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 优秀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9-08-20 17:01:5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桂花雨》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语文(上第二组,阅读材料《故乡的烤红薯》《门前,那棵梧桐树》。

单元主题:月是故乡明

课 型:群文阅读

课 时:一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2、教材分析:

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桂花雨》写作者对童年的摇花乐的美好回忆和深深的怀念;《故乡的烤红薯》描写了兄妹之间比赛烤红薯的深刻事例;《门前,那棵梧桐树》则深情地写了留在记忆中美好的那棵梧桐树。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味越醇香,越品情越浓烈。通过对三篇文章的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另外通过读书,引导学生学会品味语言,从而激发语言积累的兴趣。

3、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思维较活跃,对语文学习有一定的兴趣,随着生活空间的进一步扩大,听说读写能力也进一步提高。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他们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赞许。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能够更有效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有一定的阅读兴趣,能够在阅读中理解文章表达的内容,感受到文章传递的思想,同时有阅读优秀作品的欲望。

学习目标:

1、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作者思乡的情感。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够迁移说话、练笔。

3、通过学文,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习重点:能够在品析句子中,感受作者的思乡情感。

学习难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够迁移说话、练笔。

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一,通过默读思考,小组交流,能够体会出作者的思乡情感。

2.针对目标二,通过比较阅读,能够发现作者表达方法的不同,并能在说话、练笔中加以运用。

3.针对目标三,通过课堂学习、引领,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习过程:

1、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课下都积累了哪些“思乡”的诗句?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二)同学们说得都非常精彩,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月是故乡明》一组文章。

二、学习例文,明确方法。

(一)(出示图片)看,这是什么?喜欢桂花吗?看了这几幅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下面就让我们和台湾女作家琦君一起走进《桂花雨》(板书课题)

1、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看这篇文章围绕着桂花写了哪些内容?(相机板书:爱桂花 摇桂花 思桂花)

2、大家预习得可真不错!谁来读一自学提示?(白板出示,指名读)

3、请大家按照自学提示的要求默读课文,用铅笔画出作者喜欢桂花的词语和句子,并在旁边写上批注。好,开始!

(二)生自读,勾画句子,并批注。

(三)同学们学习得真认真!都读完了吗?把自己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

(四)展示交流:

同学们交流得非常投入,接下来我们全班展示一下!

预设一:

◆“桂花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1、谁再来读读这句,感受开花季节要从绿叶丛中找细花的那份不张扬的美!(含蓄的美)

2、读到这句,老师又自然想起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一句诗: “叶密千层秀,花开万点金。”

还有哪些语句也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桂花的喜欢?

预设二: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理解“香飘十里”,夸张。将双重否定句变换为陈述句。理解“浸”,香飘四溢。)

读着读着,老师好像也闻到了桂花的香味,这真是: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师小结:那孩子们,文中还有一处用了“浸”字,你找到了吗?

◆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设疑:桂花是在金秋飘香的,但为什么在这个村庄里全年都有呢?(泡茶、做糕饼)

是啊!那浓浓的桂花茶沁人心脾,那甜甜的桂花糕让人唇齿流芳,这桂花香久久不散,这桂花香了四季,香了人们的生活。这正是: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

预设三: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1、师讲述: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现在你就站在这棵桂花树下,桂花纷纷落下,飘落在你的头上、脖子上、身上:,就像沐浴着细细的春雨,

你就会情不自禁地大声喊起来——

你就会自由快乐地喊起来——

你就会陶醉放纵地喊起来——

此时此刻那点点桂花雨如同调皮、可爱的孩子扑入我们的怀抱!多美,多有趣啊!一起读: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孩子们,让我们回过头来再次感受一下桂花的美,摇花的乐。齐读诗句。

(叶密千层秀,花开万点金。桂子花开,十里飘香。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2、一分钟速记:比赛积累诗句 (自己背,指名背)

预设四:

过渡:不但作者喜欢桂花,还有一个人也喜欢桂花。对,就是作者的母亲。

作者到杭州赏桂花时,总忘不了给母亲带上一大袋,可母亲却说,引读——(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母亲为什么这样子说呢?到底是杭州的桂花香还是家张的桂花香呢?

过渡:我们是在用鼻子分辨香气,而母亲却是用感情在判断。(板书:思乡之情)

3、小结:是啊,触景生情的何止母亲一人呢?作者写这篇《桂花雨》不正是表达她浓浓的思乡之情吗?

三、回顾例文,总结学法

(1)读文——把握主要内容;

(2)品句——抓住重点语句;

(3)悟情——体会思想感情。

四、学法引路,以文带文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是阅读材料中的两篇文章:《故乡的烤红薯》《门前,那棵梧桐树》,去进一步了解“月是故乡明”的思乡情愫。

(一)依法自主学文。

(二)小组交流:

1、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出思乡之情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3、展示交流成果。

预设一:

“不论谁,我想没有不爱故乡的;尤其儿时的快乐生活,更使一个长年漂泊在外面的游子难忘。我是在十二岁的那年便离开了家,到如今三十多年了。每到冬天,我便要回忆在故乡那种围炉烤红薯的快乐。”

你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真会想象

还有谁喜欢的是这一句,谈一谈你的看法?哦,你从最后一句,感受到烤红薯给作者带来的快乐,由此感受到她更思念的是家乡,真是睹物思情,睹物忆情啊!

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去感受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

学习了《故乡的烤红薯》,我们发现作者抓住了什么来表达思乡之情的?对!事例描写。(板书)那么《门前,那棵梧桐树》中的哪些语句又触动了你呢?作者又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预设二:

我知道,那棵梧桐树,已构成了我生命的记忆,已成为了我对故乡的一种永远的回望。

你抓住了“记忆”和“回望”感受到作者的浓浓的思乡情,恋乡意;

还有谁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哦,你觉得作者是借家乡的梧桐树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从中更能体会到作者那细腻的思乡情怀。

说的真好,作者借家乡的梧桐树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同学们,你们很会读书,很会用心灵感悟,展示的得也很精彩,把掌声送给自己吧!

五、对比梳理,课堂小结

《桂花雨》《故乡的烤红薯》《门前,那棵梧桐树》三篇文章中的思乡之情是一样的,但作者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引发思乡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

(一)相同点:三篇文章都通过不同的物或事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二)不同点:《桂花雨》:作者借桂花,采用了比喻、双重否定等描写方法,表达思乡之情;《故乡的烤红薯》:作者借兄妹烤红薯比赛的事例,表达思乡之情;《门前,那棵梧桐树》:作者借梧桐树,采用了比喻、拟人等描写方法,表达思乡之情。

课题

相同点

不同点

《桂花雨》

思乡情

恋乡意

借物抒情

桂花

《故乡的烤红薯》

借事抒情

烤红薯比赛

《门前,那棵梧桐树》

借物抒情

梧桐树

(三)师总结:

走进“月是故乡明”一组,相同之处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不同之处让我们知道了表达方式的重要作用。那么,作者是如何把文章写的如此真实、生动、贴切呢?(选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选取适当的素材描写)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回归主题

过渡:款款思乡情,浓浓恋乡意。家乡的一景一物都让我们魂牵梦绕,正如诗句所说:月是故乡明(白板出示)

2. 迁移练笔

师:请同学们把这句话抄在笔记本上,并想像一下,当你有一天离开了新郑,你会说什么?请你模仿这个句子“()是故乡()”再写两三句。

(生一边汇报一边把自己写的内容板书在黑板上。)

师:花是故乡艳。

生1:茶是故乡浓。

生2:梨是故乡甜。

生3:天是故乡蓝。

生4:水是故乡清。

生5:鱼是故乡肥。

生6:山是故乡秀。

生7:人是故乡亲。

(师生齐读以上编写的内容。)

3. 诗意朗读

师:看这就是一首小诗嘛,谁来为它取个题目。加上题目,再诗意地读一遍。

板书设计:

7* 桂花雨

(借物抒情)

爱桂花 摇桂花 思桂花

思乡之情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391e34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1e.html

《桂花雨 优秀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