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价上涨现状、原因及对策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21 17:01: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关于物价上涨现状、原因及对策

摘要:物价,已成为当前社会上的热门话题。物价水平的连续上涨,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治理物价水平的连续上涨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抓住重点,又要进行综合治理,既要有长期持久的措施,又要采取应急措施。
关键词:物价;上涨;经济论文


一、现状:物价持续上涨,特征明显,危害明显

物价,已成为当前社会上的热门话题。我国的价格改革由来已久,理顺了一些不合理的商品价格和比价关系,通过改革,促进了生产,活跃了流通,繁荣了市场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是主流。但是在旧的价格治理体制打破的同时,亦带来了市场物价总水平的较大幅度的上升。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调价项目不多,却出现了物价水平上涨面广,幅度大的状况。

物价上涨最显著特征--食品价格上涨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居民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化趋势,以及变动幅度的统计指标,国际上通常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反映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我国食品价格上涨12.3%,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4.0个百分点。受春节和雪灾等因素影响,今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1%,创1997年以来月度新高。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8.7%

生产资料价格大涨
从当前情况看,推动2007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一些基本因素仍将在一段时期内发挥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推动因素是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需求仍保持增长。
从国内情况看,经济在惯性作用下,今年仍将保持较高增速。2008年,奥运场馆、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较重,新农村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中,加上去年企业利润明显增加对投资扩张的推动等,投资增速也不会有大的回落。初步预计,国内钢材消费量将增加到4.9亿吨左右,钢材表观消费量将增长10%以上。有关专家猜测,今年电力、钢铁、建材、化工4个主要行业耗煤需求增量合计为2.25亿吨左右,煤炭需求保持旺盛态势。石化类化工产品以及纯碱、烧碱等无机化工产品的表观消费量也将继续较快增长。
今年非凡需要关注的是企业成本的上升对生产资料价格的影响。
随着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等工作的推进,以及资源价格改革的逐步进行,企业成本会不断增加。粗略测算,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资源补偿费、探矿权和采矿价款、安全费用提取、以及两津一贴等已使煤炭生产成本每吨增加70-80元。非凡是有色金属、铁矿石等严重依靠国外资源的原材料价格的提高,更会直接推动企业成本增加。2007年,由于海运费大幅上涨,年底铁矿石进口到岸价比年初上涨63%;国内铁精粉价格也累计上涨1.09倍。预计2008年铁矿石价格的上涨趋势仍将继续。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仍处在较低水平,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高位运行,价格上涨压力将继续增加。另外,去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劳动酬比上年同期增长22%,对企业成本增加也形成支撑。

劳动成本上涨压力增大
目前,下游企业消化成本上涨的压力明显增大,企业利润增长出现减慢的趋势,企业破产兼并开始增加,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过剩生产能力会得到消化;工资偏低已经导致一些地区出现民工荒,工资上涨的压力开始显现。因此,一旦加工工业生产能力得到压缩,工资增加,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就会顺畅传导到下游产品,带来物价全面上涨。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从微观机制到宏观调控能力,中国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已大大增强。中国目前的物价上涨属于暖和的、结构性的,物价上涨尚在可承受范围内,但价格调控中的问题值得关注,应密切关注物价运行的态势,控制物价调整的力度和时机。

其他公共服务类调整性涨价
各地调整服务价格的意愿很强。从20046月开始,各地上调公共服务价格的措施有所增加,带动了服务价格的上涨,许多城市继续出台提高水价、煤气价格、电价的措施。调整资源性价格是通过价格杠杆解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生产方式的根本举措,是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但假如政策性调价措施出台较多,新涨价因素增大,将使物价回落面临不小的阻力。

国际大环境影响
国际石油价格变动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石油价格变动可通过三个主要途径影响物价变化,并对经济产生影响。其一,石油价格直接推动中国物价上涨,这是输入性通货膨胀;其二,生产环节成本随之提高,产生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第三,物价上涨带动工资、利率、租金等上涨,生产成本提高,引发产品价格全面上涨。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7年以来的物价上升过快,主要是食品因数导致,这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两次食品价格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情况类似。1988年物价上涨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不仅食品价格持续居高不下,而且长期比较稳定的日用工业品价格也竟相提价,搭车涨价、相互攀比涨价等现象突出,推动了物价全面上涨。物价涨势之猛,调价面之宽都是建国以来少有的,远远超过了城乡居民在思想上和经济上的承受能力。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抢购风潮,引起了社会的严重不安。物价上涨的态势如此发展下去,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都是难以承受的,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原因:通货膨胀是造成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历了两次较大的通货膨胀:
一次是在1988年至1989年,通货膨胀率的峰值达到18%;另一次是1992年至1994年,通货膨胀率达到24%。从1995年政府开始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整顿金融次序和控制投资规模,随后国民经济开始了为期三年的软着陆200310月受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和农产品歉收影响,物价指数再度回升;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达到4年内的最高点,出现了通货膨胀的风险;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又回落到1.8%2007年初价格出现了上翘的趋势,到年底增幅达到4.8%
物价水平的连续上涨,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看不在于物价本身。分析物价上涨的原因可以找出许多条,然而起支配作用的、最重要的是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通货膨胀推动物价上涨的。
我国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我认为其根本原因是近几年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达11.7%,在这种高速度型经济增长模式下,形成了货币过量发行,固定资产投资过大,消费基金非凡是社会集团购买力增长过快。在当前,由于价格改革同通货膨胀搅缠在一起,促使结构性的价格调整变成普通性的物价上涨,不该涨的涨了,该涨的涨得过高,自发涨价过多。某些产品价格的合理上升被加工工业产品的不合理提高所抵消,这样就会使已初步理顺的比价重新复归,从而使价格结构性调整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随着市场价格的全面大幅度上升,消费者的实际生活水平将进一步下降,尤其是影响到部分收入较低的消费者,他们对生活水平的下降会产生不满情绪。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升,更多的企业因成本的上升而减利亏损,国家财政收入减少。收支矛盾加剧,可能陷入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因此,通货膨胀扭曲了价格关系。



三、对策:控制物价上涨要以遏止通货膨胀为前提

通货膨胀已成为制约价格改革的难点,也是整个经济改革顺利进行的主要障碍。由于目前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的各方面又相互密切联系,因此治理经济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抓住重点,又要进行综合治理,既要有长期持久的措施,又要采取应急措施。
压缩社会总需求,控制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把投资规模真正管起来。但不能搞一刀切,把有限的资金和物资用到重点建设和增加短缺产品生产上,增加市场的有效供给。
必须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和信贷规模,从根本上改变长期倚重财政政策,忽视银行货币宏观调控功能的思想和做法。加快资金市场的开拓,重点发展股份经济,广泛吸收社会游资,引导购买力分流,实现消费基金转向合理化;
坚持长期稳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克服片面追求经济过热现象,转变观念,把工业增长速度保持合理水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下决心对今明两年的经济发展做适当收缩,使经济发展过热和过紧的状况逐渐缓和下来,保持经济的稳步发展。
有人认为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的的高速发展,并通过增加供给来达到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其实质忽视了我国处于经济起步时期,属于生产不足,资金短缺经济,缺少实施这种政策的必要前提,实践给了我们很深的教训,通货膨胀无论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还是对经济生活都有很大破坏性,都是弊大于利的。并且我国的通货膨胀有一个特点,即目前的通货膨胀有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结构牵动和进口带动等综合特征,各种类型的通货膨胀相互交错,互为因果。所以只有先治理经济环境,以制止消除通货膨胀为前提,才能有效地控制物价上涨。

四、总结:综合治理,从根本上稳定价格水平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清认为,2008年假如是真紧缩的话,仅仅能物价的快速增长,而假如假紧缩的话,物价增长可能会达到两位数。

加快宏观控制,大力发展生产,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由于供求不平衡,市场流通的货币多,适销对路的商品少持币待购的人多,必须引起抬价抢购,造成市场物价上涨。为此,一是根据稀缺程度和社会选择对资源的使用进行调控,如加大税收力度、履行环保义务、垄断行业利润上缴国家、严格治理资源行业等等,为资源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奠定基础。二是放开私人资本进入垄断产业的限制,形成竞争机制。垄断不打破,国有企业上缴红利的实质意义便有待商榷,因为垄断部门完全可以向下游企业和消费者转嫁成本。三是要将过高的政府储蓄率降下来,减少财政对竞争性行业的转移支付;加强政府在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的作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等。四是推进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现在中国税制以流转税为主体,也就是当地投资越多、税收就越多。但发达国家普遍是以所得税、财产税、物业税等直接税种为主体,也就是说,不是哪个地方烟囱越多政府越有钱,而是老百姓越富政府税收收入才能越多。五是通过抑制并扭转房价暴涨来控制通胀预期。房价暴涨必将产生强烈的货币贬值信号。假如通胀预期失控,硬着陆或许就不可避免。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征收物业税,对抑制当前暴涨的房价应能产生较好的作用。

进一步改善国家对市场的调控职能,重视农业、加强农业的问题
我们认为,国家对市场的调控职能,有两件事迫切需要解决,一是要把重大政策的协调,如发展与改革的协调;发展与稳定的协调;微观搞活与宏观管住的协调;地区政策的协调;等等,摆在政府工作更重要的位置上。二是我国要加强经济立法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法律的盲点,许多经济领域的行为缺乏法律规范,造成各级政府的一些短期行为。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价格改革首先也是从农产品价格着手,这对整个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最近几年农业问题又突出起来,2007年的食品价格上涨,猪肉短缺表面上猪蓝耳病等疫情发端,此后猪肉、食用油、牛奶等价格上涨,其实与工业化加快,耕地减少,农民务农劳动力减少有关。这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有效投入,但是还需要强有力的政策非凡是价格政策,引导农民把资源投向粮食等种植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应该有个长期稳定的农业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应当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强,任何时候也不应当放松。
价格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由于近几年来物价的持续上扬,已经对整个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影响,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必须从引发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人手,进一步对农业、农村、农民做好补贴,提高农产品价格,而不能就物价谈物价。因此,价格改革应当稳步前进,尤其是当前存在物价上涨幅度过大的情况下,深化价格改革必须与企业改革、工资改革、财政、金融改革等经济改革综合配套进行。

提高社会各阶层中的收入水平以及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打赢这场物价上涨战争的关键点,这也是响应了这次十七大中提出的,要让更多的低收者也能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同时,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的经济制度是具有真正民意基础的制度,是发展的向上的制度。近日在深圳举办的深港市民喜爱的百强品牌企业招聘会上,在这100多家企业中的不少人表示,面对深圳物价上涨,用人单位也随之提高了员工的工资待遇,涨幅在10%-20%,否则不仅招不到员工,而且留不住员工。这是企业对当前物价上涨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所采取的顺时应对。那么国家对于这次物价持续上涨,又能做些什么呢?对于老百姓,国家的经济有多么的高速度发展、GDP突破到了什么程度等等这些,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并不能直观感受到,反倒是薪资水平能直接反映民生问题,工资不涨背景下的物价上涨,折射的就是老百姓的生存质量打折的民生问题。
提高和完善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让更多的低收入人群以及弱势群体的生存发展有一个坚强的后盾,这也是降低由物价上涨引发的焦虑,稳定民心,和谐发展社会经济的一条当务之急的措施。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c40392ab7360b4c2e3f64ee.html

《关于物价上涨现状、原因及对策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