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方案设计说明范本

发布时间:2020-04-13 11:53: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XXXXXXXXX项目

第一章 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11年版)

7)《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0)《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1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J50189-2005

12)甲方提供的基地红线图

13XX市城市规划管理设计规定》(版本号

其它地方规范及标准

二、工程概况:

本项目是XXXXXXX有限公司开发的公租房项目,基地位于松江漕河泾工业园区东南角,东接中心路,南靠A8 高速150M绿化带,西临新二路,西南侧是四马塘,交通便捷,环境优美,也是园区唯一的住宅用地,基地周边是开发区成熟的产业用地,管理和技术人员众多,是漕河泾开发区开发建设公租房的理想地段。

总建设用地面积平方米, 综合容积率为,其中地下建筑面积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平方米。住宅产品类型均为高层,共2272户。小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为充分体现现代城市生活的居住区。

三、概念设计及设计原则

1、着重利用基地周围景观的优势来布局,与周边环境融合

2、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规划布局强调视线、日照、通风,并讲究建筑的序列与肌理,创造出清新、简约、精致的社区与建筑形象。

3以人为本提供舒适弹性的精品居家生活空间。

4集中的配套设施与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的问题。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总用地面积:XXX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XXX平方米

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XXX平方米

建筑密度:XX%

容积率:XX

绿地率:XX%

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

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6XX市城市规划管理设计规定》(版本号

7)甲方提供的基地红线图

二、总体布局

概述场地现状特点和周边环境情况及地质地貌特征,详尽阐述总体方案的构思意图和布局特点,以及在竖向设计、交通组织、防火设计、景观绿化、环境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例:

漕河泾公租房项目规划要求容积率小于,绿化率大于35%,建筑控高为60M,,总体概念定位 “花园式邻里庭院”,以“轴,院,点,线”的渐进手法营造“合而不围,畅而不透”的院落空间,倾力打造出松江区公租房的样板工程,不仅仅在当前解决政府公租房的迫切需求,也在若干年后为市民,为松江区留下一片经典而优美的城市住宅区

“一核二轴三院”的总图格局

基于“以入口广场为开放空间,以景观主轴为半开放空间,以花园庭院为私密空间”的“空间分级“理念,总图设计上取法欧州城市设计轴线构图的原则,结合中国文化取法自然的传统意向,将设计的理性与自由充分融合。

“一核”:以中心入口广场为核心,打造出具有中轴线的对称感,开阔的场所感,高人气的商业氛围,高水准的景观效果的星级入口景观样板区。

“二轴”:1.自中心入口广场的五星级社区大堂开始,垂直连接到A8公路150M绿化景观带的人行景观主轴,总长超过300M的中央公园式绿化轴线。2.自新二路次人行入口引入小区内部的人行景观次轴。两条景观绿化轴汇合成生态视觉走廊和森林氧吧,同时形成半开放空间将各个组团自然分隔,主轴结合水庭,喷泉,草坪,林荫道,营造出强烈对称感的欧洲庭园风格的设计主题,次轴以生态自然的现代中式庭园为主题,配合休闲步道和密植乔木,主次轴不同的设计风格交相辉映,体现出多元化景观人居场所文化。

“三院”:自入口步行进入小区,沿着两条景观轴的人行步道就可以经过组团大堂,进入三个各不相同的私密组团庭院,为公租房年轻人之间提供了交往的空间,也符合邻里交往的空间尺度感,与上海传统里弄居住文化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院“在总体构思的大格局下,可以给每个组团注入各不相同个性化概念,也便于分期开发实施。

三、道路系统与停车

小区主人行入口设置在北边的规划四路上。主要车行出入口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中心路和新二路上。小区主要道路宽6米。项目设置地下停车库,共782辆,地面结合景观设计停车位,共411辆。

四、绿化

居住环境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其目的在于处理好人、建筑和环境三者的协调关系。人们在满足居住物质和生理需求的前提下,开始重视居住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居住环境“园林化”为居民放松、休憩、活动和交往提供了有益的空间。良好的居住环境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要素。

小区主要的车行道沿路均规划了一些开放与半开放的绿地,景观化的道路贯通整个小区。在小区中心部位规划了集中开放的绿地,与周边的河道的景观相互渗透,共同形成舒适怡人的居住环境。

、场地排水

场地基本按平地设计,雨水排泄方式为从建筑坡向小区内道路,经场地排水口,盲沟及排水系统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排水系统。

、日照分析

本工程基地位于XX市,属于X类建筑气候区,根据《XX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版本号)及《XX住宅设计标准》版本号,高层住宅的中、小套有一个居住空间大套有二个居住空间不应低于冬至日连续满窗日照1小时标准,通过天正日照软件分析结果表明,本新建住宅均能获得上述日照标准。

第三章 建筑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11年版)

5)《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6)《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8)《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J50189-2005

其它地方规范、标准

二、 单体设计

1阐述建筑方案的设计构思和特点

2说明建筑群体和单体的空间处理、平面和竖向构成、立面造型和环境营造、环境分析(如日照、通风、采光)

3、建筑的功能布局和各种出入口、垂直交通运输设施(包括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的布置;

4、建筑内部交通组织、防火和安全疏散设计;

5、关于无障碍和智能化设计方面的简要说明;

例:

完整和谐的整体格局与精心设计的建筑细节充分体现居住建筑在走向理性的同时,又注重对人性的全面关怀。设计中始终以“人居”为基准点,追求居住的舒适与品味,同时建立社区独特风格,将“以人为本,科学运动,健康生活”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

本小区为高层住宅。在设计中,通过合理的布局进行建筑平面设计,主要高层住宅单元户型有5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一卫、7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一卫、90平方米的两室两厅一卫。高层住宅为18层,每层层高米,每栋住宅均设残疾人坡道与电梯,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配套公建

居委物业,活动场地,沿街精品商业,净菜超市,医疗服务中心,沿规划四路展开,满足公租房项目的配套要求,在基地的东南角设置有一所12班幼儿园。

二、建筑立面设计

说明立面风格、形式及主要材质、色彩等。

本方案立面采用简化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以艺术装饰风格为基调,加以提炼、创新,在强调体积感挺拔沉着的基础上,强调时代感和创新性。整个建筑群体高低错落,天际线变化有致立面上凹凸变化及窗的不同比例,表现了建筑外观变化和丰富的一面。

整体材料结合采用面砖、涂料,色彩以暖色调为基调,突出端庄、高雅的风范。入夜,顶部的天际线以泛光照明,形成优美的沿街夜景效果

第四章 结构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由多栋18层住宅楼,2层沿街商业.1层地下汽车库等单体建筑组成。

二、设计依据

国家有关规范,规程

1)《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

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09-2001)(2006版)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修订版)(GB-50045-2006

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1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1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2009年版)

15)《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

地方有关规范,规程

16)《上海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03

17)《上海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

18)《上海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G-TJ08-40-2010

三、主要设计参数

1.设计基准期50年,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

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结构阻尼比为,多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

3.根据建筑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确定本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4.根据地基复杂程度,建筑物规模和功能特征以及由于地基和桩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本工程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定为乙级,桩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5.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确定本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四、荷载取值

1.基本风压 W=M2,地面粗糙度按B

建筑物楼面及屋面各主要部位的使用活荷载的标准值:

附:上表中的荷载如小于甲方提供的荷载,以甲方提供的荷载为准。

五、设计说明

1.住宅为剪力墙结构;商业,地下车库等为框架结构。

2.住宅抗震等级为三级。

其余多层各单体抗震等级均为三级。

3.以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

4.设置抗震缝优化抗震性能,并通过合理设置后浇带或膨胀加强带来解决结构超长所带来的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以及高低层沉降差异的问题。

5.地下室底板、外墙的抗渗等级为P6.

6.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

7.基础形式根据当地情况初定为桩筏基础,具体基础形式及桩型待初步设计确定。基础埋深不小于1/18建筑物高度。基础形式最终应宜根据当地设计、施工经验,参考勘察报告建议采用。

六、 材料

1.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块专用砂浆砌筑。

2.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3.受力钢筋采用HRB400钢筋,构造钢筋采用HPB300钢筋钢筋。

4.上部结构的环境类别为一类,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外墙为二(b)类,地下室顶板为二(a)类。

七、 结构计算

上部结构计算程序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2010版),地震作用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中的参数进行主体结构分析计算,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并考虑耦联作用和双向地震作用。

第五章 强电设计

一、 工程概况:

1. 建筑性质为住宅小区。

2. 建筑面积:约²

3. 小区内含有高层住宅(24)、地下车库(782辆车位)、单元式商铺和配套公建等。

二、 设计依据:

1.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2.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3.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5.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7.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8.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9.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

10.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13. 《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7

14. 《低压用户电气装置规程》-DGJ08-100-2003

15. 《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规程》-DG/TJ08-2048-2008

16. 业主提供的建设项目要求。

17. 建筑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提供的资料。

三、 负荷等级:

本小区主要电气负荷为三级负荷,高层住宅内公用应急照明、电梯、排污泵及弱电设备等按二级负荷考虑;安防中心、地下车库内消防设备、应急照明等按一级负荷考虑,生活水泵按二级负荷考虑。

四、 设计范围及内容:

1. 电业与本设计单位的分界点为住宅各单元、地下车库电源进线的电缆头,电缆头前端(包括电缆头)由电业负责设计,电缆头后端由本设计单位负责设计。

2. 凡涉及环境、特殊工艺与装修部分,本设计根据功能要求预留相关电源。

3. 照明与电力配电系统。

4. 防雷与接地系统。

五、 负荷计算:

注:1,小区设备总容量为。

2,变压器容量为1000 kVAx6+800kVAx6

六、 供电方案:

1. 鉴于目前尚未与供电部门鉴定供电协议,故暂定本小区的电源由供电部门35/10kV配电站或10kV电源环网供电,并在小区内设一座10kV-K型配电站(内设1000kVA变压器两台)及10kV-P型配电站(其中两座内各设1000kVA变压器两台,三座内各设800kVA变压器两台)。高层住宅、配套公建、沿街商铺及地下车库等由KP型配电站供电。

2. 供电电压均为380V/220V

3. 整个小区供电方式均采用交联电缆以穿管埋地的敷设方式。

七、 配电系统:

1. 消防用电设备采用双电源在最末一级配电装置处自动切换后放射式的配电方式。

2. 电梯等二级负荷采用双电源在在最末一级配电装置内自动切换后(或在适当的配电点自动互投后)放射式的配电方式。

3. 三级负荷以一路电源供电,放射式及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

4. 各高层住宅地下室及地下车库设安置低压进线、计量及配电柜(PML1型)的配电间,电源进线引自10kV-K型配电站内低配柜或就近箱变,采用交联电缆以穿管埋地的敷设方式,每路电源进线容量在 200kW~250kW之间。

5. 住宅各单元内设强电竖井兼作楼层配电间,各层用户的电度表集中在该配电间内(一户一表)。

6. 各商铺用户电度表集中在高层住宅地下室的配电间内(一户一表)。

7. 每户设住户配电箱。

8. 在高层住宅各单元住户用电,由配电柜(PML1型)配出的交联电缆均在托盘式桥架内经转接箱转换为预分支主交联电缆沿强电竖井引上敷设后由各层预分支分交联电缆穿金属软管至各层电度表箱。

9. 高层住宅各单元公用照明用电,由公用照明自动切换箱配出的交联电缆,以放射式的配电方式,引至楼层公用配电箱。

10. 由电度表箱配至住户配电箱、公用配电箱和住户配电箱配至用电设备的管线均采用BV-型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电线穿阻燃型硬质聚氯乙烯管暗敷。

11. 各住宅各单元地下室及地下车库的用电,由配电柜(PML1型)配出的交联电缆在桥架内沿天棚敷设后转换穿钢管明敷或直接穿钢管暗敷至为用电设备所设的配电箱。

12. 当一般回路电源与应急回路电源同敷在桥架或金属线槽内,需用隔板分隔。

八、 照明系统:

1. 照度标准:参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内民用建筑照明标准值等。

2. 光源:

1) 门厅、走廊、电梯厅、楼梯间等选用高效节能型荧光灯。

2) 商铺采用T5型荧光灯、紧凑节能型荧光灯或金属卤化物灯。

3) 办公室等以T5型荧光灯为主。

4) 餐饮以暖光色紧凑节能型荧光灯为主。

5) 水泵房等潮湿场所采用防潮型T5型荧光灯

6) 盥洗室选用防水型高效节能型荧光灯

7) 配电间、机房、辅助用房、地下车库等选用一般型T5型荧光灯等。

8) 当灯具安装高度大于3m时采用节能型大功率灯

3. 应急照明:

1) 配电间、弱电间、消防水泵房、排烟机房、安防中心、电信总机房均设备用照明灯。

2) 人员密集场所、疏散楼梯间、疏散走道等场所均设疏散照明灯。

3) 公共建筑疏散走道及公共出口均设疏散指示标志灯及安全出口指示灯,该灯附带蓄电池装置,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

4) 应急照明电源采用双电源互投后供电。

4. 每户的灯、开关、插座均按规范标准设置。

九、 防雷与接地系统:

1. 本工程防雷及接地采用联合接地的方式,利用地层底板及桩基内的主钢筋作为联合接地体(极),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2. 本工程防雷接地按第二类防雷建筑设计,在屋面设避雷带(针),利用所有钢筋混凝土立柱内对角主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利用外轮廓圈梁内水平主钢筋形成均压环,其三者之间均须与联合接地体(板)联通。

3. 本工程安全保护接地采用TT制。从联合接地体(极)引专用接地线,凡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如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电缆金属包皮、各设备金属管道等等)均与专用接地线联通,并作总等电位联结,带沐浴卫生间作局部等电位联结。

4. 本工程弱电接地,从联合接地体(极)引专用接地线(与防雷及安全保护接地系统的接地在主通道上相对分隔),凡弱电设备的接地均需与该接地线有可靠的电气联通。

5. 本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按C级考虑,采用二级式电磁兼容保护装置。对弱电设备、控制设备等的订货时,应提出装设浪涌保护器。

弱电设计

一、 设计依据:

1.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7.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8. 《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7

9. 《有线网络建设技术规范》DG/TJ08-2009-2006

10. 《住宅建筑通信配套工程技术规范》DGTJ08-606-2011

11. 上海市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2010)

12. 业主提供的建设项目要求。

13. 建筑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提供的资料。

二、 设计范围及内容

1. 电信(电话及信息)系统。

2. 有线电视系统。

3. 安全防范系统。

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5. 可选系统。

6. 本设计单位与专业承包商的分界点为住宅各单元的进出口,进口内为本设计单位负责设计,出口外由业主委托专业承包商负责设计及施工。

三、 总则:

1. 本小区在配套公建一层设安防中心(45㎡)。

2. 单体内各类弱电管线统一设计和敷设,住宅各单元每层设置竖井兼作弱电间,用于放置楼层各分线箱。

四、 电信(电话及信息)系统:

1. 为满足用户对电话及数据通信的要求,既将信息传递至每家每户,又将信息汇入小区室外光缆交接箱,通过该交接箱内的电信交换设备与市电话网及数据网通信。

2. 本小区电信系统接入方式采用以太网无源光网络FTTH光纤到户方式,通过安装在用户单元的内置设备为小区用户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业务,用户光缆直接敷设到楼层,通过安装在楼层弱电竖井间内的光分路箱转接成皮芯光缆引入每个用户单元。

3. 住户和单元式商铺电话终端按2/户计,配套公建等电话终端按需设置,共计4670门。住户和单元式商铺信息终端按1/户计,配套公建等信息终端按需设置,共计2465个。

4. 每户内设信息配线箱,通过该箱内交换器,按需扩展为多路,户内电话/信息终端按规范标准设置。

5. 在高层住宅各单元地下一层内设电信间(约6平方米),在每层竖井兼作楼层弱电间内设光分路箱。

五、 有线电视系统:

1. 为满足用户既能收看有线电视,又可接收多功能信息,本系统采用860MHZ双向网络传输技术,以分配分支的方式,既与市有线电视网联网又使用户电视终端的信号电平达68±3dBµv范围、图象质量不低于4级。

2. 有线电视系统进线采用光缆进楼栋,并在电信间或相应楼层弱电竖井间内设置一个有线电视进线设备箱。

3. 住户及商铺电视终端按1/户计,商业及会所等按需设置,共计2460个。

4. 每户内设信息配线箱,通过该箱内分配分支器,按需扩展多路,户内电视终端按规范标准设置。

六、 安全防范系统:

1. 为确保住宅小区的人身财产的安全,对小区的周界,重点部分、住宅室内等采取了安全防范措施,并由安防中心统一管理。

2. 访客对讲系统:

在住宅各单元入口处装置具有电控门锁的安全防盗门和对讲主机,每户设对讲分机,小区主要出入口设置门口机,小区安防中心设置管理机。

3. 户内安防系统:

每户内设置紧急报警按钮及燃气体报警器。特别在一层、二层、顶层及与住宅相连,用于商铺、会所等功能的建筑物(包括裙房)顶层平台上一、二层的住户内增设了幕帘式红外探测器及磁控开关等。在电梯轿箱内设报警对讲电话或紧急呼叫按钮。一旦发生异常现象,通过该系统信号控制网络传递至安防中心及区域警署进行报警、实时记录及存贮,同时使保安人员即时奔赴现场处理,确保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不受损伤。

4. 周界报警系统:

在小区周界围墙设置电子围栏系统,以便及时发现非法越界者。

5. 闭路监控电视系统:

在小区出入口、停车库出入口、住宅楼出入口、电梯轿厢等重点部位设置摄像机,联网至安防中心,通过传输图像进行监视,并记录和存贮监视图像。

6. 巡更系统:

在小区相应地点设置无线巡更信息点,巡更人员装备电子巡更器,按规定的线路进行值班巡查并记录。

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 按本建筑物的性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等级为一级。

2. 在商业、配套公建及地下车库按需设置感烟和感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启动按钮、输入输出模块、层显示器、声光报警器、紧急广播扬声器、消防对讲电话插孔等。

3. 在高层住宅各单元内设置了消火栓启动按钮。

4. 火灾报警集中控制器及消防联动控制柜、消防专线电话设在安防中心,其具有报警、显示、记录、联动等功能,通过总线制传输方式构成一套完整的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5. 一旦火灾发生时,安防中心内集中控制器接收到现场报警信号,经确认后,就联动控制下列设备:

1) 联动启动或直接强制手动启动消防泵或由消火栓按钮玻璃被敲而直接启动。

2) 联动启动或直接强制手动启动喷淋泵或由湿式报警阀启动。

3) 联动启动或直接强制手动启动排烟风机及正压送风机。

4) 关闭疏散通道上处防火卷帘,感烟探测器动作后,卷帘下降至距地面,感温探测器动作后,卷帘下降到底。

5) 关闭防火分隔处防火卷帘,感烟探测器动作后,卷帘下降到底。

6) 切断有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

7) 接通疏散照明。

8) 开通声光报警。

9) 开通紧急广播,及时指挥、疏导人员撤离火灾现场。

10) 开通消防对讲电话,便于救火者互相联络。

11) 接收所有联动控制设备工作状态的反馈信号。

12) 通过安防中心与消防局联网的消防专线电话,使消防人员即时奔赴现场,将火灾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6. 本系统报警信号传输总线、DC24电源线、消防联动控制线、消防直通对讲电话线、火灾紧急广播线等,凡穿钢管暗敷时,均采用阻燃型铜芯绝缘导线;凡穿钢管明敷或在金属线槽内敷设时,均采用阻燃耐火型铜芯绝缘导线,并在钢管或金属线槽表面涂二道防火漆。

八、 可增设系统:

1.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2. 停车库管理系统。

3. 背景音乐系统:与消防紧急广播兼用。

4. 一卡通系统:集门禁、消费、停车库、考勤等一体化管理。

5. 三表远传系统。

6. 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

7. 物业管理及信息服务系统。

8. 家庭智能化系统。

9. 智能化系统集成。

第六章 给排水设计

一.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松江漕河泾工业园区东南角,东接中心路,南靠A8 高速150M绿化带,西临新二路,西南侧是四马塘,用地面积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为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为万平方米,为地下停车库。共分三个组团,主要为住宅,商业,社区医疗菜场及配套用房。

二. 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2.建筑工种提供的小区总平面图、单体平面图。

3.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

1)建筑及其他相关工种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要求

2)业主提供的有关市政资料和设计要求。

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年版)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

6)《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7)《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72011年版)

8)《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

10)《民用建筑太阳能应用技术规程》(DGJ08-2004A-2006

以及国内现行的设计规范、规定的有关章节及当地的一些标准及规程。

三. 设计范围

本工程红线范围内的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

四. 给水设计

1.水源

给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水压按考虑,拟从中心路DN400市政管道及规划路市政管道引入两根DN250的给水管在基地内布置成环状管网,供基地室内外消防用水和生活用水。

2.用水量生活用水量一览表

综上,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1879m3/d,最高时生活用水量为h

3.给水系统

2层(含2层)以下由市政直供(除住宅),2层以上采用水泵、水箱供水方式。18层住宅采用减压阀竖向分为3个区,1~8层为低区,9~16层为中区,17-18层为高区,局部增压各分区水压控制在之内,水压超过时采用支管减压阀减压。

一梯三户每个单元屋顶设置吨生活水箱,一梯四户每个单元屋顶设置吨生活水箱。

在地下车库设置3个生活水泵房,经过地下连廊供水至各建筑。一期生活泵房供1-1#1-8#号楼住宅生活用水,设置130吨低位不锈钢贮水箱,贮水箱均分成两格,对应设置四组加压水泵,一期生活给水泵:Q=18m³/h H=90m N=(四用四备);二期生活泵房供2-1#2-8#号楼住宅生活用水,设置130吨低位不锈钢贮水箱,贮水箱均分成两格,对应设置四组加压水泵,二期生活给水泵:Q=18m³/h H=90m N=(四用四备);三期生活泵房供3-1#3-8#号楼住宅生活用水,设置135吨低位不锈钢贮水箱,贮水箱均分成两格,对应设置四组加压水泵,三期生活给水泵:Q=18m³/h H=90m N=(四用四备)。

4、计量

住宅与其它的生活给水分开计量,各户分设水表,各用水点根据用途不同分别设水表单独计量。

5、热水

住宅预留热水器接头;公共建筑有集中热水需求的部分设太阳能热水系统。

五. 排水系统

1.排水体制:室内污、废水分流排放,室外雨、污水分流。生活污水经室外污水管网收集后,分别排入中心路及规划路路市政污水管网。最高日排水量:³/d

2.社区医疗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再经消毒处理后, 排入室外污水管网。

3.雨水和空调排水为有组织排水,汇集后经雨水管道向南排入四马塘 。空调冷凝水及阳台雨水间接排水。

本工程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参照上海市暴雨强度公式:

fff0c168c9e9f4b8ed2a3c6967014b0a.png L/(ha·s)(数理统计法)

雨水量: Q =Ψ·7694f4a66316e53c8cdd9d9954bd611d.pngF

室外雨水重现期P=2年,室外汇水面积,室外雨水径流系数按设计,雨水量为1381L/s

六. 管材及其他

1.室内给水立管和横干管采用衬塑钢管,给水支管采用PPR管。室外给水和消防管道采用球墨铸铁管。

2.室内雨、污水管采用PVC-U排水塑料管;压力排水管采用镀锌钢管;室外雨、污水管采用HDPE双壁波纹排水管,室外排水采用塑料检查井。

第七章 暖通设计

.设计依据

1.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及要求:

2.建筑专业提供的图纸等资料;

3.设计规范:

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

2) 上海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4)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7)《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8) 《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7(2011年版)

9)《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6

10)《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二、设计范围

空调、消防防排烟、地下汽车库及设备间的通风、卫生间通风。

三、设计参数

北纬: 东经:

海拔高度:米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m/s

夏季大气压力: kPa

夏季风向: SE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75 %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m/s

冬季大气压力: kPa

冬季风向: NW

2.室内空气设计参数

3.通风换气次数

1.商业等建筑和地下车库、及设备机房视具体条件采用自然或机械通风。

2.各类用房等采用机械通风系统时,换气次数及通风量如下

公共卫生间 n=10~15/h 地下车库 n=5/h (层高按3米计)

配电间 n=6/h 水泵房 n=6/h

自行车库 n=3/h 电梯机房 n=10~15/h

四、冷热源及供给系统

本工程中的商业、住宅、消控室、治安联防站、门卫、电梯机房等房间空调系统均采用分体空调。

分体空调外机设于各层室外机平台处,建筑预留放置空间。

五、通风

1. 地下汽车库设置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利用车道自然补风或进风竖井机械补风,排风量按5/h计算。

2. 设备用房设置机械排风自然补风系统。

3. 地下自行车库采用机械排风,自行车库入口自然补风。

4. 住宅卫生间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补风系统

5. 厨房设排油烟机(设备用户自理)排风,同一垂直方向的厨房合用一个竖风道并集中到屋顶排放。

6. 屋顶电梯机房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补风系统。

7. 菜市场采用自然通风。

六、防排烟

1.本项为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的居住建筑,楼梯间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合用)前室不设置防烟系统。

2. 地下汽车库设置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利用车道自然补风或进风竖井机械补风,排烟量按6/h计算。

3. 地上>100m2的房间采用自然排烟,有效可开启开窗面积不小于建筑面积的2%。自然排烟窗与最远点距离不大于30m

第八章 燃气设计

一、 设计依据

1. 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市政资料和设计要求等。

2. 建筑及其他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设计资料和条件

3. 设计规范:

1)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2) 《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7

3) 《城市煤气、天然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GJ08-10-2004

4) 国家及地方现行的其他设计规范、标准及规程。

二、 设计内容

住宅建筑室内燃气主管道设计。

(室外中压燃气管道、调压站、室外低压燃气干管等,均由燃气公司设计、施工。)

三、 燃气管道设计

小区内住宅总户数Ni= 2272户。每户设一只双眼灶和一台10L燃气热水器。

本项目拟使用天然气,每户燃气计算流量qi= m3/h,同时工作系数KW=,设计煤气用量:Qj= KWNiqi=604 m3/h(天然气)

每户设煤气表一只,燃气计量表规格h

燃气管道采用热浸镀锌无缝钢管,螺纹连接,明敷。

第九章 消防设计专篇

建筑消防设计

一. 设计依据

1.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二. 总平面布置

1. 消防出入口:小区共有两个出入口可供消防车出入,主出入口位于XX路,次出入口位于XX

2. 消防道路:住宅周围设有环形车道,车道宽度大于6m,转弯半径符合消防车通行要求

3. 消防登高面:每栋高层建筑在主要扑救面均结合消防道路,设计了消防登高场地。

4. 消防间距:各高层建筑之间的间距>13m;高层与多层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之间的间距>9m;多层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之间的间距>6m

5. 小区物业管理用房内设置安保中心。

6. 室外消火栓沿道路均匀布置,间距不超过120m。地上式消火栓均由基地内环网上接出。考虑利用基地周边市政道路室外消火栓。

三. 建筑单体消防设计

1. 地下车库

本小区共设X个独立的地下停车库,划分为X个防火分区,共有车位XXX个。地下车库共设27m宽的双车道汽车坡道,每个防火分区间相互连通。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均不大于4000㎡的防火分区。 上述地库每个防火分区设不少于2个出入口直通室外地面。上述地库均与住宅地下室相连,并用防火墙与甲级防火门隔开。

2. 高层

住宅为18层及18层以下单元式住宅,为二类高层,耐火等级二级。每个单元设通向屋顶的防烟楼梯间一部,单元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联通。每个单元设消防电梯一部。单元之间设防火墙,户门为乙级防火门。

给排水消防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水灭火系统设计规程》(DGJ08-94-2007)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 (2005年版)

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4.《自动喷水灭火设计规范》(GB 50084-2001) (2005年版)

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6.建筑专业提供的条件图及相关资料。

二、水源

给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水压按考虑,拟从中心路及规划路市政管道引入两根DN250的给水管在基地内布置成环状管网,供基地室内外消防用水和生活用水。

三、设计参数

本工程按一类公建(超过50米商住楼)及地下车库等,设有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灭火器。

消防用水量

室外消防用水量30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40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

自动喷淋用水量28L/s,火灾延续时间为1小时。

地下车库按中危险级Ⅱ级外,其它场所按中危Ⅰ级。整个喷淋系统的设计参数按中危险级Ⅱ级考虑:设计喷水强度:8L/,作用面积:160 m2,系统喷淋用水量为28L/s

四、消火栓系统

室外消火栓系统

水源由两路DN250市政管网提供供给,在基地内成环,供室内外消防用水,沿道路布置一定数量的室外消火栓,布置间距不超过120米。

室内消火栓系统

在一期地下车库设置一座消防水泵房,供一期室内消火栓及喷淋用水,一期消防泵:Q=40L/s H=100m N=75Kw(一用一备); 1-7号楼屋顶设18 m3高位消防水箱。

在二期地下车库设置一座消防水泵房,供二期及三期室内消火栓及喷淋用水,二、三期消防泵:Q=40L/s H=100m N=75Kw(一用一备); 2-3号楼屋顶设18 m3高位消防水箱。

基地采用临时高压消火栓系统,系统设计流量40L/s,消火栓泵直接从室外消防环管吸水加压供水至室内消火栓环网。消防泵房内各设2台消火栓泵,一用一备,水泵带定时自检功能。

消火栓系统竖向不分区,栓口动压超过的消火栓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消防水枪充实水柱采用10米。

为保证管道维修,阀门的设置按关闭停用的竖管不超过一根设置。所有阀门均为开启状态,只有在局部检修时,才作临时关闭。

期及二期消火栓系统各设3DN150消火栓水泵接合器。距离室外消火栓15-40米。

室内消火栓为带灭火器箱组合式消防柜,箱内配置SN65消火栓一个,DN65 L=25m麻质衬胶水带一条,19直流水枪一支,启泵按钮等设施。

管材:室内消火栓管道采用内外壁热浸镀锌钢管,DN80,丝扣连接;DN100法兰或卡箍式连接。

五、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本工程地下车库均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不做吊顶的场所,采用直立型喷头;吊顶下布置的喷头,采用吊顶型喷头。

采用临时高压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系统设计流量28L/S一期1-7号楼及二2-3号楼最高楼屋顶分别设18 m3高位消防水箱。一期及二、三期消防泵房各内设2台喷淋泵,喷淋泵:Q=30L/s H=60m N=30Kw(一用一备),水泵带定时自检功能。根据需要在水流指示器后设置减压孔板,保证喷淋配水管入口压力不大于。

喷淋系统由控制阀、湿式报警阀,系统检验装置、信号阀和水流指示器等组成。喷淋末端均设有检验用泄水装置。

在每个防火分区均设水流指示器和信号阀,每个报警阀所带的最不利喷头处,设末端试水装置,其它每个水流指示器所带的最不利喷头处,均设DN25的试水阀。

湿式报警阀设在泵房内,一期设三组湿式报警阀,二、三期设四组湿式报警阀,每个报警阀控制的喷头数不超过800个。高低配水管的高差不超过50m

喷淋系统各设2DN150喷淋水泵接合器。距离室外消火栓15-40米。

在住宅公共部位设简易喷淋系统。

管材:喷淋管道采用内外壁热浸镀锌钢管,DN80,丝扣连接;DN100法兰或卡箍式连接。

六、灭火器

为扑救初期火灾,减少损失,根据建筑物的危险等级和火灾类别,单体各层楼面按规定设置一定数量的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贮压式),分别设置于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

地下车库按B类中危险等级设置,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级别55B,最低配置基准 m2/B,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12m

住宅按A类轻危险等级设置,其余按A类中危险等级设置,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级别2A,最低配置基准75 m2/A,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20m

每个设置点配置灭火器不少于2具,设置在组合式消火栓柜或落地灭火器箱内。

七、消防排水

消防电梯底部附近均设置集水井及潜污泵排水,集水井有效容积≥2m3,井内设置潜水排污泵2台(11 ,每台泵流量≥10L/s

电气消防设计

1. 本工程按高层住宅、地下车库及商业防火建筑设置消防电源。

2. 所有消防用电设备(包括消防泵、喷淋泵、防排烟风机、备用照明、疏散照明、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等),均采用双电源在最末一级配电装置内自动切换后放射式的配电方式。

3. 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均采用阻燃耐火型电缆或电线敷设。凡明敷时,所穿金属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应采取涂防火涂料等防火保护措施。

4. 10kV-KP型配电站、配电间、消防水泵房、排烟机房、安防中心、电信总机房均设置备用照明灯。人员密集场所、疏散楼梯间、疏散走道等场所均设设置疏散照明灯。公共建筑疏散走道及公共出口均设疏散指示标志灯及安全出口指示灯,该灯附带蓄电池装置,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备用照明及疏散照明电源采用双电源互投后供电。

5. 在本地块住宅每单元各层上的消火栓箱内设置启动按钮,通过线缆穿管敷设至地下车库消防泵房控制箱。一旦发生火灾,启动消火栓箱内按钮,便能使消防泵直接启动,同时,将消防泵运行信号反馈至消火栓箱内。

6. 本地块地下车库及商业建筑、配套公建按规范要求,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其保护等级为一级,安防中心设在配套公建的一层。

7. 火灾自动报警和联动控制系统

1) 按本建筑物的性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等级为一级。

2) 在地下车库及商业建筑、配套公建内按需设置感烟和感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启动按钮、输入输出模块、层显示器、声光报警器、紧急广播扬声器、消防对讲电话插孔等。

3) 在高层住宅各单元内设置了消火栓启动按钮。

4) 火灾报警集中控制器及消防联动控制柜、消防专线电话设在安防中心,其具有报警、显示、记录、联动等功能,通过总线制传输方式构成一套完整的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5) 一旦火灾发生时,安防中心内集中控制器接收到现场报警信号,经确认后,就联动控制下列设备:

A. 联动启动或直接强制手动启动消防泵或由消火栓按钮玻璃被敲而直接启动。

B. 联动启动或直接强制手动启动喷淋泵或由湿式报警阀启动。

C. 联动启动或直接强制手动启动排烟风机及正压送风机。

D. 关闭疏散通道上处防火卷帘,感烟探测器动作后,卷帘下降至距地面,感温探测器动作后,卷帘下降到底。

E. 关闭防火分隔处防火卷帘,感烟探测器动作后,卷帘下降到底。

F. 切断有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

G. 接通疏散照明。

H. 开通声光报警。

I. 开通紧急广播,及时指挥、疏导人员撤离火灾现场。

J. 开通消防对讲电话,便于救火者互相联络。

K. 接收所有联动控制设备工作状态的反馈信号。

L. 通过安防中心与消防局联网的消防专线电话,使消防人员即时奔赴现场,将火灾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防排烟消防设计

1.本项为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的居住建筑,楼梯间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合用)前室不设置防烟系统。

2. 地下汽车库设置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利用车道自然补风或进风竖井机械补风,排烟量按6/h计算。

3. 地上>100m2的房间采用自然排烟,有效可开启开窗面积不小于建筑面积的2%。自然排烟窗与最远点距离不大于30m

第一十章

第一十一章 人防设计专篇

1. 本设计的人防部分考虑在地块的地下停车库内,平时为地下停车库,战时为6级人员掩蔽部。人防面积计算原则:高层按底层全面积计算,多层地下室埋深超过3米底层全面积计算,其他多层等按整楼2%面积计算,具体面积由人防主管部门核定。

2. 各地块按照核定的人防面积分别设置人防地下室。

3.人防部分设机械通风系统,设置新风机房和排风机房,并设置战时机械排风系统,通风换气次数为4/时。排风由竖井在地面上排出。

4.人防战时通风包括清洁式、滤毒式、隔绝式通风。由活门及扩散室进风,由防爆超压排气阀超压排风。每人新风量标准:清洁式2-3m3/h,滤毒式5-7 m3/h。防毒通道通风换气次数30-40/时。

人防设计由专业人防设计单位设计。

第一十二章 环保设计专篇

一. 设计依据

1.《建筑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国环字(87002

2.《室外排水设计规定》GB50014-2006

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5-93

6.《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

二. 设计原则

总体建筑结构必须充分考虑环保措施和设施的需要。

三. 污染物治理措施

1.给排水设计

(1) 排水系统为雨污分流:雨水经汇集排入四马塘、污水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由城市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污水不对环境产生污染。

(2) 含油废水经隔油器处理后,纳入污水系统。

(3) 生活及消防水泵均采用橡胶软接头,水泵底座均加减振器。

(4) 生活泵采用低噪音不锈钢泵。

(5) 卫生间洁具均采用节水型。

2.通风、空调

(1) 选用采用环保冷媒(R134a、R407C等)的空调机组。

(2) 所有新风口入口与排风口水平距离不小于10米,或垂直距离不小于3米。新风入口高出室外地面2米。排风口避开人行区域,含污染物的气体高空排放。

(3) 采用高效率、低噪声的空调通风设备,设备与管道采用软管连接,必要时设置消声设备。

(4) 所有的通风设备(除消防设备)均设橡胶隔振垫和减震吊架,减少固体传声。

3.废气治理

(6) 废气来源:废气来自餐饮、住宅厨房油烟气,地下车库废气。

(7) 治理措施:厨房产生的油烟气经脱排烟机净化,由垂直烟道至屋顶向室外高空排放,地下车库机动车尾气通过地下车库排风机房,离住宅建筑10米以外,地面米以上高空排放。

4.噪声

(5) 噪声来源:水泵房、变电站、箱变。

(6) 治理措施:水泵房远离住宅,高层合用水泵房,布置在地下车库内,水泵均设置减震装置。变电站、箱变设在小区绿化中,且四周用树木屏蔽隔噪。距住宅楼正面12米以上,侧面10米以上。对外界影响符合GB3096-93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

5.固体废物

(1) 固体废物来源:生活、公共活动垃圾。

(2) 治理措施:生活垃圾采用分类,袋装化收集方式。道路旁设装饰垃圾筒,由物业管理人员定时运至小区外集中垃圾站,公共活动垃圾采用分类,袋装化收集方式,商办综合楼内垃圾收集站,再由环卫统一清运处置。

四. 绿化

总体设计充分考虑绿化布置。在各道路旁都种植了绿化,居住地块的绿率为XX%

第一十三章 卫生防疫设计专篇

1. 本工程建筑物楼距均符合XX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保证居住地块内、外住宅均满足国家规定的日照要求。经专业日照分析软件的分析,居住地块的的所有住宅均满足冬至日1小时的日照要求。

2. 住宅楼各单元均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主要卧室和起居室朝南,窗地比大于1/7,厨房有直接通风采光,卫生间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个直接采光通风窗,无外窗的卫生间设置了通风排气的竖井,厨房设垂直烟道,并设热水器排气孔。卫生间通气管均伸至屋顶。

第一十四章 防盗安保设计专篇

一. 建筑

1. 本地块采用独立管理,日夜值班,夜间物业保安巡逻,保证社区的安全。

2. 高层住宅各单元出入口均设防盗电控门附对讲系统,地下室楼梯间门设防盗电控门,单元内居民可独立控制防盗门开启,住宅分户门为防盗门。

二. 电气

居住地块的系统由访客对讲系统、户内安防系统、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周界报警系统巡更系统组成。

1. 访客对讲系统:

在住宅各单元入口处装置具有电控门锁的安全防盗门和对讲主机,每户设对讲分机,防盗门内各个居民家都可独立控制防盗电控门的开启小区主要出入口设置门口机,小区安防中心设置管理机。

2. 户内安防系统:

每户内设置紧急报警按钮及燃气体报警器。特别在一层、二层、顶层及与住宅相连,用于商铺、会所等功能的建筑物(包括裙房)顶层平台上一、二层的住户内增设了幕帘式红外探测器及磁控开关等。在电梯轿箱内设报警对讲电话或紧急呼叫按钮。一旦发生异常现象,通过该系统信号控制网络传递至安防中心及区域警署进行报警、实时记录及存贮,同时使保安人员即时奔赴现场处理,确保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不受损伤。

3. 周界报警系统:

在小区周界围墙设置电子围栏系统,以便及时发现非法越界者。

4. 闭路监控电视系统:

在小区出入口、停车库出入口、住宅楼出入口、电梯轿厢等重点部位设置摄像机,联网至安防中心,通过传输图像进行监视,并记录和存贮监视图像。

5. 巡更系统:

在小区相应地点设置无线巡更信息点,巡更人员装备电子巡更器,按规定的线路进行值班巡查并记录。

第一十五章 劳动安全卫生专篇

一、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50180-93

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8-92

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4.《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GB10070-88)

5.《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

6.《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7.《城市煤气管道工程技术规范》(DBJ08-10-92

8.本院各有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二、建筑及场地布置

小区内的绿化率为XX%,给居民提供了优美的环境的新鲜空气,有利于防尘降噪。小区内污水可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住宅和公建采用中空玻璃以隔绝道路噪声。

住宅建筑退界距离适当放大,并用绿化来阻隔城市道路噪声,公用设施内重要设备选用低噪音型产品,并采取隔振措施和吸音处理,最大限度的减少噪声污染。

小区内能源主要采用天然气和电,减少对城市的污染。

三、职业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该小区主要为住宅,无有毒有害工业污水、气体产生,仅有生活污水、厨房油烟气及生活垃圾等产生。此外还有来自污水处理设备和变压器的噪声以及常规的电气安全、防火、防爆安全等卫生因素。

四、暖通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室内噪声;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对部分设备、设备用房等采取相应的消声隔音措施;

本工程住宅厨房烟气经垂直烟道高空排放;

本工程所有通风空调设备均设计选用高效节能低噪声型设备;

五、卫生设计措施

对水泵房、空调机房、热泵机组等辅助设施,分别采用设备隔振、机房噪声、吸声等措施,在设备选用上采用低噪声设备,以降低噪声对室内设施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建筑设计和室内装饰等方面均按有关规范和要求,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室内装饰使用环保型建材。

住宅厨房油烟经脱排油烟机送至室外排放。

六、 电气设计

1. 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采取妥善的接地措施,对有易燃流体流过的金属管道均采取防静电接地措施,对裸露的传动设备设置安全防护罩及安全联锁装置。

2. 为防止及减少漏触电事故的发生,本工程除消防设备外,所有插座回路均设置性能可靠的漏电保护开关,并设专用接地线与联合接地体(极)联通。

3. 变电所变压器设置IP40护罩,以防触电事故的发生。

4. 所有配电线路金属管或塑料管保护,以防漏触电事故的发生。

5. 消防设备及重要机房内设置事故照明

6. 带沐浴卫生间等设局部等电位联结。

7. 照明灯具采用I类灯具,,所有灯具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与PE线作可靠的电气连接。

8. 电缆桥架外壳接地,电缆桥架水平敷设不低于,电缆垂直敷设时距地以下部分加金属(管)保护。

第一十六章 节能设计专篇

一、 设计依据

1.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 144-2004

2.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93)

3.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 7106-2008

4.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134-2010

5. 《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通字[2009]46号)

6. 地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7. 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规程。

二、 建筑部分

1. 住宅

屋顶采用XX泡沫玻璃保温板K值为XXW/,小于标准值XXW/

外墙采用XX半硬质矿()棉板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平均传热系数Km值为XXW/,小于标准值XXW/

分户墙为200加气混凝土砌块,传热系数Kp值为XXW/,小于标准值XXW/

自行车库和机电设备用房,其与相邻功能房间的楼板及隔墙采用20厚无机保温砂浆,其传热系数为XXW/,小于标准值XXW/(㎡.K)。

住宅外窗采用铝型材单框(6mm透明+12空气+6mm透明),传热系数为XXW/(m².K),自身遮阳系数为,可见光透射比为;南凸窗采用隔热铝型材单框(6mm高透光Low-E+12空气+6mm透明),传热系数为 W/(m².K),自身遮阳系数为,可见光透射比为。阳台窗采用铝型材单框(6mm透明)传热系数为(m².K)自身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为外窗、凸窗和阳台窗气密性等级不低于6<=q1<=³/,水密性等级不低于3(250<=∆P<=350),抗风压性能不低于4<=P3<=千帕),同时满足隔声性能不低于3级,采光性能不低于3级。

户门采用双层金属门板中间填充15~18厚矿棉板,传热系数(m².K)

2. 公建

屋顶采用85厚泡沫玻璃保温板K值为XXW/,小于标准值XXW/

外墙采用40厚半硬质矿()棉板200加气混凝土砌块,平均传热系数Km值为XXW/,小于标准值XXW/

公建外窗采用隔热铝型材单框(6mm高透光Low-E+12空气+6mm透明),传热系数为XXW/(m².K),自身遮阳系数为XX,可见光透射比为XX。外窗气密性等级不低于6<=q1<=³/,水密性等级不低于3(250<=∆P<=350),抗风压性能不低于4<=P3<=千帕),同时满足隔声性能不低于3级,采光性能不低于3级。

三、 给排水部分

1. 节水

1)所有洁具采用节水型,其中:

坐便器一次冲水量不超过6L

公共卫生间洗手盆采用感应式龙头、小便斗采用感应式冲洗阀。

2)采用单把手陶瓷阀芯水嘴,密封性能好,能限制出流流速;

3)生活用水按不同的功能及要求,分别设置水表计量。

4)水箱均设液位报警装置,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

2. 节能

1)充分利用市政压力,室外生活给水(包括绿化等用水)、住宅底部商业网点的生活给水、人防及车库的生活给水,由市政压力直供。

2)通过分区供水方式控制各层用水点的流出水头。各分区最低点静水压不大于

3)选用高效的、性能曲线平缓的水泵

四、 电气部分

1. 本工程总安装容量为,本建筑物用电功率密度为75W/㎡。

2. 变配电装置深入负荷中心,合理选择电缆、导线截面,减少线路损耗。

3. 变压器采用低损耗型。在变压器低压侧设功率因数集中自动补偿装置,该装置以带滤波的电容器组自动循环投切方式,要求补偿后的高压侧功率因数不小于。提高变压器出力,减少电能损耗。

4. 灯具采用T5型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或节能型大功率灯等作为高效低能光源,所配镇流器采用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电容补偿),疏散指示及安全出口标志灯采用低功耗LED光源,灯具效率≥75%

5. 照明控制采用就地分散控制方式。对控制距离较长的场所照明,其两端设置双控开关。

6. 室外照明采用光自控装置或时钟控制装置。

7. 风机、水泵、空调等设备以集中或分散控制相结合的方式。

五、 暖通部分

1.机电产品均采用高效节能型产品。

2. 普通机械通风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不大于.。。

3.分体空调采用国家规定的节能产品,能效比满足有相关规定要求。

第一十七章 无障碍设计专篇

1. 设计依据

1. XX市《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版本号

2.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2. 设计内容

1. 住宅楼每单元入口设112的残疾人坡道,净宽为1200

2. 住宅楼每单元入口平台宽度为2000

3. 住宅楼每单元设无障碍电梯

4. 住宅楼公共走道宽1200,并做无障碍设计

5. 配套公建入口设无障碍出入口。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9ef3faed8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8.html

《住宅方案设计说明范本.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