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0-08-02 00:49:0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村镇银行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王桂琴

【摘 要】摘要: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个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连续12年,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体现了国家对农村经济的关注。农村经济发展要求各金融机构尤其是村镇银行强化支农服务社会责任。但目前,农村金融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完善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创新银行业务,拓展业务范围;提高银行风险防范能力;利用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势对资产合理定价等对策促进我国村镇银行发展。

【期刊名称】北方经贸

【年(),期】2017(000)008

【总页数】2

【关键词】村镇银行;农村金融;发展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相当不足,一些地区甚至没有银行、竞争不充分、农村资金外流以及金融服务严重滞后于三农发展的实际需要等问题普遍存在,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些问题深深遏制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20061220日,证监会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的准入门槛以来,村镇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到2016年底,村镇银行总数已达1 412家。增量式的改革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但由传统银行业为主要发起人组建的村镇银行带有传统银行经营趋利性的特点,从根本上不适合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一因素造成村镇银行重视经营目的而忽视政策目标,使其在支农方面后劲明显不足。

二、村镇银行发展概述

200731日,由南充市商业银行发起成立了我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截至2016年底,我国村镇银行总数已经达到1 412家,发展速度稳步上升。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属于稳步增长,在2010-2012年有一个快速发展期。但是其数量与国家规划的村镇银行发展数量还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因而对农村金融的需求日益旺盛。农民对资金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开支,而是向更深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对教育、医疗卫生及住房方面的需求有所上升,而金融机构供给严重不足,村镇银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村镇银行以服务三农为口号,以支农支小为目标,是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要试点机构。由于村镇银行的灵活性,便利性,以及处理业务上的短、频、快的特性,大大活跃了农村金融市场,方便了农户以及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但村镇银行在很多方面表现问题,与时代的发展不符,与经济新常态的定义不符。需要村镇银行自身发现不足,积极解决,更好的为农村金融服务。

三、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股权结构不合理

银监会指出: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单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任何单位或个人持有村镇银行股本总额5%以上的,应当事前报经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审批。村镇银行中主发起行的干预过大,使得民间资本投入银行业积极性不大。

(二)银行业务单一

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村镇银行可以经营的业务范围较为全面,几乎涵盖了目前商业银行的普遍经营业务。但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村镇银行由于知名度不够等一系列的原因导致吸储能力不足导致发放贷款困难;资金不足使得很多业务无法开展。相对于农村的其他的金融机构来多,村镇银行网点较少,服务面不广,再加上金融产品单一,许多的村镇银行依旧停留在刚建立时的水平,无法满足储户的基本需求,这是难以吸引客户的原因之一。

(三)市场定位偏离

2014年《中国金融年鉴》调查统计是数据表明,到2013年末,全国村镇银行涉农贷款余额2924亿元,占村镇银行各项贷款余额的80.5%,增量上,全年全国村镇银行涉农贷款增加1 117亿元,占村镇银行各项贷款增量的85.5%,较上年同期多增269亿元。

虽然数据反映的村镇银行支农的目标明显,但是实际上涉农贷款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民贷款困难在中低收入群体中尤为明显。有学者认为,根据农民当前的收入状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勉强维持生计的农民;二类是正在脱贫致富的农民;三类是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民,从事规模化的经营活动(章芳芳,2008)。村镇银行扶持的对象应该是第一类和第二类,实际扶持的却是第三类。

(四)抵御风险能力差

1.信用风险大,不良贷款率高

村镇银行由于定位农村,以服务三农为目标,由于农户有一些抵押物不足等天然的弱点:再加上村镇银行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低,没有专业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和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又滞后,以上这些原因导致村镇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以及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不良贷款率高意味着贷款收回困难,影响经营效率。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最高,意味着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大,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村镇银行应该加强风险控制。

2.存贷比较高,存在流动性风险

2013年,全年村镇银行各项贷款增加1 308亿元,同比增长290亿元。年末全国村镇银行平均存贷比为78.8%,比上年末上升1.9个百分点,高于全部金融机构平均存贷比7.2个百分点,且高于监管层对于银行类金融机构存贷比不得超过75%红线。此外,村镇银行由于其经营对象主业为农业,经营周期固定为春种秋收,相应的贷款也为春贷秋还,放贷时间集中,许多村镇银行出现由于存款不足而动用资本金放贷的现象,流动性风险增大。

3.内部操作风险严重

由于村镇银行立足农村,定位于农村,因此在人员配置方面,大多数的村镇银行储董事长、行长等几个重要职位由发起行选派外,其余均在当地招聘。且在成立初期,银行重营销而轻管理,致使村镇银行的操作性风险增强,在某种程度上会提高不良贷款率。

四、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

首先,要允许村镇银行的股权多样化,鼓励支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村镇银行。适度降低村镇银行的准入门槛,扩大融资渠道。其次,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村镇银行业的同时,要对市场进行监管,要建立适度的准入机制以及监控体系。在村镇银行设立方面,监管层应该淡化发起行制度,审时度势,根据具体情况适度放宽门槛。最好准入权与监管权分离,有专业的评级机构对民间资本进行评估。

(二)创新银行业务,拓展业务范围

就贷款方面来说,由于村镇银行的贷款对象是有弱质性的农户以及小微企业,抵押物难以获得,村镇银行可以创新抵押物,比如企业的订单、存货以及农户的在产农产品,刺激贷款积极性又不会存在过大的流动性风险。就业务种类来说,仅仅是存贷款业务是远远不够的,村镇银行要想扩大发展必须立足于当地的特色推进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符的一些中间业务。比如代理国债发行,理财产品,各类保险产品的代理特别是针对于农户的农产品保险,不仅能盈利且能凸显服务三农的宗旨,使农村地区的生活便利化。

(三)提高银行风险防范能力

引入专业的评级机构或者村镇银行集中建立一个专业的评级公司,降低违约风险以及不良贷款率。同时可以完善保险体系,鼓励村镇银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让农民存款没有后顾之忧。而且,鼓励农户购买生产保险,降低农户生产性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村镇银行贷款的违约风险。在操作风险方面,要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培训。村镇银行业务的开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要选用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最好还要有当地的大学生,既能解决当地就业,又能深入开展当地工作。

(四)利用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势对资产合理定价

在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村镇银行要抓住机遇,对金融资产进行合理定价,有竞争性的同时保证低风险性。村镇银行在建立合理的产品定价上应该做到:第一,对于贷款定价流程应该规范化管理。对于贷款的定价,要综合全面地考虑来制定一个合理的基准利率,对于不同类型的客户给予一定的浮动权。第二,建立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村镇银行风险定价体系,调查不同行业不同客户的收益情况,以此确定存贷款价格,保证每笔业务的收益性。第三,对于内部利率实施不定期检查制度,避免因利率浮动权下放后造成的工作人员自主定价,以权谋私等行为的发生,规避不必要的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李莉莉.关于村镇银行的制度设计与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7)19-22.

[2] 松,刘春桃.村镇银行研究文献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9(6)71-75.

[3] 杰,马九杰.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状况调查[J].经济纵横,2010(6)75-79.

[4] 赵冬青,王树贤.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10(7)77-81.

[5]赵志刚,巴曙松.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困境与政策建议[J].新金融,2011(1)40-44.

[6]朱海城.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153-154.

[7]王海波,郭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国内文献综述[J].山东经济,2011(5)122-127.

[责任编辑:王 鑫]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7c42a82f4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b.html

《村镇银行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