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中尉的女人 - 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

发布时间:2011-03-21 13:31: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69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翰・福尔斯(John Fowles,1926- )被誉为“战后英国最有才华和最严肃的小说家”,[1]他的《收藏家》(1963)、《魔术师》(1965)以及《法国中尉的女人》(1969,以下简称《法》)均是西方当代评论家争相评介的焦点。国内外关于《法》的研究主要有叙事艺术研究、①存在主义的主题研究、神秘女子萨拉形象分析、精神分析学批评②等。其中属于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在后现代话语理论喧哗中自有其值得称道的一面。但是,“现代批评已经证明,只谈内容就根本不是谈艺术,而是谈经验;只有当我们谈完成了的内容,即形式;即作为艺术品的艺术品时,我们才是作为批评家在说话。”[2](P155)因此,“新的形式”便成为本文尝试性解读的支点。弗洛伊德曾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部分:超我、自我和本我,三者之间的纽带是力比多即性欲。福尔斯对这一思想作了改造,他的哲理性著作The Aristos是用各种见解进行的自我描绘,在书中他认为每个人的心灵还有第四种因素,用弗洛伊德式的术语称之为“逆某”(nemo),[3]( P47-58)它是所有的焦虑和痛苦可追溯到的最高源头,与自我相对(anti-ego),它不仅代表“无我”(nobody),还表示一种“无我的状态”(nobodiness),即个人所具有的空虚感、微不足道感。性满足和安全的需要为所有生物所共有,“逆某”却为人类所独具,担当文明化、交流、比较和假设的功能。超我、自我和本我至少有助于保存个体和物种,但“逆某”却是这个阵营里的敌人,代表一种否定的力。它是个人存在的感觉:无价值、生命短促、相对性、可比性、事实上的虚无性。所有的人都是失败者,所有的人都会死,没有人想成为一个“无我”。我们的所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被安排成充实或掩盖我们心中的空虚感,挫败“逆某”可凭借两种方式:一种是适应现实社会,使用公认的成功标准、地位标准,来证明自己是某一类人,如蒂娜、《收藏家》中的米兰达;二是通过冲突反对“逆某”,采用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对抗大众,成为玩世不恭的人、局外人,如萨拉、《魔术师》中的尼古拉斯。普通人生活在被社会各种意义强加于身的一种令人窒息的烟雾之中,他们失去了所有的判断的独立性和所有的行动的自由,视自己为有限的具体的功能,当作机器的一个部件使用。作为链条上的一环,我们每个人都是“逆某”集权的。它认为人类存在是不平等的,它既是消极的恐惧,又是纠正恐慌的积极的动力源头。“逆某”作为一种进化的力量,像自我一样必要。自我是确定的,我是什么;“逆某”却是潜在的可能性,我不是什么。但真正的恐怖不是“逆某”本身,而存在于我们对它的恐惧之中。恰如查尔斯因自由而焦虑,“既意识到自我享有自由,同时又意识到享有自由是一种恐怖的状态”。[4](P365)显然,福尔斯的“逆某”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存在主义的“此在”观,是对精神分析学和存在主义理论上的调和与超越。摘  要:国内外有关《法国中尉的女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主义的主题;叙事艺术研究;神秘女子萨拉形象;精神分析学的批评等。似乎除了这些方面再难以有所突破,本文试图从“新的形式”入手来对小说作一尝试性的解读。福尔斯曾在弗洛伊德有关人的结构构成三层次说(本我、自我、超我)的基础上,提出每个人的心灵还有第四种因素即“逆某”,简单说就是个人所具有的一种空虚感。其小说中的四个主要人物正好分别暗合了四种人格构成:萨拉——本我;欧内斯蒂娜——自我;波尔坦尼太太——超我;查尔斯——逆某。正是这种无意识结构以及对人的反思使福尔斯成为战后英国最有才华和最严肃的小说家。关键词:《法国中尉的女人》;精神分析学;逆某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86(2006)02-0069-03作者简介:张永胜(1981- ),男,山东单县人,兰州大学一分院文学院,硕士生(甘肃兰州   730020)。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总第134期)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No.2,2006(Serial No.134)《法国中尉的女人》: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张永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708f109763231126edb11cd.html

《- 法国中尉的女人 - 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