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竞争意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减弱

发布时间:2011-04-16 20:46: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研究(2:竞争意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减弱

最后更新:2009-10-3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指引下,我国开始全面进入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双重社会转型”的现代化发展时期,整个社会发生了全方位的转型。概括来说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变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发展决策模式从以政治为中心向以经济为中心转型;(2)经济发展模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3)国家治理方式由“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转型;(4)文化发展模式从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型、单一文化模式向多元文化模式转型;(5)个体的社会存在状态由单一片面性向丰富多元性转型,单一的价值取向与追求向多元的价值取向与追求发展。随着社会全方位的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和心理状态以及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迁。与改革开放同龄的青少年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不断变迁的社会大环境当中:一方面,伴随整个社会结构的解构和重构,人们在价值体系和人格体系上也在解构和重构,这个过程使得青少年社会化机制的核心——社会规范也处于解构和重构过程;另一方面,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不断发展变化,他们的思想认识和辨识选择能力正在由不成熟向成熟的方向发展,这使得青少年们找不到正确的价值标准和原则,感到无所适从,找不到精神的归依,从而引发心理健康发展中多方面、多维度、多层次的矛盾和冲突。在这些矛盾与冲突的关系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了鲜明的特点。

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法则及特点必然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生价值目标。纵观世界上的典型市场经济和社会无不是按照对立统一的发展模式运行的,即按照竞争机制和福利机制二者相互制约、互相转化的规律运行。这两者在市场社会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福利机制而没有竞争机制,组织管理就缺乏激励因素,社会发展就缺乏前进的动力;只有竞争机制而没有福利机制,社会就会背离整个人类所追求的公平正义法则,造成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就会动摇市场经济社会的合法性基础。而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配合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我们把国家发展决策模式定位于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这种决策模式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更多地强调市场经济社会竞争机制的建立,而忽视了福利机制的建立。随着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逐渐完善和成熟,竞争意识也逐渐深入到人们的价值观念与人格体系当中。根据有关研究,在社会转型期,人们对社会观念的承受能力中,对正在转型的经济观念的承受力最大;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接受程度最高,从人们能够完全接受程度的体制改革项目来看,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取消“大锅饭”、“铁饭碗”的分配制度,价格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物价制度,以公有制为主、其他所有制经济为辅的现行经济体制,都集中体现在经济体制变革的各个方面。这表明,市场经济社会中的竞争机制所体现的竞争意识这一价值观念已深入人心。

成长于竞争意识浓郁的社会环境中的青少年,其竞争意识也逐渐得到增强。国家和个人无不把对青少年竞争意识及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竞争意识逐渐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而深入人心(甚至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灌输,如“不要让您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哟!”);二是作为青少年社会化重要机构的学校教育,也着力培养下一代人的竞争意识,各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活动(如各种竞赛、评比活动)竞相开展起来;三是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也深深感受和体验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竞争状况。耳濡目染和亲身体验,使得竞争意识深入到青少年意识中。总体上看,青少年竞争意识的增强是与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一致的,是与市场经济的特质分不开的。

然而,竞争意识赋予人的心理状态是“好胜心”,但竞争的现实是,竞争中没有常胜将军,必有失败者。但有谁甘愿失败?心理学家认为,挫折、冲突和重大生活变化是给人的心理造成压力的三个主要来源。所以,竞争意识的增强、竞争现实的残酷所造成的冲突与失败,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西方市场经济在其久远的历史流变中,其负面效应所造成的个体压力和社会压力是逐渐呈现的,并在这种不断呈现中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而我国则是以历史浓缩的形式,把社会转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几乎是同时地呈现出来,因此它所造成的物质压力和精神压力乃是倍加的。更为重要的是,对于由于市场经济以及它所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在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中,我们已不能像原发型的西方国家那样,采取非人道的战争形式,而只能在世界市场经济体系中寻找现代化的途径和选择缓解矛盾的方法,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上,发掘自身的自然资源潜力和人力资源潜力,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并且,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又过于强调市场社会中的竞争机制而忽视了福利机制。近年,有学者已经尖锐地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中经济和社会没有协调发展,表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经济结构改变了,社会结构没有变;二是经济发展了,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三是经济管理上去了,但社会管理滞后;四是经济发展了,但就业上不去。

所以,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当西方发达国家已进入以知识为中轴、以技术为先导、以信息为纽带、以开发和服务为主要领域,社会福利机构比较完备的后现代社会时,我们却正处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既要承受着“现代化痛楚”(生态失衡、空气污染、资源匮乏、地区冲突、社会“失范”等等)和后工业社会媒体污染等“富贵病”,又要承受社会福利机制不完备所带来的诸多的社会问题(信仰危机、价值失落等等)。这种历史进程上的巨大差距和时间上的共时性,使人们承受着双重压力。在这种背景下,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一个适应域限的,超过这个域值就会承受不了而选择逃避(如自杀)等生存方式。根据有关研究,社会转型期人们对社会观念的心理承受力中,文化观念和道德观念的转型承受力最低;体制改革中,最不能接受的项目在前三位的是现行的工资制度、改革开放以来的法制建设、干部制度,总体上对文化体制变革不能接受的程度最低。

青少年由于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而且这一代青少年中很多是独生子女,其成长往往处于丰富的物质生活和太多的关爱环境中,其心理成熟度、处理冲突和挫折失败的经验相对要差些,面对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以及个人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矛盾冲突,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比以前低。心理承受能力下降会带来一系列不良的身心反应,如情绪不稳,容易烦躁焦虑;兴趣减退,对外界事物关心减少;冷漠悲观,对工作厌烦;内感不安,幻想逃避;人际过敏,孤独寂寞等。严重者引发神经官能症、精神病、变态人格,甚至自杀。2002123日到9日,在北京心理危机与干预中心举办的首届国际自杀预防研讨会上,北京回龙观医院历时7年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年平均自杀率为23.00/10万(而国际平均自杀率仅为10/10万,中国是国际平均数的2.3倍。国际上将自杀率大于20/10万的国家称为“高自杀率国家”),每年因自杀死亡人数平均为28.7万;自杀已成为15-34岁青少年人口中第一位死因,占相应人群死亡人数的19%;另据200311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国家自杀预防研讨会上的数字:中国每2分钟就有1人自杀身亡,8人自杀未遂,其中自杀成为15-34岁年龄段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资料来源:《社会转型期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特征分析》,作者孙宏艳、徐文新,原载《中国青年研究》200412期。

摘编、责编:朱松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供稿)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157c2315a8102d276a22f36.html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竞争意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减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