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1-11-22 22:44: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走近华罗庚

“华罗庚精神”

华罗庚先生19101112出生在江苏金坛一个贫寒的家庭,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在家,后又不幸身患伤寒致使左腿残疾。但他身残志坚,刻苦自学,在逆境中奋发努力,秉持报效祖国、服务社会、一心为民的坚定信念,成为当代杰出的数学家。他是我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许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在数论、矩阵几何学等诸多领域作出了卓越成果;他还是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为中国计算机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倡导应用数学,最早把数学理论和生产实践相结合,致力于发展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工作,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他还培养了大批蜚声中外的杰出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华罗庚先生毅然放弃在美国优裕的生活、工作条件,携全家回到祖国的怀抱。他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首任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职,并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建院院士等,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多所大学荣誉博士。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投入到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特别是数学研究事业中,为祖国科学事业的进步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华罗庚先生的名字已载入国际著名科学家史册;他的精神和成就得到人民的肯定,于2009年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他是中国科学院的骄傲,是我国科学界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作为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数学甚至科学的领域。

华罗庚先生是自学成才的典范。今天,我们纪念他,就是要学习他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一共只上过9年学,从一个初中毕业文凭起步,最终成为蜚声中外的杰出科学家,他的刻苦自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早年,他克服了贫病交加,自学成才,跻身于高等学府,崭露头角。晚年,在早已享有盛誉的情况下,仍然手不释卷、勤奋笔耕。华罗庚先生的自学精神,内涵十分丰富,除持之以恒、孜孜以求外,还包括很重要的一点——求真务实。华罗庚在剑桥大学期间,为节省时间,始终没有办理正式入学手续,虽然他的任何一篇论文都堪得一个博士学位,但是他只要求做一名访问学者。他说:“我是来剑桥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他这种不图名利、不急功近利的精神境界,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同时也要有自强不息、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在这方面华罗庚先生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华罗庚名言》


·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所谓天才,实际上是依*学习。   
·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 ,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 在寻求真理的长征中,惟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 日累月积见功勋,山穷水尽惜寸阴。
· 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 壮士临阵决死哪管些许伤痕,向千年老魔作战,为百代新风斗争。慷慨掷此身。
· 自学,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
· 科学成就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惟有长期的积聚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
· 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是给懒汉。
·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不可能*运气来创造发明,对一个问题的本质不了解,就是碰上机会也是枉然。入宝山而空手回,原因在此。
· 科学是实事求是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
· 我想,人有两个肩膀,应该同时发挥作用,我要用一个肩挑着送货上门的担子,把科学知识和科学工具送到工人师傅手里;另一个肩膀可以作人梯,让青年们踏着攀登科学的更高一层山峰。
· 天才是不足恃的,聪明是不可*的,要想顺手拣来的伟大科学发明是不可想象的。
· 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
· 任何一个人,都要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行路,还是要*行路人自己。
· 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
· 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
· 见面少叙寒暄话,多把艺术谈几声。
·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搞科学研究工作就要采取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有半点虚假浮夸。不知就不知,不懂就不懂,不懂的不要装懂,而且还要追下去,不懂,不懂在什么地方;懂,懂在什么地方。老老实实的态度,首先就是要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科学是踏实的学问,连贯性和系统性都很强,前面的东西没有学好,后面的东西就上不去;基础没有打好。搞尖端就比较困难。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问题解决不了,其中不少是由于基础未打好所致。一个人在科学研究和其他工作上进步的快慢,往往和他的基础有关。
· 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做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共同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 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 “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 天才是不足恃的,聪明是不可*的,要想顺手拣来的伟大拉学发明是不可想象的。
· 人做了书的奴隶,便把活人带死了。……把书作为人的工具,则书本上的知识便活了。有了生命力了。
· 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 钻研然而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
· 凡是较有成就的科学工作者,毫无例外地都是利用时间的能手,也都是决心在大量时间中投入大量劳动的人。

华罗庚 - 学术成就

晚年的华罗庚不顾年老体衰,仍然奔波在建设第一线

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

在代数方面,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其专著《堆垒素数论》系统地总结、发展与改进了哈代与李特尔伍德圆法、维诺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计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发表40余年来其主要结果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先后被译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为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一。

其专著《多个复变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阵技巧,结合群表示论,具体给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从而给出了柯西与泊松核的表达式。这项工作在调和分析、复分析、微分方程等研究中有着广泛深入的影响,曾获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的研制,曾出版《统筹方法平话》、《优选学》等多部著作并在中国推广应用。在发展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并有专著和科普性著作数十种。

华罗庚 - 评价

毛泽东对华罗庚在科学上的这一创新曾给予高度评价,1964年和1965年两次写信给华罗庚,祝贺和勉励他“壮志凌云,可喜可贺”,“奋发有为,不为个人而为人民服务。”

 著名数学家劳埃尔·熊飞儿德说“他的研究范围之广,堪称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数学家之一。受到他直接影响的人也许比受历史上任何数学家直接影响的人都多。”华罗庚“华的存在比任何一位大数学家都更有其卓越的价值。”   

美国数论学家莱麦尔说:“华罗庚有抓住别人最好的工作的不可思议的能力,并能准确地指出这些结果可以改进的方法。他有自己的技巧,他广泛阅读并掌握了20世纪数论的所有制高点,他的主要兴趣是改进整个领域,他试图推广他所遇到的每一个结果。”   

王元先生说,从数学领域来说,大致分为两个:一个是分析,一个是代数。绝大多数的数学家一般只在其中一个领域里做出贡献,比如我自己,就是在分析方面。但华罗庚却在两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另外一方面,数学又分成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华罗庚也是同时在这两方面都有很大贡献。   

“我没有元老他们这么幸运,能够成为华老的入室弟子”,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杨乐看来,没有成为华老正式的徒弟是一生的遗憾,“但在数学研究的道路上,华老确实深深地影响着我”。   

美国著名数学史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   

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被誉为“人民科学家”。

华罗庚 - 生平

华罗庚华罗庚(左)与陈景润

俗话说得好:“温室里难开出鲜艳芬芳耐寒傲雪的花儿,人只有经过苦难磨练才有望获得成功。”   

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但因家境不好,读完初中后,便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   

18岁时患伤寒病,造成左腿残疾。   

19岁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   

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 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伊利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   

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华罗庚是美国科学院历史上第一个当选为外籍院士的中国人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员等职。曾任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   

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把数学方法应用于实际,筛选出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的优选法和统筹法,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195419581974年均被邀请到国际数学大会作报告(这是很高的荣誉),可惜均未被批准。   

1985612在访日期间心脏病突发,在日本东京的大学讲坛猝然倒地,结束了他为祖国数学事业贡献不止的一生。   

华罗庚同志是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大师。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为以后矩阵几何学等,作下了奠基

华罗庚 - 曾获荣誉

华罗庚

中国数学之神”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人民数学家” 

华罗庚、钱三强被认为是中国计算机界的两位功勋科学家,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数论大师,多复变函数论和矩阵几何的开拓者。   

华罗庚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大师,他的名字在美国施密斯松尼博物馆与芝加哥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中,与少数经典数学家列在一起。他被选为美国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又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荣誉博士。   

195419581974年均被邀请到国际数学大会作报告(这是极高的荣誉),可惜均未被批准。   

开创中国数学学派,并带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培养出众多优秀青年,如王元、陈景润、万哲先、陆启铿、龚升等等,不少已成为世界级的名家了。   

建国六十年来,“感动中国一百人物之一”。

华罗庚纪念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02745a5b0717fd5360cdcdb.html

《华罗庚的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