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更名及其原因

发布时间:2012-04-20 00:43: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更名及其原因

一、我国商业银行更名部分情况如下:

上海银行-1998813日,上海市城市合作银行更名为上海银行
北京银行-200518日,北京市商业银行更名为北京银行
徽商银行-20051228日,徽商银行正式挂牌成立
江苏银行-20061231日,江苏省10家城市商业银行合并成立江苏银行
宁波银行-2007213日,宁波市商业银行更名为宁波银行

盛京银行-2007217日,沈阳市商业银行更名盛京银行
南京银行-2007318日,南京市商业银行更名为南京银行
大连银行-200743日,大连市商业银行更名为大连银行
天津银行-2007424日,天津市商业银行更名天津银行
平安银行-2007616日,深圳市商业银行合并平安银行 更名平安银行
重庆银行-200787日,重庆市商业银行更名为重庆银行
温州银行-200796日,温州市商业银行更名温州银行
吉林银行-20071010日,长春市商业银行更名为吉林银行
哈尔滨银行-20071228日,哈尔滨市商业银行更名哈尔滨银行
宁夏银行-20071228日,银川市商业银行更名为宁夏银行
富滇银行-20071230日,昆明市商业银行更名为富滇银行
营口银行-2008年元月14日,营口市商业银行更名为营口银行
三峡银行-2008226日,万州商业银行重组更名为重庆三峡银行
东莞银行-2008323日,东莞市商业银行更名为东莞银行
锦州银行-2008415日,锦州市商业银行更名为锦州银行
青岛银行-2008427日,青岛商业银行正式更名青岛银行

汉口银行-2008625日,武汉市商业银行更名为汉口银行

杭州银行-200878日,杭州市商业银行正式更名为杭州银行

莱芜市商业银行更名为莱商银行

临沂市商业银行更名为临商银行

淄博市商业银行将正式更名为齐商银行。

二、我国商业银行为何要更名,首先要了解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现状。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我国银行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商业银行,应不断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以全新的发展战略与策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
   (一)国内外经济金融波动
    2008年以来,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短期恶化的局面。美国次贷危机、能源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使世界经济在短期内陷入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货膨胀抬头的困境。(1.)全球通胀威胁加剧。受石油和粮食价格高涨的影响,2008年以来全球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全面上升。美国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5月份CPI较上年同期上升4.2%,为今年1月份以来最高升幅,核心CPI较上年同期上升2.3%。欧盟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通胀率曾连续9个月突破欧洲央行为维持物价稳定所设定的2%的警戒线,20085月份通胀率更是飙升至3.6%;俄罗斯4月份的CPI指数已经达到14.5%,创近5年来的新高;20085月份,越南通胀率高达25.2%,印度尼西亚超过10%,菲律宾为9.6%,印度超过8%,泰国为7.6%,韩国为4.9%。(2.)国际金融业风险大增。近期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金融风险频繁显现。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为标志,全球经济进入了减速周期。美国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20078月以来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美国房地产市场目前还在继续恶化,金融市场动荡不稳,就业减少失业增加、居民预期收入减少、消费者信心下降、消费支出增长停滞、信贷紧缩、投资者信心受挫、固定资本形成下降,次贷危机的影响还在进一步深化。而越南金融危机的凸显可能会成为新一轮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法国兴业银行欺诈案则再次敲响了金融业风险管理的警钟。
    3.我国经济趋向下行区间。2008年在外部环境恶化和国内政策调整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在外需增速大幅度回落的带动下出现明显的回落,国民经济开始进入本轮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据预测,我国2008年全年GDP增长将达到10.4%,比2007年回落1.5个百分点,三大产业增速同时回落,其中第二产业出现大幅度回落,而CPI持续上涨。经济大幅放缓与通货膨胀抬头可能成为自2008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下行区间的总体特征。①
    (二)“金融脱媒”趋势显著
    我国正在进入一个融资结构快速调整和直接融资规模快速扩张的时期。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了直接融资,从而降低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传统中介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程度,这对于依赖存贷款业务模式的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从2006年起居民储蓄增长速度和环比增长率出现下降,在某些地区甚至出现负增长;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正在减弱,企业固定投资中自有资金比重不断增高,银行贷款比重不断下降;过去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始终高于银行中长期贷款,2007年储蓄存款首次低于中长期贷款。从国际经验来看,在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和直接融资扩张的时期,往往也是银行业转型压力较大的时期,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所经历的脱媒时期,银行业不良资产比例明显上升,银行经营失败的案例明显增多。金融脱媒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三)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的经验及对我国城商行的启示
 美国的社区银行在定义上类似于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协会将社区银行定义为:在一定地区的社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经营,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中小银行。在经营特色和发展战略上,社区银行强调的是在特定社区范围内提供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金融服务,与客户保持长期的业务联系。在美国,以社区银行为代表的中小商业银行已经成为地区经济的主要服务主体,它们依靠灵活的经营模式、有针对性的服务,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商业银行已逐步淡化其单一城市性质,向区域性银行、全国性银行稳步发展。
    1.更名以求地域突破。2007年,城商行发展中的一大亮点是纷纷更名。上世纪90年代,除上海银行外,城市商业银行均采用“所在城市名称”+“市商业银行”的命名模式,这一命名充分显现出城商行的地方银行色彩。基于突破经营地域的考虑,2007年城商行掀起一股更名热潮:直接去掉“市商业”三个字,如宁波银行;联合成为省级城商行后,以省份名称命名,如江苏银行;以历史命名,如富滇银行,等等。2007年城商行掀起一股跨区城经营大潮,呈现出“多管齐下,全面开花”的格局:直接设立异地分支机构(跨省、省内、县域);省内联合重组,实现省内跨区经营;凭借大股东力量,先设异地代表处,然后升级为异地分行;收购农信社或城信社,组建异地分支机构;参股异地城商行或城信社、农信社,间接实现异地跨区经营;发起成立村镇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等法人机构,达到异地跨区经营的目的。
    2.省内联合重组渐成趋势。省内联合重组是城商行做大做强的便捷之路。通过省内城商行的联合重组,不仅可以迅速做大银行规模,解决长期困扰城商行的规模和资本金约束,还可实现省内金融资源的重新整合,提高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因此,自2006年安徽省率先重组省内城商行和城信社,成立徽商银行以来,多家省政府积极效仿。2007年,先后有江苏省、吉林省和宁夏自治区实现省内城商行的重组。20072月,江苏省内10家城商行合并重组而成的江苏银行宣告成立;10月,中国银监会批准长春市商业银行更名为吉林银行,并吸收合并吉林市商业银行和辽源城市信用社,吉林省初步实现对省内城商行和城信社的联合重组。此外还有多个省份明确提出整合省内城商行的计划,例如湖南省拟整合“五行一社”(指长沙、株洲、湘潭、岳阳、衡阳5家城商行和邵阳城信社)为省级银行,黑龙江省拟将省内城商行整合为龙商银行,广西拟成立北部湾银行,河南省拟以郑州市商业银行为基础,组建中原银行,陕西、山西和河北也分别提出成立陕西银行、晋商银行和河北银行的计划。
    3.3家城商行率先上市。经过多年的努力,城商行上市问题在2007年得到突破。当年7月,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率先通过监管部门批准,成功叩开资本市场大门。10月,北京银行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3家城商行的成功上市具有重要意义,掀开城商行发展的新篇章。首先,3家城商行成功上市意味着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城商行已基本实现从信用社到现代商业银行的转变,经营管理品质有很大提升,并获得公众投资者的认可。其次,3家城商行成功上市意味着资本市场大门向城商行打开,长期以来困扰城商行的资本补充难题有望得到逐步解决,3家城商行也将由此建立起长期资本补充机制。最后,3家城商行的成功上市还意味着城商行的改革已取得重大成果,城商行群体的品牌和影响力得到提升,为其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据此,更多的城商行会迈入资本市场大门。
    4.引入外资仍在持续。脱胎于城市信用社的城商行希望借此加快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的步伐。同时,外资银行对快速进入中国市场又有着强烈冲动,而参股投资现有中小金融机构无疑是最佳选择。因此,引入外资始终是城商行发展中的热门话题。2007年青岛市商业银行成功引入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资本,重庆银行则引入香港大新银行资本,成都市商业银行引入马来西亚丰隆银行资本,从而使城商行群体中引入外资的城商行数达到12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2008年以后城商行引入外资态势仍将延续。徽商银行、包头商行、吉林银行、南昌市商业银行、洛阳市商业银行等多家城商行已明确提出引资计划,并着手实施。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27c25146edb6f1aff001f51.html

《商业银行更名及其原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