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少成多 聚沙成塔

发布时间:2018-08-04 16:58: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积少成多 聚沙成塔

——谈文言文词汇意义的积累与梳理
文言典籍里蕴藏着丰厚的中国文化,包含着古人卓越的智慧和博大的思想。学好文言文有利于我们继承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此外,学好文言文,还有助于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等先贤以文言构筑的诗文,是辉煌灿烂的“精神灯塔”,照彻千万年,沐浴古今人。通过文言感受古人高尚的人格,对我们自身也是一次次的精神洗礼。所以学好文言文至关重要。

学好文言文的关键一步就是要掌握足够多的文言词汇。没有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要想学好文言文,无异于在黑暗中摸索,在大海里捞针,根本找不到头绪。学习不得法,不着边际,学生也就会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屡屡碰壁,费神费力,却收不到好的效果,事倍功半。而掌握足够多的文言词汇,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冰冬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事物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粒细沙和一座宝塔,一张狐腋下的毛皮和整件皮袍,看似完全不同的两种物体,但是把一粒粒细沙堆积起来可以成为佛塔(典出《妙法莲花经·.方便品》),一张张皮毛集结起来就可能缝制整件皮袄(典出《慎子·知忠》),这不正有力说明积累的重要性吗?..

所以文言词汇积累是学好文言文的第一步。但是单纯地死记文言词汇的意义,学生又会觉得枯燥乏味,效果会大打折扣。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积累文言文词汇呢?本人认为文言词汇应该采用多种方式,灵活地积累。只有这样,文言词汇才会悄悄地滋润学生的心灵,枯燥的文言字词才会活泼起来、有趣起来,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积累文言词汇的质量也才会提高。

一、联系日常生活,让积累充满生活的乐趣

联系生活实际,将文言句式和词汇在生活中加以套用,造句或仿句。知识一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会立刻引起学生的注意。来看这个例子:我在教学《师说》这篇课文时,有这样一句话“孔子师郯子、师襄、长弘------”中“师”字,可以在班中造句:A同学不习水性,A同学师B同学C同学。即A同学把B同学和C同学当作老师,“师”字的意动用法也就自然而然地记住了。又比如“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可造“张三,年十六,好学习,数理化皆通习之”。这样,将书本的知识活化为生活中的素材,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

二、结合诗文展开,让积累洋溢诗情画意。

文言文的词汇积累,还可以联系所学过的诗句,加以扩展,学生对诗句的感受力常常优于文言文。因此,可以联系相同用法的诗句,来解决文言词语的理解。比如,《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句“欲穷其林”对其中的“欲”的理解,可以联系“李白乘舟将欲行”其中“欲”是“想”的意思,“忽逢桃花林”可以联系“江南逢李龟年”是“遇见”的意思。在比如学习《鸿门宴》一文“目眦尽裂”其中的“眦”可以联系“决眦入归鸟”解释为“眼眶,眼角”。以此,促进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积累。

三、回顾文言旧句,温故知新。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成为老师。这句话说的是为师的道理。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温故而知新”对学生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就学生学习文言文来说,回顾以前学过的句子,不难理解新的文言语句的含义。这种迁移的能力对学生有着不俗的效果:学生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巩固了新内容,真可谓一举两得。比如,对《鸿门宴》里“会其怒,不敢献”一句中“会”字的理解,可以联系《陈涉世家》中的“会天大雨”加以扩展延伸,将“适逢,正赶上”的意思得到巩固练习。又比如在领悟《游褒禅山记》一文中的“盖其又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穷”的意思时,我给学生复习了《桃花源记》中的“欲穷其林”一句的含义,使“穷”这个字里“走到尽头”的意思得以强化。

四、点拨现有成语字义,左右逢源。

成语与文言文有着紧密的联系,有好些成语就来自文言文,如“目无全牛”出自《庖丁解牛》,反过来,某些文言词汇又与成语中的某个词意义相同,可见联系的密切。所以,我有时讲解文言词汇,联系与之某个成语中的词义。这样既熟悉了成语,也减轻了记忆文言词义的难度,效果不错。比如学习《劝学》一课中的“善假于物也”我就联系了成语“不假思索”。 与人期行”联系到“不期而遇”“缘溪行”联系到“缘木求鱼”“不能名其一处也”联想到“莫名其妙”。又如理解《归去来兮辞》时“感吾生之行休”中的“行”字时,我就引出成语“行将就木”,这个成语指人将要死去,“行”就是“将”的意思。知道了这个意思,结合语境得出 “感吾生之行休”的“行”意思就是“将”的意思。再如学习《寡人之于国也》中“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中“戴”的意思时,我联系了“披星戴月”这个成语。在这个成语中,“戴”的意思是头上顶着的意思。有了这个义项,我的学生很快理解了句中“戴”的意思。至此,学生也就顺理成章地记住了“戴”的“顶着”的这个意思。

五、字不离句,句不离篇,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就是在学习中联系前后文,联系各个段落,联系历史背景,理清文章的内在条理,弄清全文大意。如果学习一篇课文,心中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字、词、句,就很难记得牢,理解得透。要从全文整体去对待个别的字、词、句,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如《过秦论》中“策”出现多次,单纯记忆字的意思有些困难。而把“策”放入相应的句子中,词义很快记牢。“振长策而御宇内”中“策”是鞭子,因为“振”意为“举”;“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中“因遗策”的意思是沿袭前代遗留下来的策略,所以“策”理解为“策略”。

这样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一举两得。

学生学习需要积累的文言词汇非常多,如果不能及时地将所积累的词语进行整理和归纳,就会导致知识的系统性差,内容支离破碎。因此应对积累的众多词汇进行梳理。梳理能够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把感性的知识理性化,把模糊的知识清晰化。最后做到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疑难问题,得心应手。那么我们应怎样梳理呢?

一、归纳法:

例如:《寡人之于国也》中,"数"字出现了好几次,读音不同,意思不同。我们对"数"字做一番归纳,就明显发现,表示"多次"、"屡次"的意思时读:"shuò",表示"数目不确定,几个"的意思时读:"shù",做了这样的归纳,对“数”字的理解就比较系统了。

文言文中的字词那么多,当然不能逐一归纳,原则上是选择那些常见的,有普通意义的而又不太好掌握的虚词和实词进行归纳整理。

二、比较法:

古今比较,要着重比较古今不同的地方。如《劝学》中“虽有槁暴”句中的“虽”是“即使”的意思,要按现代汉语解释成“虽然”就错了;又如《师说》:“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句中的“下”是“低于”的意思,不能解释为”下面”。也有一个词的不同意义比较。如:《过秦论》中有两个“因”字,“因遗策”中的“因”是“沿袭”的意思,而“因利乘便”中的“因”则为“趁机”。

三、练习法。积累和梳理的目的就是要运用,运用已牢固掌握的词汇学习和阅读文言文。做练习能强化理解,加强词义落实。

总之,文言文积累,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运用学的知识,或造句,或仿句,或归类,或比较,联系生活,联系学过的文言文,联系诗句,联系成语记牢。有了丰富的文言词汇,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上就扫清了一个大的障碍。久而久之,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就会提高。通过积累和梳理,学生的文言词汇在文言知识中形成流动的小溪,汇成大海,学生在浩瀚的文言海洋中将扬帆远航。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d07094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14.html

《积少成多 聚沙成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