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19-05-05 20:39:4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唐末五代以来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转型时期,“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的丝路盛况不复存在。这种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与西夏的崛起有一定关系。

西夏王朝在公元十一世纪初攻取河西走廊,占据丝绸之路主动脉,这对陆上丝路贸易及西北地区交通状况产生了强烈影响。问题的实质并不只在于西夏占据了哪些地区,更在于西夏与周边政治关系和政治环境。宋夏之间的关系变化无常,一旦处于战事状态,双方都严格控制边地人员出入,无疑会影响丝路贸易。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西夏时期诸蕃并立,呈现割据状态,但追求和平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东西方物质文化的交流始终继续,只是丝路贸易的规模、方式和路线发生了变化。

唐末五代以降,陆上丝路贸易的主体发生了巨大变化,曾主宰丝路贸易的粟特商人渐渐淡出历史舞台,陆上丝路贸易的主体是回鹘势力。如西夏文献《天盛律令》卷7《救禁门》中就有专门针对 高昌回鹘、大食等地商人贸易的规定。回鹘商人还成为与中原政权进行朝贡贸易的主体,足迹遍及华夏中原与北方草原。从中西文化交流的内涵看,回鹘积极参与陆上丝绸之路已经超出了商业贸易范畴,扩展到文化交流的层次。一些回鹘商人迁居内地久留不归,《宋史·吐蕃传》记载大量高昌回鹘商人在鄯州进行丝路贸易,人数有几万之众。一些回鹘商人直接进入中原地区,以致宋朝廷还曾下过针对回鹘民众的“逐客令”。回鹘商人的迁入,带来了别具特色的异域文化。近年来,随着出土文物和考古资料的增多,辽朝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为丝绸之路的研究增加新的内涵。

西夏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辽朝沟通东西方的作用显著增强。辽朝控扼北方大漠,幅员辽阔,东起日本、朝鲜,西到中亚地区都与之保持着广泛的贸易联系,“东西交汇,贯通南北”的地域特点使四方商品汇集在此,辽朝因此成为巨大的中转贸易市场。辽朝与西域诸族保持着密切的贸易联系,这一点在《契丹国志》里有明确交代。辽朝还继承中原政权的朝贡贸易体系,诸蕃朝贡频繁,这与中原政权别无二致。

概言之,九至十三世纪是陆上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由于辽朝等政权在丝路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一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并非简单的东西向交流通道所能概括,而是形成了巨大的丝路贸易网络,纵横交错,极具复杂性。阐明西夏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状况,可以看出,中西方物质文化交流一直未断,丝绸之路见证着东西方进行交往交流的客观需求,同时也为今天维护好、利用好这一条国际通道提供历史启迪和借鉴。

(摘编自杨蕤《西夏时期的陆上丝绸之路》,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入西夏时期,由于西夏王朝的崛起,阻断了原先的陆卜丝绸之路,其以往的热闹繁荣也随之不复存在。

B.西夏与宋朝的关系时而缓和紧张,时而又处于交战状态,这对陆上丝绸之路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

C.唐宋五代之后,回鹘商人取代了粟特商人的主体地位,除了商业贸易,他们还主动进行了文化交流活动。

D.辽朝成为巨大的中转贸易市场,因而能利用自己的辽阔国土,与四面八方的国家保持广泛的贸易联系。

1.BA.对西夏崛起的评述不当;C.回鹘商人并未主动地进行文化交流;D.因果倒置。)

2.下列对原文论汪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旨在阐述西夏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并进而探究其历史和现实意义。

B.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结构,行文严谨有序。结尾段对起始段的观点作了深一步论述,更为深刻、周密。

C.文章内容充实,全文从贸易主体和路径的改变等方面深入分析,阐明了西夏崛起后陆上丝绸之路的新特点。

D.文章运用了引证法,例如运用《宋史·吐蕃传》的记载,论证宋对待回鹘商人态度。

2.D(用《宋史·吐蕃传》的记载是为了论证回鹘商人迁入并带来异域文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夏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转型,是缘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而西夏攻取河西走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B.西夏时期中国诸强并立,处于割据状态,但东西方物质与文化的交流始终在继续,各少数民族政权也都参与其中。

C.追求和平始终是西夏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流,但各方面也始终存在矛盾斗争,宋夏之间、西夏与回鹘之间,都是如此。

D.回鹘商人给中原带来异域文化,辽朝在中西方沟通中扮演重要角色,可见少数民族对形成陆上丝绸之路网络的作用大于汉族。

3.D(“少数民族对形成陆上丝绸之路网络的作用大于汉族”,文中无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截至2019319日,《流浪地球》的国内票房成功突破46亿元人民币,继续向更高的目标跃进。与此同时,《流浪地球》在海外市场也获得了较好成绩,海外票房接近4500万人民币。该片在海内外获得高票房的现象背后,不只体现了市场对国产科幻电影、国产重工业产品的热切企盼,更蕴含着观众对中国价值、中国审美、中国电影的文化认同。可以说,《流浪地球》对于中国科幻电影具有开创性乃至里程碑的意义,开创了中国重工业电影的新阶段、新景观。

(节选自央广网《<流浪地球>票房破46亿:高票房体现文化认同》)

材料二

材料三

经过数代人的努力,中国科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在形势一片大好之下,中国科幻文艺依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科幻创作是整个产业的核心。中国科幻借鉴了西方科幻的传统,关注人和宇宙的关系、人和科技的关系。在对这些话题的思考中,作家们关注更多的是科技可能带来的问题。但是,这种倾向有两个问题:其一,很多哲学层面的思考承袭自西方科幻,而没有对其进行足够的考察;其二,这种倾向与中国当今的社会主流感受不符。如果这种主流倾向继续下去,中国科幻可能会重新回到边缘,进入那种“圈内叫好、圈外冷淡”的状态。

此外,科幻是个极度依赖创意的文艺类别,创新是它的核心生命力。但是科幻创意,尤其是那种开创性的创意,是很难找到的。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倾向于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解决问题,大量生产不具备科幻创意,但故事纯熟的作品。沿袭这种创作套路,中国科幻当然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的热度,但随后很可能因为质量不能提高,再次被边缘化。

对中国科幻群体来说,产业化本身也是一种挑战。中国科幻就像个刚进入成人世界的青年,以前青春浪漫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必须适应新的规则和观念。这些人可能还一时不太知道该如何面对资本、面对公众,但他们必须尽快学会。

(节选自《光明日报·科幻有望成为“功夫”之后中国最大的文化输出》)

材料四

从《流浪地球》一波三折甚至险些夭折的拍摄历程不难看出,一方面,群众的确对优秀的科普科幻作品有着热切期待;但另一方面,科普科幻作品生产者面对的,并不是一个友好的产业环境。很多观众喜欢《流浪地球》,不一定是因为里面的科技元素,而是混合了许多复杂的心理因素。这部电影的成功能否让更多人持续关注科学,甚至走进科研领域,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上世纪90午代,《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的大热,为全球的古生物学研究开启了一个黄金时代。这些电影点燃了很多人的“古生物学家梦”,吸引了大批人才进入这个领域,同时也为科学家赢得了企业家真金白银的资助。中国的科幻电影事业能否复刻这一传奇呢?业内人士表示,文化环境至关重要,一个良性的科学文化环境,有助于产出更多、更好的科普科幻作品,也有助于这些作品发挥出最大的公益价值。尽管国内对科普感兴趣的人群已经大大增加,但在中国广大的人口基数里,这个比例还是小得可怜。即便是感兴趣的人群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对科学有着很深的误解。在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仍是一条漫漫长路。

(节选自《中国科学报·科普创作的产业环境还欠友好》)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图一显示,2012 - 2017年间,中国市场上映的科幻电影数量占比较稳定,票房占比相对变化较大。

B.由图一可知,科幻电影以较低比例的数量产出较高比例的票房,在中国市场有很强的观影吸引力和票房竞争力。

C.图二显示,2012 - 2016年间,无论是上映数量还是累计票房,国产科幻片均落后于进口科幻片。

D.由图二可知,进口科幻片和国产科幻片上映数量与累计票房数变化趋势一致,上映数越大,累计票房数也越高。

4.D(票房数与上映数量变化趋势不一致。)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认同助推《流浪地球》在海内外获得高票房,说明中国元素对于中国科幻电影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B.《流浪地球》的成功,给中国科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中国科幻电影电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

C.影迷对《流浪地球》的喜爱,混合着复杂的心理因素,但其主要原因是这些电影能点燃观众的人生梦想。

D.中国科幻文艺的繁荣,需要科普生产者付出艰苦的努力,也需要观众走出对科学的误解,使作品发挥最大的公益价值。

5.C(点燃了很多人的“古生物学家梦”是《侏罗纪公园》成功的主要原因,而非影迷对《流浪地球》喜爱的原因。)

6.请你站在科幻电影创作者的立场,结合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简要谈谈促进国产科幻电影高质量可持续繁荣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

6.1)充分考察西方科幻中的哲学思考,调整科幻创作倾向;积极找寻科幻创意,自觉规避创作套路;

2)立足中国当今社会主流感受,从多方面考虑影迷需求,防止国产科幻边缘化;

3)调整举措,适应产业化带来的新规则和新观念,助推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注意题干中“站在科幻电影创作者的立场”的要求,一点2分,共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孚,完成79题。(15分)

朝见无限空间之王

王祖铃

座无虚席的浙江大学体育馆内,一个新奇的世界,犹如来自未来岁月的一朵白莲,在人们认知山谷的河水里逆流漂来,绽开。

这是人类对色彩斑斓的宇宙轻柔而大胆的初吻。

这是庄生梦蝶般扑朔迷离而又包容一切的深刻哲理。

这是一把开启时间和暗物质大门的钥匙。

我们迷失了,被关在果壳中,就像那个悲剧的主角哈姆雷特,但我们依然是无限空间之王。我们终于能比较清晰地看到过去和未来,看到了储存在果壳上的密码,看到了遥遥果壳外面苍凉而神秘的信息。

这就是斯蒂芬·霍金。

二十一岁,霍金病了。医生把电极插入他的身体,把某种液体注射进他的脊髓……他的病极为罕见而不可治愈。他会因为肌肉萎缩到达全身后引起瘫痪,最后窒息而死。

医生说他的生命只有两年。

他梦见自己被判了死刑。他在梦中想:“反正我终将死去,不妨多做些好事。”

他做了。在无限时空的大背景上,他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大事。他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结合起来,揭示了宇宙的过去和未来。

六十岁时他以他仅能动弹的最后一根手指,通过语音合成器,向一个古老民族的年轻学子们奉献了这场奇妙的演讲。

我坐在演讲大厅,身处的四维时空似乎已经凝固。

霍金的轮椅仿佛时间机器,而他是上帝之子,一个圣洁的婴儿。他光芒四射,无比的柔弱中透出震撼人心的力量。我看见他金黄色的头发,柔软地垂在明净的前额;我看见他白皙的脸颊上,透出嫩嫩的粉红,不可思议的婴儿般的粉红!在许多时候,他低垂眼皮,像是位正在思考的哲人。而当他的夫人抽出一条深蓝色的棉布手绢擦一擦他的嘴角,或者扶正他的头颅时,他立刻睁开一双灰蓝色的眼睛望着她,嘴角牵出天真无邪的微笑。鲜花、会场、荣誉,一切都是暗下去的背景。他的眼睛里只有甜蜜的爱意一一爱到深处的陶醉、单纯、旁若无人,像一个孩子,完全沉浸在自己幸福的游戏中,全不管夫人们在做什么。

这是一个接近宇宙本质的孩子,窥见宇宙来历,告诉蒙昧的人类存在于宇宙中的原因和意义。

是夜,我徜徉在西湖的苏堤上。依旧是雕梁画栋,湖光山色。早在苏东坡时代,这里已经是天上人间了。但苏东坡是天才,他不会仅仅满足于享受大自然给予的恩施。他曾仰望星空,寂寂地发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古往今来,人类的“天问”没有停止过。

释迦牟尼的“三千大干世界”,被认为是人类处于蒙昧时期的深奥天籁,抑或被批判为迷信癔语。直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现代宇宙物理学出现后,具有了先进科学知识的人们才恍然拣起了这只智慧海边的闪光贝壳。

老子启示我们“道生于无,无生有,有生万物。”可“道”是什么?“混成”的“道”,似是而非,花非花、雾非雾。然而,霍金却告诉我们:一张膜就是一个宇宙,而我们正生活在这张膜上。于是我悟到,那生于“无”的“道”,实在是和霍金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人类几千年来不断地追寻的目标:向着这个目标追根溯源,就有了信仰,而信仰的终极,便是宗教。

霍金一直宣称自己是无神论者。此次来华,有记者问及霍金的宗教信仰,他拒绝回答。

真是一个狡黠的孩子。

如今,我们问天问地问“道”,不如去问这个“孩子”。

我细数那面向西湖的灯光,不知在哪一道灯光里,有他那双智慧的蓝眼睛。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天才与庸才的区别在于前者能坚忍不拔地不断探索新知,而后者只会不厌其烦地对旧有的东西进行抄袭或者花样翻新。”而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探索新知的人,必定会有一种超乎常人的信仰的力量和美丽的心灵。哥白尼是这样,布鲁诺是这样,霍金也是这样。

漫步在西子湖畔,我看见许多孩子在放风筝。那是一种带有灯光的风筝,闪闪烁烁地飞上天去。孩子们快乐极了。

我的目光越过闪亮的风筝,仰望天幕上的星星。按照我们民族的古老的习俗,“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于是我想寻找一颗属于霍金的星星。因为我要祈求上苍,祝愿这颗星为人类的文明而更长久地闪烁。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以聆听演讲前后的所思所感为线索,用饱含激情的笔调,介绍了霍金难以忍受的病痛折磨、前无古人的科学贡献以及超乎常人的天才力量,形散而神聚。

B.作品思路自然而流畅,由西湖漫步自然联想到苏东坡的“天问”,从而引出古往今来诸多圣哲对宇宙终极问题的思考,使作品的内涵向纵深发展。

C.霍金的科学研究,证明了释迦牟尼、老子等古老宗教思想家对宇宙理解的科学性,揭示了宗教信仰的终极价值,有力地反驳了前人斥之为迷信癔语的狂妄批判。

D.从霍金身上可以看到,人类即使被关在果壳中,仍然可以凭借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寻找到无限时空的密码,见证自身存在的意义,这便是作者“朝见”的原因。

7.C(“证明了……科学性”曲解原文,作者只是发现霍金的巧妙比喻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有力地反驳了……”无中生有)

8.结合原文,简要说明作品开篇划线的三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6分)

8.①形象的比喻,展示了霍金本次演讲巨大的魅力;②揭示了霍金演讲内容在科学上的的深远意义;

③表现了作者聆听演讲时的强烈震撼感,以及对霍金无比崇敬的感情。(每点2分,共6分)

9.作者为什么反复称霍金是“一个孩子”?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9.①霍金有着孩子般的单纯性格,表情天真无邪,不在意外界的赞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②霍金有着孩子般纯粹的思想,接近宇宙本质,揭示了宇宙的来历和人类存在于宇宙中的原因和意义;

③霍金有着孩子般的探索精神,带着如同宗教般的信仰追逐着人类几千年来不断地追寻的“天问”。

(每点2分,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刘悛,士操,彭城安上里人也。初辟从事。随父勔征竟陵王诞于广陵,以功拜驸马都尉。出为安远护军、武陵内史。郡南江古堤,久废不缉。悛修治未毕,而江水忽至,百姓弃役奔走,悛亲率厉之,于是乃立。明帝崩,表奔赴,敕带郡还都。吏民送者数千人,悛人人执手,系以涕泣,百姓感之,赠送甚厚。桂阳难,加宁朔将军,助守石头。父勔于大桁战死,悛时疾病,扶伏路次,号哭求勔尸。持丧墓侧,冬月不衣絮。太祖书譬悛曰:“承至性毁瘵,转之危虑,深以酸怛。终哀全生,先王明轨,岂有去缣纩,撤温席,以此悲号,得终其孝性邪?当深顾往旨,少自抑勉。”太祖辅政,有意欲铸钱,以禅让之际,未及施行。永明八年,悛启世祖曰:“南广郡界蒙山下,有城名蒙城,可二顷地,有烧炉四所,高一丈,广一文五尺。从蒙城渡水南百许步平地掘土深二尺得铜又有古掘铜坑深二丈并居宅处犹存。邓通,南安人,汉文帝赐严道县铜山铸钱,今蒙山乃故秦之严道地,且蒙山去南安二百里,案此必是通所铸。近唤蒙山獠出,云‘甚可经略’。此议若立,润利无极。”并献蒙山铜一片,又铜石一片,平州铁刀一口。上从之,遗使入蜀铸钱,得千余万。改授散骑常侍,领骁骑将军,尚书如故。卫送山陵,卒,年六十一。太常,常侍、都尉如故。谥曰敬。

(《南齐书·列传第十八》,有删改)

1O.下列对文章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蒙城渡水/南百许步平地掘土/深二尺得铜/又有古掘铜坑/深二丈/并居宅处犹存

B.从蒙城渡水南/百许步平地掘土深二尺/得铜/又有古掘/铜坑深二丈/并居宅处犹存

C.从蒙城渡水南百许步/平地掘土深二尺/得铜/又有古掘铜坑/深二丈/并居宅处犹存

D.从蒙城渡水南百许/步平地掘土/深二尺得铜/又有古掘/铜坑深二丈/并居宅处犹存

10.C(从蒙城渡水南百许步,平地掘土深二尺,得铜。又有古掘铜坑,深二丈,并居宅处犹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也称为“表字”,是古人成年后在一种仪式上命名的称呼,供社会呼唤。

B.从事,官名,自汉代始,三公、州郡长官皆自征召僚属,多以“从事”称之。

C.禅让,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人,“禅”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

D.赠,也称“追赠”“追晋”,指古时在有贡献的官员临终时皇帝为其加封官职或爵位。

11.D(“追赠”是在人死后授予某种官职或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悛关注民生,身先士卒。郡城南江古堤久废,他组织百姓修缮,施工期间江水忽至,百姓弃工逃跑,他亲自上堤督阵,修好了堤坝。

B刘悛极尽孝道,用心守丧。其父亲战死后,他在坟墓侧旁守丧,冬季不穿棉服。太祖写信劝慰他,要他多顾今后,稍微尽力压抑自己的悲痛。

C.刘悛治政有方,百姓爱戴。明帝驾崩,他带着郡印返回都城,数千百姓来送行。老百姓赠送给他丰盛的物品,他为之感动得流下眼泪。

D刘悛心系国家,钱盈国库。他在蜀州发现了铜山,向皇帝启奏下令采铜铸钱。皇帝听其建议,派使臣进蜀铸得铜钱一千余万。

12.C(因果颠倒,“刘悛流下眼泪,百姓为此深受感动”,然后“百姓才赠给他丰盛的物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父勔于大桁战死,悛时疾病,扶伏路次,号哭求勔尸。(5分)

(2)今蒙山乃故秦之严道地,且蒙山去南安二百里,案此必是通所铸。(5分)

13.1)他父亲刘勔在大桁作战而死,刘悛当时也身患疾病,被人扶到路边,大声痛哭着寻求刘勔的尸身。(“时”“疾病”“次”“求”各1分,大意1分)

2)现在的蒙山是以前秦的严道地,而且蒙山距离南安二百里,依据这些看来必定是邓通当年铸钱的地方。(“故”“去”“案”“所铸”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刘悛,字士操,是彭城安上里人。起初刘悛被做从事,跟随父亲刘勔在广陵征讨竟陵王刘诞,凭借功劳拜授驸马都尉。他出任安远护军、武陵(今湖南境内)内史。郡城南江古堤,年久颓废没有修整。刘悛修治还没完工,江水就忽然来了,百姓放弃工役奔逃,刘悛亲自作表率劝勉他们,于是堤坝才修好。宋明帝驾崩,上表请求返京奔丧,得皇上批示带着郡印返回都城。办事小吏和百姓有几千人来送行,刘悛握着每个人的手,流下眼泪,百姓为此深受感动,赠给他丰盛的物品。桂阳王发难,他被加授宁朔将军,协助别人守护石头城。他父亲刘勔在大桁战死,刘悛当时也身患疾病,被人扶到路边,哭号着寻求刘勔的尸身。他在坟墓侧旁守丧,冬季不穿棉服。太祖写信劝慰刘悛说:“顺承纯厚的天性哀伤过度,转而令人担忧,伤心悲痛太深。终止哀伤,保全生命。这是先王明白的规矩,难道说夏天不穿单衣,冬天不穿棉衣,撒去温暖的卧席,这样悲号着,就能够完其孝性吗?应当多顾今后,稍微尽力压抑自己的悲痛。”世祖(萧道成)辅政,有心想要铸造钱币,因正处在禅让的时候,没有来得及施行。永明(武帝)八年,刘悛启奏世祖说:“南广郡内的蒙山下有个城叫蒙城,约二顷地,有四所烧炉,高一丈,宽一丈五尺。从蒙城渡过河向南百来步,平地掘土掘到二尺深,得到了铜。还发现了古代掘铜坑,有二丈深,还有古代掘铜者住的宅屋遗址也存在。邓通,是南安人,汉文帝曾赏赐严道县铜山让他铸钱,现在蒙山是先前秦的严道属地。而且蒙山距离南安二百里,依据这些看来必定是邓通当年铸钱的地方。就近询问蒙山土居少数民族人,据说‘很值得经营’。此项建议若能施行,利润非常之大。”并献上蒙山铜一片,铜石一块,平州铁刀一口。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派遣使臣进蜀去铸钱,铸了一千余万钱。刘悛改授为散骑常侍,领骁骑将军,尚书依前未变。后命其守护皇陵。逝世时,享年六十一。追赠太常,常侍、都尉依前不变。谥号为敬。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哭李商隐(其二)

崔珏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注:①踠,屈曲,弯曲。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凌云万丈”“虚负”“未曾开”高度概括了李商隐坎坷世途、怀才不遇的一生。

B.颔联一问一答。“鸟啼花落”让人联想起李商隐的身世,“竹死桐枯”则暗喻李商隐的去世。

C.“三光”指日月星,“文星”即“文曲星”,常指有文才的人,此处指李商隐。

D.全诗按惜才、誉才和哭才顺序来写,先惜而誉,由惜而哭,以哭寓愤,情感浓烈。

14.D(全诗按誉才、惜才和哭才顺序来写,先誉而惜,由惜而哭,以哭寓愤)

15.诗的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15.第一句运用比喻(1分),写良马不遇其主,致使腿脚屈曲,步履维艰,喻示李商隐悲剧是埋没人才的黑暗社会所致(2分);第二句用典(1分),借伯牙痛失知音而绝弦罢弹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真挚的情谊和沉痛的哀思(2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正,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的句子是: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中用“_______”表现秦人搜刮钱财时斤斤计较,但使用起来时却视如敝履的状态。

(3)《逍遥游》中“________”两句写无论全社会的人都称赞还是责难,宋荣子都不为所动。

16.1)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孔子敢于向传统教育挑战,极力主张扩大教育对象,无论贫富、贵贱、年龄及国别,都可以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即便是有过错、有污点的人,只要是诚心求学,都____,力加教诲。因此,孔子门下云集众多学子,他的学生可谓____,无所不有。他并不按贫富、贵贱、特长、态度、老小、远近等类别而有所偏向或歧视。至于孔子首创私人讲学,把学在官府的文化知识从垄断中解放出来,扩散到官府以外。综上所述,他的教育理念之一就是____这一理念开了中国教育民主化、大众化和平等化的先河,不失为中国教育史上重大的一次体制变革。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应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关注和指导,以促使学业成功。教师在教育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保护学生的隐私。在课堂上,教师应爱护每一个学生,不能只重视尖子生,对差生却____;在课堂外,教师应关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不管他是不是你的学生,只要他在学习上有不懂的地方向你求教,你就应该耐心地为他解答。除此之外,教育教学的评价要能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相提并论 五花八门 有教无类 置若罔闻

B.一视同仁 形形色色 有教无类 漠不关心

C.一视同仁 五花八门 循循善诱 置若罔闻

D.相提并论 形形色色 循循善诱 漠不关心

17.B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一理念的提出第一个开了中国教育民主化、大众化和平等化的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不失为重大的一次体制变革

B.这一理念不失为中国教育史上一次重大的体制变革,开了中国教育民主化、大众化和平等化的先河

C.这一理念开了中国教育民主化、大众化和平等化的先河,不失为在中国教育史上重大的一次体制变革

D.这一理念的提出开了中国教育民主化、大众化和平等化的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不失为一次重大的体制变革

18.D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多方面、多形式

B.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C.使学生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和行为指向,在公平的评价体系下发展自我

D.不同的教育教学领域应该有所不同

19.C

20.下面一组词语包含了三副对联,其中两幅的对象分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请写出相关人名,并按照内容提示、对联的格式要求进行组合。(上下联各填3个序号)(6)

①诗史数千言②浔阳千尺水③韦白以来别离情 ⑤秋天一鹄⑥野老心

⑦成别调 ⑧枫叶四弦秋⑨是奇才 ⑩先生骨 ⑪怅触天涯⑫功名起刀笔

⑬春水群鸥 ⑭草堂三五里⑮迁谪恨 ⑯萧曹自古⑰勾留江上⑱姓字播弦歌

(1)诗人姓名:____ 上联:____ 下联:____

(2)诗人姓名:____ 上联:____ 下联:____

20.1)杜甫 上联:①⑤⑩ 下联:⑭⑬⑥(3分)

  2)白居易 上联:⑧⑪⑮ 下联:②④(3分)

21.仔细阅读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5分)

又到35

(作者任士可,有修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内容,不超过80个字。(3分)

(2)请结合漫画所反映的现实问题,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每条不超过12个字。(2分)

21.1)一队人举着写有“学雷锋见行动”字样的红旗,拿着清扫工具走向某敬老院,门口一位老人拿着“欢迎”小红旗迎接。一人站在大门旁看着他们说:“今天来第八批了。”(3分)

2)【示例】学雷锋不能庸俗化、简单化;学雷锋要避免形式主义;学雷锋要讲求实效,重在自觉;学雷锋贵在持久(建立常态机制)。(2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气流在空中的流动很像水流在河道里流动,一旦进入狭窄的地带,由于通道的阻碍,其流动的速度远远大于开阔地带,因此而在城市高楼间或山区的峡谷间形成一种剧烈的“狭管风”。

“狭管风”风力过大时,会给城乡带来自然灾害,但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狭管风”又成为各地风电场选址的重要依据。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a44db6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1f.html

《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