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作品鉴赏有感

发布时间:2019-09-04 22:03: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日本文学作品鉴赏课有感

多学习一种文化,多开拓一种思维。也许是因为日本动漫或是身边朋友的潜移默化,我很早就知道自己喜欢日本的一些文化,即使知道日本和本民族有过血海深仇,也常见电视剧里抗日剧或是历史书上的种种,但是还是无法阻挡我想了解日本文化的脚步,我自己常看日本动漫、日剧、鬼片,听日语歌,选修过标准日本语,也选修过张老师的日本社会文化概要,唯一没了解过日本的文学作品,然这次很荣幸又选到老师的日本文学作品鉴赏课,上过老师的课,已经了解不少日本文化,暑假时还专门借了《源氏物语》和《伊豆的舞女》回去看,因为特别深刻记得老师在课上提过的这两本书,下面容我稍稍谈谈本学期我从日本文学作品鉴赏课的所思所得。

虽同属于东方国家,但日本和中国的文化差异却也非常大。老师开篇讲的《古事记》和中国的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等神话故事类似,不同于中国的创造神话是劳动创造、神的意志等多种形式的结合,日本的创生神话主要是两性结合孕育的方式,如伊邪纳岐和伊邪那美两性的结合产生了日本列岛。日本神话的这种有性创生形成了日本文化的性文化意识崇拜,而中国的创造神话则形成了中国文学中对英雄崇拜意识和牺牲自我,重视群体的精神。中国神话强调个人在世界上的使命,倡导天下为公、大公无私、德行至上的道德伦理观,肯定人的社会性和社会责任。日本神话则充分肯定个人的权利、利益和个人的价值,充分理解人的自然性和自由性,甚至认同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为了个人尊严,可以不择一切手段的做法。不能说谁的文化的优劣,至少了解了中国人保守思想与日本人开放思想的来源于文化的差异,我虽不赞同为个人而不择手段,但是我更倾向于追求人的自然性、自由性,觉得一个真正美好的社会就是可以让人人只要顾及自己,不必为其他所累,就像让官员真正成为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地位,让人们有权选择参政或者不问政治。

世界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我很早就看过电影了,但是当时对日本文化接触不多,没怎么看懂它要表达什么,以为是寻常男欢女爱的故事,现在想来我要是看《红楼梦》电视剧也不会觉得是反映了什么社会现状。而小说,我暑假也没法坚持看下去,一是书实在太厚了,二是我惯于看中国文学作品,一下子接受不了日本文学作品的写法,看久了觉得枯燥无味。但课上经过老师的讲解,我对《源氏物语》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这本小说揭露日本人性与宫廷斗争,反映了平安时代的宫廷生活,通过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描写了当时社会的腐败政治和淫乱生活上层贵族之间的互相倾轧和权力斗争,而源氏的爱情婚姻,则揭示了一夫多妻制下妇女的悲惨命运。在贵族社会里,男婚女嫁往往是同政治斗争的手段,妇女成了政治交易的工具和贵族男人手中的玩物。这真的与中国的《红楼梦》十分的相似,《红楼梦》以宝黛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虽然我更喜欢《红楼梦》,但还是希望有机会再找时间坚持看完《源氏物语》。

短篇小说《伊豆的舞女》,读完之后,有一种心灵被净化了的感觉,“我”与舞女之间朦胧、纯真的感情,让我也仿佛回到还是天真烂漫、敢爱敢恨的岁月,那种似带有遗憾唯美式的结局深深打动着我。自从上大学后,越来越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复杂,“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年少轻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早已不再,成长带给我们的是沉稳、成熟、三思后行,但是也带走了我们纯粹的心灵,现在想爱不敢爱、想说不敢说,害怕自己受伤害、总要考虑到别人的想法,无法再以一种单纯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有得必有失,便是这个世界无法改变的定律。《伊豆的舞女》让我很怀念,男女双方似恋非恋的思慕之情,那是年少才有的青涩爱恋,日本特有的物哀思想也在此篇体现的淋漓尽致,物哀是悲与美的结合体,《伊豆的舞女》自始至终都弥漫着一种若有若无的伤感,它会带动我的心情也是淡淡地忧伤,以我自己的理解,物哀也许就是缺憾吧!爱情开始就有一种朦胧的美感,纯纯、淡淡的爱恋触动人内心的柔软,但结局往往是不完美的,正因为我们深深的知道这一点,所以这更是一种缺憾。就像与难得相见的好友相聚一起,那一刻是开心地、兴奋地,但是内心也知道有聚必有散,散的时候总会伴随悲伤的情绪。以我中国人的角度体会所谓物哀,那就是知道生命从出生开始就在走向死亡,烟花最绚烂的时候便是它要消逝的时候,日本樱花的唯美也是在于它随风而逝、凋零满地,就像是体会到美好却也知道美好终将消散的一种心情吧。

像《罗生门》这类具有发人深思式的文学作品,是我的最爱,我光自己阅读这部作品的话,也许就只是浅浅地思考而过,而老师将关于“罗生门”的各种都讲得那么的吸引我,我总是觉得“人”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生物,人性更是难以考量。大学里,我时常感到迷茫,连我自己是什么样的,也无法很准确的定位,对我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也感到困惑,总是顺其自然、马马虎虎的过,一旦思考这类问题就头痛。很多时候,我喜欢思考人性方面的问题,但又不敢深究,怕自己纠结。每天看新闻,社会上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各种人性道德的碰撞,我每每感叹不已。《罗生门》的故事已经让我很有感触,当自身生存与人性道德发生碰撞时,到底该做出何种选择!而《罗生门》的电影,更是提升了一个档次,如今社会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罗生门事件”,都不过是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所编织的谎言。喜欢老师课上讲的“所谓真相,不过是有话语权人的描述。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编造自己的谎言,让真相更加扑朔迷离。语言的世界里,真相其实并不存在,有的只是片面的印象。”让我想到身边很多事情,不论对错,每个人确实所说的话都是为了维护自己,即使自己不肯承认,但是本能却是会如此。我既觉得无奈又悲哀,个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更大的集体组织,记得“蓝可儿事件”、“马航事件”等等,多少真相早已沉埋于土,永不见天日,人们追求的到底是真相还是为了维护自己或群体的利益而放弃寻求真相。我之前看过《人性的弱点》一书,无法否定人确实存在许许多多的“弱点”,老师的这堂课真的让我又思考了很多,人,是不是该去克服所谓人性的弱点!然而无论如何我只能做主我自己一人的思想,而无法影响千千万万人们的思想。其他像《万叶集》《平家物语》等的文学作品,我比较不感兴趣,没多加注意,且避不谈。

这学期的日本文学作品鉴赏课,其实让我收获很多,要真正阅读鉴赏一部文学作品,必然要先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等等很多相关的资料,才能真正深入感受作者创作的意图、聆听作者的心声,挖掘出文学作品更深层的内涵。日本的文学作品让我感受到了异域文化的色彩,以其特有角度的描写表现出其独特的思考,让人耳目一新。我不敢说鉴赏了什么文学作品,只能在此谈谈自己从老师课上讲的所得到的启示和感悟。我总是很擅长从一件事、一个故事或是一句有深意的话中去思考,也许领悟到什么、也许只是空想,复杂的社会,可以简单的生活,但有些东西始终是无法逃避的。以上所有言论,或是我一时之气写下,或是也思考了许多才下笔的,都不过说出自己想说的。最后,那句话,我也希望从是是非非的事件里剖析到实实在在的人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2cf84756bd97f192379e930.html

《日本文学作品鉴赏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