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12-04-03 13:36: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数学实践能力研究案例反思

走进生活中的数学

——“利息”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意图:

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只有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才能显得真实和精彩。由于“利息”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能接触到的活生生的知识,学生在原有的生活中就有过相关的知识储备,但同时由于这里需要学生正确计算利息,又是学习的一个难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中充分让学生“做主”,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理解有关利息、利率、本金的含义、体会数学的真实。在教学中教

师应该始终以“学生为本”,强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归纳出利息的计算方法,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本节课开始的设计就是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主动探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因此,本教案在教学中:体现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能创设宽松的学习情境,从老师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有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的话,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积极回忆有关储蓄的知识,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充分利用学生乐于帮助教师解决困难的心理,拉近了师生之间距离,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此处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给与必要的指导和小结。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使学生对解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部分,联系生活,理解概念。学生在充分感知储蓄的益处之后,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教师用提问的方式,营造了一种让学生踏实的环境。从认识论看,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从人格发展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复杂的心理体验过程。因此,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

第三部分,参与实践,内化体验。知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是低层次的,让学生理解有关知识之后,以动手填写存款单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化了感性认识,提高了能力。这里教师又把学习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选择中实施自我检索、自我指导、自我强化。本部分的教学能让学生把课前和平时生活中了解到的有关利息、本金、利率等基本知识在课堂中交流,学生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发展。在本部分的教学中我的一个想法就是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给了学生。这样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开展讨论、协商。这样一来,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利息 ”,并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来参与,都来体验,展示自己的才华,获得成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体会到了自主,体验到了快乐。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得出利息的计算公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强化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第四部分,联系例题,升华认识。在这部分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针对利息税进行公民要依法纳税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纳税意识。

课后的小结也应该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使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把握本节课的重点,领悟本节课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二、课后反思:

本节课按照预定设计完成教学目标,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对利息的求法比较到位。在教学过程中,我感觉有几个环节处理得比较好。一是对有关利息的介绍比较充分,这部分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完成的。二是如何求利息分析过程,调控得比较好,给与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在交流过程中,对学生想法的引导、补充以及小结,比较到位,给与学生的表扬与鼓励适当,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的求知欲望,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这对于学生是非常必要的。

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有几个环节,我感觉处理得不是很好。一第四部分,联系例题,升华认识。我认为没用必要设计书中的例题,可以就让学生走进生活,继续本节课的思想去生活中做数学,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总之,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不足的地方我会进一步改进。今后,在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不断提高,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奋斗。

数学实践能力研究案例

走进生活中的数学

——“利息”教学案例与反思

翠微小学 张杨

教学内容:北京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合作中,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2. 通过小组的探索、交流,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应用规律以及团结合作、善于交流的能力与意识。

3.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教学重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powerpoint投影片、银行的存款单、有关利率表格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师:老师的家里有一万元钱暂时还用不着,可是现金放在家里又不安全,有哪位同学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

1:可以用这些钱来炒股,赚大钱。(众生笑)

2:可以把钱进行投资,比如说买保险等。

3:我觉得还是储蓄比较安全,什么时候用就可以直接取出来。炒股的风险比较大,万一损失了就什么也没有了。(众生大都点头表示认同)

师:这位同学的建议不错,我就把这一万元进行储蓄。在储蓄之前,老师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有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

[ 说明: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主动探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因此,本教案在教学中:体现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能创设宽松的学习情境,从老师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有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 的话,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积极回忆有关储蓄的知识,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充分利用学生乐于帮助教师解决困难的心理,拉近了师生之间距离,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二、联系生活 理解概念

1:我知道了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我们学校附近还有个北京商业银行(现已改名北京银行)等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进行储蓄的场所。

2:我知道储蓄不仅可以帮助国家进行经济建设,而且能增加家庭个人的收入。还可以向银行贷款。

师:说得真好,这是储蓄的优点,储蓄能支持国家,我们可以看以下的信息:

2003年末,中国各银行给工业发放贷款18636亿元,给商业发放贷款8563亿元,给建筑业发放贷款2099亿元,给农业发放贷款5711亿元。(教师投影出示信息)

这些钱就是我们大家平时的储蓄。据统计,到2003年底,我国城市居民的存款总数已经突破9万亿,所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对国家、对个人都有好处。(众生点头)

生:我知道在储蓄之前必须要先填写存款单,而且每个银行的存款单都不太一样!

生:我知道储蓄分活期和定期两种。在定期存款的方式中,又可以分为零存整取和整存整取两大类。

在学生述说的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活期

存款方式 零存整取

定期

整存整取

师:你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向大家说说什么是活期和定期,什么是零存整取和整存整取吗?( 结合例子学生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1:我知道每个人存款时银行都会给你一个不同帐号,这个帐号就代表是我们自己。

2:我知道存款时要写明你的存期。就是说你是存一年还是两年或者几年。而且存期越长利息越高。

3:我知道存款时必须要写清楚种类,你存的是人民币还是其他种类。

4:我知道存款时必须清楚你的存款日期。

5:存款时还要带上身份证。

[ 说明:学生在充分感知储蓄的益处之后,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教师用提问的方式,营造了一种让学生踏实的环境。从认识论看,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从人格发展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复杂的心理体验过程。因此,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

三、参与实践 内化体验

师:同学们了解的知识还真不少,老师先谢谢大家能相互交流这么多的储蓄知识。现在老师就带上这些钱,准备把钱存入我们学校附近的中国建设银行,存款之前,银行的工作人员给了老师一张存款单,要老师完整的填写这张存款单,现在同学们的桌子上就有这张存款单,你知道各部分该如何填写吗?试试看!( 学生一边相互讨论一边填写

师:哪位同学主动上来展示一下?( 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生:我是这样填写的:存款金额是人民币一万元整,存款期限为三年,存款种类是定期整存整取,存款日期是20041129日。

[ 说明:知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是低层次的,让学生理解有关知识之后,以动手填写存款单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化了感性认识,提高了能力。这里教师又把学习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选择中实施自我检索、自我指导、自我强化。]

师:刚才同学们都顺利的把一万元存入了银行。假设过了几年之后,存款到期了,老师去银行把它取出来,同学都记得当初存入银行的金额是人民币一万元整,现在取出来是不是也只是人民币一万元整?是少了还是多了?

生:肯定会比一万元多!因为银行要多付给老师一些钱。

师:这些多出来的一部分钱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什么?

生:叫做利息。这些多出来的钱就是一万元存入银行到期后的利息。

师:真棒!谁来说明什么是利息?一万元又是什么?

生:利息就是取款时银行所多支付的钱。“一万元”是本金。

师: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决定?你还知道什么?

1:本金、利率和存款时间。

2:利率是本金与利息的比值。它是由银行所规定的。按年计算的叫年利率,按月计算的叫月利率。

3:年利率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年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

师:对!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会进行调整,例如:

1998年至2002年,我国银行活期和整存整取的调整后的利率如下:(投影出示)

[ 说明:能让学生把课前和平时生活中了解到的有关利息、本金、利率等基本知识在课堂中交流,学生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发展。 ]

师;从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相互进行讨论和交流)

师:根据刚才的交流,你认为应如何计算利息?

生:计算利息用:本金×利率×时间。

师:根据你们刚才所填写的存单,你能帮助老师算出一万元到期时有多少利息吗?

(让学生对照各自存单中不同的年限,进行利息的计算。并进行交流)

[ 说明:教师又一次把学习的主动权给了学生。这样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开展讨论、协商。这样一来,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利息 ”,并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来参与,都来体验,展示自己的才华,获得成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体会到了自主,体验到了快乐。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得出利息的计算公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强化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

四、联系例题 升华认识

用幻灯出示教科书中小丽存款的例子

师:你能帮小丽算一算,到期时她可以得到多少利息吗?

学生经过计算得出利息是2.25

师:请同学们看书,小丽的利息是不是2.25元?为什么只有 1.8元的利息?

生:因为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利率纳税,所以小丽实际所得的利息是2.25×(1-20%),是税后利息!且国债的利息不需要纳税。

师:对,存款的利息必须要按20%的利率纳税,纳税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座的各位同学长大之后都要依法进行纳税。

师:根据你手上所填写的存单能否帮老师算一算,老师应该交纳多少利息税?实际得到的又是多少?

1:老师的本金是一万元,存整存整取三年,到期取款时应该交纳的利息税额为5000×2.70%×3×20%,实际得到的利息是5000×2.70%×3×80%

2:老师的本金是一万元,存整存整取五年,到期取款时应该交纳的利息税额为5000×2.88%×5×20%,实际得到的利息是5000×2.88%×5×80%

[ 说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针对利息税进行公民要依法纳税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纳税意识。 ]

五、自主归纳 实际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eb18be90975f46527d3e12f.html

《利息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