家崇尚苦修,组织制度极为严苛。历史上,崇尚苦修的学派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出世的哲学,几乎没有像墨家这样崇尚苦修的入世服务社会哲学。《淮南子》记:“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至也。”“禽滑釐事墨子三年,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役身给使,不敢问欲。”墨家一直有以身殉义的习惯,最典型的是孟胜及以下183学徒殉死之事了。墨家巨子孟胜为阳城君守城,列玉为信,但阳城君因为参与政变失败逃走了,楚王要收回阳城君封地,而孟胜因为没有得到另一半的璜玉不听从命令,为坚持墨家道义,自刎身死,其弟子183人殉死。注意,他们不是殉师,也非殉城,而是殉义。其学生徐弱说:“若夫子之言,弱请先死以除路”。这是以死明志,而不是单纯的殉师。这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墨家修行之严苛。可以说,墨家学徒基本上就等于死士一般的人物,绝非人人可以达到、贯彻的。墨家的学说或许传播性大,但真正能够成为墨家学徒的人,必然不多。所以传承的渠道也变得窄小了。

(二)墨家代表平民立场

墨家所代表的的,是平民阶级的立场。其很多主张基本上就是和儒家相对立的,墨家主张“非乐”,即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在墨家看来,儒家提倡的古代音乐,费时耗事,花费甚大,于国家并无生产的行为,乃无用之事。墨家主张“节葬”,即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儒家的厚葬耗钱财,守丧则需三年,三年过后人虚弱需要人扶才能起行,影响国家生产力,极度浪费。墨家主张“兼爱”,即完全的博爱,与儒家的亲其亲相对反,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等对待亲人的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梁启超认为儒家的道德思想有两层含义,比较消极的是“恕”,即勿以己之不欲强施于人;而积极的则是“仁”,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则达人。”大概就有墨家“兼爱”的意思,而仁的最高境界就是“惠泽天下”即孔子所谓“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也是孟子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诸掌。”但儒家也确实强调要亲其亲,梁启超的解释是,人但有同类意识,所谓仁者就是同类意识的范围广于常人,能够兼爱天下,但要达仁即墨家所谓兼爱就必须先爱自己的亲人,连亲族都不爱,那还奢谈什么兼爱了。而我以为儒家比墨家高明的一点在于孔子认识到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么高的思想觉悟,所以他先强调亲其亲,并以此为社会和谐之关键,在这方面墨家反而更理想化了。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利益与阶级的立场不同,才有了不同的出发点。儒家代表的,是贵族立场,是从统治者的角度考虑的,其主张的是等级有序。而墨家代表的是平民阶级的立场,其主张的,是“无差别的兼爱”。这样的思想,不仅难以令统治者感到愉悦,恐怕普通百姓也会感到接受困难。虽然它们的愿望诚恳美好,但非人人皆为墨翟,墨翟实为圣贤了。要站在儒墨二家中进行选择,恐怕统治者都会选择维护等级制的儒家了。

四、《论语》与《墨子》的个人看法

(一)《论语》中体现的儒家思想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甚至有些外国学者建议将其灵活运用于其国家机制中。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几乎都可以发现儒家思想的痕迹,它已经根植于中国历史文化之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其对于构建和谐发展的中国的未来,也将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百家争鸣时代诞生出的墨家思想,是古代多彩思想迸发的见证,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凝聚而成的智慧结晶,体现中华人民的无穷思想魅力,虽然这种思想在古代乃至当代都没有得到重用,但这并不能说明其毫无用处,《墨子》中阐述的道德要求、人生目标准绳、以及对我们世界观的塑造,都有很大的帮助,就像对待其他传统文化一样,我们需要批判继承,在生活中发扬光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495497193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1.html

《从《墨子》与《论语》中比较墨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区别.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