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4-24 14:45: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学习课文3——8自然段,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3、培养自己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感悟和体验三次科学试验的过程。

2、理解蝙蝠夜间探路和雷达工作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

PPT辅助课件、三次试验表、仿生学小资料。

四、课时设计:

2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导入: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个探测装置,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课题却用“和”字连接。究竟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2、复习: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主要讲述了科学家通过 ,解开了蝙蝠 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 ,解决了飞机 的问题。

3、出示学习目标。

二、学习第三段,体会蝙蝠灵巧的飞行本领。

,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用“”画出蝙蝠夜间飞行本领高超的句子。

1、齐读句子。

2、读到这里,你心里产生什么疑问了吗?

三、小组合作,解密科学家的试验

过渡:那蝙蝠究竟是靠什么来探路的呢? 是不是它的眼睛特别敏锐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456自然段。

1、小组内齐读456段。

2.小组讨论并按要求填表(小组讨论,组长填表)

3、小组汇报。

试验顺序 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第一次 蒙眼睛 铃铛一个也没响

第二次 塞耳朵 铃铛响个不停

第三次 封嘴 铃铛响个不停

试验结论: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汇报交流。

l)同学们,科学家一共做了几次试验?第一次的试验方法是什么?试验结果怎样?

2)师: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了什么?

1、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2、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5)老师稍稍地修改了一下这个结论,你们发现少了什么?去掉行吗?为什么?

质疑过渡:那么,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呢?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

1、蝙蝠的嘴巴和耳朵是怎么配合起来探路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七自然段,用“——”划出相关的句子。

1)指名汇报。

2)、师画示意图

原来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就是用嘴和耳朵配合,通过发出和接收超声波来飞行的。为了解开这个秘密,科学家容易吗?文段的哪一句让你体会到这一点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C从“反复、终于” 你体会到了什么?

2、拓宽知识。

同学们,蝙蝠的眼睛在夜间虽然不能探路,但是它的嘴巴和耳朵却特别的敏锐。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蝙蝠能在1秒钟内捕捉和分辨25组回声,而且它能把昆虫反射回来的信号与其他树木、房子等反射回来的信号准确地区分开来,能够分辨出是食物还是障碍物,多么神奇呀!

3、让我们一起用佩服的语气齐读第七自然段。

4、总结第7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五、自学第八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雷达,雷达是怎样工作的呢?它与蝙蝠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请同学们按照第七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学习第8自然段,默读第8自然段,在堂上本上画一画雷达工作的示意图。

1、指名板演,并说说雷达的工作原理

2、让我们一起来齐读第八自然段,明白雷达是怎样工作的。

3、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的方法有什么相似之处呢?都是遇到( )会将反射回来。

请同学们翻到书本第44页,我们来对比一下两个示意图,看看你能不能得出蝙蝠和雷达的联系。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嘴 )。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嘴里发出的超声波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耳朵 )。

六、知识拓展,激发兴趣。

同学们,科学家由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让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服务于人类,这是属于近代的一门科学——仿生学。

请大家小声朗读书本第44页资料袋,看看资料袋写了什么?

同学们,其实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的。你们搜集到的资料还有哪些呢?

用“人们从( )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 )。”的句式来说。

师: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很丰富,我也搜集了一些资料,你们想看吗?大家一边看,一边猜并大声说出由这些小动物你能想到什么。

七、师小结,延伸拓展

1、同学们,《蝙蝠和雷达》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的文章,课文由一个现象提出问题,然后再做实验,在实验中得到启示,最后有所发明。

2、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新的想法?还有哪些事物是科学家未发现的,你想发明的呢?

3、说说你从什么动物、植物身上得到启示,想发明什么。

学了这篇课文,你能谈谈你的收获或提出你的疑问吗?

师总结:同学们,动物、植物都是我们人类的好老师,只要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多观察,勤思考,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明和发现,说不定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呢!

八、作业:

1、阅读有关仿生学的书籍,增长见识。

2、写写自己想从什么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想发明什么。

《蝙蝠和雷达》教后反思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普知识短文,主要是讲科学家经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在夜间飞行的奥秘,并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使飞机在夜间能安全航行。

在这一节课里,我采用的是“先学后教,精读精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 自主学习

  上课开始,通过学习第三自然段,让学生知道蝙蝠飞行本领高超,是不是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呢?我让让同学们带着疑问,以小组为单位自学3-6节课文,亲自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分小组讨论并填写。学生自学后大多数学生得出结论:蝙蝠飞行探路不是靠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二、突破重点

  这一课的教学要点是让学生弄清蝙蝠的嘴和耳朵的作用,初步了解蝙蝠探路的方法,以及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关系。这既是这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我紧紧围绕科学家的三次试验和由蝙蝠受到的启发,发明雷达入手,让同学们读课文,并鼓励学生根据蝙蝠探路的示意图,画出雷达工作的示意图。接着请学生根据示意图,介绍雷达工作的原理。

三、注重课外延伸

  本课第一次让学生接触到仿生学的知识,我让学生交流所收集的有关仿生学的资料。使学生对人类模仿动物进行创造发明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一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最后说学生说说自己想从什么身上得到启示,想发明什么,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3c6ae05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4.html

《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