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过年的风俗习惯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满族过年的风俗习惯
篇一:满族的民风民俗10.2男子旗装
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10.3女子旗装
女子喜穿长及脚面的旗装,或外罩坎肩。服装喜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将旗袍面上绣成一组图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处镶上多层精细的花边。脚着白袜,穿花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喜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10.4发饰
二十世纪以来,满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但从电影、电视和博物馆里,我们还常常可以欣赏到往日旗装的风采。其中妇女头上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头饰――汉语称为旗头、满语称为答拉赤这种头饰全世界为满族妇女所独有,从而成为典型的民族服饰特征,十分引人注目。过去,满族妇女幼年时要同男孩一样学习骑射,发饰与男孩也类

似多剃去头顶四周头发,只留部分头发编成两条丫头辫子,垂于两鬓,一直到16岁成年时方可蓄发。婚后则开始绾大盆头、架子头、两把头等式发髻,其中以两把头较为典型。两把头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分成两绺,各绾成一个发髻,然后再将后面的余发绾成一个燕尾式的长扁髻。平时,发髻上横插长二三十厘米、宽二三厘米的被称为大扁方的头簪,喜庆吉日或接待贵客时便要戴上答拉赤。10.5旗头
旗头满语称之为答拉赤它是满族妇女在一般礼仪或婚礼场合佩带的头饰。具体做法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的扇形头饰。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上面还常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此头饰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节日、或祭祀祖先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装饰品,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装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纤纤碎步,分外稳重、文雅。10.6马蹄底鞋
旗装答拉赤外,满族妇女的旗鞋也极富特色。旧时满族妇女与汉族妇女不同,她们崇尚脚力劲健、登山行马,拒绝缠足陋习而以大脚天足为美。由此在鞋袜装饰上获得了充足的创艺空间,便从而产生。这种装饰以精美刺绣的旗鞋以木为底,鞋根起于中央,这种鞋俗称旗鞋或通称高底鞋高底鞋主要又分两种,一种叫

盆底鞋;另一种叫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在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
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因跟底的形状不同通常区分的两种样式:一种是上敞下敛,根底为椭圆形,倒梯状的外形远看很象花盆另一种则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倒行的马蹄印。花盆底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统称高底。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金银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绒毛球或穗子,穗子最长者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在民间多为十六岁以上的满族青年、中年女子在礼仪场合穿用,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而在官僚贵族当中无论青年、中年、或老年妇女均可穿着高底鞋。在现代社会这种鞋除用于文艺表演外平时都已不穿了。满族自古就有
削木为履的习俗。关于这种高底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做的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另外还有一种传说,说是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杈子,终于取得了胜利,达到了报仇雪恨、发展壮大的目的。人们为了不忘那些苦难的日子,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

越做越精致美观,成了后来这种样子。10.7服装特点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法的时装,和过去满族女子的服装大不相同。
满族妇女不缠足,所著鞋子绣有漂亮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姑娘时代,只简单地把头发在脑后挽一下。长到快出嫁时,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并挽成单发髻,结婚后的发式有双髻式、单髻式等多种,双髻式发型把头发从头顶分梳为前后两部分。前髻梳成平顶状,以便戴冠,颈后髻梳成燕尾状,在胫后伸展开来,它使得颈子总要保持挺直的状态,因此,满族妇女走起路来就更显得高贵、尊严。
旗装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饰,它裁剪简单,园领,前后襟宽大,而袖子较窄,四片裁制,衣衩较长,便于上马下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图为满族妇女在旗袍外套穿的马甲。绣有精致图案。穿旗袍跳宫廷舞的满族妇女。穿着传统满族旗袍的男子,包括带箭袖的长装和一袭马甲,以及满族男性的帽子。
满族男女非常讲究头饰,特别是女子的头饰,成年以后即蓄发绾髻,盘髻的式样有架子头、叉子头和两把头,还缀以金银簪饰和各色花卉。满族妇女日常戴平顶帽,帽子用绒或皮制成,绣有云头花纹,并留有帽沿,后面拖着大飘带;青年妇女则爱戴扇形冠,冠为黑色,

用青绒、素缎或纱制成,也称做旗头。满族男子平日戴小帽和毡帽:小帽也称便帽,章炳麟称其为瓜皮帽是用六瓣黑缎制成,帽顶缀一丝结或珠子,六瓣合缝,象征着六合一统,有吉祥之意。10.8传统节日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形成。1989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123日定为颁金节。各地满族同胞在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命名日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纪念满族的诞生。但活动时使用的名称不尽相同,或称命名日或称诞生日,或称纪念日等。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二十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添仓节:每年正月二十五,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家人还要吃龙须面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一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
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开山节:满族人民在每年秋季中秋以后,或农历9月中旬(具体时间不定)为采集草药获得丰收而进行的祝福活动。在过去东北满族村落中每年开山节都要面对长白山,进行祝福祷告,感谢山神给予采药人的丰富恩赐,再这一时期采到的人参则要供奉在自家的神龛中。腊八节:满族人家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和煮腊八肉除全家人吃外还要分送亲友。
小年:满族过小年的习俗与汉族相同。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届时家家户户要祭祀灶神,俗称送灶王爷满族:挂旗过年

满族分红、镶红、黄、镶黄、蓝、镶蓝、白、镶白八旗人。春节时,每个旗的人都分别在门上挂上自己的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11.5剪纸
满族喜欢贴窗花。用各种彩纸剪成各种鸟兽花卉,古今人物,贴在窗户上,栩栩如生,充满活力。还有另外一种剪纸艺术,就是挂笺,或称挂钱。过春节时,家家户户用五色彩纸,剪成长约40厘米,宽约25厘米不等的纸块,中间髅刻云纹字画,如丰、寿、福字,下端剪成犬牙穗头,悬挂于门窗横额、室内大梁等处,五彩缤纷,喜气洋洋。最早挂笺是祭祖场所的装饰品,一般都是单数。传闻自家宗族祖先是从长白山几道沟来的就挂几张。黑龙江宁安、海伦等地的剪纸艺术在全国艺坛上享有盛誉。
满族(满文:拉丁转写:Manju,全称满洲族,之前亦称为满民、满人、旗人等,满族旧称女真,后改名满洲族。目前满族人口超过一千万(据2000年统计满族人口为1,068万)满族主要分布在辽宁5,385,287人),河北省(2,118,711人),其他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山东等省区及北京、天津、福州、成都、西安、广州、乌鲁木齐等大、中城市400余万。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赫图阿拉是满语,汉意为横岗,即平顶
的山岗。而事实上,它却也建在横岗之上。潆洄千曲水,盘迭百重山,手扶古城墙垛口,极目远眺,你不难想象当年康熙皇帝东巡祭祖时来此的那种心境。赫图阿拉城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其中位于城

北的汗宫大衙门是全城的心脏所在。它欲称金鸾殿,又叫尊号台,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称汗的地方。置身其间,但见八角飞檐冲天而起,御座、御案闪闪生辉,气势辉宏。另有两处景致让人拍手称奇:殿左侧断崖处有一深潭,面阔
水幽,荷花争艳;殿右侧陡坡下是一池塘,清水粼粼,鱼虾竞游,名曰神龙二目
内城中部地势低洼,形若盆地,有全城唯一的饮水井。井深丈余,井水充盈,俯身可取。因传现在井下之木板框仍是当年努尔哈赤时所为,故名罕王井赫图阿拉城西南角建有普觉寺,即关帝庙。寺内雕塑生动,贴金彩绘,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庙会之日,各地进香者、朝拜者如潮水涌来,蔚为壮观。
出赫图阿拉城东行约二百米,山岗上有两处建筑群古朴典雅、庄严肃穆。这就是被合称为皇寺的地藏寺和显佑宫。地藏寺是满族人民最早修建的寺院,一度为辽东佛教名胜之地,曾红火近三百年。至今,寺内香火仍长年萦绕。钟鼓之声不绝于耳。显佑宫亦是满族人民最早接受汉族文化中道教文化的实物力证。相传,清太祖努尔哈赤每遇战事或重大活动之前,都要入宫进香,祈求神明保佑。宫内有神奇榆树一株,已历四百年风雨,仍生机盎然。现在,这两处建筑群已和山下的赫城湖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新兴的满族风情园中最独特的人文景观。
人们追忆历史上辉煌的后金第一都城,但却更喜欢现在古朴自然

的老城。因为,虽然城内的古建筑都是按历史原貌恢复,但其中毕竟有了许多鲜活有趣的景致。比如满族舞蹈、婚俗表演,比如农家小院满族饮食,无一不体现出浓郁的满乡风情。
满族有什么风俗习惯服饰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射猎生活的需要,过去满族人无论男女,均多穿马蹄袖袍褂。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后,的装束,便成为旗袍(满语称衣介清初,旗袍的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袍的外面还习惯套一件圆领、身长及脐、袖长及肘的短褂。因这种短褂最初是骑射时穿的,既便于骑马,又能抵御风寒,故名马褂儿。清初,马褂儿是八旗士兵军装后来在民间流行起来,具有了礼服和常

服的性质,其式样、面料也更加繁多。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穿坎肩。坎肩一般分为棉、夹和皮数种,为保暖之用。样式有对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种。而作为有清一代时装的满族女式旗袍,则多有发展。当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式也变成宽袍大袖;辛亥革命后,旗袍样式由肥变瘦;在20世纪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30年代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并突出曲线美;40年代又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广泛,棉、毛、丝、麻和各种化纤衣料均可。旗袍除有长、短袖之分之外,还分皮、棉、单、夹数种,便于在不同季节穿用。经过不断改进的旗袍,一般样式大致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讲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领口、袖口和衣边上绣有各色图案的花边。如此既衬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显得文雅大方。具有东方色彩的旗袍现已成为中国妇女普遍喜爱的中式服装。旗袍和旗头旗鞋等搭配起来,就构成了满族妇女典型的传统服饰装束。旗头指的是一种发式,也称发冠。类似扇形,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长约30厘米、宽约10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上即可。上面还常绣有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旗头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
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身体挺直,显得分外

端庄稳重,适应于隆重场合。旗鞋款式独特,是一种高木底绣花鞋,又称高底鞋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等。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马蹄底鞋由此而得名。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穿这种高底鞋走起路来显得姿态优美。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满族的帽子种类较多,主要分为凉帽和暖帽两种。过去,满族人常戴一种名为瓜皮帽的小帽。皮帽,又称帽头儿其形状上尖下宽,为六瓣缝合而成。底边镶一约3厘米宽的小檐,有的甚至无檐,只用一片织金缎包边。冬春时一般用黑素缎为面,夏秋则多用黑实地纱为面。帽顶缀有一个丝绒结成的疙瘩,黑红不一,俗称算盘结帽檐下方的正中钉有一个标志,有珍珠、玛瑙的,也有小银片、玻璃的。相传这种帽最早始于明代初期。因其为六瓣缝合,取六合,即天地四方统一之意,故盛行起来。满族入关以后,受中原文化影响,也取其六合统一之意,开始戴用此帽,而且颇为流行。现在,在有关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电视、电

视剧中,我们仍能经常看到它的影子。早期满族男人多穿双脊脸的叫大傻鞋的一种便鞋。鞋面多用青布、青缎布料。鞋前脸,镶双道或单道黑皮条。鞋尖前凸上翘,侧视如船型。妇女除旗鞋和平底便鞋(平底鞋鞋面上皆绣花卉图案,鞋前脸多绣有云头)外,还有一种千层底鞋千层底鞋用多层袼褙做鞋底,故得此名。鞋面多为布料,一般不绣花卉等图案,多在劳动中穿用。还有一种很有特点的鞋,叫乌拉(靰鞡)鞋,多为满族百姓冬季穿用。用牛皮或猪皮缝制,内絮靰鞡(乌拉)草,既轻便,又暖和,适于冬季狩猎和跑冰。住行满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适应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满族农村房屋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均在东端南边开门,形如口袋,俗称口袋房,便于聚暖。东西各有厢房,配以门房,这便构成通常所说的四合院。房屋多为起脊砖瓦房,俗称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门向南开,高大宽敞。房内正对门一间谓堂屋,又称外屋,设厨灶锅台、水缸,灶通西内室火炕,火炕,满语称土瓦。从堂屋西墙开门为里屋,为南、北、西三面构成万字坑蔓枝炕。满族尚右,西墙供祖宗牌位。西炕为窄炕,不住人,下通烟道。南北对面炕。上铺炕席,或糊炕纸刷油。炕梢置衣柜,柜内装衣物,柜上叠置被褥、梳妆用品。夜间长辈居于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就寝时,头朝炕外,脚抵墙,对防寒和呼吸新鲜空气颇为适宜。墙壁多贴有纸画。为御北方寒冷,有的还建有火地。屋外西山墙头砌有圆形烟囱(满语称为呼兰),高出房檐数尺。烟囱根底有窝风窠,以挡逆风。南北墙上

有窗,窗户纸糊在窗棂外,多高丽纸,纸上淋油或盐水,免得为雨雪淋湿脱落。窗棂及门上亮子窗棂构成各种图案,美观牢固。窗户分上下两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风。房梁上常悬有悠车,婴儿放在悠车里。炕上摆有长方形的炕桌,吃饭时围桌盘膝而坐,暖和方便。桌的左右铺有毡褥子以待宾客。房棂、椽、栋多有雕花油彩。厢房则设碾房和仓库(满语称哈什)。房外四周环砌围墙。院内东南竖索伦杆,杆上有锡斗,杆下放三块石,称为神石杆后是一面用砖砌成的壁墙,头饰有雨搭。过去,城中的富贵人家多住四合院。四合院大门多为三间屋宇式建筑,正房三至五间,东西厢房一般也是三至五间,四周围以砖墙,门房两侧设有石礅,称为上马石。有的四合院分为前后两院。满族的这些民间居所式样,大部分保留在东北的满族聚居区。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除很少一部分人建房仍保留传统建筑方式外,绝大部分已建造成更为宽敞明亮的现代式房屋。为适应山区和林海雪原居住环境,满族聚居地区的传统交通工具主要有马车、爬犁、独木舟和桦皮船等。篇二:满族风俗
我有一个满族的同学,以下的材料是我通过采访她而来的。她家是丹东凤城的,距离宽甸比较近。据她所说,她高考的时候还加了五分,就因为她是满族人。凤城本身是一个满族自治县,所以她们那里几乎遍地都是满族人。下面就是我从她那里了解到的满族的一些生活习俗。

首先,在地域分布上,满族分布在辽宁、内蒙古的比较多。在丹东一带,有凤城、新宾、岫岩、宽甸等满族自的治县,那里满族的气氛很浓厚。此外,在东北三省和其他省份,也还有许多满族聚集地。在穿着方面,如果比较正规的应该是带虎头帽、皮帽。当然,小孩子还有肚兜和裤子,他们一般穿的都是大袍裤。平时穿的鞋都是便鞋,布鞋千层底。清代,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皆穿袍服,外套马褂。袍服分单、夹两种。清初,袍服无衣领,袖头为剑袖。大襟左衽,系纽扣绊。下摆直筒式,有两开衩或四开衩之分,衣长过膝。后来受汉族服饰的影响,四开衩改为左右两开衩或不开衩,马蹄袖改为平袖。满族的袍服或旗袍是满族的传统服饰。满族又称旗人,故有旗袍之称。旗袍,男女老少皆穿。但是男女异有贵贱之分。旗袍款式高雅,清新大方,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至今仍在流行,深受欢迎。满族妇女的服饰原为宽松肥大型,服长掩足,并有不同纹样大花边。在布料选择上,贵妇人或新妇多先用朱红、大红颜色,中年妇女多为藕荷色,中青少女喜欢粉、绿、月白颜色,长辈尊者多用深紫色,老年或婆妇惟兰、灰素色。旗袍布料多为绸缎,农家妇女多用棉麻布料。
满族妇女的旗袍,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略开瘦小。从民国时期,由宽松肥大变为窄瘦,并有长短袖之分。一般款式紧贴腰式,直领开右大襟,两开衩,钉纽扣,长至膝下掩足,至今仍在盛行。
男士袍服镶有花边。有身份者所用布料皆为绸缎。清初多为天青

色,后来流行玫瑰紫色,谓之福色。一般男士多用蓝、灰色的棉麻布料。袍服外皆套卦,俗称马褂,多为对襟,圆领、平袖,两旁开衩,卦长仍及于脐。男士穿袍服时,袍外系扎腰带。腰带上配有腰配,系有解食刀,烟荷包、眼睛盒袋等,格外显得端庄文雅。
满族男女早年流行穿套裤,套裤用皮制作,后来改用布。这种服饰,仅有两条单腿筒裤,不连在一起,用时分套在腿上。干农活的时候套裤不磨裤腿,对老年男女来说又可以防寒。
在饮食方面,他们吃的大部分是以炖菜为主。此外,还有烤肉,米饭,面食。在肉的方面,以烤肉为主,炖肉为辅。他们这一到小年也就是一月一日就会杀猪,来迎接新的一年。在这一天,他们会请自己的亲戚朋友来到自己的家里,大早上六七点几个比较强壮的男人会把猪杀死,然后卸猪身上的各个部位。下午基本收拾过后,女主人会在锅里做很多的肉,然后摆在饭桌上。饭桌上会有一个大锅,里面是东北的特色菜:猪肉炖酸菜,周围是一些配菜,例如,血肠,猪皮,猪肝,猪头肉,以及其他的各种小菜。这其中还有一个叫猪尾巴的东西,但是小孩不能吃。传说小孩吃了会怕后的,并且吃完了以后还不许立刻就离开屋内到屋外去,因为这面临的是以后再也不能吃猪肉的危险。据说,她的老姨就是因为刚刚吃过猪肉以后就到屋外,然后从那以后就再也不能吃猪肉了。满族主食主要是米饭和饺子,每年的过年三十、正月初七、十五都是要求吃饺子的。
在住宿方面,大部分是火炕、口袋房、和万字房,烟囱处在墙外

满族先人为了适应游猎生活,夏天住撮罗子,汉语称马架子或窝棚,冬天住半穴式的地
窨子。定居以后,住房的条件不断改善。满族住宅多为三合院,由正房和东西厢房组成,大户人家正房为5间,小户人家为3间。3间房中间为堂屋兼灶房,左右两间为居室。一般西屋比东屋大些,西屋住长辈和供祖。东西屋均三面有炕,除南、北炕外,靠山墙还有子炕。西屋腕子炕墙上摆放祭祖板。每间屋的北面有一个窗户,南面有两个窗户。窗户木制,花格图案不一,上下开合,窗棂外面糊纸,再涂上油,既防雨又透光。3间房也有一头开门的,开在东头,东间为堂屋兼灶房,西两间为居室,其南北皆通炕,俗称连二炕。两屋中间炕上设隔扇板。南北炕均放幔帐。满族习俗以西为大,以南为长,长辈要住西屋南炕。正房的西腕子炕不住人,也不许任何人坐,因为西炕是供祖宗的地方。房子烟囱的设置在东、西山墙外,烟囱距房子60多厘米远,用青砖或土坯砌成,有圆形、方形两种。院周围用木栅栏,或用砖、土砌成围墙。大门多设门楼或门房。院内设有影壁墙。影壁墙后侧立有索伦杆子院内东西厢房南面修有牛棚、马棚、车棚和储存谷物粮仓。满族人讲究卫生,室内外都收拾得干净利落,物品放置井井有条,柴禾垛得立立整整。面。
在礼仪方面,满族是一个十分重礼仪的民族,素有尊敬长者、重视礼节的遗风。在平日,晚辈对长辈非常恭敬。过去,无论大家小户,

都有晨昏定省的规矩。每日晨起,晚辈要向长辈请安,行磕头礼或打千。新年晚辈见长辈须长跪叩首。就是小孩平时在家玩时遇见长者也必须肃立请安,等长者进屋或走远后才可再玩。小辈人到长辈家,无论年岁大小,虽为宾客,也只能坐在旁座。平日当长者在坐,儿孙都不能与老人并肩同坐,而在一旁垂手站立。在路上遇长者,必鞠躬垂手问好。如骑马,必下马,恭候路旁请安问好,待长者过,方可乘骑而行。如步行,垂手立路旁,等长者走过,方可步行。晚辈如因事外出或去上学,一定先叩问父母,方可动身。外出归来必须先看望长者,然后才能回房休息。过年时,晚辈无论男女,都要给长者磕头,这在满族则是最大礼节。磕完头起来用常礼请安。
满族媳妇不能和公婆同桌用饭,而孙子孙女倒可以。吃饭时老人要坐主位,左边可以坐孙子,右边可以坐孙女,而媳妇则穿着大褂垂手站在桌头一米远的地方看着老人吃。待老人吃完饭漱完口后,她才可以拣回自己屋里去吃。
姑娘外出串门或回家也要给长者行礼问安,至于日常晨昏定省更不必说。凡女人日常所用之礼皆称请安。做法是微低头,两手握空拳顺两腿自然下滑,双膝微曲。但姑娘给母亲、奶奶、姥姥等长辈请安必头顶其胸,以表示亲热。平辈相见,兄弟姐妹各用贴面礼,朋友用擦肩礼。
满族人家来客,如果长者不在家,只能男孩陪客。满族待客也是十分讲究的。如果是长者则先请安,然后让坐,请客人擦脸、漱口,

再装烟倒茶。这是四季常礼。吃饭时必须用干净的抹布当客人面再将饭桌擦一遍,接着上来四个压桌小菜摆在桌心儿,再上吃碟和筷子。筷子要摆齐,但不能当客人面墩齐。筷子摆在桌子右侧,粗头向外。上菜要上双数,
满族的礼法中,辈分极严。除女性外,男性长者从不进晚辈之屋。如果长者或大伯子外出回来,在进自己屋前一定要在窗外咳嗽一声,借此给儿媳或弟妹一个信号。如果是老人回来了,媳妇就要马上开门出迎,见礼后接过长辈的东西,再用手帕轻轻为老人掸去灰尘,待长辈先进屋后,自己再快步跟进,而且要先行几步为老人开门或打帘子,如果是冬天还要为老人扫去脚上的雪,拨旺火盆后就装烟倒茶,直到老人叫走了,才可以低头垂手退着走出屋门,并随手轻轻地为老人关好门。如果听出回来者为大伯子,就要赶快回自己屋里,以免撞见感到不便。以上这些烦琐的礼节,随着时代的变革早已变得十分简化了,但在部分满族人家,特别是满族聚居之屯,有些还是很讲究的,尊敬长者之风,至今也没有改变。
在生育习俗方面,孕妇享受清规戒律。不能参加婚礼,祭祀。祖先不能去别的产房,不可提难产,不许骑马。孩子满月后要办满月酒。在禁忌方面,不准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穿用狗皮,所以,我们到满族家里作客时,不要戴狗皮帽子,不要穿狗皮大衣,以免引起他们的不高兴。另外不能伤害乌鸦,女孩不可同长辈在一张桌子上吃饭。服孝中男子不剃发,女不簪花,三年内不穿红。

在交通工具方面,过去满族主要靠骑马、坐车、乘船和坐爬犁等。马用来乘骑、打猎或使役,车主要用于运物资、串亲戚、婚丧嫁娶。爬犁主要为冬天雪上运输和打猎,船主要用于捕鱼、运输。
通过这次对满族生活的学习与了解,特别是课堂上老师的真切讲解,让我这个汉族人对满族的生活风俗和文化充满了向往,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真正的体验满族的生活。篇三:满族民俗风情《民俗风情》课程论文题目:满族风俗文化
满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古老的民族。满族是满洲族的简称,其祖先早在四千年前就聚居在长白山上,辽阔的东北大地,白山黑水之间,是满族的故乡。目前,满族的后裔散居于全国各地,以辽宁省为最多,北京、吉林、黑龙江等省市也有分布。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满族的风俗习惯传承至今,发展为多姿多彩的满族风情。一、家庭、婚姻和丧葬
过去满族家庭妇女地位较高,主持家中内外事务,甚至下田犁田打,结伴赶场做生意,调解族中纠纷,告状打官司皆由妇女所为,妇女当家则家发,否则家败之说,男子处于从属地位。现在大多数家庭由男人当家或夫妇共同商量主持家政,也有的由妇女掌管处理家庭内外重大事宜的。赘婿有财产继承权,但必随妻姓。
解放前,满族婚姻系一夫一妻制,不同辈分不婚,严格实行本民族内

部通婚,婚姻由父母包办。男女长到十六七岁时,一般要订婚。过去结婚的程序很复杂,提亲时,媒人带上礼物去女方家,如女方家同意便会收下礼物同意订婚,随后男方家又携礼去认亲,先后去五次。满族结婚兴选良辰吉日。接娶之日,母亲和家人等内亲属都要唱送亲歌,意为让女儿到婆家后,要孝敬父母长辈等。拜堂时不许未婚姑娘在场。次日新娘在新郎姐、妹、嫂陪同下,拜访族人亲友,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门,且在娘家短住后再回到夫家长居。新中国成立后,满族和外族通婚已很普遍,并且摒弃了旧俗,婚事都简办了。
满族过去盛行木棺土葬。其丧葬习俗有二种。第一个习俗是。做嘎程序有五道:一是骑马转房;二是献酒,踩葫芦”,过去由彝族布摩进行;三是起经;四是打黄牛蒙鼓;五是跳竹竿。在起经、打黄牛蒙鼓、跳竹竿时,要念经文。丧事另一习俗是陪嘎陪嘎对象往往是那些相互隔膜而又做得起嘎的人家。被选定的陪嘎,近的可在家里进行,远的要在孝家附近另设嘎房”,内置灵房、厨房
和摆酒席。丧期内,孝家和陪嘎户可以互相行窃行窃时被抓获不予追究。近年来陪嘎的风俗已取消,丧事量力而行。二、服饰、节日和饮食
满族服饰承袭其先民女真人的传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服饰风格,它反映了北方骑射民族的生活特点和审美情趣。在满族衣着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旗袍。旗袍,满语称衣介”,分为单、夹、皮、棉四种。这种衣皆连裳的服装,同汉族的上衣下裳有明显区别。坎肩,

名叫半臂”,又叫背心、马甲。是满族入关后对汉族服饰的吸取。套裤,满语称渥季阿力”,只有裤筒,没有裤裆,套在裤子外面,这种套裤是满族秋冬季狩猎穿用的防寒衣着。满族男子一般都穿靴子,这是骑射生活的需要。清代满族妇女讲究穿高跟木底鞋,这种鞋后来称为旗鞋。满族男子有戴帽习俗,清代男子不分长幼,一年四季都要戴帽子。秋冬戴暖,春夏戴凉帽。
满族除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共同庆祝传统节日以外,还有本民族的节日。满族历来重视春节,俗称过年”,时间从腊月二十三日起。正月初一(大年初一,各家老幼皆穿新衣、戴新帽、穿新鞋,向家中长辈依辈次叩拜,隔辈人均须跪地三叩首,媳妇要向公婆叩拜,之后到族长家和邻里家拜年。满族的元宵节也叫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这一天满族人家挂彩灯和制作冰灯,无论家庭经济状况如何,都要煮元宵吃。族还和汉族一样,也会庆祝中国传统佳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节日。满族食俗具有传统的民族特点,体现了处于北方严寒地区的地域特色,同时也表露出满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交融和影响。一般满族人家以面食为主,主要原料是麦子、玉米、高粱、粟糜等。满族称面制的东西为饽饽”,有萨其马、芙蓉糕、绿豆糕等,品种繁多,作精美,风味独特,满族汉菜之誉。满族菜肴以肉食为主,主要是猪、羊肉。菜肴烹调方法主要是烧、烤,满菜多烧烤,汉菜多羹汤。菜肴品种很多,如全猪、挂炉猪、烧羊肉、挂炉鸭、烧鸡等。满族人做豆酱历史悠久,一般用炖熟的黄豆做成块,放在大缸里发酵个把月即成。满族

人还喜欢蜜制食品,因此蜜饯果脯是满族菜肴的重要内容。三、宗教信仰及禁忌
世居的满族人信仰祖宗和多神,祭天、祭祖、祭饭架神较普遍。祈求庇佑,兴旺发达。祭祖是祭祖宗板,每家正屋西墙上,都安置一块2尺长、1.5尺宽的木板,作为祖宗之位,也叫祖宗板。祭祖时,把祖宗木板放在西面摆好的桌子正中,桌上放满祭品,全家按辈分祭。祭天是在祭祖的次日,杀一头全身无杂毛的黑公猪。祭饭架神时要吃灶化猪。满族除信奉萨满教之外,还信奉佛教和喇嘛教。
满族人的禁忌很多,禁杀狗、吃狗肉和用狗皮。因满族人在历史上长期从事狩猎,狗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狗可以看家、狩猎、拉纤、拉爬犁,故有敬犬之俗,平时对狗精心圈养,狗死埋葬。满族人禁捕杀鸦、鹊,他们认为鸦、鹊均为吉祥之鸟。满族人禁坐西炕,居住的西屋有蔓字炕,因西墙上有神龛,为尊重祖宗,在西炕上不准放空盘和空簸箕,为祭祀时方盘装肉、簸箕装黄米面和炒黄豆面,空放是对神
的不敬。同时,西炕不准随便坐人或放杂物。满族人在院内东南树神杆(索伦杆,不许在神杆下拴马和喂家禽。祭祀前要进行斋戒,包括沐浴更衣,不能喝醉酒,不得食肉动荤,不参加吊丧,不到有病人家问病,不得淫邪玩乐等等。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满族原有的风俗也随之淡化。但有些民族风俗会一直流传下来。对民俗风情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1希望老师能多播一些各民族现实生活的视频,不是拍成片的电视、
电影等,而是以真实记录的方式放映。
2希望我们可以拷贝老师的课件,尤其是播放各民族风情的视频、
音乐等。
3希望老师能教伊斯兰民族风情和拉丁美洲民族风情的课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85e603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1.html

《满族过年的风俗习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