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老师主讲论语3

发布时间:2018-07-02 05:38: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师:尊敬的诸位大德朋友,大家好!

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学而篇,请看第十三章。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是有子,有若讲到三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先看看第一部分,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朱子的解释,复就是践的意思,践言也,践就是履行,也就是说,言约信而合其义,则言必可践矣。我们的信,信是信用,能够跟义相近,也就是说,能合其义,义则已矣,义是应该的意思,合义,所说的话就能够其履行。换句话说,如果这个话不合义的话,不符合道义,虽然说出来了,但是也不应该去履行,即使是表面上来看不符合信用,但是真正的信用应该以义来衡量的。另外古注也有的时候把复,言可复也这个复当作反复讲,意思也大同小异,就是说,如果言语表达的符合义,这个言语就应该守信。如果不符合义呢?这个言语是可以反复的。也就是说,不合义的可以不必守信,合义的才守信,就讲到这个意思。

当年孔子也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情,根据《史记》里面孔子世家的记载。说有一次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到卫国,经过一个地方叫蒲地,蒲公英的蒲,正好赶上那个地方的官员是公苏士,想要平据蒲地谋反,他们见到孔子,就把他围困起来,然后逼着孔子说,如果你们答应不要到卫国去,我们就放你们走,因为他们这些谋反的人怕孔子到了卫国,向卫国国君报告,说他们有谋反,他们就会被惩罚,所以他们不让孔子去卫国,除非让他们发誓,让孔子发誓,孔子发誓说不去卫国才放他们走。结果孔子就发誓,说保证不到卫国去,这些想谋反的人大家都知道孔子是一个很守信的人,既然他发誓了,他们就放心了,于是就把孔子放出去了,结果孔子还是去了卫国。子贡这时候就不解了,问孔子,说你刚才发的誓怎么可以违背呢?孔子就回答说被逼着发的誓神是不听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不必去守这个信,为什么呢?因为这种誓言在被逼迫的时候所发的誓言是不合义的,所以可以反复,可以推翻。

在刘保楠先生论语正义注解里面他解释这句话,他引用《孟子·离娄篇》的话来讲,说“大人者,言不必信,惟义所在”。大人是圣人,圣人讲的话也不必一定要守信,为什么呢?要看是不是可以,是不是与义相违背,如果跟义相违背了,所说的话也不必守信,换句话说,义是真正信的标准。所以刘保楠先生他讲,誓训需誓义(音)而行之,顾此言尽于义也。这个信一定要以义为标准,所以讲信尽于义,这个尽也就是以义为标准的意思。黄侃的注书里面讲,信不欺也,义和矣也,复由验也。所以这个信就是不欺的意思,不欺是不欺骗道义,这个义就是和义,这个复可以当作验字讲,所以信不必合义,合义不必信,若为信尽于和义,此信之言乃可复验也。他讲这个复当验,检验的意思,信不一定是有义的,符合道义,符合道义的也不一定是真正的信,像孔子,不符合道义的,他也可以毁掉那个信,那个信不是真正的信。所以我们的言语可以检验,检验什么呢?说出的话是不是义,不是义的一定要改,若为信不和义,此虽事不欺,而其言不足复验也。如果为了守信而不符合道义,虽然表面上看是不欺了,没有欺骗人了,但是这样的言语也不值得检验,不堪检验。从这里我们看到,一切都以和不和义做标准,当然你也不能够乱讲话,凡出言信为先,可是有时候真得是说错了话,那这个话如果不和义是可以不去守信的。黄侃和邢丙两个注解里头都引用了韦生这个事例,韦生这个事例是在庄子里面有记载,说韦生跟一个女子约会,在桥下相见,结果后来这个女子没有来,那个河又发大水,这个时候韦生为了守信,竟然抱着桥的柱子不肯离去,最后就被大水淹死了。这段故事也在《史记》里有记载,像这种事情韦生确实是守信,可是他没有尽义,不和义。一个他这种为情而死,本身属于不孝,身有伤,贻亲忧,身体发夫,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事也。他这种死只是为了儿女的私情,不是真正为了救国救民那种道义,所以实在是不值,这种信就不是尽义了,不和义了。结果这种类的故事还反倒被后人去歌颂,有一个成语叫魂断蓝桥,就是讲这个韦生抱着桥柱,死在水里的事情。实在讲,不和义,这种情欲本身就不应该去滋长了,所以讲了信尽于义,要用义作为标准,他所说的话就可以去检验了。古人讲究的立德立功立言,这个立言必须是符合德和义,这才是真正有利于社会的,有利于天下后世的言论。

好,我们再看第二部分,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这都是教我们做人,前面讲我们讲话,言必信,这个信必定是要符合道义,这里要讲我们行为,对人要恭敬,可是恭敬必须敬于礼,如果恭敬却失礼了,这就遭之耻辱了,所以恭敬人也要按照礼节,这才能够远离耻辱。恭当然首先自己要谦卑,自卑而尊人,但是如果自己自卑尊人的时候没有按照一定的礼度,没有规矩了,一味的就是在那里表现出谦卑,把人恭敬到天上去了,这就反而是一种耻辱,既是辱人,也是自辱。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像在佛门里面的称呼,这个我们恩师多次提到,称在世的法师不应该用大师这个名称,大师是什么称呼?对佛的称呼,你称某人是大师,换句话说,你说他是佛了,他不是佛你称他是佛,这就过渡了,你对人恭敬,可是没有礼,没有合乎称呼的规矩,这反而是侮辱别人了。为什么呢?他明明不是,你偏说他是,这不是侮辱吗?像一个人不是总统,你偏说他是总统,那不是骂人吗?所以恭敬人也是要按照礼度。按照礼度那才是真正的恭敬。

再下面,第三个部分内容,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朱子的解释,因当依字讲,依靠的依,宗当主字讲,以什么人为主,所以他解释这句话说,“所依者不失其可亲之人,则亦可以宗而主之矣。”也就是说,与人交往,如果一个人能够依靠所依者,依靠什么呢?可亲之人,这里也是可以值得我们去效仿,去尊敬的,这个宗主都有了,效仿尊敬的意思。这是讲到人的言行交际,与人交往,我们要先观察,他是什么样的人?是不是值得我们可亲可敬,值得我们亲敬。李炳南老先生注解里面具体的说出来了,所亲之人应该是仁义之人,这叫不失其所亲。如果我们所亲近的不是仁义的人,这就对自己没有好处了,朱子说的,会将有不胜其自失之悔者矣,自己就会常常有悔恨。所以跟人交往,我们要谨之于始,虑其所终,这是朱夫子讲的,慎于始,交人我们要观察他可不可以作为我们的朋友,夫子讲到的,以友辅人,朋友可以辅助我们的仁德,帮助我们行仁的,所以我们亲近的应该是仁义之人。我们能够懂得谁是值得亲近,谁是仁义之人,这是有知人之名,这也是可终也,可终是可尊敬,值得尊敬。

所以这是讲到要慎于始,慎于始其实也是慎终,不要等到酿成大错了,最后悔恨交错人了,被人害了,悔恨在后,已经晚了。

所以有子这一章是教我们如何做人,教我们言语要守信,更重要的是要有道义,要和义,要恭敬人,更重要的是要有礼节,要亲近仁义之人。

好,我们来看下面一章,第十四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一章是夫子为我们讲什么是好学,君子是好学之人,好学从哪里能看到?它是什么样的一种表现呢?这里给我们讲到四个方面:

第一,食无求饱,居为求安;

第二,敏于事;

第三,慎于言;

第四,就有道而正焉。

这四个方面才称为好学。朱子解释说,“不求安饱者,志有在而不暇及也。”人为什么会不求安饱?一般人哪个不求这个呢?都想着吃好一点,吃饱一点,生活起居安稳一点,舒服一点,凡人都希望这个,为什么君子不求安饱?原因就在于他有志向,他志向高远,他的志向不在衣食保暖,而在于求圣求贤,他求道,志于道。所以他没那个工夫去想自己能不能安饱,不暇及也,就是没有这个时间,没有这个精力去想,为什么呢?全部精力都在求学求道,君子所求的比那个饮食起居保暖,物质的生活要重要。所以能够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他能够专心求学。

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这是朱子说的,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君子做事要敏捷,当然,事先要审虑周详,不是说做事就贪快,一味的求快往往会出现很多错误,那叫鲁莽,不是这里讲的敏于事。君子这里讲的敏捷,他是做事,在审虑周详的基础上,做的又快又好,这是他力行,补充自己不足之处。所以君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到认真、圆满,为什么呢?因为他有求道的心,求道在于什么呢?日常生活中行仁,所谓修道矣人,道在哪啊?落实到生活中,表现就是人,仁者爱人,因为他爱别人,所以为别人服务一定是做得又好又快,绝不会马虎,绝不会应付了事,他会认认真真的做好他的本职工作,无论事情大小巨细,通通要做到认真、圆满。慎于言,君子讲话谨慎,不会乱说话,话说多不如少,为其事不佞巧。讲话他没有废话,没有闲话,非要讲的时候才讲,平时守默,他沉默。一个人老讲话他心往外跑,反而他心不定了,不定就没有智慧了,所以他做事也就不能够做得很周详,往往会出现一些漏子。所以想要敏于事,慎于言也是很重要的,所说的话一定是守信,而且是合乎道义。

朱子底下又说,“然有不敢自是,而必就有道之人,以正其是非,则可为好学矣。凡研道者,皆为事物当然之理,人之所共有者也。”君子能够做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够了没有呢?还是不够,如果只满足到这一层,那就是自满了,君子求道不敢自满,不敢自以为是,他还要去有道之人那里去学习,也就是亲近仁者,亲近善之事,能亲人,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如果只是做到前面几条,他不去学习,不去亲近善之事,那只能说他力行做得好,但是《弟子规》上也讲,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他任由自己的意思去做,难免也会做错一些错误,而且他的境界没有办法提升,因为他满足在那里。所以君子真正好学的必定是到有道之人那里去学习,以正其是非,知道什么是是,什么是非。是是该做的,非是不该做的,这里面就无限的升华,乃至一举念、一动心,我们都要懂得里面的是非善恶。

所以随着我们境界不断提升,我们是非善恶的标准也在不断提升,如果不是真正有道之人,他怎么能为我们这样开解的很细致呢?甚至说古圣先贤的教诲也是随着我们不断的提升境界,又有新的认识,比如说《论语》,我们小学的时候读跟中学的时候读,跟在大学的时候读,那个境界不一样,理解也不一样,同样是孔老夫子讲的话,可是我们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到现在我们的理解又是不一样。我现在是跟着我们恩师净老学习十几年了,有这样一种水平去理解论语,比我在小学的时候读的这个论语那要高得很多了,所以是非的标准也是随着我们修学的工夫提升,境界提升,它又有新的意思。所以不能够自满的,大学里面讲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天天要进步,这是真正好学,叫学而不厌,厌是满足,学没有满足的,我们去请教那有道之人,这个道指的是什么呢?事物当然之理,这叫道,当然是自然而然,不是人为创造出来的,它是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这种礼,人所共同遵守,共同认同的,为什么呢?因为人人本性中都具足了道,道非从外来,本性本来具足。所以人们都会认同它,真正有道之人必定是他见德本性,他跟道合一了,所以所说的所行的无不符合道。这叫有修有正的人,真正找有修有正的人太难了,现在你上哪找,真正有修有正的人他也不会做广告告诉你。所以找不到,怎么办呢?我们找有修有学的人,他真正这么学习圣贤之道,也真正在落实,这种人就已经难得了,我们向他去请教,我们的疑问去请问他,请求他指证,这叫就有道而正言。我们必定是德日进,过日少,不断的提升自己。

朱子还引言尹士师,引言明,程颐的弟子,尹士的话讲到:“君子之学能是四者,可谓赌志力行者矣,然不取正义有道,未免有差。”(音)他讲到君子的学问能够做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这四方面,可谓赌志力行了,他真正是在用功的做,努力在力行圣贤之道。但是如果不去有道之人那里去求学,那也是有差的,还是不足。因此,什么叫好学?要这一章里面所说的全部做到才叫好学。蕅益大师在解释这章里面他有点睛之笔,他说:“敏事,如颜子之请事斯语,惟此一事,更非余事也。”这话讲得真叫直截了当,君子敏于事,在什么事上敏捷呢?蕅益大师举出颜回请事斯语,请事斯语出在哪一章呢?是颜颜问人那章,颜回有一天向孔老夫子请教什么是仁,夫子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为仁就是行仁,如何行仁呢?你能够克己复礼就是行仁,夫子告诉他,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也。你能够克己复礼,就在当下克己复礼,天下就归仁,归仁用我们现在话来讲,和谐世界,怎么样构建和谐世界?自己克己复礼,你就能修身,就能齐家,就治国平天下,这叫天下归仁。

然后告诉他,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这件事情是自己的事,分内的事,跟外面无关。这颜回听懂了,颜回去请教,请问其木,我如何去落实,你给我具体的方法吧!夫子告诉他,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你看处处都符合礼,这就叫克己复礼,我们一言一动,一沾事,一耳闻,全都要跟礼相应,全都要符合圣贤的教导。颜回听到夫子跟他这么一说,马上讲,“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说我虽然不聪明,但是我一定按照您老人家所说的去做,请事斯语,就是说您说的话我一定去做,一定落实,依教奉行。所以颜回他自己是自谦了,说回虽不敏,其实他真正是敏,敏于事。所以蕅益大师告诉我们,敏于事就是一件事,什么事?请事斯语,也就是依教奉行,好学。具体的来讲就是完全依照圣贤人讲的话去做,就这种事情,这就是好学,除了这种事情以外更非余事,没有别的事,整个圣贤之道不就这件事吗?圣贤人说的应该做的我们就做,不应该做的我们绝对不做,这就是好学。

下面又讲慎言,蕅益大师继续给我们讲,慎言,即所谓仁者其言也认,从敏事处得来,不是两橛。这个慎言和敏事不是两个方面,是同一个事情,慎言具体来讲就是孔老夫子讲的,仁者其言也认,认是讲话好像很笨拙,很缓慢,这就是慎言,语言尽量的少,心是定的。怎么样得到这样的一个慎言的这种工夫呢?从敏事处得来,敏事就是真正落实圣贤教诲,他的心都是收得住的,他的眼睛不是想往外看的,而是往内收的,他只看自己,他不去衡量外面别人的得失,只是衡量自己的善恶,善就保留,恶必定改过。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样的人哪有这么多话说呢?他一定是沉默寡言,为什么呢?他心是静的,话说多了,他一定是心不安了,心浮气躁。所以慎言跟敏事不是两橛,它不是两个事情,它是一个事情,是一不是二,敏事者必定慎言,慎言者也一定敏事。下面蕅益大师说,“就正有道。是慕道集义。不求安饱。是箪瓢陋巷家风。非颜子不足以当此。故惟颜子好学。”这讲的话都是直指人心,痛快淋漓,什么叫就有道而正焉?就是慕道集,慕是讲他的心志,志于道,志在圣贤,他所仰慕所向往的是成圣成贤,这叫慕道。有道之人未必是在眼前,未必是在世,像孟子,他私塾孔子,他跟孔子没有见过面,可是他慕道,真正以孔子为师,他是孔子的私塾弟子,那就是就有道而正焉,他学习孔子公的书,有不懂的问题向孔子的弟子,或者在传弟子请教,他很努力的学习,学得跟孔子很像。所以后人将孔子称为智圣,将孟子称为亚圣,他排第二,也就是说孟子的成就超过了孔子其他的弟子,所以我们称为孔孟孔孟,没有讲孔真,或者是跟其他弟子联在一起,把孔孟连在一起,这说明孟子的成就超过孔子其他弟子了。

所以拜老师不一定要在一起,正如朱子他私塾程子,也是和程子没有见过面,只是和程子的在传弟子,甚至三传弟子来学习,学习程子的著作。所以后人把他跟程子合在一起,叫程朱礼学,这都是什么呢?真正好学,所以就有道这个就是当靠近来讲,这个靠近不一定是他的人,是讲他的学术。慕道集义,这个词出自于孟子,公孙丑篇,这个集义就是集合道义,我们天天所做的都要跟道义相近,相对应,天天集聚起来的就是道义,这就是我们天天都在向圣贤的境界靠拢,这叫慕道集义的意思。

不求安饱,君子食不求饱,居不求安,这是颜回的箪瓢陋巷家风,这也是出自于论语,颜回是一单食,一瓢引,居于陋巷,这个单就是用竹子做的小篓,颜回做饭没有碗,穷,就拿小竹篓来做碗,喝水连杯子都没有,用葫芦瓢,居在简陋的巷子里,穷巷子里,你看过这样清苦的生活。他慕道,能够真正有这样的风范的,孔子弟子里面除了颜回以外,其他人真得数不上,所以说,非颜子不足以当此。所以孔子心目中哪个弟子最好学呢?只有颜回,这在论语里面有讲,鲁爱公有一天问孔子,说你弟子里头哪个最好学,孔子回答说,颜回最好学,他不谦禄,不二过,不幸短命而死,现在就没有了,没有听说过谁还好学了。你看看,孔子他心目中好学的标准多么高,所有的弟子里面就数颜回了,真正做到夫子这句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只有颜子能够担当这样的名誉,好学的名誉。

我们现在走上学习圣贤之道,有这样的志向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将儒释道都发扬光大,真正立意社会,立意众生,我们有这样一种志向最关键是好学,就是以孔老夫子这一章做我们的标准,我们恩师反复的说,希望真正有传人,说果然有十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就是以担当圣贤弘法家业为己任,法心静修,十年不下山,在儒释道三个根上去落实,三年扎根,把《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都能够落实,还要以杀名虑以(音)第四个根做我们扎根的第四个条件,十年闭门不出,做什么呢?一门深入,常时学修,选修一部经,就在这一部经上用功,也就是什么呢?落实食不求饱,居不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们以苦为师,以诫为师,真正传承颜子单瓢陋巷家风,人在清苦的环境里能够立志,所谓淡泊以名志,宁静以志远,我们敏于事,我们只做一件事,就是深入研究,认真落实,转自己的观念,把凡夫的观念转成圣贤人的观念,我们闭门不出,斩断一切外缘,慎言了,不跟外面人接触,不跟外面人讲话,我们讲什么话呢?就在摄影棚里面对着录像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所以你讲得话全都是圣贤的教诲,慎言,用慎言带动敏事,敏事是什么呢?你说到得做到,你分享学习心得,也就是激励自己,所以对着摄影机讲很好,前面有一个小小的电视屏幕,看到自己的样子,对自己讲,不是对外人讲,天天劝自己,天天都有进步,这是什么呢?天天亲近恩师教诲,天天亲近圣贤点即,这叫就有道而正焉,我们的弘法道场就是摄影棚,就是网络卫星,有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天天在一起切磋琢磨,有不懂的立即去请教恩师,果然能够十年下来必有大成,真正要恢复圣教,弘法立生,自己要真正入这个境界才行,没有十年这样的根基培养,很难成就。我们恩师讲,要培养十个弘法的,另外有十个旁听的,旁听的是护法,他要做一些护旨(音)的工作,天天听课,弘法护法一起提升,这是弘法的工作他要备课,听要听讲,护法平时有他的工作,上课的时候就要一起上课,一起提升,这本身就是一个合合团体,家合万事兴,要弘道,要有这样的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最关键的是心能安住的下来,安住清苦的生活,夫子在论语另外一章里面讲,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指读书人,有心向学的,他志于道,他以圣贤为自己的志向,但是他还以恶衣恶食为耻,恶衣恶食是衣食不太好,生活不那么舒服,他以这个为耻,他不喜欢这样,过这么清苦的生活,那么就为足与议也,不需要再和他深谈了,不是同一道的人,真正同一道的人必定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在这里我们才见到真正圣贤学脉(音),这真正是好学的,能够好学必定有所成就。孔老夫子他也是好学,他自己也说到,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说一个地方有十户人家的,必定能找到他的忠信这种品德跟我,夫子自称,跟丘,他自己自称名字,跟我是相同的,但是找不到一个像我这样好学的。换句话说,孔夫子的成就除了他的品德根基以外,最重要的是好学,也就是我们恩师讲的,首先三年扎根,这是扎什么呢?忠信的品德的根,更重要的是有十年专修好学,你就能够成就大圣大贤。

我们希望真正有这样志同道合者,那真得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先歇息到此地,有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证,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9315a523c1ec5da50e2703a.html

《钟茂森老师主讲论语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