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关系对请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6-30 16:55: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作业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因此,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就成为一个国家的首要任务。在青少年色体质健康,脑力正常开发的同时,其心理的健康发展更是不容忽视。而在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同伴关系具有成人和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此,我就同伴关系谈谈我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的一些认识。

同伴关系,顾名思义,就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青少年青少年之间的一种共同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的选择对青少年的价值取向有决定性的作用,同伴关系的建立的正确与否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与否影响深重。

同伴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在诸多因素中,一般认为青少年青少年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是影响同伴关系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行为对同伴关系的影响
  研究者一般都是通过比较不同社会地位的青少年社会行为的差异或寻找同伴接纳水平与社会行为是否相关来确定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的关系的。研究普遍支持了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相关,攻击或破坏行为与同伴拒绝相关的假设。他们指出,在所有年龄组,那些乐于助人、考虑他人、友好、遵守交往规则,积极参与同伴交往活动的青少年都是受欢迎的,但是合作的、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随年龄增长日趋复杂,能力逐渐成为受欢迎的重要因素之一;攻击、破坏、多动、践踏群体规范等行为是幼儿和小学中低年级青少年被拒绝的主要原因,然而攻击行为的性质随年龄而变化。随年龄增长,攻击行为更加分化,外显性减弱。间接攻击、对嘲笑或批评过分敏感成为青少年被拒绝的主要因素。

(二)社会认知对同伴关系的影响

认知对同伴关系的影响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分别为社会目标、社会认知能力和归因。
  1.社会目标
  关于社会目标,一般指个体所偏爱的社会结果,包括那些令个体满意或个体愿意回避的。也有人称之为社会价值,即个体所重视的结果。 一般认为,目标是行为的中介,那些经常提出与情境或社会要求不符的目标的青少年在同伴关系中将体验到更多的困难。

2.社会认知能力
  青少年解决社交问题的策略是青少年社会认知能力的一种综合反映。青少年的社会认知能力与社交地位有密切的关系。有研究发现,受欢迎青少年比不受欢迎青少年对社交问题提出了更好的解决方法。有研究证明,受欢迎青少年提出的社交策略较不受欢迎青少年提出的社交策略更有效、更恰当,其策略类型也会有所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社交策略的恰当性和有效性也会有一定的提高。被拒绝青少年更多地借助于第三方面来发动交往,表现出更高依赖性。被忽视青少年发动交往的有效性最低。
  并且,社会认知技能能够预测青少年的同伴接纳性。有研究证实受欢迎青少年形成了良好的观点采择能力,那些建立了亲密友谊关系的青少年比没有好朋友的青少年在观点采择测试上的得分高。此外,受欢迎、一般的和被忽视青少年比被拒绝青少年在学业成绩和智力测验上的得分要高。

3.归因
  当个体在对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时会表现出一种稳定的倾向,这种倾向就是个体的归因风格。归因风格具有稳定性。研究者从归因的角度研究同伴关系,其中的途径之一是研究青少年的归因方式会对青少年产生什么影响,尤其是不当的归因方式会对青少年产生什么消极影响。
 有人际归因风格和人格特征对中学生同伴群体中的社会测量地位的影响程度的实验结果表明:二者共同影响中学生的社会测量地位,被拒绝学生对正性事件的归因与其他学生存在显著差异。被拒绝学生虽然将正性事件归因于稳定的原因,但其倾向于将正性事件归因于具体原因而非普通原因,这属于悲观的归因风格。这表明,被拒绝学生不当的人际归因方式,可能导致了其在同伴群体中较低的接纳性。

早期的同伴交往困难将导致青少年以后的适应困难。很多研究表明,学校中的社交问题不仅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业成绩,而且还会产生严重的长期后果,包括辍学、孤僻、退缩、冷漠、压抑或其它心理障碍,甚至会加入不良团伙及至犯罪。良好的同伴关系在青少年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意义,能促进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和较强的社会技能,对青少年的性格、个性品质、行为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些功能是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不可替代的。但在交往的方向以及重要关头上,成人应该给予他们及时的正确的指导,减少人际交往的失误,避免心理上的冲突。

那么,作为家长或教师,应该怎样教育青少年发展同伴关系呢?

首先,正确认识青少年同伴关系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成年人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为青少年的同伴关系设置障碍或干扰他们的正常交往。家长应明确:同伴关系不是亲子关系的复制和延伸,青少年在家中形成的自我中心状态,只有在与青少年的交往中,才能学会如何抑制自己内心的侵犯活动,控制不适当行为。所有这些交往技能只有在青少年与青少年的同伴交往中才能得到发展,而在青少年与成人的关系中是不可能充分发展着一点的。

其次,充分了解孩子的同伴关系状况。在当代家庭中,经常发生以亲子关系掩盖同伴关系的倾向,因而对自己孩子的同伴关系状况不用心观察,更谈不上评价自己的孩子在同伴间是“欢迎者”、“排斥者”还是“忽略者”和“一般者”。这一点,学校里的老师评价比较准确,尤其是班主任。因此,家长与老师之间应加强联系,通报孩子在同伴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帮助孩子正确处理同伴关系。

再次,积极组织青少年的共同活动,为青少年发展同伴关系创造有利条件。 允许青少年“走出去,请进来”。鼓励青少年多与同伴交往,教育青少年新生同伴,对青少年之间产生的矛盾,家长不必直接介入,但应启发青少年和同伴一起协商、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适宜方式,有条件的可提醒青少年欢迎同伴到家中做客,指导青少年如何招待同伴,引导同伴全体参加活动,结合玩耍情境评价青少年与同伴交往时的优缺点等。 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如少年宫、科技馆、公园、图书馆、电影院等,从而使孩子结识更多的同伴和朋友,增长才干、活跃思想。

第四,尊重青少年的同伴关系。对于年幼青少年来说,他们的同伴关系虽然不稳定,对象易变化,但同伴关系作为一种需要是恒定的。因此,家长应关心他们的交往活动,精心保护孩子们的同伴关系。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的好:“对个人的要求和对个人的尊重不是两种不同的东西,而是一致 的,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第五,作为家长或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和教养方式。研究认为,热情、敏感和权威的家长,培养的青少年容易形成稳定的依恋心理,与成人和同伴都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家长在人际交往中要注意热情待人,乐于助人,同情他人,尊重他人,民主地、宽容地处理好人际关系,为青少年做出典范。切忌青少年的教育是一套,而对待他人是另一套。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将来的适应后果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积极的同伴关系有利于青少年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青少年同伴关系的健康积极发展,引导并支持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16d37377fd5360cbb1adb16.html

《同伴关系对请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