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知识点

发布时间:2018-06-13 11:31: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南海观音 乘云中之龙,于南海波涛之上,又称龙头观音。 南海乘龙观音相传南海一带瘟神作怪,疫疾虐行,民不聊生且民风愚劣,观音菩萨决心到南海弘扬佛法,发下常居南海愿。海龙王第五子狻猊主动化为鳌龙驮乘观音赴南海救苦救难,并随行护法,为一方百姓讲经说法、大化天下,使这里的百姓安居乐业,过上了太平、幸福的生活。

2、观音菩萨,梵文 Avalokiteśvara,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观世音菩萨:中国民间流传最广泛的人物,他的形象遍布全国各地的寺庙之中,绘画、雕塑及许多工艺品中也有其形象,她集智慧、慈悲,救苦救难良好等品德真善美于一身,到处都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重。她的传说多次出现在中国的文学作品及民间传说之中。

3、四大菩萨是指九华山的地藏菩萨,五台山的文殊菩萨,峨嵋山的普贤菩萨普陀山的观音菩萨。这四大菩萨代表佛法教学的四个重要课目,等于四个学院,这也是佛法的纲领,不管多少宗派、经论,都出不了这四个范围。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土的信徒从众多的菩萨中选出三位,组成三大菩萨,又称三大士,即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观音菩萨。后来又加上了地藏菩萨,变成四大士。文殊代表大智,普贤代表大行,观音代表大悲,地藏代表大愿。中国的信徒们为他们建立了各自的道场,即山西五台山的文殊道场,四川峨嵋山的普贤道场,浙江普陀山的观音道场和安徽九华山的地藏道场地,又称为中国四大佛山。在苏州西园戒幢律寺的罗汉堂里,有一座方柱形的彩塑,四面分另塑成四大佛山和四大菩萨,上部楼阁悬空,彩云缭绕,布满许多小巧玲珑的护法神和胁侍菩萨、罗汉、弟子等。《法华经》中称弥勒、文殊、普贤、观音菩萨四大菩萨。还有人认为四大佛山是佛教四大的结聚,《普陀山志》称:佛经称地藏、文殊、普贤、观音诸佛道场,曰地、火、水、风,为四大结聚,九华,地也;峨嵋,火也;五台,风也;普陀,水也[1]

4、文殊菩萨,即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佛教四大菩萨之一,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代表聪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故称法王子。文殊菩萨的名字意译为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意为美妙、雅致、可爱,师利或室利,意为吉祥、美观、庄严,是除观世音菩萨外最受尊崇的大菩萨。文殊菩萨在道教中称文殊广法天尊。藏密所奉文殊又有黄文殊、白文殊、黑文殊等。 属兔的人的本命佛

三十三观音之一。又称药王观音。左手结施无畏印,右手持杨柳枝。若修杨柳枝药法,可消除身上之众病。又於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其一即是杨柳枝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

5、地藏菩萨,亦地藏王菩萨,梵名 Ksitigarbha,中文译音克施地嘎诃帕, 八大菩萨之一。据《地藏十轮经》讲,其道场在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与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曾说出: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坚定佛语。地藏菩萨梵名乞叉底鹐沙(Ksitigarbha)。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

6、《八大菩萨曼荼罗经》里称八大菩萨为: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金刚手菩萨、虚空藏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除盖障菩萨。通常佛教造像多依此经。

7、圆光观音,(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背负火焰之观音也。逢刑戮时念之。取法华经普门品: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之意。圆光观音:三十三观音之一。相当于法华经卷七普门品所载(大九·五七下)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观音化身。其形像为背负炽盛之火焰。

8、龙头观音(辟支佛身):以不同姿态乘龙显圣于祥云中,是化身天龙之身。原是宗教学名词,宗教中暗语指在一心之中同时修习空假中三观,大乘经[1] 记载可以在一心之中同时证得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等三种智。在东密众多的修法中,系属于秘法中之秘法 女用昱珀 男用寂断 浆草,出云鞍马,四灵物”3个押印,意思是除难,求财天台智者大师便依据这种说法,而判定佛的一代圣教为五时教法,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和法华涅槃时。

9、叶衣观音的缘起故事观音菩萨身穿千叶衣。古印度东南部就有一个夏帕拉族,以树叶为衣。婆罗门教女神亦有此形象。 相传观音菩萨身披一件八万四千功德衣,把众生所做的每一件善事都记录下来。名字由来

山林叶衣观音,以其所居为深山大丛林,以树叶及孔雀尾翎为裙,故而得名。

她是一切诸佛智慧所幻的观音,常住在山区,身穿草叶衣,护持密林山间的修行佛法者,因此称她为山居叶衣观音。能治一切灾病瘟疫、传染病、疥疮、诸毒、癌症等,以及医药难治的种种不明病症。

10、不二观音是三十三观音相之一,表示三十三身中之执金刚身。凡有众生应以执金刚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执金刚身为其说法。此执金刚神为佛之守护神,以系迹身故,依本迹不二之义,称为不二观音。其像为两手相叉、足踏荷叶之立像。

11、泷见观音;又名飞瀑观音,依于断崖上观瀑布的姿势;或认为即是《普门品》中若有众生掉入大火坑,如能念观音之名,菩萨即应声救之,使火坑变成池,这一段文意的象征。传后唐时期某年,嘉兴县遭受旱灾,地面龟裂,庄稼欠收。有位胡姓农夫贫困潦倒,老母亲常年卧病在床,胡农夫与人争挖野菜,被陷入狱。一日胡农夫的妻子恍惚见一观音欹倚山崖,坐在临瀑布的岩石上做观赏瀑布状,望之既具威仪又悠闲,擦眼一看什么都没有。不久她在田泷间挖出一尊形似看见观音的石像,她立即送到寺庙供奉,天天上香跪拜。不久,现观音圣像处奇迹般流下涓涓瀑水,当年获得大丰收。不久,胡农夫也被无罪释放并过上了康庄生活。因观音像出自与田泷之间,所以又叫泷见观音

12、持经观音;三十三观音之一。因手持经卷之故,称为持经观音。相当于法华经卷七普门品所载(大九·五七上)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之观音化身。此系因声闻乃听闻如来之说法而得道者,故以手持经卷表示说法。其形像为坐岩石上,右手奉持经卷,左手置于膝上。

13、一叶观音乘一片莲花,飘荡水面。

《法华经》云: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实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若有众生受人恼害逼迫,或骤遇灾难险厄,若能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菩萨即闻声救苦,令其转危为安,遇难呈祥。

14、洒水观音;三十三观音之一。 又称滴水观音,右手持柳枝或作法印相,左手执洒水器,作洒水相;或作右手持瓶泻水状。 左手持钵,右手执杨柳枝之立像,表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之文意。 洒水观音洒下清澈的香水,洗净众生深重的烦恼、和因烦恼而玷污的污垢, 意思是将大悲甘露洒向人间,为世人造福。 洒水观音是普门品中"若为大水"一句的象征。经文上说,若为大水只因呼唤了洒水观音的名字,即被从水灾中救出。世间生物没有水就不能生存。洒水观音将水恰到好处地分布于世间,结出地上的丰硕成果。

15、青颈观音,妙法蓮華經普門品雲: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此菩薩化身頌揚觀音吞噬眾生疾患毒性之功德。觀音頸項因此而呈青色 形象特点是颈为青色,传为观音降魔解救众生,为不使毒药传世害人而吞食,致使颈呈现青色。又称青头观音。 相传有个叫贾一峰的商人梦见一首三面的青颈菩萨对他说了四句偈语:逢桥莫停舟,逢油即抹头。斗谷三升米,青蝇捧笔头。贾一峰按菩萨的指点平安回家后,头抹香油与妻子一起睡觉,晚上前来杀他的康七因闻到香油而误杀了自己的情妇贾妻。官府怀疑贾一峰杀了妻子,要将他打入死牢,就在县令落笔时,一群青蝇飞来抱住笔头。县令问明原由后,最终找到了真凶。

16、三面观音;正面观音手持经箧,右面观音手持莲花,左面观音手持念珠,依次象征智慧、平安、仁慈。每一尊法相蕴含一种大智能及感应功能、能增福添慧、保佑平安。正面手持经箧观音,体现观音的般若德即智慧德性。左面手持念珠观音,体现观音的解脱德,即彻底摆脱无明烦恼和种种束缚,达到大自由大自在的境界,表现众生念佛,佛念众生同等同体的慈悲精神。右面手持莲花观音,体现观音的法身德。 观音圣像总体表示观音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拨一切众生苦的大慈大悲形象。是慈悲智慧和平的精神象征。

17、合掌观音;相传在湖州有一对邻居,张木匠是做木工的,陈老汉是种果树的,可两家屋子挨的太近,经常为了自己屋子的面积大吵大闹,成了一对怨家,从此再不来往。观音菩萨化作一个很有钱的商人来教化两人,她卖了陈老汉多余的木材,很便宜的卖给张木匠,又花钱请张木匠介绍很多亲戚朋友来贩卖陈老汉的水果,渐渐的两家有了往来,以前的隔阂也都消除了,成了鱼水之亲,谁都需要谁,谁都离不开谁。这时观音菩萨现出合掌法相,教化人们合衷共济,和谐相处。

18、虚空藏,梵音名 Ākāśagarbha (音译阿迦舍檗婆),密号:库藏金刚。汉译又作虚空孕、虚空库、虚空光等。佛教八大菩萨之一。虚空藏菩萨在众多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其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如愿满足世人的需求,使众生获得无穷利益,故有此名。

19、送子观音;众神之中,掌管生子的神据说是注生娘娘”,又称送子娘娘”,旧时厦门城隍庙、东狱庙都有祭祀。神像安详端坐,怀抱娃娃 。求子的女子摆上香果供品,拈香跪拜祷告,请求注生娘娘赐子于她。然后搏签”,求得吉签”,表示注生娘娘已愿赐子于她,即起身将事先准备好的小衣裳给注生娘娘怀中的娃娃穿上,然后再拜 。据说无不灵验的。这当然是迷信。得子后,还要来拜谢,奉之以油饭、鸡、酒。因此,香火十分旺盛。 旧时也认为观音菩萨是司人间子嗣的女神,故又称其为送子娘娘。那些婚后久不生育的妇女多向观音菩萨烧香求子。

20、普贤菩萨(梵文:समन्तभद्र Samantabhadra),曾译遍吉菩萨,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是象征理德、行德的菩萨,同文殊菩萨的智德、正德相对应,是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被称为华严三圣。许多日本真言宗人士认为卫护佛门的金刚萨埵是普贤菩萨化身,密教是由金刚萨埵所开创。另一说金刚萨埵为大势至菩萨或其他佛、菩萨所示现。藏传佛教中的宁玛派,认为普贤菩萨是普贤王佛的报身。

21、千手观音;《千手观音》是由残疾人作为特殊艺术主体而创作的,它体现了艺术美和人性美,观音的至真至善至美与慈与爱,美与善的深刻主题,更体现了作为残疾人艺术家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千手观音》是 中国国宝级人类文化遗产 2005春节联欢晚会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节目千手观音感动了全中国。

22、德王观音:趺坐岩畔,右手持杨枝,左手置于脐前,表卅三身之梵王,梵王乃色界之主,其德殊胜,故称德王。唐朝年间,淮西叛乱.朝庭派兵进剿,多次溃败。当地百姓身陷战乱,民不聊生。当时任朝廷小吏的裴度,到观音庙去烧香求签,观音菩萨即现出梵王之身,用灵签指点裴度平息叛乱,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裴度得胜回朝后,宪宗皇帝封爵位为晋国公,勋位为上柱国。裴度为感激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恩德,在淮西建了一座德王观音庙,保佑一方苍生。

23、燃灯道人主要在封神演义中出现,是十二上仙的大师兄,他曾经帮姜子牙十绝阵,而且在原书中有一回名字就是燃灯议破十绝阵,十绝阵是他主持破的。 其原型是燃灯古佛,燃灯佛,梵文Dipamkar,意为「锭光」,德文Dipamkara,英文Dipankara,佛教中纵三世佛之过去佛,为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地位极尊,而来世佛则为「弥勒佛」。

24、善财童子,梵文 Sudhana Kumāra,佛教中孜孜以求、四处参访、

潜心修行、终成道果的典范。《华严经》中记载:善财为文殊菩萨曾住过的福城中长者五百童子之一。出生时,家中自然涌现许多珍奇财宝,因而取名为「善财」。不过善财童子却看破红尘,视财产如粪土,发誓修行成就道业。文殊菩萨某次说法时,善财童子前往请教如何修持菩萨道,在文殊指示下,善财童子开始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创造了佛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佳话。他在普陀洛迦山拜谒观世音菩萨,得到指点教化后亦示现成为菩萨。

但在《南海观音全传》里,善财童子却以完全不同的面貌出现:善财是个孤儿,在大华山过着苦行生活。为了验证他的诚心,妙善公主(也就是观音)要土地公找众仙假扮强盗、恶棍,欺凌她并使她跌落断崖,此时,善财毫不犹豫地随她一起跳了下去。这份真诚的求道心,使善财童子随侍在观音菩萨身旁。

25、南极仙翁;道教信奉的保佑人间性命年寿的神仙。福禄寿三星之一,中国民间称作寿星。由古代星宿崇拜之南极老人和寿星演变而来。寿星和南极老人古代所指不同。寿星即东方七宿之首的角、亢二宿。南极老人即南极星,古人以此星的隐显为王朝命运兴衰的征象。东汉时郊祀南极老人星,同时举行敬老活动,南极老人星渐演变为保佑人间年寿的吉祥星。唐时设寿星坛,同时并祭南极星和东方角、亢七宿,宋以后二星渐混而为一。

26、太乙真人;太乙救苦天尊,简称太乙天尊或救苦天尊,是道教尊神,又称青玄大帝、青华大帝、寻声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等,诞辰为旧历十一月十一日,道教经典记太乙天尊居东方长乐世界妙严宫(或作),可引渡受苦亡魂往生,一如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对于积德行善、晓道明玄而功德圆满之人,太乙救苦天尊亦能乘九狮之仙驭,散百宝之祥光,接引其登天成仙。

27、西王母;传说中的女神。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怪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年老慈祥的女神。相传王母住在昆仑山的瑶池,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亦称为金母、瑶池金母、西王母

28、灵宝天尊名经宝,又称上清大帝或灵宝道君,由大道赤混太无元玄黄之气化生。是汉族民间信仰和道教尊奉的神仙之一,在道教官观三清殿中,其塑像居左位,大多手捧如意。太上玉晨大道君最早出于上清派,又名太清大道君,灵宝派则名为太上大道君。上清派最高神。

灵宝,道的别名之一。故万物莫不是灵宝。灵宝:变化无方,曰灵,钦崇贵爱曰宝。在天曰灵。宝者,珍也,在地曰宝。天有灵化,神用不测,则广覆无边;地有众宝,济养群品,则厚载万物。如天如地,能覆能载,有灵有宝,功德无穷。证得此道心,故名灵宝。灵者,众圣之通称也。宝者,众圣之所珍也;空玄为灵,入藏为宝,故曰灵宝。

29、日光菩萨;佛教菩萨名称梵语surya-prabha,又作日光遍照、日曜。日光菩萨的名号,是取自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的意思。此一菩萨持其慈悲本愿,普施三昧,以照法界俗尘,摧破生死之闇冥,犹如日光之遍照世间,故取此名。佛教菩萨是药师佛的左胁侍。与右胁侍月光菩萨在东方净琉璃国土中,并为药师佛的两大辅佐,也是药师佛国中无量菩萨众的上首菩萨。

龟蛇二将是真武大帝的腑脏,也就是肚子和肠子变化而成的。真武大帝当年修行时,不食五谷,把肚子和肠子饿得直闹腾,闹得真武大帝心烦,便将其掏出来扔在脚下。后来真武大帝成仙后,这肠子和肚子沾了灵气,变成龟蛇二将,成为二天门的门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bc212b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a.html

《观世音菩萨知识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