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选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9-01-04 21:19: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哈姆莱特》节选教学设计

设计者:李维彩 设计时间:2012-5-15

一、 内容及其分析

《哈姆莱特》全剧是以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为线索展开的。主要剧情是:从老国王哈姆莱特的鬼魂那里,哈姆莱特得知了克劳狄斯阴谋杀害兄长、篡夺王位的罪行;哈姆莱特装疯,克劳狄斯怀疑哈姆莱特知道些什么,便派人刺探他;哈姆莱特用一出有“谋杀”情节,并且所用手段和克劳狄斯杀害老国王的手段相类似的戏剧,来试探克劳狄斯,以此判断鬼魂所说的话是否真实;克劳狄斯果然露出了马脚,心里对哈姆莱特十分忌惮;不明底细的王后乔特鲁德找哈姆莱特谈话,哈姆莱特误杀躲在旁边偷听的大臣波洛涅斯,克劳狄斯借机立即派他到英国去,并在公文里让英国国王处死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半路上回来了,克劳狄斯已经设计好毒计,让哈姆莱特和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比剑。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第二场(未完),主要情节是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比剑,这是全剧的高潮。剧情发展到这里,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都清楚知道了对方要置自己于死地,他们谁都不能再回避、耽搁,形势刻不容缓。老辣狠毒的克劳狄斯抢占了先机,安排了看上去万无一失的“比剑”的圈套。

二、 教学目标

1、 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体会课文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故事情节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

2 用心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理解作品的主题。

  2、把握哈姆莱特复杂的人物性格;品味诗一般的语言。

  3、理解本剧充溢的人文主义理想及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教学难点       

把握哈姆莱特复杂的人物性格;品味诗一般的语言。

四、 教学方法

1可从《哈姆莱特》全剧中挑选出一些哈姆莱特的对话或独白来,引导学生理解、欣赏,以便让学生对哈姆莱特有一个更为直观、全面的印象。

 2、在课文里,哈姆莱特的基本性格特征表现得不太充分,教学时要从文本出发让学生认识这一形象,而不要用一些所谓的“定评”来框定学生的感受和评价。

 

3、注意让学生体味在“比剑”这个场面中,主要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把握人物之间的关系,看看它如何推进剧情发展,这是欣赏戏剧时应该注意的。 

五、 教学时数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俗话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究竟是个什么人物呢?他到底是一个什么形象?今天我们就走进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莱特》,了解一下这一人物形象。

  二、        感知作者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诗人和戏剧大师。1564423日出生,默默无闻。1616423日去世,举世闻名。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 他的剧本至今还在世界各地演出。在他生日的那天,每年都有许多国家在上演他的剧本纪念他。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作品: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无事生非》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必备的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就是《莎士比亚全集》。1984年选举世界10名伟大作家,莎士比亚名列第一。这些都说明莎士比亚是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作家。他被誉为奥林匹亚山上的宙斯,他的戏剧已被公认为是不可企及的典范

三、介绍《哈姆莱特》的情节,帮助理解课文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本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念书,奔父丧回国,见叔父克劳狄斯登上王位,母后乔特露德匆匆改嫁新王,既疑又愤。好友霍拉旭告知他,父王的鬼魂每天深夜出现在城堡露台。他按时静候,果然见到亡魂。倾听诉说后方知父王正是被叔父所害。哈姆莱特悲愤异常,诅咒这万恶的时代,考虑到形势严峻,他决定装疯卖傻迷惑叔父及奸臣。

他的异常言行引起了克劳狄斯疑虑,便召来哈姆莱特的两个旧友探其真伪。哈姆莱特忽庄忽谐,疯话间以哲理,使两位佞臣摸不着头脑。大臣波洛涅斯向新王献策,认为让他的女儿奥菲利娅去约会哈姆莱特,他们可偷听这对恋人的谈话,必能弄清真相。奸王依计而行,但依然不得要领。哈姆莱特恐怕鬼魂之言不实,欲进一步证实克劳狄斯的罪行,便请戏班子来宫演剧,并约请克劳狄斯与母后及一干人等同来观剧。因剧情与克劳狄斯所犯的罪行相仿,奸王心虚,不待剧终,便仓皇离去。由此,你死我活的斗争真正开始。

克劳狄斯观剧受刺激后,独自在神像前忏悔,哈姆莱特正巧路过,本可一剑将其刺死,但虑及此举会将仇敌送入天堂,便放过了复仇机会,决定待其以后作孽时再动手。他又来到了母后的寝宫,欲加以规劝,忽闻帷幕之后有动静,以为奸王在偷听便挺剑直刺,不料倒下的竟是邀功心切的波洛涅斯。

克劳狄斯闻知此事惊恐不安,找借口将哈姆莱特遣往英国,王子改写了随行者所带的密信,使两个卖友的小人代自己去英国受死,他则返回丹麦。登岸后,遇见一个掘墓人一边干活一边在讽喻人生,哈姆莱特大受启发,宿命思想使他决心听天由命、静观其变。

克劳狄斯利用波洛涅斯之子雷欧提斯急于报父仇的心态,挑唆他与哈姆莱特决斗,并准备了毒剑毒酒。决斗中,奸王假意祝贺哈姆莱特初战告捷,奉上毒酒,王后抢过喝下。雷欧提斯违规下手,中剑的王子抢过毒剑还刺对手,雷欧提斯临死前揭发了克劳狄斯的阴谋,哈姆莱特在众人惊愕之际刺死罪恶累累的奸王,自己也毒发身亡。他遗命由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继位

四、复述所节选的情节

五、理清课文思路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霍拉旭: 不要作声!谁来了?”)

回述哈姆莱特知道了国王的阴谋,逃回丹麦的经过,

第二部分(从“奥斯里克上”到“他们的水泡就破灭了”)

奥里斯克传递比剑的消息,哈姆莱特对奥斯里克的嘲讽。

第三部分(从“一贵族上”到结束)

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比剑决斗,中了克劳狄斯的圈套。临死前,让霍拉旭昭示事实真相

第二课时

一、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且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剧中人物台词来体现和推动情节发展,而情节又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是由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而产生的人物的行动和事件。

1、请同学们根据剧本出场人物提示和课前自读,说说本剧中的人物关系。

   明确: 哈姆莱特和克劳迪斯(丹麦现任国王)名为叔侄,实为仇人;哈姆莱特和乔特鲁德虽是母子,但又有母嫁仇敌的隔阂。

    克劳迪斯和乔特鲁德原为叔嫂后为夫妇,二人间又有毒杀亲夫和企图谋害其子的矛盾。

另一个家庭波洛涅斯一家同样既有自身的矛盾又与哈姆莱特一家关系错综复杂。

    波洛涅斯既是国王帮凶又是哈姆莱特挚爱的女友的父亲。

    奥菲利娅挚爱哈姆莱特又与父亲有骨肉亲情。

    雷欧提斯本是哈姆莱特朋友,女友的哥哥,后又因与其有杀父害妹之仇而成仇人。

   板书:

                     剧中人物关系

哈姆莱特(丹麦王子)                克劳狄斯(丹麦国王)

王后(哈姆莱特之母)                波洛涅斯(御前大臣)

奥菲莉亚(波洛涅斯之女)            雷欧提斯(奥菲利亚之兄) 

霍拉旭(哈姆雷特之友)              奥斯克里(宫廷大臣)

由此可见,主人公哈姆莱特的复仇事件是被放置在一个错综复杂的极为矛盾的环境中,他既担负着复仇的使命,又承受着亲情、爱情、友情等复杂感情的折磨。

2、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节选部分安排了哪些悬念呢?

   哈姆莱特从前往英国的途中逃回丹麦,等待他的将是怎样的命运?

哈姆莱特是否答应与雷欧提斯比剑?

    哈姆莱特是否已经觉察到雷欧提斯使用的剑有毒?

    雷欧提斯是否会按照克劳狄斯事先设计的计划行事?

    这样悬念迭生的情节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每一个悬念围绕着和克劳狄斯的毒计是否能得逞和哈姆雷特能否避免厄运来展开,这样处理能紧紧扣住读者(观众)的心,使读者(观众)的心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

3、全剧展开的矛盾冲突有哪些?

明确:《哈姆莱特》的第一个冲突是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的矛盾冲突。这不只是与杀父淫母夺位者的冲突,而且是一场新旧力量的较量,是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新人与克劳狄斯为首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殊死的搏斗,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第二个冲突是哈姆莱特内心的矛盾冲突,从表面上看,这是人性、人生、生死、道德等哲理问题的思考,是何时复仇,怎样复仇的焦虑,实际上它是哈姆莱特的人文主义理想的动摇和坚守,是新旧思想的抉择,同样是无法调和的。这两个冲突相互交织构成了悲剧情节的主线,虽然发展缓慢,渐次展开,但是冲突的过程环环紧扣,因此前后照应,紧密联系,一步一步地走向高潮,走向结局,而悲剧的情节也就波澜起伏,生动丰富,始终充满了巨大的艺术魅力。

4、课文节选的这场戏,比剑决斗写了哪些矛盾冲突?

    哈姆雷特——克劳狄斯(杀父霸母之仇)

哈姆雷特——雷欧提斯(杀父妹之仇)

总之,两重矛盾冲突产生尖锐的碰撞,并紧紧围绕比剑(明)和毒计(暗)展开,悲剧由此产生!

 总之,这场戏戏剧冲突尖锐复杂,情节生动曲折,波澜起伏,有力且成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特别是悲剧主人公哈姆莱特形象的塑造,是戏剧通过冲突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最为典型的艺术特色之一。

5在课文节选的这一部分里,哈姆莱特表现出怎样的个性?他最终与对手同归于尽,对于这种结局,你认为哈姆莱特能否避免? 

设题意图:让学生熟悉剧情,并从中认识和评价人物的性格。 

参考答案: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哈姆莱特和霍拉旭讲述他如何破坏掉克劳狄斯借刀杀人的阴谋,以及哈姆莱特掉入克劳狄斯设计的比剑圈套,最后敌对双方同归于尽。前一件事情表现了哈姆莱特敏感、机智,后一件表现了他草率、冒失,而总的来看,哈姆莱特做事情没有计划性,他总是被事件推动着走,不能事先做周密的安排和准备。 

从课文里来看,哈姆莱特的对手克劳狄斯高居王位,老奸巨滑,善于耍阴谋诡计,和他相比,哈姆莱特势单力孤,卤莽草率,不善于制定周密计划主动进攻敌人。他答应了比剑,就意味着克劳狄斯的阴谋已成功了一大半。只是在比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变数,如王后喝下毒酒,雷欧提斯也被他用毒剑刺中等,才使他有机会在临死之际用毒剑向克劳狄斯发出致命一击。所以说,哈姆莱特是很难避免这种厄运的。 

 、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品评人物的方法: 听其言,观其行,外貌心理和神情。 人物关系要理清,  勿忘体察作者情。

在选文中,哈姆莱特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从开头见,哈姆莱特是冷静而理智、聪明机智的。

    ②是一个高贵、优雅、勇敢的王子。

    ③是忧郁和迟疑不决的。

    ④对女性是有偏见的,伤害了奥菲莉娅。(源于母亲对他的伤害)

    ⑤哈姆莱特是一个人文主义者。

    ⑥理想与现实永远冲突着。

   

 名家观点

   “从天性上说,哈姆莱特是一个强有力的人,他精力充沛,灵魂伟大,他在软弱时也是伟大而强有力的,因为一个精神强大的人,即使跌倒,也比一个软弱的人奋起的时候高明。

                                                      ——别林斯基

    哈姆雷特挑着理性的灯笼在寻找大写的人。    ——苏联?阿尼克斯特

   “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他没有坚强的精力使他成为英雄,却在一个重担下毁灭……,每个责任对它都是神圣的,这个责任却是太沉重……他是怎样地徘徊、辗转、恐惧、进退维谷,总是触景生情,总是回忆过去,最后几乎失却他面前的目标。     ——歌德

   “哈姆莱特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真实,但又要比我们伟大。他是一个巨人,却又是一个真实的人。因为哈姆莱特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哈姆莱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人。

                                                                     ——雨果

      小结: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形象因为有了矛盾复杂的内蕴,因此具有多面性,丰富性和复杂性,课下同学们继续探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234484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32.html

《《哈姆莱特》选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