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民间习俗

发布时间:2012-08-02 16:17: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敦煌民间习俗

敦煌的民间节庆颇多,俗有“四大节、八小节、二十四个末节”的说法,其中“大节”有“春节”“惊蛰”“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节”“腊八”“小年”等。在这些节日里,都有固定而特别的节日饮食,因此也产生了许多不同的习俗。敦煌民间禁忌也很多,大多带有宗教性,是历代生活经验积累而成的习惯,有一定科学成份,起自我保护、调节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作用。

【敦煌的过年习俗】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贴窗花和倒贴""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敦煌的春节食俗】正月初一,天蒙蒙亮就要起床,不能睡懒觉。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先人”敬香,接着放鞭炮,之后就是吃饺子。饺子是大年三十晚上包好的,要早吃,寓意新的一年人勤地富。初一早上吃饺子,是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即带有“招财进宝”的含义。正月初七,古代相传大年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俗称人七日)。人七日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长面,又叫“拉魂面”,预示着人人都能健康长寿。正月十五,俗称元宵节。这一天家家都要吃元宵。“汤圆”与“团圆”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敦煌春节禁忌】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人们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运程好坏的兆示期,因此“禁忌”特别多。言语方面,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也忌婴儿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故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或呵斥,以免孩子啼哭不休。行为方面,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不慎打坏时,要及时说一声吉利话来弥补,如东西打碎了,要立即说上一句“岁岁平安”或“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加以化解。禁扫地这一习俗也慢慢被淘汰,因为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人来客往,地上纸屑、垃圾特别多,不打扫一下的确有碍大雅,因此,从讲究卫生出发,不少年轻人也就对这些禁忌习俗不怎么讲究了。

【敦煌民间节日饮食习俗】敦煌民间的节日颇多,俗有“四大节、八小节、二十四个末节”的说法,其中“大节”有“春节”“惊蛰”“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节”“腊八”“小年”等。在这些节日里,都有固定而特别的节日饮食,“宁穷一年,不穷一节”的说法足以说明节日饮食的重要。

大年三十“装仓面”腊月三十的晚饭(农村叫后晌饭),是这一年中的最后一顿饭,一般家庭都要擀长面,炝臊子,吃“碱面”。进餐时间还必须在“请神”(祭祖先)之后,全家长幼同桌围座,老人们边吃饭边对儿孙讲说这一年家里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婚丧嫁娶、酬神祭祀、经济收入、来年生活安排等,也相当于家庭年终总结吧。这顿饭要求所有家庭成员都要吃饱到最大程度,称为“装仓面”。其用意就是人们辛苦劳作了一年,最后一顿饭一定要吃好,把“仓”(肚子)装得满满当当、实实在在,图个身强体健。之所以要做臊子长面,可能是求个长命百岁、诸事如意,并有期盼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意。晚饭之后,等天黑祭祀结束,全家人还要吃年夜饭,这也是“装仓”的继续。

正月初一包饺子按敦煌民间习俗,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无论穷富人家,除了正常准备的油饼子等食品招待来客外,正月初一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这与我们北方人过年吃饺子的习俗一脉相承。饺子的质量视家庭条件而论,一般用猪、羊肉拌萝卜或洋芋做馅。饺子一般要求除夕晚上都要包好,初一破晓吃。初一吃饺子有“招财进宝”之意。敦煌民间传说.人间的“招财童子”和天上的“进宝郎君”原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共享人间香火,同为众生造福,很受百姓拥戴。后来,“进宝郎君”被天庭擢用,分别时二人立下盟约,大年岁首“招财童子”以燃火为号(后来演变为放烟花爆竹),“进宝郎君”就将天宫宝物偷送人间。人们为了“得宝致富”,便以饺子为象征,从古到今沿袭传承。

正月初七“拉魂面” 正月初七,敦煌人称“人七日”。这天家家一律吃臊子面,叫“拉魂面”。相传正月初七这一天人的魂魄最容易脱离人体,吃了“拉魂面”就可以用长面把人的灵魂和肉体牢牢地捆绑在一起,意味着人们追求健康、平安的美好愿望。

正月十五“蒸老鼠”人们都知道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并以吃元宵寓意团团圆圆。但在敦煌,有条件的人家正月十五吃元宵,更多的人家都在蒸“面老鼠”。“面老鼠”是用发面做皮,将上好的炒面或春节期间吃剩下的馍馍渣用清油、糖等佐料搅拌在一起做馅,捏成老鼠形状上笼蒸制,因馅是用清油搅拌的,也叫“油老鼠”。在蒸“面老鼠”时一定要注意不能给老鼠做眼睛。称“瞎老鼠”,意为诅咒老鼠个个瞎眼,不再糟蹋粮食。

正月二十摊煎饼摊 煎饼是正月二十必做的食品,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摊煎饼献供敬神,以示补天补地。煎饼是采用精白面粉调成糊状,将适量面糊舀入平底锅摊匀,烙成一张张形似圆月、薄如绢帛的半透明薄饼,然后将炒好的豆芽、韭菜、肉丝、蛋丝放在煎饼上面,卷成筒状,一口咬下去,鲜嫩可口、味美无比。

二月初二吃猪头二月初二,民间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这一天,敦煌人都要吃猪头肉。宋代苏轼所著《仇池笔记》中曾记录了一个故事:王中令(即王金斌,后唐时太正人,宋初官拜安国军节度,死后加封中书令)平定巴蜀之后,甚感饥饿,于是闯入一乡村小庙,却遇上了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斩之,哪知和尚全无惧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讨食。不多时,和尚献上了一盘“蒸猪头”,并为此赋诗日:“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浆浇。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无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王中令吃着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甚是高兴,于是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看来,猪头不仅是一道佳肴,而且也是转危为安、平步青云的吉祥标志。

惊蛰油炸鸡蛋拌炒面根据农历二十四节气,到了惊蛰气候开始转暖,冰消雪化,大地复苏,入土蛰居之草虫惊醒。这天,家家用油炸鸡蛋拌入炒熟的干面(俗称炒面),加上红糖,冲入滚烫的开水搅拌均匀食用,芳香开胃。在农村,这一天农民都要用清油或大油熬萝卜汤,强制给牛、马、驼、羊从嘴灌人,俗称“啖牲口”,用以清胃火。

五月端午做粽糕农历五月初五称端午节。端午节吃粽子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敦煌人则以吃米糕为主。端午一到,无论穷富人家都要购买糯米、红枣做米糕,也叫粽糕。粽糕的做法是分别把糯米和红枣煮熟,然后将熟米糕和红枣分层交替压在盆中,俗话叫“压粽糕”。食用时再加糖或红糖水,甜香无比。这一天,至亲院邻之间还要互送米糕,以示亲善。端午节吃米糕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个故事已经耳熟能详。据《续齐谐记》中称: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长沙有个叫区曲的人忽然遇到了个自称是屈原的读书人。这人对区曲说:“多年来人们祭我的米饭都被江里的蛟龙水怪抢走了,今后大家再要祭我,就请用蒲叶包裹,外面缠上五彩丝带,水怪们就不敢抢了,因为山精水怪最怕五彩丝带。”区曲将这事告诉了大家,人们便照办了,从此就有了用蒲叶包粽子的习俗。

另外,敦煌人农历四月初八还要做米糕和油饼子。农历四月初八是浴佛节。在历史上,人们对这个节日的重视程度远胜于端午节和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也像端午节一样做粽糕,炸油饼。但不一样的是将粽糕和油饼做为外带食品,去莫高窟或雷音寺赶庙会,祈祷还愿,浴佛布施。相传释迦牟尼就是这一天出生的,因此各寺庙都要举行“浴佛法会”,在大殿正中用水盆供奉佛诞生像,全寺僧众都要以香汤沐浴佛诞生像,以此纪念佛的生日。

八月十五烙锅盔八月十五中秋节,拜月亮、吃月饼这是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但敦煌民间又有用锅盔献月亮、馈赠亲友的习俗。中秋将临,妇女们便忙了起来。她们成天地忙着烧锅盔。标准的锅盔一般直径都在一尺左右,厚度在一寸以上,上面还画上月亮、松树、孙猴子等图形。据说,吃锅盔是元朝末年由汉人反对元朝统治者兴出来的,那时候,汉族人把元朝统治者蒙古人叫“鞑子”。

中秋节晚上献月亮,敦煌人还有较为特别的做法。中秋节这天晚上等月亮升起以后.要在庭院正中摆好桌凳(有的摆在房上)。要把西瓜杀成两半呈锯齿形,与锅盔、月饼一起有序地献在供桌上,然后燃香三柱,向月亮叩个头,便开始了赏月活动。全家围坐一起,长者讲述有关月亮的故事,香燃完以后分食供品。现在虽然不兴上香叩头,但敬献锅盔、月饼、西瓜、水果仍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活动。

十月一蒸麻腐包子 农历十月初一,各家再忙都要抽时间点麻腐。麻腐的制做方法是将麻籽碾细,用水搅拌成糊状,以箩过滤去皮,掺上黄米煎熬成稠糊状即成麻腐。以麻腐拌萝卜或洋芋、葫芦为馅,蒸成麻腐包子或饺子,这种素食包子(饺子)具有油香细软的自然口味。

冬至搓杏壳篓 冬至节也有固定食俗,即吃“杏壳篓”,就是通常说的“杏皮面”。敦煌民间在冬至节这天必须食荤,无论大家小户都要割点肉做成以杏皮子为主,配以洋芋片、萝卜丁、干菜等混合而成的汤面,这就是“冬至饭”。“冬至饭”必须在早上吃,意思是过了冬至节,白天就一天天地长了起来。因为敦煌民间有“过一冬至,长一中指”的顺口溜,也就是说人们睡觉的时间短了,白天劳做的时间多了。把“冬至饭”做得美味丰盛些,让家里人吃了多干些农活,争取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因此,就有“吃了冬至饭,干活多流汗”的谚语。民间还有“数九”的习俗,把“冬至”称“交九”,意为寒冷冬天到来,数完“九九”八十一天,冬天就要过去,春天来临。民间有“头九二九,关门备守(意为气候寒冷,注意防寒);三九四九,冻破茬口(冬季气候最寒冷的时候);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鸭子八九雁,九九黄牛满地转(开始种田)”的民谚,表示天气的变化和人们对春天的渴望。

腊月初八煮腊八粥 在敦煌民问,每年腊月初八,家家都要煮腊八粥。腊八粥原料是大米、小米、红豆、核桃仁、红枣、红糖、花生仁、桂花等,相当于现在的“八宝粥”。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小的时候家境很穷.给地主放牛,吃不饱肚子,饥肠辘辘。一次,他在屋内发现了一个老鼠洞,眼睛一亮,心想:抓个老鼠充饥吧!于是,伸手向洞里摸去,却是个老鼠的粮仓,掏出来的有大米、豆子、红枣、粟米等,五谷杂粮样样都有:他把这些粮食洗净,煮了一锅粥,喝起来香甜可口,成为一顿美餐。后来,朱元璋得了天下.当了皇帝.整天山珍海味,觉得平淡乏味想换换口味。一天,他忽然想起从老鼠洞掏粮煮粥的事来.就传令御厨以各色五谷杂粮煮粥进膳,这一天正是农历腊月初八,朱元璋吃后大悦.即为此粥赐名“腊八粥”。

腊月二十三烙灶干粮睹月二十三是“祭灶神”的日子。到了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向“灶王爷”敬献供品,虔诚祷告,祈求来年家事吉利、人丁康泰。据说,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稽查善恶的神仙.腊月二十三他上到天宫向玉帝汇报人们善恶,腊月三十回到人间。为了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些自己家里的好话,消灾免难,因此,这一天,妇女们便忙着给灶王爷准备上路的食品,烙“灶干粮”。“灶干粮”是在兑好的发面里卷上清油、香豆子或其他佐料,烙成像小点心块那样的圆饼。到了晚上,家庭主妇洗手、净口后献供品于灶君神像前,口中不住地念叨:“灶君爷,吃干粮,吃饱喝足上天堂;灶君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祭祀完毕将“灶干粮”分给众人食用。“祭灶”是过年的前奏,农村有一句俗语叫“一到腊月二十三,过年还有整七天。”因此,民间又把腊月二十三叫“小年”。


【敦煌人的祭祀习俗】在我们王氏族人里,人们一代带着一代,年复一年跟着父辈们每年都进行着对祖先的祭祀活动。为使这些祭祀过程不息地传延,现将每个祭祀活动的主要形式和内容作一简要介绍:

年三十祭祀年三十的晚上做好年夜饭之后,首先必须“请神”(祭祖宗)。在太阳落山、天麻麻黑的时候,全家人带上烟、酒、茶水、纸钱和各种菜肴吃食等到室外空地或马路上叩头烧纸,恭请祖宗回到家里过年。室外烧纸结束回家后,在祖宗的牌位前放上供品,焚香跪拜、祈祷后,才能开始吃饭。

清明节上坟农历四月初五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俗称“上坟”。按照敦煌的习俗,有“早清明,晚寒食”一说。所谓早,就是在中午12点前,并非像有些地方提前几天。上坟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先将供品供奉在亲人墓前,并在坟堆上培上新土,叫“攒坟”。攒坟后要在坟头上面压上坟头纸,再将祭奠的纸钱点燃,将祭品打散在火堆里,跪拜叩头行礼,基本仪式结束,最后在坟地吃掉剩余祭品回家。

七月十五上坟 农历七月十五,也叫“鬼节”。每逢七月十五,人们纷纷带上祭品到坟上祭祀祖宗,形式和规模同清明节相仿。但这次上坟所不同的是不在坟头上添土,只是以烧纸祭拜为主。

十月一祭祀农历十月初一为“送寒衣节”,与清明节、鬼节同属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十月初一是进入寒冬季节的初期,由生者的御寒加衣想到逝者的防冷需要,因此,人们在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品外,还要焚烧一种不可缺少的物品——冥衣。现在随着物质不断丰富,人们认为阴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所以大部分人都是多烧些纸钱,一般不再做冥衣。其祭祀的形式与年三十相似,也是备好祭品,待天麻麻黑的时候,全家人到室外空地或马路边烧纸跪拜。之所以在晚上进行,可能就是“晚寒食”的寓意吧。十月一祭祀不上坟地。

另外,敦煌还有个习俗,人去世后一般在家停放三天。如有子女、亲朋在外地因受归期的限制,也可停放五天或七天。第一天是亲戚朋友帮忙布置灵堂、请客。请客时孝子头顶孝布,手拿丧棒由亲朋引领前往亲朋好友家叩头行礼。恭请其参加葬礼。第二天白天。逝者的亲朋好友前来奠纸吊唁,下午五六点开追悼会缅怀逝者。到了晚上,据说是为了让逝者不再留恋人世间并能找到去阴间的路,要举行“出纸”活动,请一年长者带领逝者的子女亲属边走边打锣,各人呼着对死者的“称谓”,叫“上纸来,上纸来”,之后留几个亲朋好友守夜。第三天凌晨四五点前在灵堂由一长者将准备好的祭品放入棺木,由逝者的女儿为逝者洗脸之后盖棺。抬棺木时由逝者的长子抬头、次子抬脚,一路上遇桥放炮喊话。一般讲究在太阳出来之前下葬。之后有两次上坟烧纸,一是第三天的“攒山”,亲人们带上铁锨,给新坟上添土,然后烧纸;二是一百天时上坟烧“百日”纸。如果有“犯七”之说(即逝者去世这一天逢农历的初七、十七、二十七日),从去世当天起每七天为一个“期”,共七期,每一期都要到坟上去烧一次纸。百日烧纸过后,各种祭祀均与祭祖同步进行。但是,当年去世下葬的称为“新坟”,在这三年内的祭祀都要在约定时间内提前一天进行。另外,凡家距坟地较远的亲属不能如期上坟的,可在当天晚上到室外烧纸祭奠。

【敦煌民间禁忌】敦煌民间禁忌很多,多带有宗教性,是历代生活经验积累而成的习惯,有一定科学成份,起自我保护、调节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作用。也有一部分是愚昧落后环境中形成的约定,束缚人的创造精神,如老子所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就是禁忌很多,外来人要入境问俗、入境问禁、入门问讳,一旦触犯禁忌,就会引起不愉快。

语言禁忌 岁数忌讳称四十五、七十三、八十四、一百岁。讲话忌凶祸不敬词语,如“死”,而以“谢世”、“走了”等代替。春节期间买灶神、财神画不能说“买”,须说“请”;饺子煮破了要说“挣了”;做饭时不能说“少”、“没”、“光”、“不够”、“烂”、“完了”等不吉利字眼,年糕没了要说“满了”。

饮食禁忌 穆斯林禁食猪肉。每当得到新品或美食时,要荐新于祖灵,然后才能吃。筷子不能分在饮具两侧,以忌“筷(快分开了)”,不可长短不齐,以忌“三长两短”。妇女怀孕忌吃兔肉,以防胎儿长豁嘴;忌吃姜,以免胎儿生六指;忌吃葡萄,以免生葡萄胎等。

居住禁忌 俗说:“前高后低,主寡妇孤儿,门户必败。后高前低,主多牛马”。忌房院正冲山丘、豁口、河流、道路,恐有冲射,避不开者则埋石碑,书“泰山石敢当”。俗又谓:“门对窗,人遭殃,窗对门,必伤人”。盖房必择吉日,不得冲犯太岁。搬家先搬灶,六腊月不搬家。

行旅禁忌 敦煌出行民俗。慎出行,出行必择吉日。俗有“七不出门,八不回家”之说。谚云:“六腊月出门,神仙也遭难”。P.2661背“诸杂略得要抄子”:“凡欲远行初发家:东行避日出,南行避日午,西行避日入,北行避夜半,慎之大吉”。“凡欲远行避四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此是四纥”。“凡欲远行千里外,勿三长三短日:正月岁长,每月一日、甲子日长;每月卅日短,癸亥日日短,十二月卅日岁短”。

行业禁忌 俗语"过年不挖土",否则就不吉利。农业生产方面,有正月忌下田劳动,否则会冲犯神灵;闻雷必辍耕;正月、七月十五停止使用牛驴骡马。

裁衣禁忌 P.2661背“诸杂略得要抄子”云:“冬至日裁衣,令人无病,大吉利”。“以岁三十日裁衣,宜官宦迁”。“春三月申不裁衣,夏三月酉裁衣凶,秋三月未不裁衣,冬三月酉[裁衣]凶”。“凡八月六日、十六日、廿二日不裁衣,凶”。“以二月十日裁衣市死,晦朔日裁衣被虎食,大凶”。“妇人产不满百日,不得为夫裁衣,裁衣大凶”。“妇人月水不裁衣,裁衣煞夫”。

【敦煌人的称呼习俗】过去,因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一般夫妻都要生育五六个子女,甚至还有超过10个子女的。在随着子女婚娶出嫁,后代繁衍,亲属之间就出现了繁杂的辈份关系,互相之间的称呼就必须有较为严格的界定,使称呼的对象既符合辈份的要求,又使外人听了便知道双方辈份和亲属关系。

子女对父辈的称呼 上世纪70年代前,儿女一般都称父亲为“爹”“爹爹”,也有叫“大”或“大大”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部分城市人对父亲的称谓开始由“爹”改为“爸爸”,现在城乡基本都管父亲叫“爸爸”。对父亲的兄长,依序称“大佬”“二佬”等,相对应的夫人称为“大妈”“二妈”等;对父亲的弟弟一般称“大爸”“二爸”“尕爸”,相应的夫人则称“婶婶”。现在,人们对父辈的兄或弟基本都称“叔叔”,或“大叔”“二叔”“尕叔”等,对其夫人称“婶婶”。

子女对父亲姐妹的称呼 子女对父亲的姐妹一般称“姑姑”,或称“大姑”或“姑妈”。在农村,干脆称叫“姑娘”或“娘娘”,这与现在把女儿叫“姑娘”是两个概念。不论对“姑姑”如何称呼,对其丈夫均称“姑父”,但个别也有称“姑爹”的。

子女对母亲兄弟姐妹的称呼 不论子女对父亲的称呼叫“大”“爹”还是“爸”,但对其母亲都叫“妈”“妈妈”。对母亲的兄或弟称舅舅,只是按年龄大小依次称为“大舅”“二舅”“三舅”……对舅舅的夫人,按舅舅的排序依次叫“大舅母”“二舅母”“三舅母”……对母亲的姐姐,称其为姨妈,对姨妈的丈夫称为“姨爹”。母亲如果还有若干姐姐,按年龄顺序称“大姨妈”“二姨妈”……相应的就有“大姨爹”“二姨爹”……对母亲的妹妹称“姨娘”,对其丈夫称“姨父”。,有若干的话,按序称“大姨娘”“二姨娘”或按“姨父”的姓氏称“×家姨娘”“×家姨父”。

子女对父亲和母亲父母的称呼 子女对父亲的父母均称“爷爷”“奶奶”,这在全国都是一样的,唯对其母亲的父母称呼就不一致了。现在社会上较为统一的称呼是“姥爷”“姥姥”,外爷、外奶。但随着地域的变化就有所不同。有的地方称“外公”“外婆”,敦煌较为统一的称呼是叫“尉爷”“尉奶”,标准的叫法应该是“外爷”“外奶”,可能由于方言发音变化演变成了“尉爷”“尉奶”,现在大部分人仍是这种叫法。

女婿对岳父母称呼 旧时多称“泰山”“老泰山”、岳丈、岳父、岳母。在敦煌,女婿对岳父母则称“姨夫”“姨娘”,现在则有所变化,均称“爸”“妈”。一般在对别人提起岳父母时多称“老丈人”“丈母娘”,或称孩子他()外爷、外奶。

丈夫对妻子称谓旧时多称“贱内”“内人”“家里的”“屋里的”“婆姨”“婆娘”,或称“孩子他()妈”,或“老婆子”。现在多称“老婆”,非正式场合或称呢称,或直呼其名,正式场合称“妻子”“爱人”。

妻子对丈夫称谓旧时多称“男人”“老汉”“老头子”,或“孩子他()爹、爸”,“他()爹”“他()爸”“掌柜的”。现在则多称“老公”“家长”,或称呢称、或直呼其名。

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父母称男孩为“儿子”“娃子”,称女孩为“女儿”“女子”“丫头”。爷爷、奶奶将孙子辈的子女称为“孙娃子”“孙子”“孙女”“孙丫头”。父亲对同辈兄弟的儿子称“侄子”“内侄”,对其女儿称“侄女”,对其姐妹的子女称为“外甥”或“外甥女”。母亲对其兄弟姐妹的子女统称为“侄子”“侄儿”或“侄女”。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ab07c82ec3a87c24028c4c1.html

《敦煌民间习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