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品德的故事)热爱祖国的故事 - 林则徐苦读成才

发布时间:2014-03-13 15:56: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林则徐,宁元抚,又宁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是著名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出生在福建侯官鼓东街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的家庭里。父亲林宾日,以教读、讲学为生。家里仅靠父亲教私塾的微薄收入无法维持生活,于是,母亲用手工劳动来分担家庭的困窘。由于家庭生活比较清苦,林家到每年的除夕之夜,才难得地吃上一餐素炒豆腐,也只是到这天晚上,挂在壁上的油灯才允许有两根灯芯点亮。为了读书,林则徐经常当农服来买书。有一段时间,他还在闽县衙门内兼做知县房某的抄写员,以其所得,补贴读书的费用。

在科举时代,林则徐的父母指望自己的儿子能在仕宦之途发达上升。林则徐从小聪颖,四岁时便巾父亲怀之入塾,抱之膝上,口授四书五经。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林则徐较甲地熟读了儒家经传。嘉庆三年,十四岁的林则徐中了秀才,便到福建著名的鳌峰书院读书,受教于具有实学的郑光策和陈寿祺。在父亲和亲友的影响下,他开始注意经世致用之学。二十岁中举人。在父亲的淳谆教导下,林则徐的学业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此后由于家庭条件日益艰难,他不得不外出当塾师。林则徐在郑光策的引导下,开始勤奋地钻研中国传统文化,阅读和研究各种经史典籍,大大开拓了眼界。

从林则徐早年的一本渎书札记《云左山房杂录》看,他当时研读的范围十分广泛,有儒家经典著作以及朱熹、陆九渊、王阳明诸人之作,也有《老子》、《韩非子》、《庄子》,有《史记》、《汉书》等史籍,还有历代诗文集、笔记、佛经、医书及书法碑帖等等。由于他读书的习惯是边读边记,札记有点潦草紊乱,没有系统,有时随手摘记一些名言警句,有时记书中的主要故事,有时仅记书籍、作者的简要情况。根据这些庞杂的内容来分析,他大概是儒、法、道、佛都学习了,而且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阅读儒家经典以外的书籍上,学风确是不涉时趋,和当时崇尚程朱理学或专攻考据汉学的文人学子有别。札记中有一些警句,如博闻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勿苟且雷同,勿偏执臆见崇实行而不事虚名,秉公衷而不持偏见,都反映他不懈地追求知识,勤奋并善于思考的性格。

父母师长的教诲,再加上林则徐个人的勤奋努力,如饥似渴地吸取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养料,从幼稚一步步走向成熟。

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林则徐从小就勤奋苦读,最后成为我国著名的爱国政治家。我们要学习他那勤奋刻苦的精神,不断地积累知识来充实我们的头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6cafe6558fb770bf78a55c0.html

《(崇尚品德的故事)热爱祖国的故事 - 林则徐苦读成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