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2019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发布时间:2018-09-30 01:25: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

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试题金榜题名,高考必胜!蝉鸣声里勾起高考记忆三年的生活,每天睡眠不足六个小时,十二节四十五分钟的课加上早晚自习,每天可以用完一支中性笔,在无数杯速溶咖啡的刺激下,依然活蹦乱跳,当我穿过昏暗的清晨走向教学楼时,我看到了远方地平线上渐渐升起的黎明充满自信,相信自己很多考生失利不是输在知识技能上而是败在信心上,觉得自己不行。临近考试前可以设置完成一些小目标,比如说今天走1万步等,考试之前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我一定行”!

(满分120 时间120最新试卷十年寒窗苦,踏上高考路,心态放平和,信心要十足,面对考试卷,下笔如有神,短信送祝福,最新试卷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期待曾播种,终是在高考交卷的一刹尘埃落地,多少记忆梦中惦记,多少青春付与流水,人生,总有一次这样的成败,才算长大。

愿你能高中,马到功自成,金榜定题名。

1、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与禅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一属文学,一属宗教,它们的归趣显然是不同的。然而,诗和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要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这又使它们有了互相沟通的可能。禅宗在唐代确立以后,就在诗人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诗人们谈禅、参禅,诗中有意无意地表现了禅理、禅趣。而禅师也在诗中表现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的观照与理解。于是,诗和禅就建立了联系,到宋代,以禅喻诗遂成为风气,在这风气中出现了严羽的《沧浪诗话》这部著名的文学批评著作,这部诗话牵涉到的以禅喻诗的评论,又引出各种赞同和反对的意见,是是非非,争论了将近一千年。

诗和禅的沟通,表面看来似乎是双向的,其实主要是禅对诗的单向渗透。诗赋予禅的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禅赋予诗的却是内省的功夫,以及由内省带来的理趣;中国诗歌原有的冲和淡泊的艺术风格也因之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也许把禅的作用估计过高,但不可否认,禅给了诗一种新的刺激,使诗的面貌更加丰富多彩了。

禅对诗的渗透,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是以禅入诗。以禅入诗,是指把禅意引入诗中。其中有些作品是用禅语阐述禅理,只有诗的躯壳而没有诗的审美价值,严格地说不能算是诗,或姑且称之为禅言诗。这些诗总的看来并无可取之处,只有个别富有理趣的作品能引起我们的兴趣。更值得研究的是另外一些作品,它们或写花鸟,或绘山水,或吟闲适,或咏渔钓,并没有谈禅,但在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寓有禅意。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青苔返照如同一个象征,使人想到大千世界就这样不知不觉地生生灭灭,无有常住。禅宗重视返照的功夫,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所用的字面也使人联想到禅宗的教义,而诗里所表现的清静虚空的心境,更是禅宗所提倡的。《冷斋夜话》里的一段记载也很有趣。华亭船子和尚有偈曰: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丛林盛传,想见其为人。山谷倚曲音,歌成长短名曰: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金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明月归。船子和尚写的是垂钓的情景和过程,意象丰富,境界高远,而又寄寓着随缘任运的禅理。千尺丝垂,以见求之深,万波随动,以见动之广;鱼既不食,遂空载月归。诗的意境亦返于清净虚空,有禅理禅趣而无禅语,简直可以当一首渔父词来读,和柳宗元的《江雪》、张志和的《渔歌子》相去无几,难怪为人所盛赞。

禅对诗的渗透,另一方面就是以禅喻诗。细分有以禅参诗、以禅衡诗和以禅论诗的区别。以禅参诗是用态度和方法去阅读欣赏诗歌作品。以禅衡诗是用禅家所谓大小乘、南北宗、正邪道的说法来品评诗歌的高低。以禅论诗则是用禅家的妙谛来论述作诗的奥妙。这是三种不同的以禅喻诗。

(摘编自袁行霈《诗与禅》)

1. 下列对于诗与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诗与禅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诗属于文学范畴,禅属于宗教范畴,二者的归属、旨趣都不同。

B. 诗与禅建立联系是在禅宗在唐代确立之后,诗人广泛地受到禅的影响,而禅师的诗歌也表现了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的观照与理解。

C. 禅赋予诗以内省的功夫,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拓宽了诗歌的意境,使诗充满理趣。到宋代,诗歌完全受到禅的影响。

D. 诗与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追求言外之意,二者的沟通表面看来似乎是双向的,其实主要是禅对诗的单向渗透。

2.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这部文学批评著作问世后,人们对于其以禅喻诗的评论有不同看法,引出了一千多年的诸多争论。

B. “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这句诗形象地说明诗和禅的相互作用,表明了二者相互依赖的关系。

C. 王维的《鹿柴》并没有禅语,之所以能使人联想到禅宗的教义,只是因为笔墨之外寓有禅意。

D.中国诗歌原有的冲和淡泊的艺术风格在禅对诗单向渗透后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可见,禅对诗的风格是有影响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诗赋予禅的是外在的形式,禅赋予诗的则是内省带来的理趣,由此可见,禅对诗的影响更大更深刻。

B. 船子和尚写了垂钓的情景和过程,丝纶、水波、游鱼、月明等意象丰富,寄寓随缘任运的禅理,意境之美可以和《江雪》《渔歌子》相比。

C. 以禅喻诗细分起来有三种:以禅参诗、以禅衡诗和以禅论诗。三者虽然有区别,但都体现了禅对诗的渗透。

D. 禅言诗有些是用禅语阐述禅理,有诗歌的形式却没有诗歌的审美价值,可取之处不多,因此不能流传至今。

二、古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韩延寿字长公,燕人也,为颍川太守。颍川多豪强,难治。先是,赵广汉为太守,患其俗多朋党,故构会吏民,令相告讦,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延寿欲更改之,教以礼让,恐百姓不从。乃历召郡中长老为乡里所信向者数十人,设酒具食,亲与相对,接以礼意。人人问以谣俗,民所疾苦,为陈和睦亲爱销除怨咎之路。长老皆以为便,可施行,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依古礼,不得过法。百姓遵用其教。数年,徙为东郡太守,黄霸代延寿居颍川,霸因其迹而大治。

延寿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贤士,以礼待用,广谋议,纳谏争;举行丧让财,表孝弟有行;修治学官,春秋乡射,陈钟鼓管弦,盛升降揖让,及都试讲武,设斧铖旌旗,习射御之事,治城郭,收赋租,先明布告其日,以期会为大事,吏民敬畏趋向之。又置正、五长,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闾里阡陌有非常,吏辄闻知,奸人莫敢入界。其始若烦,后吏无追捕之苦,民无棰楚之忧,皆便安之。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吏闻者自伤悔,其县尉至自刺死。及门下掾自刭,人救不,因喑不能言。延寿闻之,对掾史涕泣,遣吏医治视,厚复其家。

延寿尝出,临上车,骑吏一人后至,敕功曹议罚白。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延寿止车问之,卒曰:《孝经》曰: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今旦明府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骑吏闻之,趋走出谒,适会明府登车。以敬父而见罚,得毋亏大化乎?延寿举手舆中曰:微子,太守不自知过。归舍,召见门卒。卒本诸生,闻延寿贤,无因自达,故代卒,延寿遂待用之。其纳善听谏,皆此类也。在东郡三岁,令行禁止,断狱大减,为天下最。

(《汉书·韩延寿传》,有删改)

【注解】:箠楚:棰,木棍;楚,荆杖。古代打人用具,引申为杖刑的通称。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依古礼,不得过法。 略:简略。

B.闾里阡陌有非常,吏辄闻知 非常:不同寻常的事情。

C.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 欺负:压迫,侮辱。

D.及门下掾自刭,人救不 殊:特殊,出众。

5.文中画波浪线一句的句读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

B.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

C.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

D.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韩延寿治理颍川期间,根据当地俗多怨仇的情况,教民以礼让为先,并制定各种法律,导民向善,使颍川得以大治。

B.韩延寿崇尚礼仪,爱好古代教化,每至一处就聘请当地贤士,以礼待人,广泛听取他人谋议,接纳诤言;同时采取有力措施以整治州郡,因此辖区社会安定,奸人不敢入内。

C.韩延寿对属下,以礼相待,遇到有欺瞒或对不起自己的人,就先指责自己,致使下属伤心后悔,有的甚至以死谢罪。

D.韩延寿能接纳规劝并知错能改。他对于自己错降罪于骑吏一事诚恳认错并重用了直言规劝自己的门吏。

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历召郡中长老为乡里所信向者数十人,设酒具食,亲与相对,接以礼意

2)骑吏闻之,趋走出谒,适会明府登车。以敬父而见罚,得毋亏大化乎?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风雨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又几千?

【注解】:宝剑篇:唐将郭震(元振)穷困失意,志不得伸时所写的托物寓怀之作。

8.颔联两句中“仍”“自”二字极富神韵,请结合诗意简要分析。(5分)

9. 请指出本诗在表现手法方面的最突出的特点,并进行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7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7分,每空1分。)

1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2)《论语·微子》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与《归去来兮辞》中“ ”都表达了对迷途知返的肯定。

3)《逍遥游》中修养最高的人能够通过“ ”来实现无所依凭地遨游于无穷。

4)《陈情表》中作者从亲族与户内来表明自己“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句子是“ ”。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管窥李政道 卞毓方

如果只举一个细节?——理发。

先请喜剧大师卓别林出场。一次,他来到一个偏远的小镇,想到要理发,当地只有两位理发师,各自开了一家理发铺,第一家,房小,椅旧,地上撒满头发渣,理发师的发型尤其难以恭维,看上去像个麻雀窝,邋里邋遢。第二家,房大,椅新,地面非常洁净,理发师的发型,更是端庄整齐,一丝不乱。你猜,卓别林会在哪一家理发?第二家。不,错了,他选择第一家。为什么?卓别林认为,小镇只有两个理发师,他们的头发一定是相互帮着理,第二个理发师的漂亮发型,反映的是第一个理发师的高超水平。

卓别林根据的是常识,他的判断被证明是正确的。假如他碰到李政道——我是说,假如第二个理发师的习性像李政道,他就要傻眼了。此话怎讲?李政道有一个特殊的习惯,理发不用他人代劳,总是自己一手包办。当真?当真。从来如此?从来如此。难以想象,是吧。李政道说:其实很简单,只要有两只手、一把剪刀,就可以完成。困难在于脑后的部分,要用一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头发——这相当于梳子和尺子,再用一手握住剪刀操作。熟能生巧。在早先,多半出于贫穷,及至现在,习惯就成了自然。堂堂诺贝尔奖金得主,终生坚持自己给自己理发,我相信,在这世界上是独一份。

如果只举一位恩师?——吴大猷。

相信这是很多人的答案。1945年春天,太阳旗还没有在神州大地倒下,日寇困兽犹斗,铤而走险,贵阳告急,内迁到那儿的浙大濒于瘫痪,该校物理系一年级生、19岁的李政道转而投奔昆明西南联大,经吴大猷帮忙,插班读物理系二年级,一年后,又是经吴大猷的破格举荐,被保送到美国深造。

而我的答案却是——束星北。

李政道进浙大,本来选择的是电机系,是束星北发现了他的数理天才,建议他改读物理系。因是之故,1972年,李政道赴美后首次重返故国,写信给束星北,说:先生当年……的教导,历历在念,而我的物理基础都是在浙大一年所建,此后的成就,归源都是受先生之益。

如果只举一篇文章?——2005年在爱因斯坦年纪念大会上的讲演。

李政道说:我们的地球在太阳系是一个不大的行星,我们的太阳在整个银河星云系4000亿颗恒星中也好像是不怎么出奇的星,我们整个银河星云系在整个宇宙中也是非常渺小的。可是,因为爱因斯坦在我们小小的地球上生活过,我们这颗蓝色的地球就比宇宙的其他部分有特色、有智慧、有人的道德。

纪念爱因斯坦的文章何止千万,笔者认为,这一篇最令人感到慰藉,感到温暖。

如果只举一件礼品?——手稿。

1956年夏,李政道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做访问学者,那时,他正埋头研究宇称不守恒的问题,为此而做了大量的演算。演算的过程,也就是草稿,统统扔进了废纸篓。实验室有位有心人,他将李政道扔弃的草稿一一捡起来,保管好。1957年,李政道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君就将他保存的李政道手稿赠给了美国物理学会,其中有一张,后来被采用为《今日物理》杂志的封面。

20066月,李政道把《今日物理》封面采用的那份手稿的复印件,以及他近期有关中微子研究的手稿,也是复印件,镶在了镜框里,郑重送给温家宝总理。

这大概是温总理收到的最宝贵的礼物之一了。事后,他对别人说,这两份手稿,代表着一位物理学家一生奋斗不息的精神。不管是从事理论物理,还是从事实验物理,没有这种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不了才。

如果只举一句名言?

——“一个人想做点事业,非得走自己的路。要开创新路子,最关键的是你会不会自己提出问题,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开了创新的第一步。

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和概括,最准确的两项是( )(5分)

A.这是一篇简述性传记文。通过写李政道“自己给自己理发”“恩师举荐”“不寻常的讲演”“赠手稿”等内容,展示出一位多才多艺的科技工作者的形象。

B.李政道在“爱因斯坦年”纪念大会上的讲演显示李政道不仅是一位严谨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充满温情、极具感染力的演说家。

C.行文写李政道“赠手稿”,不仅表现了他对温家宝总理的敬重,更表达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期望之情。

D.行文结尾处的“名言”,既是李政道走向成功的经验之谈,同时也是对科学工作者的要求。该句在结构上起着画龙点睛、卒章显志的作用。

E.本文形式新颖,构思独特,文章没有停留在人物事迹的简单叙述上,而是通过场景描绘的方式,勾勒一位科学巨匠独特而动人的形象。

2)文章开头部分作者为什么要写卓别林理发的故事,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6)

3)联系全文,概括李政道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他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品质。(6分)

4很多人认为,在李政道成长过程中,他恩师吴大猷起了重要作用,但作者认为束星北才是李政道一生成就的归源。请结合文章有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9分,每题3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灾难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养分。我们需要了解过去,接续曾有的精神力量。幸而有这样一批作品,将灾难直陈于我们面前,让我们感同身受历史曾有的体温与疼痛。

B.对于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坚定自我的信仰,一些小人说得言之凿凿,拿莫须有的国耻来取笑自己的同胞,他们才不管会产生什么后果。

C.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严守气节与操守,清白做人,干净处世。

D.对旧城区的街道进行改造,政府相关部门必须求田问舍,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努力优化道路设计,规范停车位置,提升道路通行能力,让群众满意。

1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时,不过分鼓吹偶像崇拜,而是放大草根中“励志”的因素,把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大众,是值得娱乐媒体深思的问题。

B.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他人的苦难,这不是一道需要用华丽辞藻堆砌作答的难题,也不是一个只有在闲适之中才需要考虑的,它无时无刻都摆在人们面前,需要选择。

C. 青铜器馆门窗的构成是由磨砂板和防砸板两部分组成,磨砂板可隔绝紫外线,防砸板有强大的抗砸击功能,均按古建筑保护要求设计安装。

D. 大多数国家的个人信用报告由民营的信用报告机构编撰,再提供给与被征信者有商业交易、财务往来关系的立约对象的。

1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读书是一种审美状态,也是一种生活实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是让读书惠及更多人的现实的趣味

②才能显示出读书的真正意义

③因而当代读书人的趣味应当是一种生活的趣味、历史的趣味

④通过读书认识生活,认识自己

⑤进而把读书这种话语实践转化为社会实践,改造生活,改造自己

⑥它能将历史与个体勾连起来,将审美感与现实感统一起来

A.④⑥⑤②①③ B.⑥②①⑤④③

C.⑤④⑥②①③ D.⑥④⑤②③①

六、作文(40分)

1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一场可怕的暴风雨袭击森林,到处是枯枝败叶。河边高大的橡树巍然屹立。它发现岸边柔弱的芦苇也充满了生机,觉得很奇怪。你们是怎么对抗风暴渡过困境的?橡树问道。芦苇细声细气地说:暴风来临时,我们顺着风势起伏。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自拟标题,文体特征明确,不少于800字。


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

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中答题纸

(满分120 时间120

一、选择题(27分,每小题3分)

二、古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7.翻译(10分):

1)(5分)

2)(5分)

(二)古诗阅读(11分)

8.5分)

9.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7分)

10.7分)

1

2

3

4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1)(5分)

2)(6分)

3)(6分)

4)(8分)

五、作文(40分)


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

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试题答案

1. 3分)C

【解析】:此题要在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带着思考题回到原文中,找到原句,结合上下句进行比较、理解,“诗歌完全受到禅的影响”理解有误,原文是“到宋代,以禅喻诗遂成风气”,所以,答案选C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3分)D

【解析】:此题要在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带着思考题回到原文中,找到原句,结合上下句进行比较、理解,可以用假设代入法。A项“一千多年”有误,扩大了范围,第一段说“将近一千年”;C项“形象地说明诗和禅的相互作用,表明了二者相互依赖的关系”有误,文中无据,原文第二段说“也许把禅的作用估计过高”,说的是禅对诗的影响。D项“只是因为笔墨之外寓有禅意”说法太武断,第三段说“但在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寓有禅意”。所以选择D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3分)D

【解析】:此题要在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带着思考题回到原文中,找到原句,结合上下句进行比较、理解,可以用假设代入法。D项“因而不能流传至今”有误,强加因果关系。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3分)B【解析】:A.一概;C.欺诈违背;D.死。

5. 3分)D

6. 3分)A【解析】:(并没有制定法律,法律也不是他有权制定的。)

7.10分)翻译:

1于是依次召集郡县中几十个被乡里人信任的长者老人,摆酒设宴,亲自与人们相互应对,用礼节迎接。(历、长老、信向、亲、定语后置句和状语后置句)

2)我(骑吏)听说后,急忙出去迎接,恰好您登车出门。因为尊敬父亲而被处罚,(这)岂不是有损教化吗?

(趋、谒、疑问句、使动用法)

8.5分) 仍”是更、兼之意。黄叶本已凋落,再加风雨摧残,其凄凉景象令人触目神伤。它不仅写出风雨的无情,而且有力地渲染了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2分) “自”字含“ 自顾”之意,勾勒出青楼豪贵得意纵恣、自顾享乐、无视人间忧苦的情景。(2分)两相对比深刻地表达出诗人对这种社会现实的愤激不平,富有神味。(1分)

9. 6分)对比。(1分)“黄叶”与“青楼”对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愤激不平;(1分)“新知”和“旧好”对比,旧好关系疏远,新知遭受非难,写出了诗人孑然孤立的现实处境,也蕴含了诗人对“薄俗”的不满(2分);环境的冷与内心的热对比。风雨凄凉的环境,暗示自己的悲惨际遇,孤立无援的悲凉,然而运用典故则又表露出对唐初开明政治的向往和匡世济时的强烈要求。(2分)

10.7分)(1)潦水尽而寒潭清

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11.1)(5分)答C3分,答B2分,答E1分。

(此题A项“展示出一位多才多艺的科技工作者的形象”说法错误,在文本中找不到“多才多艺”的信息;D项说“对科学工作者的要求”“在结构上起画龙点睛、卒章显志的作用”不合本文实际。E项“通过场景描绘”方式,说法欠妥。)

2)(6分)①拿卓别林的判断和李政道的做法形成对照,突显了他与众不同的习惯和“走自己路”的独特性格”②以卓别林理发的故事引出李政道奇特的理发习惯,使行文曲折、有趣。(每点3分)(解析:本题偏重对文章写作技巧的考查。答题时一定善于从文章表达主旨及全文的行文结构上来考虑。)

3)(6分)①独特思维和独特个性。②崇尚科学,看重人的独特性、智慧和道德。 ③甘于寂寞、无私奉献 ④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答对三点并做分析即可得6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答题时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梳理,然后从记述的内容中概括出人物的精神品质。根据文中内容的先后总结人物的品质)

4)(8分)

观点一:吴大猷起了重要作用。吴大猷给李政道提供了改变李政道一生的重要机遇,①吴大猷帮忙,使李政道从浙江大学转到西南联大物理系,使他得以顺利求学进修,完成大学学业。②由于吴大猷的破格举荐,被保送到美国深造,为日后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③正是吴大猷给李政道提供了两次改变他一生的重要机遇,才有日后的发展研究,假如没有两次机遇的提供,就难有现在的成就。

观点二:束星北起了重要作用。科学人才,必须要有良师的指导。①良师的慧眼,能够发现人才的天赋。是束星北发现了他的数理天才,建议他改读物理系。②良师的指导,指明科学研究的方向。③良师的指导可让科学工作者人少走弯路。李政道,就是在他的恩师束星北指明的路径上前行才取得成功的。

观点三:在李政道成功的道路上,吴大猷和束星北同时起了重要作用。①在求学的道路上,吴大猷给李政道提供了重要机遇。②束星北发现了李政道的数理天赋,指明看他研究的方向。③由于吴大猷和束星北的共同作用使李政道在科研上取得了非同一般的成功。

(解析:本题考查作品的探究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文章观点及题干探究的内容得出自己的观点,其次要对得出的观点进行分析论证,要言之成理,能够自圆其说。评分时亮出观点得2分,分点论述的,每一个分点给2分。)

12. 3分)C.

【解析】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感同身受”后面不能带宾语;言之凿凿:形容说话有根有据,“说得”和“言之”重复。涅而不缁:形容品格高尚,不受外界污染。求田问舍: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属于望文生义。

13. 3分) A

解析B.不合逻辑,否定不当;C.句式杂糅,“构成是有……组成”D.谓语中心语“是”残缺。

14. 3分)D

【解析】②⑤解说“无用”的阅读,根据“虽然”句知,②在⑤的后面;根据关联词“但”可知,⑥在①的后面,排除ABC三项。

15.立意角度:

1)可把风雨看成人生路上的困难,橡树作为强者,当面对困难,能够勇于面对,积极抗争;而像芦苇这样的弱小它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想成功,就需要顺应趋势。

2)从芦苇角度:有时,退让也是很有效的策略。如:刚易折,柔能胜。如:最后的胜者往往是看似柔弱其实坚韧的人。如:识时务者为俊杰,懂得权变,化劣势为优势。

3)故事本身:岌岌可危地环境下,如何获得双赢;无论是怎样的人,都应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参考译文】

韩延寿字长公,是燕地人。是颍川太守。颍川多豪强大户,难以治理。在这之前,赵广汉做太守,忧虑颍川同类的人为私利相互勾结的风气,所以使官吏百姓结成嫌隙,让他们相互揭发,颍川从此把这当作风气,百姓之间产生很多怨怒仇恨。韩延寿想改变这种风气,教育百姓以礼让为先。恐怕老百姓不听从, 便召集郡中被乡里人信任的长者老人数十人,摆酒设宴,亲自与人们相互应对,用礼节迎接,询问徭役、风俗及百姓所痛恨、困苦的,给他们陈述和睦相处、亲近友 好、消除嫌怨的方法。年长的人认为便利,可以推行,于是和他们商议制定婚丧嫁娶的仪礼规格,要人们大体依照古礼,但不能越过法律,老百姓遵从他的教导。几 年后,韩延寿迁官为东郡太守,黄霸代替了他的官职,就沿袭他的做法而把政事治理得很好。

韩延寿作为官吏,崇尚礼节仁义,喜好古代教化,所到的地方一定聘用贤士,以礼相待,他广泛征求意见,善于接纳劝谏的良官;提倡按古礼办丧让财的礼节,表彰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修建学校,在春天、秋天举行乡间射戏,陈设钟器,弹奏乐器,倡导官职调动、宾主相见的礼节,等到汇集考试练习比武时,设置刀斧旗帜,练习射箭和驾驭车马的本领。修建城墙,收取赋税,事先宣告它的日期,来期望一起完成这件事,官吏、百姓严肃畏惧而跟从。又设置了正、五长,带头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不准容留坏人。乡里之间有不正常的情况,官吏就会立即知道,坏人不敢进入他管辖的边界。刚开始人们好像觉得麻烦,但施行以后官吏就不用从事追捕坏人的苦差,老百姓也没有因犯法被鞭打的忧患,后来都因觉得便利而安于他的管理。他接待官吏,给以很多的恩惠但纪律严明。有人欺骗辜负了他,他总是自己责备自己:难道是我对不起他们吗?他们怎么会到了这种地步呢?官吏听说后,都自己非常后悔,有的竟然自杀,有一位门下官吏也因此而自刎,经抢救,人没有死,但因此成了哑巴说不出话来。延寿听说了,对着掾吏流下了眼泪,派医官诊治,厚待他的家人。

韩延寿有一次出行,临上车,有一个骑马的官吏迟到了,他便下令让功曹把处罚的结果上报给他。等回来到了官府门前,有一个门卒挡住了他的车,希望韩延寿听他说说自己的心里话。韩延寿停下车问他,门卒说:孝经说:用奉事父亲的心情去奉事国君,崇敬之心是相同的。所以奉事母亲是用爱心,奉事国君是用尊敬之心,两者兼而有之的是对待父亲。今天早上您驾车出门,我等了很久您还没出来,我的父亲来到官府门前,不敢进去。我听说后,急忙出去迎接,恰好您登车出门。因为尊敬父亲而被处罚,(这)岂不是有损教化吗?韩延寿在车上挥了挥手说:如果没有你,我差点不知道自己犯了大错。回到官舍,他就召见了门卒。门卒本来是个书生,听说延寿贤能,只是因为没有让自己得志,所以临时当了门卒,韩延寿于是接待并任用他。延寿的接纳规劝的话,都像这样一类的。他在东郡三年,有令即行,有禁则止, 案件大减,天下名列第一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fb8d549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b4.html

《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2019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