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文章

发布时间:2019-04-28 17:22: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徐志摩的文章

徐志摩(1897.1.151931.11.19),现代诗人、散文家。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下面就是 给大家整理的徐志摩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

他是这么悄悄地来,又这么悄悄地走了。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

想作诗便作一手好诗,并为新诗创立新格;想写散文便把散文写的淋漓尽致出类拔萃;想恋爱便爱的昏天黑地无所顾忌,这便是我们此刻面对的徐志摩。他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那短暂的如同一缕飘向天空的轻烟的一生,甚至没有来得及领略中年的成熟便消失了。但即便如此,他却被长久地谈论着而为人们所不忘。他的率性天真的短暂比那卑琐而善变的长久要崇高的多。

象徐志摩这样做一个诗人是幸运的,因为他被人们谈论着。要知道不是每一个写诗的人都能获得这般宠遇的。也许一个诗人生前就寂寥,也许一个诗人死后就被忘却。历史有时显得十分冷酷。徐志摩以他短暂的一生而被人们谈论着这么久,而且谈论的人们中毁誉的“反差”是如此之大,这一切就说明了他的价值。不论是人们要弃置他,或是历史要忘掉他,但他却在人们抹不掉的记忆中顽强地存在着。

多世纪过去了,我们今天仍然觉得他以三十五岁的年华而“云游”不返是个悲剧。但是,诗人的才情也许因这种悲剧性的流星般的闪现而益显其光耀:普希金死于维护爱情尊严的决斗,雪莱死于大海的拥抱,拜伦以英国公民的身份而成为希腊的民族英雄,在一场大雷雨中结束了生命……当然,徐志摩的名字不及他们辉煌。他的一生尽管有过激烈的冲动,爱情的焦躁与渴望,内心也不乏风暴的来袭,但他也只是这么并不轰烈甚至是悄悄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但这以来一走之间,却给我们留下了恒久的思念。

也许历史正是这样启示着人们,愈复杂的诗人,就愈有魅力。因为他把人生的全部复杂性作了诗意的提炼,我们从中不仅窥见自己,而且也窥见社会。而这一切,要不凭借诗人的笔墨,常常是难以曲尽其幽的。

这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他与林微因的友情,与陆小曼的婚恋,与泰戈尔等世界文化名人的交往,直至他的骤然消失,那灵动奔放的无羁的一生,都令我们这些后人为之神往。

这是一位生前乃至死后都有争议的诗人。象他这样一位出身于巨商名门的富家子弟,社交广泛,又在剑桥那样相当贵族化的学校受到深刻熏陶的人,正如他在《吸烟与文化》中说:“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他的思想的驳杂以及个性的凸现,自然会很容易地被判定为不同于众的布尔乔亚诗人,特别是在二三十年代之交那种革命意识高涨的年代。

徐志摩的文章二:浅谈徐志摩“跑野马”的散文徐志摩(1897.1.151931.11.19),现代诗人、散文家。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不仅写诗,同时也写散文,在其全部创作中,其成就和影响更为显著的,除诗歌外,恐怕就要数散文了。甚至有人认为他的“跑野马”的散文比他的诗好。

徐志摩一共出版过《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三个散文集和一个单篇散文《秋》,计三十三篇(未收集中还有不少)。除《秋》篇写于1929年,其余三个集子的大部作品均完成于1925;;1926年间。他的散文内容涉及的范围也较广泛,有对人生理想的漫评,有触及时政的论说;有对往事的怀想和追忆,也对艺术发表见解和评说,有一事一议的小品,也有说长道短的书评。他的散文表现了很强的个性,他的自我思想感情的剖露,哲理和诗情的融合,散文的诗化,三者合而为一,构成了他的散文的“别一世界”。

第一个散文集《落叶》,完成于他创作的“泛滥”期,共八篇,内容各异,表情达意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谈人生,谈社会,谈政治,谈艺术……不受任何约束。首篇《落叶》是在1924年秋天,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授期间,应北京师范大学的邀请,所作的讲演稿。他企图回答青年学生提出的如何解决生活的枯燥和苦闷的问题。《落叶》篇贯串其间的是“感情”二字,通篇宣扬人的感情、“真的人情”的重要和作用。要使生活不痛苦,只有“抽出人道的同情的纤微”来缀补这个破烂社会的大网。徐志摩正是基于这种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观点,执信人的感情的无限作用,在生活本体与大自然里。“他认为人若要摆脱人世的苦恼和压迫,就要争得自由发展的“真纯的个性”,最好的途径是到大自然去生活去沐浴。因此,有人说他“《落叶》诗篇是充满着浪漫蒂克的自白,充满着康桥时代的憧憬。”(穆木天:《徐志摩论》)

继《落叶》之后,在1927年和1928年,徐志摩又相继出版了《巴黎的鳞爪》和《自剖》两个散文集。这两个集子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写他在1925年出国欧游的所见所感,以及解剖、省察自己的思想灵魂,因此,在“自我”和“感情”这两点上都比《落叶》集更为突出和显露。《巴黎的麟爪》集中的《巴黎的鳞爪》、《翡冷翠山居闲话》、《我所知道的康桥〉、《天目山中笔记》、《吸烟与文化》等篇,是属于写景抒情散文一类。醇厚的兴趣,活泼的情绪,丛集于笔端,便构成了这类散文的抒情特色了。

郁达夫曾把徐志摩散文的特征归结为“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徐志摩《自剖》集的第一辑《自剖》辑共六篇,大部可以归入这一类。这些自剖性的散文,作者的心胸是畅露的,文笔也是生动的,然而,调子是低沉的,认识是空幻的。徐志摩的一部分散文,如同他的一些哲理诗一样,具有启迪思考的哲理性,又具有浓郁的诗情,使得哲理和诗情两相融合,这构成了他的散文又一特点。作者在独自领略风光妙处的同时,总在宣扬他那“人类应该回归自然,与自然融合”的观点。他的阶级立场和政治观点是显而易见的。

徐志摩散文艺术上另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他的不少散文和诗很难严格的区分。他将诗和散文二者黏合在一起,难以分开,是他“自己的另创一格的诗的散文”(赵家璧:《写给飞去了的志摩》)。是一种诗化的散文,或散文的诗化。徐志摩这种散文诗化的倾向,是与他在接触社会现实过程中,思想产生振动和郁积,而又急于表达的一种“急不可待”情绪的反映。他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党派色彩的诗人”。他的思想、创作呈现的面貌,发展的趋势,都说明他是个布尔乔亚诗人,资产阶级作家。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创作前后期的不同状况,是和当时社会历史特点关联着的。作为新月派的一个主要诗人,他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曾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为新诗的发展进行过种种试验和探索。他的诗歌有着相当鲜明的独特风格,有一定的艺术技巧。

徐志摩的文章三:徐志摩生命中的三个女性徐志摩是我所喜爱的一个充满血性的现代诗人。

他的诗,他的散文,他的小说,还有他的日记,他的书信,都是我今生读书生涯中的最爱。徜徉在他的诗文所营造的浓厚的缠绵又炽热,秾丽又肉艳,清新又飘逸,奇谲又谐和的情感氛围里,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艺术享受。而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不顾一切的情事,更是让人感到限的感慨。

徐志摩生命中的第一个女性是张幼仪女士。这场婚事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婚姻,就是那种门庭相当,户院相对的,张幼仪女士如果作为生活中伴侣,那是相当的够格的,娴淑温顺,善良勤劳,那是没得说的,但是这些并不是徐志摩内心所真正追求的,徐志摩内心所真正追求的的伴侣是心灵上的应和的那种,所以他跟张幼仪女士的感情,该怎样形容呢,有情无爱,或是有爱无情,或是无情无爱,不管怎么说,反正两人就是意气不合,志趣不投,想想看,在一个家庭里,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两个人,一个说东,一个道西,一个津津有味地说着他所喜爱的事情,一个在旁边听一头雾水,无以应和,这是哪门子的调啊,根本就是不合拍嘛。可以说,徐志摩与张幼仪的这场婚事一开始可能就是一个错,最后无疾而终(或是有疾而终,因徐志摩上了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最让人感喟的是她还不计前嫌,一心一意为徐志摩担起了赡养老人的义务,真难为这个柔弱又坚强的女子了。

徐志摩生命中的第二个女性是林徽因女士。徐志摩遇上林徽因女士时,她已是一个名门之妇,就是当时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的夫人,而梁启超是徐志摩的老师,这件事因为这种关系变得复杂起来。你说,自己的学生“勾引”自家的儿媳妇,这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忍受得了的。徐志摩可能也意识到了这一层,所以虽然心里对林徽因爱得肝肠寸断,也只能把那洋溢的热情压制在心里。而梁启超和梁思成虽也知道徐志摩和林徽因这一层关系,也“懒得明挑”,毕竟是家丑不可外扬的,彼此之间仍相互来往,“相安无事”,但这可苦了徐志摩和林徽因,情感的煎熬,让人憔悴,特别是对于徐志摩,林徽因已然成为了他梦中的情人,就像明代著名的戏曲家汤显祖《牡丹亭》中的柳梦梅和杜丽娘,爱得隐晦曲折,但又没有像他们那种大团圆的结局。

徐志摩生命中的第三个女性是陆小曼女士。陆小曼的情事经历可以说和徐志摩的有相似之处。1922年,陆小曼19岁的时候,面目长得清秀可人,身材也显得更加的婀娜娉婷,出落得更加漂亮了。也就在这一年,她离开学校,奉父母之命与王赓结婚。但在这桩婚事中,陆小曼就像大海中的一叶小舟,被风浪颠来颠去,完全是被动的。当蜜月的激动渐趋平静后,她渐渐发觉自己并未因为新婚而快乐,她觉得自己和王赓之间在性情和爱好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到了结婚第三年,王赓荣任哈尔滨警察局局长,王赓要陆小曼随同前往,陆小曼就到哈尔滨住了一段时间。据说由于陆小曼当时是名满京城的社交界人士,因此她到哈尔滨后,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到处贴满了她的海报。但是陆小曼在哈尔滨住得很是不习惯,过不多时,就回到北京娘家去居住了,与王赓两地分居,因此与丈夫在感情上更加淡漠了。由于性情不投,结婚半年后,两人失和成为无可否认的事实。但心高气傲的陆小曼,绝不肯让人知道她是一个失意者,是一个不快乐的人。于是她过着隐瞒性情、忍泪假笑的生活。就在这种心态下,徐志摩似天外来客,闯进了陆小曼心扉。你听说过什么叫做干柴碰着了烈火吗?你知道什么是狂蜂恋上了娇花吗?看看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就全都释然了。你看徐志摩的爱情誓言:“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求我唯一的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再看看1925年徐自摩写给陆小曼的情信的几行:“咳,我真不知道你申冤的日子在哪一天!实在是没有一个人能明白你,不明白也算了,一班人还来绝对的冤你,啊呸,狗屁的礼教,狗屁的家庭,狗屁的社会,去你们的,青天里白白的出太阳,这群两脚,血管的水全是冰凉的。我现在可以放怀地对你说,我腔子里一天还有热血,你就一天有我的同情与帮助;我大胆的承受你的爱,珍重你的爱,永保你的爱。你如其凭爱的恩惠,还能从性灵里放射出一丝一缕的光亮,这光亮全是你的,你尽量用吧!”从徐志摩的这些话语中,我们是否可以感觉得到他们当年的那种火一样的爱呢?难怪后来他们俩举办婚礼时,受到震动的恩师梁启超还在他们的婚礼上作起了证婚人,念起了证婚词呢。而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故事也被评为全球十大爱情传奇之一,这是奇闻,更是奇迹!

想徐志摩短短的一生,活得如此的惊天动地,怕是多多少少与这三个女性有关,感谢上苍给了徐志摩如此绚烂的人生,感谢徐志摩给我们后人留下如此丰盛的情感财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c40c6b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4.html

《徐志摩的文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