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鉴赏要有文体意识

发布时间:2019-08-18 15:55:5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文学鉴赏要有文体意识
作者:范松义
来源:《语文建设》2013年第12

        

        中国古典文学历史悠久,文体种类也极为丰富。不同的文体,语言、结构、体式、表达、题材、格调等互不相同。古人也有强烈的文体意识。早在三国时期,曹丕就曾说过: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典论·论文》)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也说:文辞以体制为先。他们都对文体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古代作家在创作时,会有意识地选择恰当的文体,以更好地表达思想、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写作目的。

        既然如此,在阅读古典文学的时候,读者亦应有鲜明的文体意识。面对诗、词、曲、散文、小说等不同的文体,显然应有不同的接受模式,如此方能更好地接受、解读、阐释作品。反之,若缺乏文体意识,阅读就容易千篇一律,不能真正地贴近对象的本质。若是文体相差较大,这个问题尚不明显;若是文体比较接近,问题就比较突出了。

        在某种意义上,写什么对作家固然重要,而如何写就更为重要。我们要关注作品写了什么,更要关注它是如何写的,这才是鉴赏的重点所在。不同的文体,设置了种种不同的规矩,以提醒、约束作家如何表达。这种不同并不仅仅在于外在体式的不同,更多、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文学精神。不同文体、不同类型的作品,有不同的读法,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读者阅读古典文学作品,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审美、鉴赏、分析与评价作品的能力。如果缺乏文体意识,显然不利于这些能力的培养。像有着血缘关系的诗、词、曲,由于文体类似,读者在接受中文体意识缺失的问题就更严重。本文针对此,试对文体间的不同展开讨论。

        

        诗、词、曲同属韵文,属于广义上的诗歌,同时又有各自的文体特征。我们有时虽然也会注意到其中的区别,如词有词牌、句式为长短句,形式与诗歌不同,但对文体间真正的不同并不在意,甚至可以说并不明了。无论面对何种文体,鉴赏模式并无本质区别,总是背景、意象、意境、修辞、技法等,根本不涉及对象的特性。如此这般,仿佛诗、词、曲完全是一种文体,那么它们在文学史上何必独立存在?我们读诗、读词与读曲又有何区别?又如何体验不同文体的独特美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18963d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3b.html

《文学鉴赏要有文体意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