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0-09-04 15:13:4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浅论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影响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今天在全国推行的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这种教育并不只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灌输和管理,它的更深层次的涵义应该是发现、发掘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造就大批创新人才。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心理学研究揭示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要和培养与创新思维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非智力因素是近几年才引起人们的注意,非智力因素包含内容定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还在探讨、争论着,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是无庸置疑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非智力因素作深入研究,以培养创新人才。

一、非智力因素的提出与涵义

(一)非智力因素的提出

1、国外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

二十世纪初,随着智力概念的提出和心理测验的蓬勃发展,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应运而生。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Alexander,W.P.) 在其论文《智力:具体与抽象(Intelligence,concrete and abstract)》中首次提出了非智力因素(nonintellective factors)这一概念,但这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注意。不过,在亚历山大的启迪下,美国另一位心理测验大师韦克斯勒(D.Wechsler) 195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认知的、欲求的和非智力的智力》一文,提出“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气质和人格因素,尤其是人格因素,还应该包括先天的、认知的和情感的成份。一般来讲,心理学界将韦克斯勒的这篇文章,作为非智力因素概念正式诞生并作科学研究的标志。这时,非智力因素方为世人所公认。

2、我国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

我国对非智力因素在智慧行为中的作用在古代就有一定的认识。我国古代有这样的一句,“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意识就是说,不是不会做,而是不去做。其中,会不会是智力因素,去不去是非智力因素。但对这一概念的提出和研究却比较晚。最早是由吴福元教授在1981年广州心理学会议上,正式提出了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同年,李志在《陕西教育》(1981年第 12)上也撰文《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海师大燕国材在《智力与学习》(1981 2月版)一书中也提出了培养非智力因素的问题,自他在《光明日报》(1983 2 11)上发表了《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后,引起了我国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各方学者纷纷撰文,各抒己见,掀起了一场关于非智力因素的讨论和深入研究。

(二)非智力因素的涵义

M.L.Terman将非智力因素概括为完成任务的坚毅精神,进取心,谨慎以及好胜心等四种个性品质;W.P.Alexander则强调兴趣、克服困难的坚持性以及获得成功的愿望;而D.Wechsler则提出了内驱力、情绪稳定性和坚持性等非智力因素在智慧行为中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从智力和智慧行为的心理结构方面,对非智力因素的涵义做了如下概括:1、从简单到复杂的各智力水平中都反映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2、非智力因素是智慧行为的必要组成部分;3、非智力因素不能代替智力因素的各种基本能力,但对智力起制约作用。

李洪玉等把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活动,包括注意、动机、兴趣、情绪、意志、性格等称为非智力因素。它们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具体操作,但对上述具体操作起着动力和调节作用。沈德立等人认为非智力因素有两个层次:一是广义的非智力因素,即除智力或能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等;二是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等。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认识世界的心理因素可分为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两个范畴。非智力因素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活动,主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习惯等。二、非智力因素的构成及其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一)非智力因素的构成

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绪、意志、性格等五个方面。

(二)非智力因素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非智力因素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具体可以从它的构成要素分别表现出来。

1、动机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动机主要有激发行为、行为定向、维持行为三种作用。

1)激发行为是指动机使有机体进入状态,提高唤醒水平,集中注意力。日常经验和实验都表明,有动机才有行动。

2)行为定向是指动机使有机体有选择地进行某些活动;

3)维持行为是指动机使有机体保持适当的行为强度直到选择的活动得以完成

2、情绪、情感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这都是说明良好的情绪和情感对人的成才有巨大的作用。情感总是与认识紧密相联,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对认识起正反面的动力作用:积极情感推动人的智力发展,消极情感阻碍智力发展。积极的情感对人的行为、思维有调节作用,能引起和维持人的行动,有排除障碍的功能。特别是理智感和美感,能使人不断地探索新的知识,保持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克服困难。良好心境能使人注意力集中,记忆效果好,想象力丰富,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条件。我国有句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教育中要“以情感人,以情动情”。

3、兴趣及其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 达尔文说:热衷于一切我认为有趣的事物,并且以了解任何问题与事件为极大的满足。兴趣是人们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的心理推动之一。我国教育家程颐提出:“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意思是说,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包括创造性思维在内的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状态;浓厚的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努力学习。兴趣能促进人充分发挥智力作用,能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激发人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兴趣对于学好知识具有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创造性思维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兴趣会促使人深入钻研、创造性的工作和学习。

4、意志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意志是学生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任务的心理活动,它对学习起着支配和调节作用。意志对行动的调节,有发动和制止两个方面。前者在于推动人去从事达到预定目的所必需的行动,如促使进行积极的思维;后者在于制止不符合预定目的的行动。意志的调节作用的这两个方面在实际活动中是统一的。例如,学生有了上课要注意听讲的决心,这种决心就一方面促使人在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又抑制他的不相干的其它活动。意志不仅调节外部动作,还可以调节人的心理状态。5、性格及其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性格是社会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它标志着一个人待人接物的原则和方向,占个性的核心地位,有好坏之分,故从小形成良好的性格是十分重要的。性格是比较稳定的,但也有可变的倾向,它不是偶然的、一时的举,而是经常的、一贯的表现。性格一旦形成不易改变,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说的是性格的稳定性特征,但也不是绝对的,性格还是可以改变的,不过比起其他方面来就缓慢得多了。它贯穿在人的全部社会行为之中,调节着人的行为方式。良好的性格是业成功的重要心理保障。

三、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

(一)总结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影响以及当前我国在教育中忽视非智力因素的现状

思维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两种因素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只有两者密

切的结合,才能发挥思维活动的效能。非智力因素对思维活动的支持表现为对思维活动的动力作用、稳定作用、弥补作用。

从我国教育现状看,存在重视学生智力因素发展而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倾向。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来,没有学习热情,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的自觉精神和顽强毅力不足,缺乏追求的精神。

(二)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

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事业有成,智力因素的作用约占20%,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却占80%左右。因此,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应忽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兴趣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恒动力,热情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翅膀,坚强的意志则是保证。

1、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动机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正确的学习动机对掌握知识有着重要作用。学习动机激发的途径主要包含外部动机激发和内部动机激发两个方面

2、培育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

3、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4、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

5、使学生具有刚毅的性格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cc2acd8d15abe23482f4d47.html

《浅论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